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最小的煮锅里塞着一双白色的线织隔热手套,手套的塑料封装还全新未拆。
海贝从煮锅里把最大的那个锅拿出来,剩余的依旧装在绒布袋里。
下一个绒布袋里是一套小煎锅,同样有大中小三个尺寸套在一起,尺寸和煮锅一致,也是折叠把手,同样有配套的轻薄金属盖子。
最小的煎锅里也挤着一双白色线织手套。因为煎锅比较浅,手套在里面被压缩到最小状态塑料封袋都被挤破。
不管是煮锅还是煎锅,都是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上手份量很轻,涂层没有色差都是石青色。因为煮锅同样可以当煎锅用。这套煎锅海贝也只取了一个最大的。
海贝继续往下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袋子。
这个袋子里是三套便携式金属餐具。每套餐具还各自配了一个专门的帆布收纳小包,包上有挂绳和固定孔。
收纳小包里有两件东西。一件是一双可伸缩的金属筷子,一件是个组合餐具。
这个餐具收纳状态时只有手指长,却能依次弹出叉子、勺子、餐刀、开罐器。
三套餐具里海贝只需要一套,其它的都可以留作备用。
整个黑色收纳袋拆完,海贝感觉十分惊喜,因为这套东西没有任何使用痕迹,竟然全部都是全新的。
暂时不会用到的部分使用干净的快递袋装起来,为了防止受潮,封口处用胶带密封。绒布包这样的东西积攒多了同样可以拿来拼制衣服。
一边封装暂且用不到的备用库存,一边愉快地哼起轻快的曲调。
收获全新的餐具真的是件让人格外愉悦的事情!
第38章
拿出成套的炊具后,金属箱子里还剩下一半的空间,里面依旧有不少东西。
海贝选择了一个比较让她好奇的选项,是一个长筒形状的黑色收纳袋。这个收纳袋又长又鼓鼓囊囊,很难猜出这里面是什么。
从细长收纳袋的一端解开拉紧的束带。这个收纳袋里是个可伸缩的黑色烤漆鱼竿。
如今鱼竿处于收缩状态,整个长度只有大概三十五厘米长。鱼竿展开后最长可以到一米多长。
这是一个比较小巧型的鱼竿,非常适合现在的海贝使用。只要遇到鱼群,坐在漂流船的台阶上就可以垂钓。
而且这个鱼竿还配有有轮座和渔轮,即使遇到大鱼也能轻松应对,拉扯间不用担心鱼线割破手掌。
除了鱼竿,袋子里还有一筒五卷新鱼线、一包不同款式的塑料仿真诱饵、一包不同规格的鱼钩。
海贝不是钓鱼爱好者,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研究,分不清这些诱饵和鱼钩都各自有什么讲究,只知道自己喜获一套钓鱼装备。
鱼竿下方放着个比较大的方形黑色收纳袋,袋子看起来很有厚度,海贝原本以为这个大小会是个折叠小方凳之类的东西,没想到打开收纳袋之后收获了一个折叠地笼。
这个可折叠的捕鱼网看起来大概只能捉点小鱼小虾。太大的鱼虾也钻不进去。
海贝在船舱里把青绿色的折叠地笼全部拉伸开。方形的金属框带着细密的青绿色渔网一节一节展开,铺满船舱。
折叠地笼的金属框大概有三十厘米宽。渔网一共有九个金属节,其中七节有专门的进鱼口。
进鱼口是经过特殊编织的渔网,只要鱼虾通过进鱼口进去就很难再出地笼。
折叠捕鱼网全部展开有六米左右长,总体重量有三斤左右重,中间都是方形网节罩着细密的渔网,两头的渔网则收成圆锥形。
漂流船又喜迎可以长t期使用的新装备。这个地笼如果能装满鱼获,至少够海贝吃上几天。当然,每天能有几条小鱼吃也很满足。
装着折叠地笼的收纳袋里还装着一把拉绳和一把修补渔网用的补网绳。两种绳子都有很大一束,足够日常使用。
海贝研究了一下,决定先把地笼给放下去。
挂在周边护栏上的矿泉水瓶子长期没有收获,一直在不停浪费饵料。这么多的瓶子,每次查看又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
海贝决定把这些瓶子都暂且收回来,以后剖鱼产生的饵料全部扔给地笼。专门制作的折叠地笼收获的可能性,比没有专门处理过的塑料瓶强得多。
借着微弱的月光,海贝收起周边护栏的塑料瓶,倒干净瓶子里的海水,暂且先把这些瓶子挂到二楼的护栏上风干水分。
地笼投放前最好先能放置一点饵料。如今能产出饵料的只有今天刚刚收获的大八爪鱼。
那就先把捕获的大八爪鱼给剖了。不能吃的内脏都扔进地笼。八爪鱼里不能吃的部位并不多,怎么看这点饵料都有点可怜。海贝狠狠心又扔进去一条青白鱼的鱼干。
希望鱼虾们也会喜欢吃鱼干……
放好饵料的地笼就挂在漂流船台阶旁的护栏上,这个位置收放地笼都比较方便。虽然地笼的网眼又密又小,但地笼总共才这么大,在这汪洋大海中,完全不用担心地笼成为“断子绝孙网”。
地笼整个垂直扔进海里,地笼的底部塞进去几个空海螺壳,于是底部很顺利地沉底。
因为护栏高出水面不少,渔网上部便有一部分露出水面。要是捕到小鱼,小鱼还能利用这部分浮出水面呼吸。
地笼里附赠的麻绳完全用不完,海贝便把多余的部分绑在护栏上。备用的补鱼网线则是收到夹层储物室。
拆完放置地笼的收纳袋,金属箱子里只剩下最后一个收纳袋和几个金属质地的瓶瓶罐罐。
最后一个收纳袋里是一把折叠鱼枪捕鱼器。捕鱼器折叠后大概有不到半米长,配有三支普通鱼鳔、三支飞鲨鱼鳔和六根8股厚皮筋。捕鱼器带有渔轮,渔轮里有配置好的线,不用担心鱼鳔轻易丢失。
剩下的就是各种金属瓶瓶罐罐塞在各种角落。其中三个绿色圆形金属罐子,和圆形罐头形状相似,上面使用的是内嵌的扣盖。
使用这种盖子,感觉里面大概率不是罐头。因为密封性是个大问题。
海贝轻松撬开扣盖,割开上面密封的锡纸封层,闻到熟悉的固态酒精的味道。
三个金属罐子不管是外形还是重量都一模一样。看来这三个罐子里都是固态酒精。里面的酒精使用的时候只要挖出合适的大小投入酒精炉就可以。
然后是一个好像卷轴一样的长条形金属盒。这个盒子有小臂长短,圆筒状金属盒子的顶端是个需要拧开的螺旋盖子。
拧开最上面的金属盖,里面是五十支不锈钢烧烤签子。不锈钢签子一头尖锐一头圆润,尖锐的一头都朝下摆放。
不锈钢烧烤签子同样也是全新的。大概这个行李箱的主人原本是打算去旅行垂钓吃烧烤吧。
这把签子不仅可以拿来吃烧烤,在海底的时候拿来叉鱼也很方便。尖锐的签子足以扎透虾蟹的甲壳。
金属箱子里越来越空,最后只剩下两样东西,一个是方形金属盒,另一样是三个矿泉水形状的金属瓶。
海贝先打开方形金属盒子,再次收获一盒规格不等的钓钩。
最后只剩下三个金属瓶,金属瓶比普通的矿泉水瓶子要小,造型细长,容量也就有两百毫升左右。
三个金属瓶都是全新未开启,瓶口的拧盖还是和下方连接的状态。入手沉甸甸,三个金属瓶的重量又有所区别,那大概率是因为里面的东西重量不同。
海贝把三个金属瓶全部打开。三个金属瓶里分别装着烧烤撒料、辣椒粉、盐。烧烤料和辣椒粉虽然有些放置过久的味道,但依然可以吃。盐粒则是完全没受到时间的影响。
真的是非常完美的烧烤套装!今晚的晚饭有着落啦!
第39章
今晚的月光不错,可以提供微弱的照明,即使入夜也不影响海贝准备晚饭。
如今可用的东西变多,海贝准备把烹饪食物的过程转移到船舱里,这样也能在夜里给船舱增加一点温度。
而且在室内吃饭总比在室外吃饭更安全,说不好从天而降的泥浆什么时候造访。
室内生火最重要的是安全,不仅要通风,还要找个合适的位置生火。
船舱的角落里堆着三袋子晒干的海沙。这是为了随时扑灭火焰而准备的工具。
海贝用海沙填满大半个铝制饭盒,再把酒精炉半埋进沙子里。
为这个灶台选择的烹饪地点是厨房储水箱的出水处。这样即使是不小心引燃其它东西也能迅速灭火。这位置旁边还有推窗,可以在焚烧燃料的时候开窗通风。工业酒精烧起来多少有点有毒气体,在通风的环境里燃烧总是更安全一些。
虽然暂时没有水池和水龙头,但可以把充气水池放在出水阀的下方接水,就不用担心水在船舱里溅得到处都是不好打理。
虽然还有不少固体酒精块,海贝依然决定先使用已经开封的金属罐子里的酒精。罐子已经开封,以扣盖的密封性而言,里面的酒精怕是散逸得比密封的酒精快得多。
海贝从煮锅里把最大的那个锅拿出来,剩余的依旧装在绒布袋里。
下一个绒布袋里是一套小煎锅,同样有大中小三个尺寸套在一起,尺寸和煮锅一致,也是折叠把手,同样有配套的轻薄金属盖子。
最小的煎锅里也挤着一双白色线织手套。因为煎锅比较浅,手套在里面被压缩到最小状态塑料封袋都被挤破。
不管是煮锅还是煎锅,都是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上手份量很轻,涂层没有色差都是石青色。因为煮锅同样可以当煎锅用。这套煎锅海贝也只取了一个最大的。
海贝继续往下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袋子。
这个袋子里是三套便携式金属餐具。每套餐具还各自配了一个专门的帆布收纳小包,包上有挂绳和固定孔。
收纳小包里有两件东西。一件是一双可伸缩的金属筷子,一件是个组合餐具。
这个餐具收纳状态时只有手指长,却能依次弹出叉子、勺子、餐刀、开罐器。
三套餐具里海贝只需要一套,其它的都可以留作备用。
整个黑色收纳袋拆完,海贝感觉十分惊喜,因为这套东西没有任何使用痕迹,竟然全部都是全新的。
暂时不会用到的部分使用干净的快递袋装起来,为了防止受潮,封口处用胶带密封。绒布包这样的东西积攒多了同样可以拿来拼制衣服。
一边封装暂且用不到的备用库存,一边愉快地哼起轻快的曲调。
收获全新的餐具真的是件让人格外愉悦的事情!
第38章
拿出成套的炊具后,金属箱子里还剩下一半的空间,里面依旧有不少东西。
海贝选择了一个比较让她好奇的选项,是一个长筒形状的黑色收纳袋。这个收纳袋又长又鼓鼓囊囊,很难猜出这里面是什么。
从细长收纳袋的一端解开拉紧的束带。这个收纳袋里是个可伸缩的黑色烤漆鱼竿。
如今鱼竿处于收缩状态,整个长度只有大概三十五厘米长。鱼竿展开后最长可以到一米多长。
这是一个比较小巧型的鱼竿,非常适合现在的海贝使用。只要遇到鱼群,坐在漂流船的台阶上就可以垂钓。
而且这个鱼竿还配有有轮座和渔轮,即使遇到大鱼也能轻松应对,拉扯间不用担心鱼线割破手掌。
除了鱼竿,袋子里还有一筒五卷新鱼线、一包不同款式的塑料仿真诱饵、一包不同规格的鱼钩。
海贝不是钓鱼爱好者,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研究,分不清这些诱饵和鱼钩都各自有什么讲究,只知道自己喜获一套钓鱼装备。
鱼竿下方放着个比较大的方形黑色收纳袋,袋子看起来很有厚度,海贝原本以为这个大小会是个折叠小方凳之类的东西,没想到打开收纳袋之后收获了一个折叠地笼。
这个可折叠的捕鱼网看起来大概只能捉点小鱼小虾。太大的鱼虾也钻不进去。
海贝在船舱里把青绿色的折叠地笼全部拉伸开。方形的金属框带着细密的青绿色渔网一节一节展开,铺满船舱。
折叠地笼的金属框大概有三十厘米宽。渔网一共有九个金属节,其中七节有专门的进鱼口。
进鱼口是经过特殊编织的渔网,只要鱼虾通过进鱼口进去就很难再出地笼。
折叠捕鱼网全部展开有六米左右长,总体重量有三斤左右重,中间都是方形网节罩着细密的渔网,两头的渔网则收成圆锥形。
漂流船又喜迎可以长t期使用的新装备。这个地笼如果能装满鱼获,至少够海贝吃上几天。当然,每天能有几条小鱼吃也很满足。
装着折叠地笼的收纳袋里还装着一把拉绳和一把修补渔网用的补网绳。两种绳子都有很大一束,足够日常使用。
海贝研究了一下,决定先把地笼给放下去。
挂在周边护栏上的矿泉水瓶子长期没有收获,一直在不停浪费饵料。这么多的瓶子,每次查看又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
海贝决定把这些瓶子都暂且收回来,以后剖鱼产生的饵料全部扔给地笼。专门制作的折叠地笼收获的可能性,比没有专门处理过的塑料瓶强得多。
借着微弱的月光,海贝收起周边护栏的塑料瓶,倒干净瓶子里的海水,暂且先把这些瓶子挂到二楼的护栏上风干水分。
地笼投放前最好先能放置一点饵料。如今能产出饵料的只有今天刚刚收获的大八爪鱼。
那就先把捕获的大八爪鱼给剖了。不能吃的内脏都扔进地笼。八爪鱼里不能吃的部位并不多,怎么看这点饵料都有点可怜。海贝狠狠心又扔进去一条青白鱼的鱼干。
希望鱼虾们也会喜欢吃鱼干……
放好饵料的地笼就挂在漂流船台阶旁的护栏上,这个位置收放地笼都比较方便。虽然地笼的网眼又密又小,但地笼总共才这么大,在这汪洋大海中,完全不用担心地笼成为“断子绝孙网”。
地笼整个垂直扔进海里,地笼的底部塞进去几个空海螺壳,于是底部很顺利地沉底。
因为护栏高出水面不少,渔网上部便有一部分露出水面。要是捕到小鱼,小鱼还能利用这部分浮出水面呼吸。
地笼里附赠的麻绳完全用不完,海贝便把多余的部分绑在护栏上。备用的补鱼网线则是收到夹层储物室。
拆完放置地笼的收纳袋,金属箱子里只剩下最后一个收纳袋和几个金属质地的瓶瓶罐罐。
最后一个收纳袋里是一把折叠鱼枪捕鱼器。捕鱼器折叠后大概有不到半米长,配有三支普通鱼鳔、三支飞鲨鱼鳔和六根8股厚皮筋。捕鱼器带有渔轮,渔轮里有配置好的线,不用担心鱼鳔轻易丢失。
剩下的就是各种金属瓶瓶罐罐塞在各种角落。其中三个绿色圆形金属罐子,和圆形罐头形状相似,上面使用的是内嵌的扣盖。
使用这种盖子,感觉里面大概率不是罐头。因为密封性是个大问题。
海贝轻松撬开扣盖,割开上面密封的锡纸封层,闻到熟悉的固态酒精的味道。
三个金属罐子不管是外形还是重量都一模一样。看来这三个罐子里都是固态酒精。里面的酒精使用的时候只要挖出合适的大小投入酒精炉就可以。
然后是一个好像卷轴一样的长条形金属盒。这个盒子有小臂长短,圆筒状金属盒子的顶端是个需要拧开的螺旋盖子。
拧开最上面的金属盖,里面是五十支不锈钢烧烤签子。不锈钢签子一头尖锐一头圆润,尖锐的一头都朝下摆放。
不锈钢烧烤签子同样也是全新的。大概这个行李箱的主人原本是打算去旅行垂钓吃烧烤吧。
这把签子不仅可以拿来吃烧烤,在海底的时候拿来叉鱼也很方便。尖锐的签子足以扎透虾蟹的甲壳。
金属箱子里越来越空,最后只剩下两样东西,一个是方形金属盒,另一样是三个矿泉水形状的金属瓶。
海贝先打开方形金属盒子,再次收获一盒规格不等的钓钩。
最后只剩下三个金属瓶,金属瓶比普通的矿泉水瓶子要小,造型细长,容量也就有两百毫升左右。
三个金属瓶都是全新未开启,瓶口的拧盖还是和下方连接的状态。入手沉甸甸,三个金属瓶的重量又有所区别,那大概率是因为里面的东西重量不同。
海贝把三个金属瓶全部打开。三个金属瓶里分别装着烧烤撒料、辣椒粉、盐。烧烤料和辣椒粉虽然有些放置过久的味道,但依然可以吃。盐粒则是完全没受到时间的影响。
真的是非常完美的烧烤套装!今晚的晚饭有着落啦!
第39章
今晚的月光不错,可以提供微弱的照明,即使入夜也不影响海贝准备晚饭。
如今可用的东西变多,海贝准备把烹饪食物的过程转移到船舱里,这样也能在夜里给船舱增加一点温度。
而且在室内吃饭总比在室外吃饭更安全,说不好从天而降的泥浆什么时候造访。
室内生火最重要的是安全,不仅要通风,还要找个合适的位置生火。
船舱的角落里堆着三袋子晒干的海沙。这是为了随时扑灭火焰而准备的工具。
海贝用海沙填满大半个铝制饭盒,再把酒精炉半埋进沙子里。
为这个灶台选择的烹饪地点是厨房储水箱的出水处。这样即使是不小心引燃其它东西也能迅速灭火。这位置旁边还有推窗,可以在焚烧燃料的时候开窗通风。工业酒精烧起来多少有点有毒气体,在通风的环境里燃烧总是更安全一些。
虽然暂时没有水池和水龙头,但可以把充气水池放在出水阀的下方接水,就不用担心水在船舱里溅得到处都是不好打理。
虽然还有不少固体酒精块,海贝依然决定先使用已经开封的金属罐子里的酒精。罐子已经开封,以扣盖的密封性而言,里面的酒精怕是散逸得比密封的酒精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