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谭明月抿了抿唇,他这人本来就心术不正,手段卑劣,之前混成了团长后来退伍之后心存不甘,又知道了我和你们的关系,害怕和野心促使下自然想要往上爬,不惜坑害他的亲女儿,却没想到最后会被他女儿坑死。
  所以说不要得罪女人,女人记起仇来很可怕的。
  周彦邦和何副局长还上了报纸,廖婷看了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虽然这一世没有她和这个伪君子半点交集,但是前世留下来的阴霾一直存在着,直到现在才开始消散。
  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
  李弄璋只以为媳妇是因为自己之前被周彦邦逮住吃了亏,现在知道他死了喜极而泣。
  高兴就高兴,哭啥?
  廖婷抹掉脸上的眼泪,笑着说:我就是高兴,从来没像今天这么高兴过。
  李弄璋嗤笑,你也太把这烂人当回事了,死了算是便宜他了,差点坑死了嫂子,竟然自己的亲闺女都坑,那副局长老成啥样了,心太黑了。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虽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向城市推进,但是城市面貌开始焕然一新,人们的胆子大了起来,随处都能看见摆地摊做生意。
  纪兰妮他们的摊位已经成了老字号,虽然多多少少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谭明月捣鼓出来的花样太多了,赚的钱依旧很多。
  廖婷没有谭明月那么大的野心,打算先租一个几十平米的门面开一家服装店,年底和李弄璋南下到处去寻找货源。
  谭明月的饭店设计图已经出来了,工人们刚打完地基,等年后开始修建。
  小年刚过完傅大军长终于乘坐着火车来了。
  傅欣和傅衍到火车站接到他们爷三直接去了小周家。
  本来他们是打算在家里吃饭的,周建霖和傅瑾年多年没见出发前就打电话让他一下火车就来家里吃饭,否则就是不给面子以后也别聚了。
  傅瑾年连忙答应下来。
  两家人终于齐齐整整地欢聚一堂,热闹极了。
  傅瑾年面对谭明月还是有一些愧疚,当年媳妇怀了双胞胎进了军部的医院,产科医生检查完了后说是生二胎应该会容易一些。
  他之前没结过婚没有过孩子,一个愣头青哪里懂女人有没有生过孩子,知道之后又担心自家媳妇如果知道她以前有过孩子会不会后悔跟了自己,所以当时他没有找战友们借钱继续让人调查,使得这个孩子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后来两个孩子越来越大,夫妻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再想去搜寻媳妇的身份信息时已经耽误了最佳时间。
  他斥责周彦邦心思不正好美色,年轻时的自己其实也没好到哪去,哪怕收到了她的谅解信,也会一辈子愧疚难安。
  傅瑾年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老周,你们家娶了个好儿媳妇。
  周建霖有些得意,那是,有几个像我家儿媳妇这么聪明能干。
  长得还好看,纪兰妮紧跟着补充一句,我们家阿钰一眼就看上了,把人背回了家里。
  谭明月瞥了眼身侧抱着女儿耳根有些发红的男人,有些忍俊不禁。
  听说你还要开一家大饭店。
  是的,等饭店竣工就能招收一批员工小小地促进一下就业和共同富裕。谭明月有点虚伪地把自己想要当个不黑心赚大钱的资本家说得高大上一点,伪装成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傅瑾年听了颇为认可地点点头,挺好,你们这些年轻人将来都是国之栋梁,日后肯定会国家发展人民共同福裕做出巨大贡献。
  听着人家大军长这么高看自己,谭明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了。
  傅瑾年同周建霖多年不见,饭桌上把酒言欢,吃了好几个小时。
  傅垒一放假就想早点过来摆摊做生意,奈何大哥非要和爸一起,耽误了好些日子,再加上坐火车路上要不少时间,根本没空摆摊子。
  而且年底也没什么新鲜蔬菜,只能卖卖花生糖、葱油酥饼、沙琪玛什么的,这些都不需要他来招呼生意,只要收钱用油纸包一下就完事了,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在省城过第一个年,而且傅家人都在,纪兰妮非常重视,一大早就起来包饺子、炸春卷、虾片,还让周建霖杀了一只鸡放在煤炉子上小火炖着。
  谭明月给自家小包子穿上了厚厚的花棉袄和棉裤,光秃秃地脑袋上带着虎头帽,看起来十分暖和,喜气洋洋的,特别招人喜欢。
  矮矮一个,穿得像个球一样,走路时就像在打滚似的,跟左右的邻居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讨了一大堆糖果,小胖手兜不住,不得不来来回回运送了好几回。
  谭明月将糖果都没收了,等着春节时有小朋友来拜年分发给他们。
  第90章
  热热闹闹地过完新年,纪兰妮接到娘家的信,小侄子要在初七结婚,一家人得赶过去帮忙办酒席、吃席。
  谭明月将小包子交给了傅欣,省得这些天路上来回折腾太辛苦,大冬天地小孩子免疫力比较差怕得感冒。
  初五这天一家四口坐上了长途客车。
  下午两点多钟才到县城,而后租三轮车到村口。
  再往里面的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人家师傅不愿意送了,只能走回去,好在只有几里路走起来也不算太累。
  只不过谭明月爱美,穿了一双带跟的小皮靴,走了两里路就走不动了,晃了晃牵着自己的大手,周钰,我脚疼,你背我。
  周钰没有说话,走到她前面蹲下。
  谭明月高高兴兴地趴到他背上。
  周钰双手托着两条大腿,轻轻松松将人背了起来,快步跟上走在前面的爹娘。
  谭明月十分享受地歪着脑袋靠在背上,接着又将露在外面的手指缩在衣袖搭在宽厚的肩膀上,阖上双眸。
  纪兰妮看着小两口抿了抿嘴,幸好路上没啥人瞧见。
  周建霖拎着办酒席要用到的肉和糖果走在最前面,没一会就让周钰超过了。
  正月正是最冷的时候,怕媳妇睡着了冻感冒,周钰脚下生风,步伐飞快。
  周建霖都有些跟不上,被他远远地落在后面,更别提纪兰妮了。
  谭明月醒来时发现自己待在一个陌生的屋里。
  估摸着这应该是纪家,小周家太久没住人,得打扫干净才能住。
  她掀开被子下了床,立马被冷空气包裹冻得直发抖,连忙拿起椅子上的棉袄和黑色灯芯绒裤子穿上。
  围好围巾套上靴子,谭明月推开门看到一群人正在院子里洗洗刷刷锅碗瓢盆、擦桌凳什么的。
  家里要迎新人办喜事,不管多忙多累,心里头总是高兴的。
  看了一圈都没看到自家那个大傻子的身影,正要去灶房找找看看,这时谢老大媳妇扭过头瞅见她,笑得眉眼弯弯,阿钰家的睡好了没有。
  谭明月微囧,这个称呼实在是太土了。
  而且一堆人在外面忙活,自己却在屋里睡觉,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她沉了口气,舅妈,有什么事需要我干的吗?
  谢老大媳妇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你一个大学生过来我们家哪能干这些活,到时候明天给我们家阿栋和他媳妇说几句祝词就成了。
  这个年代村里人对读书人大多都很尊重,尤其谭明月这种考上大学带着一家子进城的,因为有她这个先例村里不管男娃女娃都送去读书,哪个会读书全家咬牙一起供,到时候全家跟着一起去城里头享福。
  谢老大媳妇生了三个孩子,两个闺女早就嫁人了,唯一的儿子没啥本事只会种地,要不是这些卖蜂蜜给小姑子家攒了一些钱都娶不上好一点的儿媳妇。
  而且这次还沾了小姑子家儿媳妇的光,四月底娘仨开着小汽车进村里实在是太轰动了,亲家指望着亲戚相互提拔才点头同意两个孩子的婚事。
  小月,来跟我一起剥蒜吧!纪兰妮的声音从灶房里飘出来。
  谭明月哦了声,哒哒哒地小跑着进去。
  周钰呢?
  去借桌椅去了。
  外面那些还不够吗?
  大嫂是个好面子的,娶的姑娘是隔壁村里长得漂亮又会做衣服的,可不得把面子功夫做足了。
  纪兰妮也不好直接把这里头的事告诉儿媳妇,含含糊糊地说:差了点。
  谭明月心里也差不多明白了,怪不得公公还要从城里带肉和菜。
  婆媳俩剥了小半盆蒜,周钰一手扛着团桌回来了,一手拎着用麻绳绑起来的好几条凳子回来了。
  放下之后他没有休息,转身继续去别家借桌凳。
  等他走远了,院子里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