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被方其安扶了起来,他的身上都是尘土,狼狈极了,我也好不到哪儿去,可我哭也哭不出来,只觉得心里缺了一块儿,就想要这么仰面倒下去。
我还没缓过神,就有宫女急匆匆地跑来找到了我,说皇后快要不行了。
今日皇后出了孟府打算回宫时,所乘坐的马车突然在长街上惊了马,马匹失控发了疯,在街上横冲直撞,几十个侍卫都没能拦住,最后车架撞在了石狮上,皇后受惊,当场见了红。
青蕴去扶皇后,却不料周遭埋伏了刺客,趁乱放了冷箭,为了救皇后,我的青蕴用自己的命替她挡下了暗箭。
那箭矢上淬了毒,一箭穿胸,青蕴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句话,就这样死在了京都最繁华的长街上。
我迈着沉重的步子,在方其安的陪伴下去了宁阳宫。
宁阳宫已经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大盆大盆的血水被人端了出来,四处都是血腥气。
各宫的嫔妃都在,她们见了我本想要行礼,只是动作还没起势,殿内就响起了震天的哭声,紧接着就是齐昭肝胆俱裂的声音传了出来,他在唤着他的卿儿。
身边的人听见齐昭的声音,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或真情或假意的哭声顿时连成了一片。
我抬头望天,今日天上的月亮是上弦月,好似一把追魂索命的弯刀。
在这把弯刀之下,在这座宁阳宫中,孟丹卿曾伏在我的膝上,轻轻叫了我一声云姐姐,她说若我与她是在宫外相识的,她一定带着我去看这天下最壮丽旖旎的风光。
可最后我与她,都因为同一个人,困囿在了这座深宫里。
我在宁阳宫晕了过去,晕时是夜晚,醒来时仍旧是夜晚,只不过人已经躺在了筑兰宫里。
我躺在床榻上,看着眼前床帐上的花纹,迷迷糊糊地叫了一声青蕴,却无人应我。
殿内是方其安在守着我,他说我已经晕了一整天,说青蕴已经妥善下葬了,他还说皇后早产,临终前诞下了一个小公主,可小公主天生不足,出生时只轻轻哭了几声,不到两个时辰,就随皇后去了。
我的脑子混沌一片,方其安的嘴一张一合,我也只是木讷地哦了一声。
殿内烛光昏黄,我坐在床边漫无目的地扫视着四周,最后目光落在了桌上。
「那是什么?」我看着桌上不知何时多出来的一团油纸,问方其安。
方其安沉默了一瞬,将东西替我拿了过来。
油纸里似乎放了什么东西,包裹得极好,我一拆开,里面竟然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八块玫瑰酥。
方其安说这是他第一次去宫道上的时候,送青蕴回来的侍卫交到他手上的,侍卫说,这是青蕴买的。
我看着眼前的玫瑰酥,忽地想起青蕴那张笑脸,忍不住也扬起了一抹笑,接着就是大滴大滴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了下去,洇进了玫瑰酥里。
孟丹卿死在了她与齐昭爱意最浓的时候,而我的青蕴永远留在了与我相伴的第十八年。
皇后新丧,齐昭仿佛一下老了十岁。
宫里四处都挂起了白布,僧人的诵经声汇成了一道蜿蜒的河流,覆盖了整座皇城。
齐昭为孟丹卿写了许多悼亡赋,还早早拟了旨,说来日要与她合葬于皇陵。
宫里宫外人心惶惶,齐昭下旨彻查长街刺客案,相关人等一律诛杀,而他自己良久未踏足后宫。
可整座皇城都快要被翻过来了,那日行刺的刺客也未能抓到,众人悬起来的心也依旧悬着。
我自从在宁阳宫晕厥后,身体就一直不大好了,青蕴的离去就像带走了我半条命,正逢寒冬,就算殿内的炭火烧的再旺,我也总觉得发冷。
好不容易等到了一日天晴,我便踏出了殿门,在院中晒了会儿太阳。
最近但凡我一走动,方其安就必定跟在我身边,我瞧着脚旁刚飘落的一片树叶,忽地想起了一句诗:「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我的声音极轻,但方其安还是听到了,他顿了一会儿,同我说:「奴才会一直陪在娘娘身边。」
「一直?」我呢喃着这个词,回头看了一眼方其安。
方其安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脸还是那张脸,不过倒像个真正的管事的了。
「一直。」方其安回答得极快,语气郑重,目光也笃然:「奴才会一直陪着娘娘,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奴才也会先趟过去替娘娘探路。」
「太冷了,回去吧。」我垂下眼睑,勉强勾了勾嘴角,就带着方其安回了殿内。
若前路真的是刀山火海,我倒是希望这刀子先落在我身上,只是我还在等着,等遇刺案被查清,等我的青蕴不再死得不明不白。
我掐着日子一天天地数,数过了除夕,又数过了上元,最后等来了齐昭的一道口谕。
齐昭要见我,不只是我,还有各宫的妃嫔,他都要见。
第10章 .
等我赶到鸿宁殿的时候,仪妃已经跪了许久了。
殿内仿佛笼罩了一团乌云,沉沉地压在众人头顶,让受召前来的妃嫔们都不敢发出声响。
仪妃头发散乱,脸上的妆也哭花了,对着齐昭止不住地磕头,哭着喊着说她只是让人给皇后所乘车架的马匹下了药,长街的刺客和暗箭真的与她无关。
咚咚几个头磕下去,仪妃的额头上就渗了血,她哭得越厉害,齐昭的怒火就烧得更旺,最后更一把掐住了仪妃的脖子,恨不能当场要了她的命。
仪妃的脸色逐渐由白转青,哭也哭不出声音了。
等到齐昭松开手时,她就只能哑着嗓子去够齐昭的衣摆,求他饶自己一命。
她说这些年她对齐昭的爱慕之心从不少于皇后,她说自己只是一时鬼迷了心窍才会去害人,她还说仲珏年幼,不能没有亲生母亲。
只是齐昭目光阴郁,再没有看她一眼。
「将这个贱妇拖下去,杖毙。」齐昭的声音如同那日淬了毒的暗箭,让仪妃的本就微弱的声音戛然而止。
仪妃松开了揪住齐昭衣摆的那只手,她转过头,看了我一眼,似乎是想要求我救救她,可我垂下了眼帘。
仪妃很快就被人拽住胳膊拖了出去,不多时,殿外就响起了一声接一声的,刑杖重重落在皮肉上的声响。
起初还能听见人的哭声,后来几杖下去,哭声也就停了。
我坐在齐昭下首的位置,外面的刑杖响一声,我的眼皮就跳一下,殿内嫔妃的脸色也白一分。
曾经的东宫美人里,仪妃是最娇弱的,她是夕阳晚照时垂柳映在水中的倒影,风一吹,都能让她惊动几分。
原来这皇宫,真的会吃人。
我的眼皮不知跳动了多少下,殿外才进来了内侍,说人已经断气了。
齐昭听见这话时,脸上仍旧没有表情,只是摆了摆手,让大家都退下。
「容贵妃留下。」齐昭的目光没有看向我,却唯独留下了我。
我应了声是,看着那些原本娇艳此时却花容失色的美人们接连退了出去。
她们出了殿门,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也响了起来,甚至有人出了门就直接吓晕了过去。
来回禀的人说是仪妃的尸身还停在外面,死状可怖,所以吓晕了一个宫女。
齐昭说,让出去的人都睁开眼好好看看,都看清楚些。
杀鸡,无非是为了儆猴。
外面的人渐渐散尽了,齐昭才让人拖走了仪妃的尸身,不许敛葬,只让抛尸乱葬岗。
殿内气氛死寂,齐昭不开口,我也沉默着,就这样相对无言,枯坐良久,直到仲珏突然冲了进来,才打破了这份寂然。
院中的血水已经被冲了个干净,仲珏一路跑来都没能找见自己的母妃,外面的宫人一个不小心,竟让他直接闯到了我与齐昭面前。
仲珏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殿内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父皇,一个是他平日里总挂在嘴边的贵妃娘娘。
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连行礼也忘了,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问:「父皇,母妃去哪儿了。」
「你还有脸问你的母妃?」齐昭的反问里夹杂了嘲弄,最后狠狠地拍了一下椅边扶手,指着仲珏怒斥道:「若不是为了你,那贱妇怎敢残害朕的皇后与公主!」
齐昭的反问不但震住了仲珏,也吓到了我。
我知道他恨意未平,却没想到他会直接迁怒于仲珏,仲珏被这么一吼,当即嚎啕了起来,哭着扑向了我。
仲珏抱着我的腿,流着泪说他要母妃,齐昭被他的吵嚷哭声气急,起身就要去取自己的佩剑,让仪妃母子都为皇后陪葬。
「皇上。」我揽住仲珏,扑通跪在了齐昭脚边,心也悬到了嗓子眼:「皇上开恩,仲珏毕竟是您的皇儿,他才六岁。」
我竭力让自己保持着冷静,齐昭就站在我面前,我垂着头,看着他的鞋尖,觉得背脊都在发麻。
「那容贵妃觉得,朕该如何处置朕的好皇儿?还是容贵妃自己想要留下他,好养在身边?」
我还没缓过神,就有宫女急匆匆地跑来找到了我,说皇后快要不行了。
今日皇后出了孟府打算回宫时,所乘坐的马车突然在长街上惊了马,马匹失控发了疯,在街上横冲直撞,几十个侍卫都没能拦住,最后车架撞在了石狮上,皇后受惊,当场见了红。
青蕴去扶皇后,却不料周遭埋伏了刺客,趁乱放了冷箭,为了救皇后,我的青蕴用自己的命替她挡下了暗箭。
那箭矢上淬了毒,一箭穿胸,青蕴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句话,就这样死在了京都最繁华的长街上。
我迈着沉重的步子,在方其安的陪伴下去了宁阳宫。
宁阳宫已经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大盆大盆的血水被人端了出来,四处都是血腥气。
各宫的嫔妃都在,她们见了我本想要行礼,只是动作还没起势,殿内就响起了震天的哭声,紧接着就是齐昭肝胆俱裂的声音传了出来,他在唤着他的卿儿。
身边的人听见齐昭的声音,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或真情或假意的哭声顿时连成了一片。
我抬头望天,今日天上的月亮是上弦月,好似一把追魂索命的弯刀。
在这把弯刀之下,在这座宁阳宫中,孟丹卿曾伏在我的膝上,轻轻叫了我一声云姐姐,她说若我与她是在宫外相识的,她一定带着我去看这天下最壮丽旖旎的风光。
可最后我与她,都因为同一个人,困囿在了这座深宫里。
我在宁阳宫晕了过去,晕时是夜晚,醒来时仍旧是夜晚,只不过人已经躺在了筑兰宫里。
我躺在床榻上,看着眼前床帐上的花纹,迷迷糊糊地叫了一声青蕴,却无人应我。
殿内是方其安在守着我,他说我已经晕了一整天,说青蕴已经妥善下葬了,他还说皇后早产,临终前诞下了一个小公主,可小公主天生不足,出生时只轻轻哭了几声,不到两个时辰,就随皇后去了。
我的脑子混沌一片,方其安的嘴一张一合,我也只是木讷地哦了一声。
殿内烛光昏黄,我坐在床边漫无目的地扫视着四周,最后目光落在了桌上。
「那是什么?」我看着桌上不知何时多出来的一团油纸,问方其安。
方其安沉默了一瞬,将东西替我拿了过来。
油纸里似乎放了什么东西,包裹得极好,我一拆开,里面竟然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八块玫瑰酥。
方其安说这是他第一次去宫道上的时候,送青蕴回来的侍卫交到他手上的,侍卫说,这是青蕴买的。
我看着眼前的玫瑰酥,忽地想起青蕴那张笑脸,忍不住也扬起了一抹笑,接着就是大滴大滴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了下去,洇进了玫瑰酥里。
孟丹卿死在了她与齐昭爱意最浓的时候,而我的青蕴永远留在了与我相伴的第十八年。
皇后新丧,齐昭仿佛一下老了十岁。
宫里四处都挂起了白布,僧人的诵经声汇成了一道蜿蜒的河流,覆盖了整座皇城。
齐昭为孟丹卿写了许多悼亡赋,还早早拟了旨,说来日要与她合葬于皇陵。
宫里宫外人心惶惶,齐昭下旨彻查长街刺客案,相关人等一律诛杀,而他自己良久未踏足后宫。
可整座皇城都快要被翻过来了,那日行刺的刺客也未能抓到,众人悬起来的心也依旧悬着。
我自从在宁阳宫晕厥后,身体就一直不大好了,青蕴的离去就像带走了我半条命,正逢寒冬,就算殿内的炭火烧的再旺,我也总觉得发冷。
好不容易等到了一日天晴,我便踏出了殿门,在院中晒了会儿太阳。
最近但凡我一走动,方其安就必定跟在我身边,我瞧着脚旁刚飘落的一片树叶,忽地想起了一句诗:「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我的声音极轻,但方其安还是听到了,他顿了一会儿,同我说:「奴才会一直陪在娘娘身边。」
「一直?」我呢喃着这个词,回头看了一眼方其安。
方其安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脸还是那张脸,不过倒像个真正的管事的了。
「一直。」方其安回答得极快,语气郑重,目光也笃然:「奴才会一直陪着娘娘,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奴才也会先趟过去替娘娘探路。」
「太冷了,回去吧。」我垂下眼睑,勉强勾了勾嘴角,就带着方其安回了殿内。
若前路真的是刀山火海,我倒是希望这刀子先落在我身上,只是我还在等着,等遇刺案被查清,等我的青蕴不再死得不明不白。
我掐着日子一天天地数,数过了除夕,又数过了上元,最后等来了齐昭的一道口谕。
齐昭要见我,不只是我,还有各宫的妃嫔,他都要见。
第10章 .
等我赶到鸿宁殿的时候,仪妃已经跪了许久了。
殿内仿佛笼罩了一团乌云,沉沉地压在众人头顶,让受召前来的妃嫔们都不敢发出声响。
仪妃头发散乱,脸上的妆也哭花了,对着齐昭止不住地磕头,哭着喊着说她只是让人给皇后所乘车架的马匹下了药,长街的刺客和暗箭真的与她无关。
咚咚几个头磕下去,仪妃的额头上就渗了血,她哭得越厉害,齐昭的怒火就烧得更旺,最后更一把掐住了仪妃的脖子,恨不能当场要了她的命。
仪妃的脸色逐渐由白转青,哭也哭不出声音了。
等到齐昭松开手时,她就只能哑着嗓子去够齐昭的衣摆,求他饶自己一命。
她说这些年她对齐昭的爱慕之心从不少于皇后,她说自己只是一时鬼迷了心窍才会去害人,她还说仲珏年幼,不能没有亲生母亲。
只是齐昭目光阴郁,再没有看她一眼。
「将这个贱妇拖下去,杖毙。」齐昭的声音如同那日淬了毒的暗箭,让仪妃的本就微弱的声音戛然而止。
仪妃松开了揪住齐昭衣摆的那只手,她转过头,看了我一眼,似乎是想要求我救救她,可我垂下了眼帘。
仪妃很快就被人拽住胳膊拖了出去,不多时,殿外就响起了一声接一声的,刑杖重重落在皮肉上的声响。
起初还能听见人的哭声,后来几杖下去,哭声也就停了。
我坐在齐昭下首的位置,外面的刑杖响一声,我的眼皮就跳一下,殿内嫔妃的脸色也白一分。
曾经的东宫美人里,仪妃是最娇弱的,她是夕阳晚照时垂柳映在水中的倒影,风一吹,都能让她惊动几分。
原来这皇宫,真的会吃人。
我的眼皮不知跳动了多少下,殿外才进来了内侍,说人已经断气了。
齐昭听见这话时,脸上仍旧没有表情,只是摆了摆手,让大家都退下。
「容贵妃留下。」齐昭的目光没有看向我,却唯独留下了我。
我应了声是,看着那些原本娇艳此时却花容失色的美人们接连退了出去。
她们出了殿门,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也响了起来,甚至有人出了门就直接吓晕了过去。
来回禀的人说是仪妃的尸身还停在外面,死状可怖,所以吓晕了一个宫女。
齐昭说,让出去的人都睁开眼好好看看,都看清楚些。
杀鸡,无非是为了儆猴。
外面的人渐渐散尽了,齐昭才让人拖走了仪妃的尸身,不许敛葬,只让抛尸乱葬岗。
殿内气氛死寂,齐昭不开口,我也沉默着,就这样相对无言,枯坐良久,直到仲珏突然冲了进来,才打破了这份寂然。
院中的血水已经被冲了个干净,仲珏一路跑来都没能找见自己的母妃,外面的宫人一个不小心,竟让他直接闯到了我与齐昭面前。
仲珏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殿内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父皇,一个是他平日里总挂在嘴边的贵妃娘娘。
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连行礼也忘了,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问:「父皇,母妃去哪儿了。」
「你还有脸问你的母妃?」齐昭的反问里夹杂了嘲弄,最后狠狠地拍了一下椅边扶手,指着仲珏怒斥道:「若不是为了你,那贱妇怎敢残害朕的皇后与公主!」
齐昭的反问不但震住了仲珏,也吓到了我。
我知道他恨意未平,却没想到他会直接迁怒于仲珏,仲珏被这么一吼,当即嚎啕了起来,哭着扑向了我。
仲珏抱着我的腿,流着泪说他要母妃,齐昭被他的吵嚷哭声气急,起身就要去取自己的佩剑,让仪妃母子都为皇后陪葬。
「皇上。」我揽住仲珏,扑通跪在了齐昭脚边,心也悬到了嗓子眼:「皇上开恩,仲珏毕竟是您的皇儿,他才六岁。」
我竭力让自己保持着冷静,齐昭就站在我面前,我垂着头,看着他的鞋尖,觉得背脊都在发麻。
「那容贵妃觉得,朕该如何处置朕的好皇儿?还是容贵妃自己想要留下他,好养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