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可是高考不同,她能考大学!她能上大学啊!
  上大学这件事情,光靠想,都能让人心里美的冒泡。
  程织将自己有些落灰的书本,一一擦拭干净,摆在了平常最显眼的位置,顾一舟和顾一盛进门之后,一眼就看到了桌面上的书。
  “嫂嫂,这些书,是你找出来让我学习的吗?”顾一盛率先走向那些书,但很快又失去了兴趣。
  程织从小到大的课本保存完好,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一本不差,全都被她找了出来。
  只是高中的书本放在了最外面,顾一盛打开翻了翻,发现并不是自己能看懂的东西,很快又放了回去。
  “我们一起学习。”程织帮顾一盛将小学的课本拿出来,放到顾一盛面前。
  顾一舟盯着那堆书本,一直保持着沉默。
  “你想什么呢?”程织在顾一舟眼前挥手,“你不想学?”
  据她所知,顾一舟读完初中回乡下之后,确实是没再读高中,难不成看见高中课本勾起了顾一舟的伤心事?
  但就算是伤心事,也得学习!不学习怎么能进步呢?
  “怎么突然间把这么多书都拿出来了?”顾一舟若无其事地移开眼睛,没再深究。
  “读书让人进步,每年单位都会评选优秀的积极分子,我虽然进街道办的时间不长,但我这不是想落于人后,所以想着读书,再充实充实自己。”
  程织飞快给自己找了个完美的理由,随后又问顾一舟,“我们是一家人,进步的时候当然要一起进步,你下班之后和我一起看书吧?”
  在程织的记忆中,上初中的时候,顾一舟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但好歹顾一舟也是书中能成为大佬的人。
  而且顾一舟继承顾爷爷的医生事业,干得也有模有样,有不少人都专程上门来感谢顾一舟,可见顾一舟脑子还是聪明的。
  程织认为自己也是个聪明的。
  她们夫妻两个聪明人,两个聪明人提前几年学习,到时候考上大学的机会肯定很大。
  程织在心中不断给自己鼓舞士气。
  但是看向英文书的时候,依旧忍不住面带愁容。
  第60章
  不过再愁,程织也要学,如果不知晓弹幕说的那些事情,不学就不学了。
  但是现在知道了,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程织觉得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程织每天将英文书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督促自己随时能够看到,方便自己学习,就是进度有点缓慢。
  不过程织也不在意,再怎么说她也是提前学习呢,只要有进度就是件好事。
  “你会英语吗?”程织拿着英语书,愁眉不展,看向坐在一旁的顾一舟。
  顾一舟停顿了片刻,摇头,“只会一点,会的不多。”
  顾一舟对英文很熟悉,但这个时候也不能说自己会,要不然连借口都找不出来。
  不过即便是这么两句,也引来了程织的好奇,“你竟然会!你怎么学的啊!”
  “在村里学了几句。”顾一舟想了想又加上了一句,“改造的那几个,找我爷爷来看过病。”
  程织听到这话,没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心里却琢磨着如果有时间自己也去找机会接触一下。
  “因为啥下放的?你和他们接触大队长和支书没说什么吧?”现在风气还没有改变,下放牛棚改造的人大家都不怎么接触,也都不敢接触,毕竟都是来下放改造的。
  都说是思想不正确,成分不好的人,接触容易影响自己的思想进步。
  这些改造的人,除了日常要干活之外,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批判和游行。
  这两年风气好了一点,游街的事情少了很多,鲜少能见到,前几年的时候,程织经常在街上遇到这种事情。
  “家里搜出来两封和外面人的信。”顾一舟对这件事情还有印象,
  顾爷爷所在的大队,风气还算好,下放改造的人虽然也是住在牛棚里,但是牛棚是经过改造的。
  而且也不经常游行批斗,但是对于那辆封信,村里人却人人都看过。
  村里人不识字,也不清楚那封信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村里对那两个改造人的批判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听两人念念这封信。
  起初的时候,还有人感兴趣,现在已经彻底没人感兴趣了,牛棚那边也去的少。
  程织听了个囫囵,本来还有心想要顾一舟教自己英语,但现在已经没了这种心思。
  她总觉得顾一舟那英文水平可能还不如自己呢,但是没想到顾一舟打开英文课本,读的还挺像模像样,程织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不管怎么样,先学了再说。
  当然程织也不能将学英语的希望都寄托在顾一舟身上,开始打听自己以前的英文老师,或者有哪个会英文的人。
  但这种事情不好光明正大的打听,程织只能慢慢来。
  在程织打听到真正的英语老师之前,街道办关于她的任命下来了,程织被调去了妇联组。
  “后勤外联那边
  也想要你,说是和公安那边沟通方便,你怎么想的?“主任坐在办公桌前询问程织的意见。
  之前公安局的人特意送过锦旗,和程织相熟的人也说,程织在公安局那边有熟人,沟通起来比较方便。
  所以外联那边一直想要程织,再加上程织力气大跑得快,同主任说了好几次。
  但是主任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将程织调去妇联组里更合适,不过具体怎么样,还是要问过程织的意思才行。
  “我去妇联。”程织对这件事情没有过多的考虑,很快就给出了答案,上次在医院遇到过那样的事情之后,程织就认真地想过,她想去妇联。
  “行,那到时候你和胡秀秀组成小组,你们互帮互助。”交代完事情,主任挥挥手让程织离开,低头忙碌自己的事情。
  “怎么样?怎么样?确定去哪里了吗?”胡秀秀看到程织出来,连忙招手。
  程织:“妇联,和你一组。”
  胡秀秀:“主任真给面子!”
  程织这才知道,胡秀秀特意找过主任,提出想要和程织一起的想法。
  程织自己抽屉里的花生递给胡秀秀,“昨天刚炒的,你尝尝。”
  程织是愿意和胡秀秀一组的,胡秀秀本身就是妇联的熟手,之前两人配合工作,也没红过脸,自然是继续搭配下去比较好。
  而正式上任妇联岗位之后,程织很快就和胡秀秀行动起来,她们今天要去慰问烈士军属。
  她们街道的烈士军属不算很多,但也不少,月月慰问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是今天上门并不是慰问,而是去断官司的,有一户找到了街道办,说是已经快一年没有领到抚慰金了。
  但是根据街道办和居委会的记录,抚慰金是月月都发出去的。
  老太太一个人带着孙女,快一年没领到抚慰金,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才想起来找街道办反应。
  程织拿着街道办的资料,又去了居委会那边,发现每个月的签名手印确实齐全。
  居委会的人和程织胡秀秀是一起到的老太太家里。
  老太太今年已经快七十岁了,早些年逃荒的时候坏了腿,之前还能拄着拐杖能走,这一年多算是彻底躺床上了。
  好在小孙女已经十二岁了,能照顾奶奶,祖孙两人的生活倒是还能继续。
  老太太的牙都要掉光了,开口说话透风,程织听了很久,才听出来之前老太太能走的时候,家里的抚恤金都是老太太去领的,小孙女根本不知道这个事儿。
  居委会每个月都会上门慰问,家里条件虽然比以前差了点,但是小姑娘也想不到那么多,毕竟奶奶也没说过之前还有抚慰金的事情,就这么磕磕巴巴过了一年,老太太实在是觉得这日子不对劲。
  最开始的时候,孙女只炒素菜不炒肉,老太太只以为孙女还不会炒肉,或者是有票没买到肉。
  毕竟买肉这种事情,有时候确实要看运气。
  再加上她的牙早就没了,吃肉也吃不动,自然也就不想。
  事情拖拖拉拉下来,一年过去,家里连酱油都见底要买不起了,祖孙两个才觉得事情不对劲,老太太也才知道原来孙女根本没有领每个月的抚恤金,甚至根本不知道她们祖孙两个有这么一笔钱。
  两人都是城里户口,每个月都有定额的副食,再加上老太太还告诉了小孙女家里存款在哪里,所以两人才能这么凑凑活活过了一年多。
  小孙女知道有抚恤金之后,去了一趟居委会,但是将居委会的名单找出来一看,发现家里每个月都有人领这笔钱。
  根据居委会那边的印象说是邻居帮着领了,但问了邻居,邻居说确实帮着领了那么两回,但是刚出居委会的门,就碰上老太太亲戚。
  亲戚说正好也去看老太太,转手就把钱给亲戚了。
  两方这么一对峙,发现两人的情况根本就对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