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我看行政那边已经开始出值班小组了,咱们也就轻松这几天。”胡秀秀看到程织从领导办公室出来,随手分了一捧瓜子给程织。
  “这种相对清闲的日子,在咱们街道办可真的是太少见了。”胡秀秀说着,又锤了锤自己的肩膀。
  最近街道办一直在鼓励种植绿植,连家庭争吵都变少了,不像以前一天天在外跑动,连着几天伏案看报纸,写报告,胡秀秀觉得自己的肩膀都变僵硬了。
  “内部会议决定了,到时候外贸会正好就在咱们区,接下来估计又要不断开会了。”胡秀秀长叹一声,“东奔西跑的时候想着,还不如坐在办公室里开会呢,至少不用动。”
  “眼看着马上就要开会了,现在又想着,还不如让我去调解家庭矛盾呢,至少没有那么无聊。”
  听了胡秀秀的话,程织的脸上也有了笑意,因为她和胡秀秀是一样的想法。
  这可能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吧。
  “六月份的外贸会,咱们最起码四月底,五月就要开始准备,珍惜咱们为数不多的好日子吧。”908
  胡秀秀将自己之前从同事那里拿来的值班表递给程织。
  “还是咱们俩一组,这几天先和房管所这边合作,清查一下是否有空置的房屋,然后再和机械厂和食品厂那边沟通一下,让它们将库房收拾出来一部分。”
  “除此之外,咱们还需要清查防空洞,还有国营宾馆也需要清查。”
  “等做完这些工作,各地的人差不多也就到了,到时候咱们街道这边也需要负责接待。”
  一项一项工作安排下来,虽然不至于让人劳累过度,但也确实没有空闲时间。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城市文明宣传,家家户户大院都开始自发清扫和修整大院的房顶。
  居委会也征用了一批会画画的人员,在墙上写上了宣传标语。
  一时间每个人都动了起来,没有一个人是空闲的。
  但即便是这样,程织晚上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英文计划。
  甚至因为辛松岚一直处于英文环境之中,程织被辛松岚带动,英文口语水平都有了不小的进步。
  街道办这边给出的安排是程织和胡秀秀负责街道国内的商家,至于外贸会国外的商家,则有学校里的大学生
  负责接待。
  “虽然还没五月份,但是咱们这边的人肉眼可见的多了,之前休息的时候,我去友谊商店看了看,里面的人也多了不少。”在清查防空洞的路上,胡秀秀依旧在和程织分享自己最近看到的消息。
  友谊商店的东西价格昂贵,还需要专门的外汇券,正常日子里,友谊商店的人都很少,但对着外贸会的临近,人也逐渐增多。
  街道办这边清查介绍信的次数也变多了,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影响到程织的生活。
  倒是顾一舟,最近再一次忙碌起来,经常骑车回乡下去看顾爷爷。
  程织起初以为顾一舟是担心顾爷爷身体不好,还提出过干脆让顾爷爷住到城里来。
  到时候让顾爷爷和顾一盛睡一间房,两个人说不定还能相互照顾。
  顾爷爷从顾一舟嘴里听了程织的意思后,还专门找了个日子坐公交进城,给程织带了好多乡下的特产。
  当然这并不是顾爷爷的重点。
  顾爷爷的重点在于向程织证明,自己依旧身体康健,能跑能跳。
  “那你最近到底在忙什么?”程织看向在台灯下学习的顾一舟,没能忍住自己的疑惑。
  “我之前让爷爷种了一批药材,想趁着这次外贸会卖出去。”
  听到顾一舟的解释,程织再一次为顾一舟竖起了拇指。
  大佬想赚钱的时候,果然方法有很多。
  “这次外贸会,种类繁多,我提前打听过,有外国的企业专门过来,想要收购药材。”
  这不是顾一舟这辈子打听到的消息。
  而是上辈子,和外国一个药企合作的时候,当时的合作代表,得知他早些年是在大陆长大之后,故意说起的这件事情。
  他们当时想要收购一批药材,专门找人牵桥搭线,最终收购了一批,但是因为药材运回国内之后,遇上了多变的天气,有许多药材的药性都有损失。
  企业这边联系当时外贸会的负责人,想要继续收购一批,但因为时间不凑巧,来来回回拖了很长时间。
  恰逢那个时候国外企业内斗,企业掌权人变更,导致最后的研发也受到了影响,那批药材也最终不了了之。
  当时顾一舟听闻这个故事的时候,还特意追问了一下,当时企业代表来参加外贸会,本来想多收购一批药材回去的,但是因为牵桥搭线的时间过晚,且当时外贸会上,售卖药材的商家,只有牵桥搭线的那一家,所以最终收上来的总量并不多。
  顾一舟不太确定外贸会的具体时间,但是记
  住了年份,因此提前一年让顾爷爷准备。
  如今程织开始为外贸会的开始做准备,顾一舟也回老家,和顾爷爷开始沟通。
  如今是集体经济,起初顾一舟和顾爷爷沟通的时候,还想过,如果大队长不同意集体开垦的话,实在不行就去山里找一块地种下,只是这样比较麻烦。
  毕竟他这边是不临山的,想要去山里种地,平白拉远了距离,且人生地不熟,还需要寻找合伙人,担负更大的风险。
  好在顾爷爷这些年在大队与人为善,大队长起初是不太同意种植药材的,毕竟药材的种植风险,要比粮食的种植风险大很多。
  每年粮食的收购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且家家户户都需要粮食,但药材不同,每年价格差异很大,一旦价格过低,很容易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但是这么些年,顾爷爷在村里的风评很好,大队长在拒绝的时候,留了个口子。
  顾爷爷提出的扩大药材种植面积的事情,如果能得到一半以上人的同意,这件事情便可行。
  而顾爷爷的好人缘,在这个时候也真真实实发挥了作用了,扩大了药材的种植范围。
  经过一年多的成长,如今外贸会来临,也到了收获季节,一切都刚刚好。
  第81章
  顾一舟想了想,又继续说道:“如果这次的药材能够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卖出去,之后再说服大家种新的药材的时候,也会更有把握。”
  听到顾一舟如此说,程织抬头看了顾一舟一眼,“你想让大家种新的药材?”
  “根据我的推测,再过几年,黄连的价格很有肯可能上涨,但是黄连的种植周期也会相对较长,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周期,即便是重新开荒种植,成本对于大队来说也太高了,贸然种植黄连,就算是顾爷爷在大队的人缘再好,大家也不会答应。
  但是如果有了外贸会的成功缓冲,大家对种植黄连的信心也就能更多一些,成功的概率也能更高一些。
  根据顾一舟印象中的价格,黄连最高价格,差不多就在八零年左右,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八十五元一公斤。
  八十年代的八十五元,绝对是个很高的价格了,只要抓住机遇,整个大队都能翻身。
  顾一舟没有同程织说那么清楚,毕竟在程织眼中,他只是推测,而不是重新经历。
  而程织也因为顾一舟的提醒,放在外贸会上的精力更多了。
  外贸会的场地已经搭建好了,远道而来的厂家也已经在陆陆续续布置属于自己的会场。
  程织和顾一舟进去转悠了一圈,发现场地里面的种类繁多,每一个地方都有专门的展区。
  程织最终在家电展区站了很久。
  冰箱,电视,洗衣机,甚至还有空调。
  程织的视线在这四个大件家电上看来看去,顾一舟看出程织的渴望,上前一步打听价格。
  虽然是外贸会,但是很多厂家心里也清楚,并不奢望达成外贸订单,即便是国内厂家的订单也是极好的。
  这种大件家电,对于个人买家也不会拒绝。
  但是顾一舟刚刚上前一步,尚未来得及张口,就被程织抓住了衣袖。
  程织冲着顾一舟摇头,两人匆匆离开了家电展区。
  “咱们买个……”
  顾一舟的话还没说完,程织连忙摆手,“就算买,咱们也不能这个时候买。”
  “我刚看了,这个家电厂是南方的,距离京市很远。”
  “等展会快结束的时候,到时候这么大件的展品,再千里迢迢运回去肯定不划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前在京市处理掉。”
  “到时候就算不打折,价格肯定也会比现在有优惠,到时候咱们再问问,再看看。”
  “好。”顾一舟笑了起来,两人骑着车离开了展区。
  外贸会的时间,一天比一天临近,程织琐碎的工作也一天比一天。
  等到正式开始的第一天,程织和胡秀秀两人还临时充当了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