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便是海贝的记忆中也未曾有过如此大的暴雪,漂流船不多时就覆盖上一层雪白,
  海贝察觉到雪落之时,刚过午时,这个时候原本该是一天最温暖的时刻,然而此刻雪花飘舞,黑云压顶,恍惚间仿佛已经入夜。
  移动灶台里还点着火,里面烧的是尚没有烧完的水沉木,大铁锅里是小火沸腾的雪水。
  雪落下时紧,靠着一个移动灶台已经不足以温暖室内,海贝把迷你蜂窝煤炉子也点上了,多一个火源多一份温暖。
  按理说在生活船舱里烧火会更暖和,可惜生活船舱的通风设施太差,照明设备接近于无,若是门窗敞开通风,生活取暖的意义便被大大削弱。中央船舱的设置倒是更科学一些,但可惜没有配套的取暖设备,这世界事果然无法十全十美。
  海贝坐在迷你煤炭炉前旁取暖,没敢再用烘烤机,暖风也是风,吹长了说不定便要头痛脑热,好在如今不缺少保暖的衣服,不过时间长了依旧要起身活动活动才能暖遍全身。
  雪一下就是一个下午,因为外面又阴又冷,海贝甚至一个下午都没有再出过中央船舱。
  晚饭是热乎乎的鱼面汤锅,足量的油和糖下肚,才感觉整个人都舒服起来。
  入睡前外面的积雪已经能没过脚踝,可天实在太冷了,海贝放弃出门囤积积雪,只把中央船舱通往种植船舱的通道清理出来,给种植船舱添上足够的燃料颗粒,又巡视一番安然无恙的海鸭和植物,这才返回船中央船舱休息。
  第二天醒来时,天黑得和夜里没有什么区别,迷你蜂窝煤炉子早已经熄灭,移动灶台里的火苗也只剩下微弱的火星摇摇欲坠。
  探探火的燃烧程度,早已经是第二天上午,鹅毛大雪甚至没有削弱的迹象。
  船舱外的积雪已经能没过小腿肚。
  其它位置的积雪也就罢了,重要通道之间的积雪却一定要清理出来。
  海贝先吃了顿热乎的热汤饭,这才顶着风雪清理通道,到种植船舱中添加燃料颗粒。
  进入种植船舱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脱掉外面厚厚的衣服,海贝甚至没敢在中职船舱里待太长时间,因为里外的温差太大,即使只穿一件单衣,种植船舱依旧热得想让人冒汗。
  种植船舱的水循环倒是不用人担心,水循环的入口在底仓最底下,便是冰封季节,冰层轻易也到不了那个位置,只要水循环没有受损,种植物、水池和鸭子就都不用担心。
  很快离开种植船舱,清理出来的积雪转移到冷藏船仓,这次积雪的厚度很惊人,几乎两三铲子就能装满一大塑料袋,午饭前冷藏船舱的空间完全被积雪填满。
  这个时候最初清理出来的地方,已经又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花。海贝连续劳作了一个上午,累得有些腰疼,放弃了继续清理。
  现在连去储物仓库拆盲盒都有些冷,海贝接下来只能继续观察浴桶里的鱼打发时间。
  浴桶里的鱼群,在假发鱼的不懈努力下,只剩下了原本的五分之一。
  按理说剩下的鱼的数量如此之少,浴桶又如此之大,每天投食的饵料都很充足,鱼群不会再被轻易挑动,可是因为假发鱼的存在,浴桶里的鱼的数量几乎每天都在减少。
  大雪落下的第二天,鹅毛大雪下了一整天,除了通道位置上的积雪,海贝已经懒得再处理其它地方,就连通道位置的积雪都是直接推到下方的海里或者下层甲板上。
  昨天鹅毛大雪还会入水即溶,今天的海面已经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些浮在水面上的雪层。
  也不知道这雪还要下多久!
  第128章
  一整个上午天都没有放晴,雪势更是没有任何削弱。
  船舱外的雪一层一层积下来,根本来不及打扫,海贝只能隔一段时间,把雪层向甲板外面推下去,内围二层凸出来的甲板上已经堆积了几米厚的雪堆,便是天放晴了,怕也一时半会儿化不干净。
  不过雪堆在那上面也并不妨碍,一来是近期海贝并没有打算到底层去,种植船舱的通行可以经由船舱内的通道,二来是这些雪堆在那里,也是干净淡水的来源。若是内围水域结冰,取水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巡视完种植船舱里的动植物,海贝便拿绿藻颗粒碾碎逗弄浴桶里的鱼群。浴桶里的鱼群斗了这么久,假发鱼依旧活得非常滋润。
  正是无聊时,控制台上出现了新的漂流船的踪迹。
  陌生的漂流船原本只是擦过海图的一个边角,然而很快就转向朝着自家漂流船行驶来,可能因为大雪天气,漂流船行驶的速度非常缓慢。
  在船只改变行驶方向的那一刻,控制台上也出现了对方发送过来的通信信息。
  漂流基地534109:出高效节能压缩煤炭,收各种原生煤炭、木料、纸料,收越冬物资,交易请清出无人机停放平台。
  海贝看到这则信息即刻行动起来,换好外出的保暖衣服,到顶层平台清理积雪。
  清理积雪所使用的工具就是铁锅上的锅盖,锅盖像盾牌一样向外一推,积雪便纷纷扬扬落到下层,为了避免堵住进出的通道,海贝尽量把积雪往船外侧海里推。
  这样的方式让积雪打扫得非常快,感觉以漂流船目前行进的速度,怕是还要等好长一段时间才能靠近,海贝便先去清理中央船舱到其它仓库的通道。
  大雪让海贝完全无法观察到漂流基地是否靠近,不过当无人机降落在清理好的甲板上的时候,交流基地534109应该已经就在附近。
  无人机落地时,金属渔网里边已经有了东西。这个渔网并不算大,海贝很轻易把渔网取下来,发现最上面的一个软胶麻袋上用红色的记号笔写了一行大大的字“无人机限重300斤”。
  看来能源大户也并不一定能拥有特别出色的无人机。以一个专门出售合成煤炭的漂流基地而言,300斤重的无人机往返的次数多了,可是非常消耗能源。
  怕是无人机也不是什么好交换到的物资,至少海贝漂流了这么长久的时间,都还没有遇到过专门出无人机的漂流基地。
  渔网里总共有六个同样大小的软胶麻袋,每袋的重量大概在50斤。漂流基地直接便先送来了300斤的燃料。看来不管海贝给出什么样的交换物资,这300斤的燃料对方都是决意要给的。
  海贝把这六袋煤炭都先卸在甲板的内侧边缘,然后去搬运交换的物资。
  首先是拆出来后一直没有舍得用的核桃木炭。这种上乘的无烟木炭烧起来没有月饼炭块持久,就是胜在香味浓郁。海贝仅烧了一些试用,消耗的总量还不到一斤,如今还剩下十九斤左右,便全部拿出来交换。
  然后便是大大小小的纸箱,因为之前一口气拆了数千小型快递,光是快递箱便拆出来500多斤,这些纸壳拿来烧多少有点浪费,海贝便把它们囤积在了仓库,此时正好拿来交换。
  这个漂流基地既然收取煤炭、纸料、木料,想来也是以这东西再加工成燃料,利用效率更高也是一件好事。
  单是这两样东西,就让无人机跑了三趟,无人机每次往返都装满东西,海贝便趁着每次t来回的功夫用小推车拉两袋燃料带到其它仓库。
  运送完这两样东西,海贝干脆把储存在仓库里上没有烧完的水沉木也搬运出来交换,因为最近烧大铁锅都使用这些水沉木,所以木柴也拢共只剩了四百多斤,换成更持久的节能煤炭也并不亏。
  这些东西都整理完,就轮到越冬的物资。
  同样是使用塑料袋加防震塑料装好的熟悉三件套,一瓶葡萄酒,一瓶白酒,一罐蜂蜜。
  考虑到这是一个专门制作燃料的漂流基地,海贝特意多给了些蜡烛和火柴,总共装入5包50根白色塑料蜡烛,5包100盒火柴,一盒12个香薰蜡烛。
  这些东西打做单独的一包,然后继续装取。
  再来一个比较大的垃圾袋,装上崭新带帆布包装袋的双人空调被一床,再套上一层垃圾袋防雪。
  接下来就是琐碎的小件。
  这次开小型盲盒,开出了不少糖果,糖果的品质不一,有的能吃出明显工业香精味的劣质糖果,也有口感香醇的美味硬糖,还有各种造型奇特的创意礼品糖,零零散散加起来能有上百斤,就连品质不一的巧克力都开出十多斤。
  比起工业香精味的硬糖,海贝更加不喜欢吃放置了那么多年的巧克力,库存的巧克力直接拿出一半装进塑料袋,6斤的巧克力单独一个袋子封好口,然后便开始随手抓储存的硬糖,
  这些硬糖有单独一粒包装,也有整袋的散装糖果,更有带着塑料棍的棒棒糖,海贝抓到什么算什么,也挑了四斤出来单独装一小塑料袋。
  十斤的糖果,想来也足够挺过这一个严酷的冰封季。
  然后再取一个新的袋子,装入两斤压缩饼干,一罐藕粉,两袋鱼虾粉,两袋脱水蔬菜,一瓶鱼露,两瓶牛肉拌饭罐头,50包鱼肉面,30包鱼油酱料,30包鱼胶。品类众多的食物可以在吃腻了鱼肉的时候换个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