第109章
  当时顾一舟带着顾一盛回乡下,顾爷爷曾经专门去找过顾父。
  但是父子两人最终不欢而散。
  顾爷爷对顾父说,“这是你的亲儿子,你要是下定决心对他们不管不顾,那这个家你也就不用回了。”
  因此这些年顾爷爷虽然会在固定时间去城里,住到顾父家里,但是顾父却不曾回来。
  如今回来,十有八九是来求顾爷爷的。
  “总归他们讨不到好处。”顾一舟没有多说,只是站在半山腰向远处眺望,心中还在算着时间。
  依照时间推算,外公快要回来了。
  这辈子顾一盛的身体比上辈子好很多,但顾一舟还是希望如果能尽早动手术还是要尽早动手术。
  还有自己的药物研究,或许是因为条件的简陋,始终无法成功,顾一舟想要去港城一趟,去更好的实验室尝试一次。
  程织也一直在期盼着大学重新招生,夫妻两人都希望今年能快快过去。
  程织三人在外面拍照,一直到十二点左右才回去,本来以为会和顾父再见上一面,一起吃一顿并不愉快的饭,结果等三人到家之后才发现,那对夫妻已经走了。
  “等过完年,我就住到城里去了,到时候咱们爷孙见面就更方便了。”顾爷爷一边给顾一盛夹菜一边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以后啊,家里这房子就没人住了,我到时候请大队长帮着照看一下,这房子一旦没人住了,就落败得快。”顾爷爷抬头环顾一圈。
  他在房子里住了很多年,突然间准备离开,心中有诸多不舍。
  顾爷爷收回打量的目光,又看向顾一舟,“我听说你们那个红医站现在搞得不错,等到了城里我也过去看看。”
  顾一舟夹菜的动作一顿,放下筷子,“他求着你搬到城里去?”
  顾爷爷没说话,饭桌上的氛围陡然沉闷起来。
  “那正好,您搬到城里和我们一起住,小盛天天念叨您呢。”程织微微撞了一下顾一舟的胳膊。
  “不用,我有儿子,没道理让孙子养老,到时候我搬过去,咱们离得近了,小盛想见我,天天都能见到。”
  几句话的功夫,饭桌上却越来越沉默。
  顾一舟索性将话挑明,“他这次又打了什么主意?”
  从心底里,顾一舟就不相信顾父能照顾好顾爷爷。
  一个狼心狗肺的人,只会想着自己,不管是儿子还是父亲,他都不会考虑。
  顾父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装聋作哑,在自己可以得到利益的前提下,指挥旁人替自己冲锋陷阵。
  如今大年初一突然回来,肯定是有求于顾爷爷。
  “他说厂子今年评选先进个人模范的时候,要把家庭关系也算在里面,我住过去,大家都好看。”顾爷爷长叹一口气,“我答应了。”
  顾爷爷重新看向顾一舟,“我知道他做的不对,知道他对不起你们兄弟。”
  “但是……”顾爷爷的手指有些颤抖,但还是将这句话说了出来,“但他毕竟是我儿子,我就这么一个儿子。”
  顾爷爷知道自己这话很有可能会伤到顾一舟,但是有些话不是不说就不存在的。
  “搬到城里确实比乡下方便,到时候您要是在他那里住的不舒坦,您就来找我。”顾一舟表情没什么变化,反而给顾爷爷加了一筷子菜。
  “你放心,不管住在哪里,我肯定不让自己受屈,他们请我去的,肯定都要供着我。”顾爷爷笑起来,饭桌上的紧绷感消失不见。
  第88章
  顾爷爷准备在乡下过完十五之后,就去城里,最近这半个月的时间要在家里收拾收拾。
  毕竟住了这么多年,东西肯定不少。
  还有自己走了之后,村里的大夫就少了一个,以后只能让自己新教出来的徒弟上手了。
  好在徒弟年前的时候参加过市里医院组织的培训,冬天的时候又跟着市里的医疗团队给大家检查身体,水平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这一点顾爷爷倒是不用担心。
  顾一舟陪着顾爷爷去了一趟大队长家里,本来是打算和大队长商量,等顾爷爷去了城里后,帮忙看顾一下家里的房子。
  但是商量过后,决定将顾家暂时变成一个小诊所的模式,之后顾爷爷的徒弟上班,依旧来顾家的房子。
  毕竟大家这么些年来顾爷爷家里看病,已经成了习惯,没有必要更改,如此房子里每天有人气,也不会很快就破败。
  顾爷爷正月十五走,但是顾一舟三人过了初三就回了城里。
  年初八开始上班,因此这几天大家都在走亲访友,看起来比较清闲。
  程织在家里
  烤火看电视的时候,还在大院里见到了王文语的丈夫。
  早前王文语在院子里同自己亲妈把话说清楚之后,王家一连安静了好多天,之后程织也只是从葛成妹的嘴里听说,王文语结婚了,但是和娘家闹得不愉快,自从婚后就没回过娘家。
  如今看着倒像是来拜年的样子,程织本身只是透过窗户看了一眼,毕竟她对于王家的情况实在是不关心。
  没想到过了会儿上厕所,在厕所里又碰见了王文语。
  程织的眼神落在王文语的肚子上,如果没看错,王文语已经怀孕了。
  “快四个月了。”王文语注意到程织的眼神,专门解释了一句。
  程织点点头,没有同王文语多说。
  她对王家所有人都印象不好,不管是王家哪个人,她都懒得多说话。
  王文语或许也察觉到了程织的想法,她咬咬唇,在程织要离开厕所的时候,忽然说了一句“对不起”。
  程织没有愣神,没有回头,就像是完全没有听见这三个字一样。
  王文语看着程织头也不回地离开,到底是没有追上去。
  程织不清楚为什么王文语突然道歉,但她不关心,王家的生活如何,和她没有丝毫关系。
  她如今能和黄大妈一家,葛成妹一家和睦相处,是因为虽然之前和这两家有摩擦,但是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产生什么伤害。
  但王家不同,王家的伤害是真真实实的,迟来多年的道歉也不能磨灭以前的过错。
  年初八,程织再次精神抖擞的上班。
  街道办的干事们这一整个冬天,都在忙碌妇科疾病的宣讲,再加上过年,重新回到办公室的时候,都有一种不太适应的感觉。
  但是工作还要继续,京市周边的公社并未完全被宣讲和科普,复工第一天开会之后,很快又安排了新的出差活动。
  只不过这次的时间要比年前短很多,差不多半个月就能结束。
  阳春三月到来的时候,程织结束了出差,对这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还有数据上的统计。
  最后街道办得出了一个结论,通过这次的教育科普,避孕套被更多的人接受。
  避孕套不仅避孕,更能有效地预防传播感染。
  在城里,每对夫妻拿着结婚证,就在医院的科室领到避孕套。
  但是在乡下,并没有这样的地方,而且还有很多地方的人,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个东西。
  经过这次的宣传教育,有更多的人有了正确的认知,关于计生用品的发放,也有了新的调整。
  将避孕套的发放地方从医院科室改到了红医站,如此更方便大家领取。
  除此之外,每个大队的医务室,也会放一批,方便大家领取。
  妇联宣传科的人,专门画了图画讲解避孕套的正确用法,以及保存方法。
  这些改变都是细微,但又确确实实能让人看到。
  除此之外,开会还强调了另外一件事情,国家提倡计划生育政策,程织这种在街道办上班的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坚决执行。
  其实早在1973年的时候,就提出了“晚稀少”的政策,希望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以后结婚,女二十四周岁以后生育。
  稀指生育间隔为三年以上,少则是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
  只是这个政策的执行并不彻底,虽然大家鼓励晚婚,但是效果不太明显,少生这一点暂时也没有任何进展。
  而这次京市大规模科普妇科疾病之后,妇联决定依旧将京市作为试点城市,全面执行这项政策。
  而这些干部们,更应该以身作则。
  从干部,到厂子里的工人,再到下面的公社,大队,将晚生少生的概念传递下去。
  不再是口头的传递,而是有力的执行,晚婚少育的夫妻,在先进模范,先进个人,以及工厂福利分房等条件上,都会被优先考虑。
  一时间大家都行动起来。
  冬去春来,不仅是天气在变化,生活也在一点点变化。
  程织最先感受到的是风气上的变化。
  黑市越来越松动了,人流量明显要比以前大。
  偶尔下班回家属院的路上,程织还能遇到那些假装走错了路,实际上来卖东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