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阿爹让我唤他哥哥,我便眯眼唤他宋晋。
他总不愿意应我。
她阿娘真正是个风雅人,每日只知吟诗作画,连一斤米多少文都不知。
等到了春日,便将我家的菜园子翻新了,雇了花匠种上了各样的花儿。
日日愁的是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对着我时只一句话,一个女孩儿整日上蹿下跳像什么样儿?
只我养在阿公阿婆处,她不喜我,也只是说一句罢了!
宋晋在官学读书,每日归了家除了吃饭,就待在屋里不出门。
冬日里天冷,他咳得厉害,他阿娘连一勺枇杷膏都不知给他喝。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长到这般大的,也不知我阿爹看中了她阿娘什么。
约莫是生得好看吧?她阿娘比我阿爹还年长五岁,可看着就二十出头。
阿婆让他阿娘管家,他阿娘竟吓得白了脸,说什么钱财污秽,她不沾染。
我阿婆被气笑了。
真正是天上的仙人,闻不得铜臭。
可怎的吃喝时没想过米面还是用铜子儿买来的呢?
晚上睡觉时,阿婆坐在炕沿儿上同我说:「声声,宋晋也是个可怜的孩子,遇上这样一个阿娘,命极苦。」
「不过我观他极聪慧,又能吃苦,日后定然有大出息,你便待他好些,日后也是你的依仗。」
「你阿爹如今一脑门都是那新妇人,待阿公和阿婆去了,谁人给你撑腰?」
我眼里储着泪,不愿意听阿婆说他们去的话。
那时我多傻,想着若是阿公阿婆真要去了,也带上我吧!没了他们,这世上就真只余下我了。
阿婆的身体本不好,经了我阿爹娶新妇的事儿,便更不好了。
阿婆将我带在身边,学着理家管账。
或许闻家人确实有些做生意的天赋在的吧?等我阿婆去了时,我已能将家里管得妥妥帖帖了。
第三年我阿爹又多了个小闺女满满,宋晋他阿娘却越发地娇弱起来了。
第4章
我家在郊外有座千顷土地的庄子,是我阿公给我阿婆置办下的。
阿婆在时同阿公说了,日后那庄子是我的陪嫁。
一家子都指着我阿爹的俸禄过日子,原先还罢了!
待我家满满出生后,大夫说什么夫人伤了身子,要好好将养之类的。
宋晋她阿娘带来的魏嬷嬷同贴身丫鬟文秀日日都要列个吃食单子出来。
只食材样样金贵,家里已捉襟见肘,我去问阿爹该如何,阿爹只说俸禄都给家里了,怎的还同他要钱?
我猜宋晋他阿娘是知道掌家的难处的,才推脱了。
明日他阿娘的人参还不知道在哪里,她又不愿给满满哺乳,还得寻个奶娘,寻奶娘的银钱在哪里都还不知晓。
若不是阿公拿出私房银子来,家里连烧炭的钱也没了。
我小小年纪,已熬青了眼圈,睡不着觉了。
我披着斗篷去寻宋晋,他还在读书,屋里连火盆都没点。
我寻了炭点上,又摸了摸炕,还好炕是热的。
他压着嗓子一边咳一边拦我,不叫我点炭。
「你省出的这点有何用?家里差的是这一星半点吗?」
他默了默,又垂着纤长的睫毛翻书去了。
我趴在桌上瞅着他,烛火昏黄,在他鼻梁两侧打出了深深的阴影,显得越发笔挺冷漠。
他唇色本就淡,天一冷,又起了皮,也不像其他少年,脸颊还有肉,只他,下颌骨分明。
「宋晋,你这些年是如何过的?」其实我想问他,有这样一个阿娘,该是很累的吧?
「就那样过吧!」他掀起薄薄的眼皮看我。
「唉!也是苦了你了,来了我家也不曾过上好日子。你阿娘怎的就瞧上我阿爹了呢?我阿公虽出身商贾之家,却没学到一分赚钱的本事,一心只求洒脱快意,我阿爹约莫自幼只会读书,不知世事艰难的道理。」
「我阿婆同我阿娘在时,家里日子还过得去。」
「她们一去,你阿娘又是天上的仙女儿,听见银子都要犯恶心,可日日要吃好的,穿好的,我去哪里生银子去?」
「我好生累啊!不知何时才能长大,你何时才能娶妻,待你娶了妻,我便将这管家的大权交给她。唉!」
我叹了口气。
他本就话少,听我这般说,更不愿意开口了。
我看桌上的枇杷膏,只余下两三勺了,明日连枇杷膏都要买不起了。
可他蹙着眉头抿着嘴,喉结上下滚动着,明明是忍着咳嗽的模样。
我挖了一勺枇杷膏,用热水冲来,放到他眼前。
「喝了吧!喝了就能好些了。」
他白皙修长的手指蜷缩着,最后终于端起水杯喝了两口。
「我一定能考中的!」他看着我,低声说道。
我笑着点点头,阿公说他在读书一道上极有天赋,过目不忘也就罢了,还能吃苦,十三岁就过了府试,若不是他阿爹病故给耽误了,早都该考中了。
他有状元之才,我自是信他的。
「你便好好读书,也别想着节省这一星半点的炭了,咱家还有三个大人,钱的事儿该由他们想法子,我们还小,只管喜欢什么做什么就是了。」
所以第二日他阿娘只能喝一碗鸡汤,满满也没有了奶娘。
魏嬷嬷寻来质问我,我摊手说自己才十五,去哪里寻银子买人参雇奶娘去?
这家我是管不了了,叫夫人自管吧!
下响文秀捏着两张银票,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摔在了我面前。
二百两,魏嬷嬷列的单子上的一根三十年的人参怕都不够买的。
夜间阿爹下职归了家,吃完饭来了我院里。
我正拨算盘呢!
阿爹问我为何要使夫人的嫁妆银子?他一月的俸禄有那许多,怎的连个家也养不起?那银子都去了何处?
是质问的语气。
呵!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这话果然不假啊!
「父亲既来质问我,我也有话说,你满京城去打听打听,谁家让未出嫁的女孩儿掌家?你都娶了新妇,家里的事儿就该交给她。你又不舍她,又不信我,不如纳一房能管家的妾室来吧!」
「你那新妇金贵,吃的用的皆要好的,别说你那点俸禄,我阿公的私房银都填补了也不够。」
我将账本推过去,连阿爹都不愿意再叫了。
我低头不愿再吭声,打定了主意,日后只过自己的,家里的事儿再也不管了。
第二日我同阿公便去了城外的庄子。
庄子产粮,从前阿婆都将粮食卖了,换作银钱,存在了票号,是给我阿公养老的。
阿公问我为何不将银子取出来花用,宁愿离了家都不取出来。
「阿公,你能养他们到何时?家里是什么样的底子就过什么样的日子,既嫁到了我家,就该下凡了,即便要惯着,那也是父亲的事儿,凭什么叫你养着?」
我坐在檐下用小火炉给阿公温酒,眼底蓄着泪,却不愿意掉下来。
第5章
我阿爹同宋晋阿娘那样自私的大人,要来何用?
一心只顾着自己,从不为孩儿考虑半分。
凭什么他们就活得那样洒脱自在?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儿,就要处处忍让服从他们?
我不服。
阿公摸着我的发顶,说我们声声极聪慧,不管去到哪儿,日后都能将日子过好的。
谁知道日后呢?日后那样玄幻又难琢磨,我只信眼前。
我过得挺自在的,只阿公长吁短叹,我问他为何。
他竟是放心不下宋晋,说他明岁二月就要参加会试了,若是因为生了病或者别的事儿耽搁了,岂不可惜?
我忽想起他坐在桌前翻书的模样,冰冷寂寞得让人心疼。
我不愿回,阿公说他去将人接过来。
黄昏时阿公一人坐着马车回来了,天上撒着盐粒子般的雪。
饭已做好了,我帮阿公脱了大裘,问他人呢?
阿公摇了摇头,只说病了。
竟是病了。
「你阿爹请了大夫,约莫是晚上受了凉,烧得糊里糊涂的。」
阿公叹气说道。
「他们这些时日如何过的?谁管着家呢?」
「你阿爹糊涂,将那文秀纳了,如今她管着家呢!」
我眼皮跳了跳,我当时说的气话,不想阿爹真那样做了。
宋晋他阿娘竟也能同意吗?
他阿娘同我阿爹,真正是奇葩里开出的两朵花儿。
「她会管家吗?眼高手低说的可不就是她?过不了几日,将那嫁妆花用完,闻家怕是要饿死人了。」
「魏家虽说是世家,这许多年都不曾出过一个有能耐的儿郎了,都是一帮子坐吃山空的主儿。」
「如今的陛下又极不喜世家,出头之日都无。」
「只听着好,如今也是个空架子了,否则即使守了寡,你阿爹要娶魏家嫡女,也是高攀不上的。」
他总不愿意应我。
她阿娘真正是个风雅人,每日只知吟诗作画,连一斤米多少文都不知。
等到了春日,便将我家的菜园子翻新了,雇了花匠种上了各样的花儿。
日日愁的是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对着我时只一句话,一个女孩儿整日上蹿下跳像什么样儿?
只我养在阿公阿婆处,她不喜我,也只是说一句罢了!
宋晋在官学读书,每日归了家除了吃饭,就待在屋里不出门。
冬日里天冷,他咳得厉害,他阿娘连一勺枇杷膏都不知给他喝。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长到这般大的,也不知我阿爹看中了她阿娘什么。
约莫是生得好看吧?她阿娘比我阿爹还年长五岁,可看着就二十出头。
阿婆让他阿娘管家,他阿娘竟吓得白了脸,说什么钱财污秽,她不沾染。
我阿婆被气笑了。
真正是天上的仙人,闻不得铜臭。
可怎的吃喝时没想过米面还是用铜子儿买来的呢?
晚上睡觉时,阿婆坐在炕沿儿上同我说:「声声,宋晋也是个可怜的孩子,遇上这样一个阿娘,命极苦。」
「不过我观他极聪慧,又能吃苦,日后定然有大出息,你便待他好些,日后也是你的依仗。」
「你阿爹如今一脑门都是那新妇人,待阿公和阿婆去了,谁人给你撑腰?」
我眼里储着泪,不愿意听阿婆说他们去的话。
那时我多傻,想着若是阿公阿婆真要去了,也带上我吧!没了他们,这世上就真只余下我了。
阿婆的身体本不好,经了我阿爹娶新妇的事儿,便更不好了。
阿婆将我带在身边,学着理家管账。
或许闻家人确实有些做生意的天赋在的吧?等我阿婆去了时,我已能将家里管得妥妥帖帖了。
第三年我阿爹又多了个小闺女满满,宋晋他阿娘却越发地娇弱起来了。
第4章
我家在郊外有座千顷土地的庄子,是我阿公给我阿婆置办下的。
阿婆在时同阿公说了,日后那庄子是我的陪嫁。
一家子都指着我阿爹的俸禄过日子,原先还罢了!
待我家满满出生后,大夫说什么夫人伤了身子,要好好将养之类的。
宋晋她阿娘带来的魏嬷嬷同贴身丫鬟文秀日日都要列个吃食单子出来。
只食材样样金贵,家里已捉襟见肘,我去问阿爹该如何,阿爹只说俸禄都给家里了,怎的还同他要钱?
我猜宋晋他阿娘是知道掌家的难处的,才推脱了。
明日他阿娘的人参还不知道在哪里,她又不愿给满满哺乳,还得寻个奶娘,寻奶娘的银钱在哪里都还不知晓。
若不是阿公拿出私房银子来,家里连烧炭的钱也没了。
我小小年纪,已熬青了眼圈,睡不着觉了。
我披着斗篷去寻宋晋,他还在读书,屋里连火盆都没点。
我寻了炭点上,又摸了摸炕,还好炕是热的。
他压着嗓子一边咳一边拦我,不叫我点炭。
「你省出的这点有何用?家里差的是这一星半点吗?」
他默了默,又垂着纤长的睫毛翻书去了。
我趴在桌上瞅着他,烛火昏黄,在他鼻梁两侧打出了深深的阴影,显得越发笔挺冷漠。
他唇色本就淡,天一冷,又起了皮,也不像其他少年,脸颊还有肉,只他,下颌骨分明。
「宋晋,你这些年是如何过的?」其实我想问他,有这样一个阿娘,该是很累的吧?
「就那样过吧!」他掀起薄薄的眼皮看我。
「唉!也是苦了你了,来了我家也不曾过上好日子。你阿娘怎的就瞧上我阿爹了呢?我阿公虽出身商贾之家,却没学到一分赚钱的本事,一心只求洒脱快意,我阿爹约莫自幼只会读书,不知世事艰难的道理。」
「我阿婆同我阿娘在时,家里日子还过得去。」
「她们一去,你阿娘又是天上的仙女儿,听见银子都要犯恶心,可日日要吃好的,穿好的,我去哪里生银子去?」
「我好生累啊!不知何时才能长大,你何时才能娶妻,待你娶了妻,我便将这管家的大权交给她。唉!」
我叹了口气。
他本就话少,听我这般说,更不愿意开口了。
我看桌上的枇杷膏,只余下两三勺了,明日连枇杷膏都要买不起了。
可他蹙着眉头抿着嘴,喉结上下滚动着,明明是忍着咳嗽的模样。
我挖了一勺枇杷膏,用热水冲来,放到他眼前。
「喝了吧!喝了就能好些了。」
他白皙修长的手指蜷缩着,最后终于端起水杯喝了两口。
「我一定能考中的!」他看着我,低声说道。
我笑着点点头,阿公说他在读书一道上极有天赋,过目不忘也就罢了,还能吃苦,十三岁就过了府试,若不是他阿爹病故给耽误了,早都该考中了。
他有状元之才,我自是信他的。
「你便好好读书,也别想着节省这一星半点的炭了,咱家还有三个大人,钱的事儿该由他们想法子,我们还小,只管喜欢什么做什么就是了。」
所以第二日他阿娘只能喝一碗鸡汤,满满也没有了奶娘。
魏嬷嬷寻来质问我,我摊手说自己才十五,去哪里寻银子买人参雇奶娘去?
这家我是管不了了,叫夫人自管吧!
下响文秀捏着两张银票,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摔在了我面前。
二百两,魏嬷嬷列的单子上的一根三十年的人参怕都不够买的。
夜间阿爹下职归了家,吃完饭来了我院里。
我正拨算盘呢!
阿爹问我为何要使夫人的嫁妆银子?他一月的俸禄有那许多,怎的连个家也养不起?那银子都去了何处?
是质问的语气。
呵!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这话果然不假啊!
「父亲既来质问我,我也有话说,你满京城去打听打听,谁家让未出嫁的女孩儿掌家?你都娶了新妇,家里的事儿就该交给她。你又不舍她,又不信我,不如纳一房能管家的妾室来吧!」
「你那新妇金贵,吃的用的皆要好的,别说你那点俸禄,我阿公的私房银都填补了也不够。」
我将账本推过去,连阿爹都不愿意再叫了。
我低头不愿再吭声,打定了主意,日后只过自己的,家里的事儿再也不管了。
第二日我同阿公便去了城外的庄子。
庄子产粮,从前阿婆都将粮食卖了,换作银钱,存在了票号,是给我阿公养老的。
阿公问我为何不将银子取出来花用,宁愿离了家都不取出来。
「阿公,你能养他们到何时?家里是什么样的底子就过什么样的日子,既嫁到了我家,就该下凡了,即便要惯着,那也是父亲的事儿,凭什么叫你养着?」
我坐在檐下用小火炉给阿公温酒,眼底蓄着泪,却不愿意掉下来。
第5章
我阿爹同宋晋阿娘那样自私的大人,要来何用?
一心只顾着自己,从不为孩儿考虑半分。
凭什么他们就活得那样洒脱自在?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儿,就要处处忍让服从他们?
我不服。
阿公摸着我的发顶,说我们声声极聪慧,不管去到哪儿,日后都能将日子过好的。
谁知道日后呢?日后那样玄幻又难琢磨,我只信眼前。
我过得挺自在的,只阿公长吁短叹,我问他为何。
他竟是放心不下宋晋,说他明岁二月就要参加会试了,若是因为生了病或者别的事儿耽搁了,岂不可惜?
我忽想起他坐在桌前翻书的模样,冰冷寂寞得让人心疼。
我不愿回,阿公说他去将人接过来。
黄昏时阿公一人坐着马车回来了,天上撒着盐粒子般的雪。
饭已做好了,我帮阿公脱了大裘,问他人呢?
阿公摇了摇头,只说病了。
竟是病了。
「你阿爹请了大夫,约莫是晚上受了凉,烧得糊里糊涂的。」
阿公叹气说道。
「他们这些时日如何过的?谁管着家呢?」
「你阿爹糊涂,将那文秀纳了,如今她管着家呢!」
我眼皮跳了跳,我当时说的气话,不想阿爹真那样做了。
宋晋他阿娘竟也能同意吗?
他阿娘同我阿爹,真正是奇葩里开出的两朵花儿。
「她会管家吗?眼高手低说的可不就是她?过不了几日,将那嫁妆花用完,闻家怕是要饿死人了。」
「魏家虽说是世家,这许多年都不曾出过一个有能耐的儿郎了,都是一帮子坐吃山空的主儿。」
「如今的陛下又极不喜世家,出头之日都无。」
「只听着好,如今也是个空架子了,否则即使守了寡,你阿爹要娶魏家嫡女,也是高攀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