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谭明月没有收下药膏,狐疑得瞅着对面说话遮遮掩掩的青年,我用不着,你自己留着吧!
冯建设见她有意跟自己保持距离心生不悦,直接将药膏放到桌上。
谭明月也很不高兴,都已经跟他说了自己已经结婚还跑过来献殷勤,这不等于企图破坏别人婚姻地小三。
虽然他这殷勤献得莫名其妙,好端端地送什么药膏子。
她直接起身抱着书本绕到后一排坐下。
没想到她竟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冯建设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了。
上完课谭明月快步冲出教室,就好像后面有狗在追一样。
回到宿舍后她就去了廖婷那儿串门,把这事告诉了她。
廖婷也是没想到她这么快就遇上了穷追不舍的狂蜂浪蝶。
这事其实也不少见,跟咱们一同考试的许知青没带媳妇儿子,现在跟他们系的一个女同学好上了,估计在村子里结婚时没领过证。
我和周钰领了证的!谭明月鼓着腮帮子,气呼呼地说:这次我已经让他没脸了,要是再来纠缠我就告到老师那儿去。
廖婷:你别太鲁莽,先打听一下他家里是什么情况再想办法。
看那个药膏的外包装还不错,随便能拿出来这种东西家里条件应该差不到哪去,谭明月有些头疼。
这都什么事呀!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摆脱了隔壁大周家一家子奇葩,现在到了城里以为只要等着改革开放就可以施展拳脚大放异彩,却没想到每天都要面对对自己而言有些繁重的学习,还有这么一个没有道德观念的追求者纠缠不休。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作得太过,这辈子才会遇到这么多麻烦人和麻烦事。
廖婷见她颓丧得厉害,帮忙出主意,实在不行就让我们家弄璋和周大哥逮个好机会套麻袋揍一顿!
谭明月将脸埋在膝盖上,瓮声瓮气地说:这机会哪有那么好找,城里不比乡下人少,冯建设也不大可能跑到偏僻的地方去。
这倒也是,他们两家人刚搬来城里没多久,还没站稳脚跟,做事必须万分小心。
廖婷没主意了,将皮球踢了回去,那你打算怎么办?
谭明月缓缓抬起头来,抿了下嘴,暂时先躲着,走一步看一步吧!
冯建设最多也就像只苍蝇似的围着转,不可能对她做出什么来,这年头乱搞男女关系处罚好像挺厉害的,更何况自己还是有夫之妇。
要不是担心他家里人报复,她肯定会写举报信举报得,让他老老实实接受思想改造。
作者有话要说:
全家大扫除搞了大半天快要累死了。
想请阿姨打扫收拾,被老妈骂成狗(t﹏t)
第74章
同在一个班想要完全躲开冯建设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要一起排练节目,好在排练节目时还有两个人一道。
冯建设读大学也有意给自己留个好名声,跟班里人收稿子写得好的可以投到他家报社赚点钱,语文系的学生们十分踊跃的投稿,并且很快跟他打成了一片。
有几个男同学知道他在追求谭明月还会给他出主意制造机会,根本不在乎人家结了婚带着丈夫一起来读书。
谭明月烦不胜烦,恨不得转到别的系去,可又没有那么容易转系,前世学的太杂,只有三分钟热度,一事无成,唯一坚持下来的是钢琴,可是作为一个死了娘爹不疼的小村姑根本不可能会这个。
好不容易熬了半个月,她和廖婷抱着孩子坐着三轮车回到家里。
这段时间家里的破铜壶铜盆铜碗什么的堆积了半个杂物房,买火柴的钱没有从家里倒拿,都是周钰和李弄璋在外面搬货赚的。
这两天他们还接了一次大单帮百货大楼搬运电视机,说不定以后还会常常合作。
周建霖在家最多种种地,闲工夫多没少去帮忙,儿子能找到事干赚到钱,还不用他去拖关系帮着找工作,心里还挺自豪。
半个月没见着儿媳妇,纪兰妮瞅了好一会,好像瘦了点。
谭明月没感觉到自己瘦了,哪里瘦了,我天天照镜子怎么没看出来。
就是天天照镜子才看不出来,我听阿钰说你们学校的课可多了,你还要表演节目。
是啊!不知道迎新晚会能不能请家属,如果能请到时候你们也能看我朗诵。
纪兰妮还从来没参加过迎新晚会,待在城里头没地方串门正无聊得紧,那感情好,你在台上表演,我们给你加油。
谭明月笑了起来,这事还没谱呢!
她打算去找主任问问,如果可以带上家属那就把一家子人都上,让那些讨厌的威胁冯建设转的同学们好好看看,自己也是有人撑腰的。
在家里好吃好喝了一天,两人再次回到学校。
谭明月绷着一张脸就像羊要被赶进羊圈一样,何况还要面对冯建设那张讨厌的脸。
好在问过主任可以带家属,她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
小谭,你们全家都来陪你上学了?李主任有些好奇地问。
谭明月点点头,我们在学校外面租了房子,把爹娘都接过来了。
李主任没想到这个农村来的学生这么有出息,这么快就把家里人都接到城里来了,厉害呀!你这可真是带着全家进城一起致富来了。
谭明月得意地抬了抬下巴,那是,我就是我们全家的光。
李主任被她的话逗笑了,好一会才一本正经道:过两天省图书馆搞宣传活动,鼓励年轻一代多多读书,我觉得你的经历和形象很不错,要不要考虑去当个宣传小委员。
这样容易出名又不太费事的活,不接就是傻子。
谭明月答应下来,扭头直奔图书馆借书准备写一篇稿子,宣传活动没准要拜访要拍照,可不能当着记者的面说不出几个有文采的词,显得自己脑袋空空。
她写完稿子还找廖婷帮忙参谋修改了一下,接下来一有空就背稿子。
等到要去参加活动那天,谭明月穿着报名时穿的粉格小西装搭配小皮鞋,把头发编成长长的鱼骨辫,露出一张白净俏丽的脸,最后还描了眉毛抹了口红。
李主任见她打扮得跟朵花一样,跟自己下乡时村里的姑娘完全不一样,不过能养出一个大学生的人家就算在村里也不是普通人家。
谭明月跟着李主任来到了省图书馆。
省里的图书馆并不大,还没有她以前高中的图书馆大,书册也不多,书架应该普通的胡杨木做的,样式十分简单。
谭明月参观完被随行的记者拍了好几张照片,还把自己预先准备的稿子背诵出来,获得了一众参观人士的认可。
过了两天她就上了省城的报纸,名声不说大噪,也算是有了一点知名度。
一个农村女娃考上大学过得光鲜亮丽足以证明努力学习有多大的重要,城里一些家长开始拿她的励志故事鞭笞自己的孩子。
谭明月在班里的境更差了,从一开始她就打算结交同学,因为以后不会按照学校分配工作,而且她结了婚跟着周钰住在一起,没有舍友,每次都是上课时来上课完后走。
再加上冯建设这人在女同学里还挺受欢迎,却偏偏要围着谭明月转,以及这次省图书馆的宣传小委员工作直接落到了她头上,难免心生不忿。
谭明月也是很无奈,长得好看,经历励志也不是自己的错啊!
要是用宣传小委员换她们出生在农村肯定不愿意,两头好处都想占哪有那么多的好处,毕竟现在国家主要还是扶持农民和工人兄弟。
廖婷在她们系里跟同学相处得也很一般,一个漂亮得有攻击性的狐狸精,不受女同学待见,男同学她也不爱搭理。
两人就像难姐难妹,只能待在一起报团取暖。
这一天上课冯建设买了两张电影票邀请谭明月去看电影。
谭明月才想起自己以前说过要请周钰看电影的事,有空还去电影院问了上映的电影,不过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去看。
这个时候的电影题材太单一不是拍抗战就是红军过草地或者搞建设,情爱之类的题材想都不要想。
而且现在周钰每天要忙着搬货或者到处转换破铜烂铁,工作起来比她还要忙碌。
还是等以后国家发展起来,文娱产业也不断发展,再去影院看电影吧!
比起看电影她更想买一台电视机给婆婆和王奶奶看,两人待在家里除了做饭带孩子,没有别的娱乐方式,感觉怪寂寞的。
谭明月跟廖婷提了这事,她也表示赞成。
没过多久,李弄璋和周钰搞来了一台电视机,在黑。市上买到了电视机票,搬运电视机的时候跟百货大楼谈好自家先预定了一台。
冯建设见她有意跟自己保持距离心生不悦,直接将药膏放到桌上。
谭明月也很不高兴,都已经跟他说了自己已经结婚还跑过来献殷勤,这不等于企图破坏别人婚姻地小三。
虽然他这殷勤献得莫名其妙,好端端地送什么药膏子。
她直接起身抱着书本绕到后一排坐下。
没想到她竟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冯建设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了。
上完课谭明月快步冲出教室,就好像后面有狗在追一样。
回到宿舍后她就去了廖婷那儿串门,把这事告诉了她。
廖婷也是没想到她这么快就遇上了穷追不舍的狂蜂浪蝶。
这事其实也不少见,跟咱们一同考试的许知青没带媳妇儿子,现在跟他们系的一个女同学好上了,估计在村子里结婚时没领过证。
我和周钰领了证的!谭明月鼓着腮帮子,气呼呼地说:这次我已经让他没脸了,要是再来纠缠我就告到老师那儿去。
廖婷:你别太鲁莽,先打听一下他家里是什么情况再想办法。
看那个药膏的外包装还不错,随便能拿出来这种东西家里条件应该差不到哪去,谭明月有些头疼。
这都什么事呀!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摆脱了隔壁大周家一家子奇葩,现在到了城里以为只要等着改革开放就可以施展拳脚大放异彩,却没想到每天都要面对对自己而言有些繁重的学习,还有这么一个没有道德观念的追求者纠缠不休。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作得太过,这辈子才会遇到这么多麻烦人和麻烦事。
廖婷见她颓丧得厉害,帮忙出主意,实在不行就让我们家弄璋和周大哥逮个好机会套麻袋揍一顿!
谭明月将脸埋在膝盖上,瓮声瓮气地说:这机会哪有那么好找,城里不比乡下人少,冯建设也不大可能跑到偏僻的地方去。
这倒也是,他们两家人刚搬来城里没多久,还没站稳脚跟,做事必须万分小心。
廖婷没主意了,将皮球踢了回去,那你打算怎么办?
谭明月缓缓抬起头来,抿了下嘴,暂时先躲着,走一步看一步吧!
冯建设最多也就像只苍蝇似的围着转,不可能对她做出什么来,这年头乱搞男女关系处罚好像挺厉害的,更何况自己还是有夫之妇。
要不是担心他家里人报复,她肯定会写举报信举报得,让他老老实实接受思想改造。
作者有话要说:
全家大扫除搞了大半天快要累死了。
想请阿姨打扫收拾,被老妈骂成狗(t﹏t)
第74章
同在一个班想要完全躲开冯建设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要一起排练节目,好在排练节目时还有两个人一道。
冯建设读大学也有意给自己留个好名声,跟班里人收稿子写得好的可以投到他家报社赚点钱,语文系的学生们十分踊跃的投稿,并且很快跟他打成了一片。
有几个男同学知道他在追求谭明月还会给他出主意制造机会,根本不在乎人家结了婚带着丈夫一起来读书。
谭明月烦不胜烦,恨不得转到别的系去,可又没有那么容易转系,前世学的太杂,只有三分钟热度,一事无成,唯一坚持下来的是钢琴,可是作为一个死了娘爹不疼的小村姑根本不可能会这个。
好不容易熬了半个月,她和廖婷抱着孩子坐着三轮车回到家里。
这段时间家里的破铜壶铜盆铜碗什么的堆积了半个杂物房,买火柴的钱没有从家里倒拿,都是周钰和李弄璋在外面搬货赚的。
这两天他们还接了一次大单帮百货大楼搬运电视机,说不定以后还会常常合作。
周建霖在家最多种种地,闲工夫多没少去帮忙,儿子能找到事干赚到钱,还不用他去拖关系帮着找工作,心里还挺自豪。
半个月没见着儿媳妇,纪兰妮瞅了好一会,好像瘦了点。
谭明月没感觉到自己瘦了,哪里瘦了,我天天照镜子怎么没看出来。
就是天天照镜子才看不出来,我听阿钰说你们学校的课可多了,你还要表演节目。
是啊!不知道迎新晚会能不能请家属,如果能请到时候你们也能看我朗诵。
纪兰妮还从来没参加过迎新晚会,待在城里头没地方串门正无聊得紧,那感情好,你在台上表演,我们给你加油。
谭明月笑了起来,这事还没谱呢!
她打算去找主任问问,如果可以带上家属那就把一家子人都上,让那些讨厌的威胁冯建设转的同学们好好看看,自己也是有人撑腰的。
在家里好吃好喝了一天,两人再次回到学校。
谭明月绷着一张脸就像羊要被赶进羊圈一样,何况还要面对冯建设那张讨厌的脸。
好在问过主任可以带家属,她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
小谭,你们全家都来陪你上学了?李主任有些好奇地问。
谭明月点点头,我们在学校外面租了房子,把爹娘都接过来了。
李主任没想到这个农村来的学生这么有出息,这么快就把家里人都接到城里来了,厉害呀!你这可真是带着全家进城一起致富来了。
谭明月得意地抬了抬下巴,那是,我就是我们全家的光。
李主任被她的话逗笑了,好一会才一本正经道:过两天省图书馆搞宣传活动,鼓励年轻一代多多读书,我觉得你的经历和形象很不错,要不要考虑去当个宣传小委员。
这样容易出名又不太费事的活,不接就是傻子。
谭明月答应下来,扭头直奔图书馆借书准备写一篇稿子,宣传活动没准要拜访要拍照,可不能当着记者的面说不出几个有文采的词,显得自己脑袋空空。
她写完稿子还找廖婷帮忙参谋修改了一下,接下来一有空就背稿子。
等到要去参加活动那天,谭明月穿着报名时穿的粉格小西装搭配小皮鞋,把头发编成长长的鱼骨辫,露出一张白净俏丽的脸,最后还描了眉毛抹了口红。
李主任见她打扮得跟朵花一样,跟自己下乡时村里的姑娘完全不一样,不过能养出一个大学生的人家就算在村里也不是普通人家。
谭明月跟着李主任来到了省图书馆。
省里的图书馆并不大,还没有她以前高中的图书馆大,书册也不多,书架应该普通的胡杨木做的,样式十分简单。
谭明月参观完被随行的记者拍了好几张照片,还把自己预先准备的稿子背诵出来,获得了一众参观人士的认可。
过了两天她就上了省城的报纸,名声不说大噪,也算是有了一点知名度。
一个农村女娃考上大学过得光鲜亮丽足以证明努力学习有多大的重要,城里一些家长开始拿她的励志故事鞭笞自己的孩子。
谭明月在班里的境更差了,从一开始她就打算结交同学,因为以后不会按照学校分配工作,而且她结了婚跟着周钰住在一起,没有舍友,每次都是上课时来上课完后走。
再加上冯建设这人在女同学里还挺受欢迎,却偏偏要围着谭明月转,以及这次省图书馆的宣传小委员工作直接落到了她头上,难免心生不忿。
谭明月也是很无奈,长得好看,经历励志也不是自己的错啊!
要是用宣传小委员换她们出生在农村肯定不愿意,两头好处都想占哪有那么多的好处,毕竟现在国家主要还是扶持农民和工人兄弟。
廖婷在她们系里跟同学相处得也很一般,一个漂亮得有攻击性的狐狸精,不受女同学待见,男同学她也不爱搭理。
两人就像难姐难妹,只能待在一起报团取暖。
这一天上课冯建设买了两张电影票邀请谭明月去看电影。
谭明月才想起自己以前说过要请周钰看电影的事,有空还去电影院问了上映的电影,不过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去看。
这个时候的电影题材太单一不是拍抗战就是红军过草地或者搞建设,情爱之类的题材想都不要想。
而且现在周钰每天要忙着搬货或者到处转换破铜烂铁,工作起来比她还要忙碌。
还是等以后国家发展起来,文娱产业也不断发展,再去影院看电影吧!
比起看电影她更想买一台电视机给婆婆和王奶奶看,两人待在家里除了做饭带孩子,没有别的娱乐方式,感觉怪寂寞的。
谭明月跟廖婷提了这事,她也表示赞成。
没过多久,李弄璋和周钰搞来了一台电视机,在黑。市上买到了电视机票,搬运电视机的时候跟百货大楼谈好自家先预定了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