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算下来依旧是蜂蜜罐子的大小最为合适。每种香料单独一个罐子,也不会相互串味。像花椒这种分量比较多的品种,占据两个罐子也无妨。
十三个空置的木盒也并不会浪费。虽然它们的大小和花样都不相同,但明显都出自同一种木料。如今上岸擦干表面的水分,即使不把木头锯开也能闻到其中淡淡的草木芳香。
海贝打算把木头完全晾晒干,然后把木盒锯开,锯成合适的大小储存到储水桶中,这样木料中的香气也能更好保存。
下水一次,收获颇丰。
这些物资即使不能拿去交换,也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为了更好得留存这些木料的香气,海贝把装着它们的容器都储存到了沙子里。正好船上又晾干了一批海沙,利用新得的小推车运到仓库,全部倾倒在沙的仓库里。
经过海贝日复一日的努力,如今沙子仓库里的海沙已经能勉强没过小腿肚,到达膝盖的位置指日可待。
今日路过的水域没有什么大片的裸露的海沙,海贝收起了一次物资之后就不打算再下水。如今阳光带来的暖意还没有完全消退,海贝打算把换完白毛的鸭子赶出来,看看它们能不能适应外面的水温,毛色里带黄的鸭子就依旧锁在船舱里。
现在养殖船舱里一共还剩39只海鸭,有21只海鸭的羽毛是换成全然的奶油白。海贝把它们一只一只提溜到亲水平台。
这一侧的海域铺了渔网,仅有拐弯处的一角完全贴着水面,底下的一层渔网全然沉下水面,最深的一处能有一米多深。
海鸭在亲水平台上踌躇不前,海贝上前一个个把它们扔进水里。下水的鸭子游得非常丝滑,有几只还当即试着下潜。底下兜着的那层渔网网眼也不算大,海贝完全不怕这些鸭子被水中的猛兽叼走。
这一侧的水域没有养殖什么鱼苗,只有偶尔钻进来又钻不出去的一些海鱼,这些海鱼的个头大到海鸭完全吃不下,又小到不足以伤害海鸭,只能成为海鸭追逐嬉戏的玩具。
可能因为海水的温度不够暖和,大部分海鸭们只游了十来分钟就陆续爬上亲水平台,还非常自觉得自行往船舱里走。
回到船舱的海鸭抖干净身上的水渍,都挤到了比较温暖的地方取暖。
海贝在船舱里一一数来,满意得发现一只鸭子都没有少。放养过后再给这些海鸭一顿加餐,这一次不仅有鱼虾粉,还有泡软的蔬菜粒和水草干,营养均衡才能茁壮成长。
下午的时间就清理船舱,清理出来的垃圾暂时堆积在一个单独的大型储水箱,留待积攒得多了一块处理。这个储水桶就绑在下面的亲水平台上,就不会让气味影响正常生活,又可以避免光照。免得水桶老化。
劳作过后的海贝回到中央船舱,给自己煮了一锅暖汤暖和身体。这一次使用蜂窝煤炉子,燃烧的煤炭里扔上十来粒花椒,又暖又烈的香气瞬间盈满整个舱房。
香香的居住场所让人的心情格外舒畅,海贝轻呷一口暖汤,享受难得静谧的生活。
晚饭是鱼虾粉糊糊配一颗咸鸭蛋,天冷了,海贝照料完海鸭之后也很早入睡。
第二天醒来,自家漂流船又进入了一片全新的水域。
第120章
水下是一望无际的水草床,茂密的植物,繁多的水生物,数之不尽的种类,欣欣向荣的生态圈。
水草的长度目测不会超过半米,然而生长得密密麻麻,仿若扎在牙刷上的细毛,笔挺向上,紧密挨在一起,底部不留一丝缝隙,完全看不出草下是沙地还是泥地。
看不见边际的水草床饲育了无数水下生物,从不到手指头大的小鱼,到比海贝还大的不知名生物,漂流船下的水域比水族馆还要热闹,放眼望去全是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各种大小海鲜。
然而看起来不仅热闹,也很危险,海贝只有干流口水的份。至少目前不是什么下水的好时机。水下虽然拥挤,大型生物只是少数,块头大的生物游动的速度也非常缓慢,海贝觉得自己还有机会。
探查完环境,先到造养殖舱里查看海鸭,之前放部分海鸭到内围水域游玩,今日在船舱里有又一一点数过,依旧是39只,没有出现任何伤亡。
新得的胡椒粒种在一个空置的淤泥种植箱里,虽然知道能发芽的可能性极低,也还是要尝试一下,左右二、三十粒胡椒还是浪费得起。
埋好胡椒粒,海贝在巡视种植船舱的时候,也顺手把种植船舱的所有基础功能开关都打开。
这样养殖船舱里的水循环也会兼顾一层的养殖水池。虽然养殖水池里没有安装打氧装置,但从此以后水池里的水就会变成长流水,进水口的水管埋在养殖船舱的底部,只要海面上结的冰没有向下蔓延过抽水的位置,即便是在冰封季节,也能有源源不断的新水补充到水池。
不过这个抽水设备的水流量并不算太大,流入水池的也只是涓涓细流,但胜在时时不息。
自家漂流船在行驶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摇晃,水池中过多的水就会被荡漾到地板,这些积水最终会通过一层的各个排水口排出室内。
这样一来,一层的大部分空间都会变得湿漉漉,不过也会有一些位置得天独厚,轻易不会被水溅到。
海贝把鸭子搬到了不会积水的位置,还在笼子的底部垫了厚厚的塑料布,塑料布中以干燥的水草干填充。
这样一来,即使海贝有些时候无法及时喂养海鸭,不会飞的海鸭也可以喝地上漾出来的海水。
唯一比较遗憾的一点就是,水池里荡漾出的水有可能会有部分流到底层的养殖水仓,海贝也只能勤快点给底层换水,或者是等t底层的水漾满再通过一层的排水口排出。
虽然有点小麻烦,但瑕不掩玉,从今天开始,养殖船舱几乎可以独立运作,海贝只需要在想起来的时候前来巡视就可以。
干完活,轮到海贝自己的早餐时间。
鸭饲料腐坏的越来越多,海贝今早干脆把剩下的所有鸭饲料全部打开。腐坏的鱼肉直接抛进海里,袋子洗干净。尚且还能吃的鱼就全部烤成鱼干。
锅炉附近的温度很高,海贝用现有的材料在锅炉附近搭了一个架子,不管是大鱼小鱼都用绳子串起来,挂在架子上就近贴着锅炉,多花一点时间总能烘烤成鱼干。
最大的一条鱼成为今日的早饭。大鱼先剁掉没有肉的尾鳍,然后一切为二,整条进大铁锅。抹了椰子油的大铁锅把鱼的表面煎到微黄,然后鱼肉取出,开始熬制汤汁。
冰糖用一点椰子油熬制到焦糖色,放入鱼露调味,再注入一锅海水,大鱼入锅熬煮到汤汁收干。
这条鱼有二十多斤重,足够海贝吃上一天。
虽然仅仅使用了冰糖、椰子油和鱼露,但因为糖用得足,鱼露也有几分近似于酱油,吃起来已经有了几分红烧的味道。
炖煮后的鱼肉吃起来是比较紧致的蒜瓣肉,红烧酱汁把雪白的鱼肉染成酱红色,入口最先体会到的就是浓烈的甜咸酱汁。
鱼露的工艺十分成熟,再加上足量的焦糖,里面就算是裹块木头都好吃,更何况大鱼的肉本来就没有多少鱼腥味。
海贝先挑最嫩最肥的鱼鳃肉和鱼肚子吃,这鱼虽大却并不肥,鱼腹吃不出什么明显的脂肪层,海贝把鱼脑挖出来才总算尝到了甘美的味道。
吃完早饭,熄灭灶火,剩下的鱼肉依旧放置在大铁锅里。
吃饱饭还不到中午,海贝先到仓库里去开几个盲盒助兴。
这一个盲盒便选择开泡过水的快递袋。
海贝所选择的第一个快递袋包装比较简陋,里面摸上去像是一个大圆盘。
快递袋拆开,海贝得到了一个可折叠的不锈钢金属鱼篓。
这个鱼篓折叠起来的时候像是一个金属网做成的圆扁饼,直径大概在40厘米左右,大小像是一个汤盘。
当鱼篓完全展开的时候就能变成半米高,整体都是精密细致的金属镂空网眼,鱼篓的收口处微微收敛,上面还有一个金属提梁。
海贝觉得这个工具非常好,收纳起来并不怎么占地方,收口缩进去的位置正好可以加个绑绳,下海捕猎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鱼篓绑在腰间,要是再遇到什么龙虾、海胆等就可以轻松拿捏,捉进鱼篓里。
第一个盲盒无疑是一个开门红,海贝很快选好了第二个盲盒,同样也是泡过水的快递袋,不过这个快递袋非常大,而且里面的物品可以明显看出是个长方体,说不定里面还有一层纸箱。
海贝拆开快递袋,发现里面并没有纸箱,不过里面的东西还套着一层厚厚的防震塑料布,塑料布使用胶带固定,打包好的形状仍旧是个很规整的长方体。
这个塑料布上缠满了胶带,很难再废物利用,大概率要进塑料熔炼机。海贝索性直接上短刃,把这层塑料布割开,露出里面银白色的金属细密网眼。
所有的塑料布撕扯下来,里面的东西露出真容,是一个银白色的长方体金属箱,金属箱的每一面都是镂空的金属网。
十三个空置的木盒也并不会浪费。虽然它们的大小和花样都不相同,但明显都出自同一种木料。如今上岸擦干表面的水分,即使不把木头锯开也能闻到其中淡淡的草木芳香。
海贝打算把木头完全晾晒干,然后把木盒锯开,锯成合适的大小储存到储水桶中,这样木料中的香气也能更好保存。
下水一次,收获颇丰。
这些物资即使不能拿去交换,也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为了更好得留存这些木料的香气,海贝把装着它们的容器都储存到了沙子里。正好船上又晾干了一批海沙,利用新得的小推车运到仓库,全部倾倒在沙的仓库里。
经过海贝日复一日的努力,如今沙子仓库里的海沙已经能勉强没过小腿肚,到达膝盖的位置指日可待。
今日路过的水域没有什么大片的裸露的海沙,海贝收起了一次物资之后就不打算再下水。如今阳光带来的暖意还没有完全消退,海贝打算把换完白毛的鸭子赶出来,看看它们能不能适应外面的水温,毛色里带黄的鸭子就依旧锁在船舱里。
现在养殖船舱里一共还剩39只海鸭,有21只海鸭的羽毛是换成全然的奶油白。海贝把它们一只一只提溜到亲水平台。
这一侧的海域铺了渔网,仅有拐弯处的一角完全贴着水面,底下的一层渔网全然沉下水面,最深的一处能有一米多深。
海鸭在亲水平台上踌躇不前,海贝上前一个个把它们扔进水里。下水的鸭子游得非常丝滑,有几只还当即试着下潜。底下兜着的那层渔网网眼也不算大,海贝完全不怕这些鸭子被水中的猛兽叼走。
这一侧的水域没有养殖什么鱼苗,只有偶尔钻进来又钻不出去的一些海鱼,这些海鱼的个头大到海鸭完全吃不下,又小到不足以伤害海鸭,只能成为海鸭追逐嬉戏的玩具。
可能因为海水的温度不够暖和,大部分海鸭们只游了十来分钟就陆续爬上亲水平台,还非常自觉得自行往船舱里走。
回到船舱的海鸭抖干净身上的水渍,都挤到了比较温暖的地方取暖。
海贝在船舱里一一数来,满意得发现一只鸭子都没有少。放养过后再给这些海鸭一顿加餐,这一次不仅有鱼虾粉,还有泡软的蔬菜粒和水草干,营养均衡才能茁壮成长。
下午的时间就清理船舱,清理出来的垃圾暂时堆积在一个单独的大型储水箱,留待积攒得多了一块处理。这个储水桶就绑在下面的亲水平台上,就不会让气味影响正常生活,又可以避免光照。免得水桶老化。
劳作过后的海贝回到中央船舱,给自己煮了一锅暖汤暖和身体。这一次使用蜂窝煤炉子,燃烧的煤炭里扔上十来粒花椒,又暖又烈的香气瞬间盈满整个舱房。
香香的居住场所让人的心情格外舒畅,海贝轻呷一口暖汤,享受难得静谧的生活。
晚饭是鱼虾粉糊糊配一颗咸鸭蛋,天冷了,海贝照料完海鸭之后也很早入睡。
第二天醒来,自家漂流船又进入了一片全新的水域。
第120章
水下是一望无际的水草床,茂密的植物,繁多的水生物,数之不尽的种类,欣欣向荣的生态圈。
水草的长度目测不会超过半米,然而生长得密密麻麻,仿若扎在牙刷上的细毛,笔挺向上,紧密挨在一起,底部不留一丝缝隙,完全看不出草下是沙地还是泥地。
看不见边际的水草床饲育了无数水下生物,从不到手指头大的小鱼,到比海贝还大的不知名生物,漂流船下的水域比水族馆还要热闹,放眼望去全是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各种大小海鲜。
然而看起来不仅热闹,也很危险,海贝只有干流口水的份。至少目前不是什么下水的好时机。水下虽然拥挤,大型生物只是少数,块头大的生物游动的速度也非常缓慢,海贝觉得自己还有机会。
探查完环境,先到造养殖舱里查看海鸭,之前放部分海鸭到内围水域游玩,今日在船舱里有又一一点数过,依旧是39只,没有出现任何伤亡。
新得的胡椒粒种在一个空置的淤泥种植箱里,虽然知道能发芽的可能性极低,也还是要尝试一下,左右二、三十粒胡椒还是浪费得起。
埋好胡椒粒,海贝在巡视种植船舱的时候,也顺手把种植船舱的所有基础功能开关都打开。
这样养殖船舱里的水循环也会兼顾一层的养殖水池。虽然养殖水池里没有安装打氧装置,但从此以后水池里的水就会变成长流水,进水口的水管埋在养殖船舱的底部,只要海面上结的冰没有向下蔓延过抽水的位置,即便是在冰封季节,也能有源源不断的新水补充到水池。
不过这个抽水设备的水流量并不算太大,流入水池的也只是涓涓细流,但胜在时时不息。
自家漂流船在行驶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摇晃,水池中过多的水就会被荡漾到地板,这些积水最终会通过一层的各个排水口排出室内。
这样一来,一层的大部分空间都会变得湿漉漉,不过也会有一些位置得天独厚,轻易不会被水溅到。
海贝把鸭子搬到了不会积水的位置,还在笼子的底部垫了厚厚的塑料布,塑料布中以干燥的水草干填充。
这样一来,即使海贝有些时候无法及时喂养海鸭,不会飞的海鸭也可以喝地上漾出来的海水。
唯一比较遗憾的一点就是,水池里荡漾出的水有可能会有部分流到底层的养殖水仓,海贝也只能勤快点给底层换水,或者是等t底层的水漾满再通过一层的排水口排出。
虽然有点小麻烦,但瑕不掩玉,从今天开始,养殖船舱几乎可以独立运作,海贝只需要在想起来的时候前来巡视就可以。
干完活,轮到海贝自己的早餐时间。
鸭饲料腐坏的越来越多,海贝今早干脆把剩下的所有鸭饲料全部打开。腐坏的鱼肉直接抛进海里,袋子洗干净。尚且还能吃的鱼就全部烤成鱼干。
锅炉附近的温度很高,海贝用现有的材料在锅炉附近搭了一个架子,不管是大鱼小鱼都用绳子串起来,挂在架子上就近贴着锅炉,多花一点时间总能烘烤成鱼干。
最大的一条鱼成为今日的早饭。大鱼先剁掉没有肉的尾鳍,然后一切为二,整条进大铁锅。抹了椰子油的大铁锅把鱼的表面煎到微黄,然后鱼肉取出,开始熬制汤汁。
冰糖用一点椰子油熬制到焦糖色,放入鱼露调味,再注入一锅海水,大鱼入锅熬煮到汤汁收干。
这条鱼有二十多斤重,足够海贝吃上一天。
虽然仅仅使用了冰糖、椰子油和鱼露,但因为糖用得足,鱼露也有几分近似于酱油,吃起来已经有了几分红烧的味道。
炖煮后的鱼肉吃起来是比较紧致的蒜瓣肉,红烧酱汁把雪白的鱼肉染成酱红色,入口最先体会到的就是浓烈的甜咸酱汁。
鱼露的工艺十分成熟,再加上足量的焦糖,里面就算是裹块木头都好吃,更何况大鱼的肉本来就没有多少鱼腥味。
海贝先挑最嫩最肥的鱼鳃肉和鱼肚子吃,这鱼虽大却并不肥,鱼腹吃不出什么明显的脂肪层,海贝把鱼脑挖出来才总算尝到了甘美的味道。
吃完早饭,熄灭灶火,剩下的鱼肉依旧放置在大铁锅里。
吃饱饭还不到中午,海贝先到仓库里去开几个盲盒助兴。
这一个盲盒便选择开泡过水的快递袋。
海贝所选择的第一个快递袋包装比较简陋,里面摸上去像是一个大圆盘。
快递袋拆开,海贝得到了一个可折叠的不锈钢金属鱼篓。
这个鱼篓折叠起来的时候像是一个金属网做成的圆扁饼,直径大概在40厘米左右,大小像是一个汤盘。
当鱼篓完全展开的时候就能变成半米高,整体都是精密细致的金属镂空网眼,鱼篓的收口处微微收敛,上面还有一个金属提梁。
海贝觉得这个工具非常好,收纳起来并不怎么占地方,收口缩进去的位置正好可以加个绑绳,下海捕猎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鱼篓绑在腰间,要是再遇到什么龙虾、海胆等就可以轻松拿捏,捉进鱼篓里。
第一个盲盒无疑是一个开门红,海贝很快选好了第二个盲盒,同样也是泡过水的快递袋,不过这个快递袋非常大,而且里面的物品可以明显看出是个长方体,说不定里面还有一层纸箱。
海贝拆开快递袋,发现里面并没有纸箱,不过里面的东西还套着一层厚厚的防震塑料布,塑料布使用胶带固定,打包好的形状仍旧是个很规整的长方体。
这个塑料布上缠满了胶带,很难再废物利用,大概率要进塑料熔炼机。海贝索性直接上短刃,把这层塑料布割开,露出里面银白色的金属细密网眼。
所有的塑料布撕扯下来,里面的东西露出真容,是一个银白色的长方体金属箱,金属箱的每一面都是镂空的金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