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这个铁桶的盖子不知道遗失到了哪里,只剩下一个长满锈迹的桶身。铁桶里的残余物质依旧有许多附着在桶内。
  海贝直接上手把铁桶拎起来,准备运送到船上。
  铁桶离地的时候带起周边的沙子,露出另外一个铁桶的痕迹。海贝把铁桶就地一扔继续挖沙。
  这次挖出的铁桶是蓝白色花纹,大小和之前那个差不多,同样也没有盖子,铁桶的内壁附着的是石灰色的粘稠物质。
  同样的大小,不同的东西,海贝猜测这块海域寸草不生的原因,可能就在于这里埋了很多这样的废弃物。
  铁桶本身不沉,可想要把铁桶运上船,还需要算上桶身里的海水。一个铁桶目测至少有五十升的容量,这或许也是这些铁桶被遗落在这里的原因,怎么想都不好搬运。
  虽然挖出了两个铁桶,但海贝也只能想办法带上去一个。两个实在搬不动。
  海贝选择了装有黑色粘稠物的铁桶,因为这个桶上的锈迹比较少。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桶运出水面。然后带着排干净水的空桶追赶漂流船。
  回到漂流船以后,海贝坐在台阶旁冲洗了半天铁桶,黑色物质已经完全黏在桶身上刷不下来。看来这个铁桶已经没法再废物利用。
  这样的话,今日似乎也没有再下水的必要,这么荒芜的海域,怕是不知道埋了多少这样的物质。
  想到这里有点后悔,早饭使用的海水是就地取用,看来厨房里的水箱也要用起来。至少今天,海贝不打算再就地取水做饭。
  铁桶晾晒到甲板上。如果这个铁桶掉进海里,海贝大概也懒得再捡回来。
  一想到整块海域底下都埋着化工垃圾,海贝就不想再下水。浴室里把自己和衣服用存水冲洗一遍,污水顺着排水口流出漂流船。
  今天有一个下午的空闲时间,正好可以试着缝制一件简单的衣服,不追求高超的缝纫技术,只求做出来穿得上能蔽体就行。
  第30章
  海贝对自己的针线手艺非常有自知之明,所以她也不打算挑战什么高难度任务。
  衣服就暂定为一件吊带衫和一个短裤。最简单朴素的那种。在海贝的计划中,吊带衫就是两根布条吊着个短麻袋,反倒是短裤的难度要高不少。
  手头的布料都没有什么弹性,所以吊带衫就做得尺寸稍微大一点,以免做坏了没法修改。
  最方便裁剪的布料就是一整块床单。布料裁剪下来一个宽长条,然后对折缝起来,缝制成一个圆筒形状。目测的宽度难免参差不齐,只能当做是凌乱美。
  布筒的上下部分都是剪刀裁剪,如果不锁边就会一直秃噜线,所以要再用针线锁个边,主体部分才算完成。
  海贝先试了试尺寸,因为布料没有弹性,放宽了一点尺寸的布料很松垮,能轻松从头顶套上。布筒的宽度也算合适。
  接下来就是脱下来给布料锁边。锁边说起来容易。海贝以前也只用过电动缝纫机做过。
  使用电动缝纫机的时候,一大块布料只要在缝纫机下走一圈,轻轻松松就能完成一条锁边。
  真正使用针线一针一线手动去锁边,海贝才发现其中的繁琐。
  首先在摇晃的船上穿针就很有难度。针脚的距离大了锁不住布料,边缘还容易破开。针脚的距离小了,那缝纫的时间就要大大增加。
  然而锁边又是必须要有的工序,要不然说不定哪条线头一秃噜,完整的布料就会一步步拆解成一把线。
  耐着性子一针一线缝下去,一不小心还会缝到自己手指头。
  吊带衫的上下边都锁好边,海贝的脖子也僵硬到发酸,完工后猛得一抬头,只觉得眼前全部都是金光闪闪的小星星。
  绣工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至少不是海贝这种非熟练工能驾驭的。
  揉揉颈部僵硬的肌肉,海贝放弃手动制作吊带衫的背带,直接从收获的一包花边布料里挑了一条看起来比较结实的花边。还是现成的东西比较省心。
  布料花边在身上一阵比划,裁剪出两段合适的长短,两个布条直接缝在吊带衫上,这可比给布料锁边轻松愉快太多。
  海贝裁剪时使用的布料很节省,短裤的制作也同样如此。一天床单也就用去小半布料。
  因为手上没有结实的松紧绳,短裤上缝了几个裤鼻,然后使用布条当做腰带,腰带打个结就可以固定住短裤。
  新鲜出炉的衣服看外表各种凌乱,处处都是敷衍与凑活,唯一的优点就是没有散架。海贝决定以后就穿这身新衣服下水狩猎。
  醒来时身上带着的那套睡衣则在船上使用。这套睡衣因为经常下水,反复晾晒后已经开始发硬,晾干后就差能抖出盐粒子。
  然而这套发硬的衣服依旧是海贝手里现阶段最好的一套衣服。仅凭这身衣服是长袖长裤就已经赢了。
  能遮住身体的衣服在这块海域能更好地阻隔阳光的暴晒,防止皮肤被晒伤。
  所以海贝打算减少睡衣的洗涤磨损。至于贴身的内衣,因为也仅有一套,依旧只能穿着下水,在水下多少有点防护作用。
  换好衣服,用完的针线收回船舱,趁着今日空闲,天色也还没有暗下去,不妨再做点手工。
  海贝找出拆开的快递袋,按照做好的衣服的款式,用胶带粘贴拼装,制作了一个带帽子的黑色塑料雨衣。
  快递袋所用的塑料布比垃圾袋更结实,万一哪天又碰到下雨,或者是天降淤泥,有件雨衣蔽体也算是有备无患。
  制作完两件日常衣服已是入夜。
  海贝先上二层的甲板收起晾晒的鱼干和长丝水草。
  长t丝水草经过又一天的阳光暴晒,已经干透到手指就能碾碎的程度。海贝取了几个垃圾袋,把所有的长丝水草都掰成小块装进袋子,装满的袋子系紧打结,这才把袋子收回塑料布隔出的小仓房。
  有塑料布当隔断,鱼干和长丝水草都装进系紧的袋子,窗户又推开一个小缝通风换气,船舱里的味道立即就清淡不少。
  晚饭依旧是在甲板上进行。充气水池里大半天没有换水,水池里的鱼开始争先恐后地翻肚皮。
  照这个趋势下去,怕是等到明天早上也不会有几条鱼幸存。那倒不如趁着新鲜全部做成储备粮。
  这块海域的海水也不适合拿来清理食材,漂流船的水箱里储存的海水也并不算多,海贝干脆直接在充气水池里剖鱼。好在青白鱼足够安静乖巧,即使是在水池里清洗剖开的鱼肉,也没有鱼扑腾水花。
  剖好的鱼肉码在塑料盆里,使用水箱里的海水冲洗干净。一共二十一条鱼,一顿肯定是吃不完。
  如今已然入夜,气温也不算低,就这么放着,怕是明天就要臭了。
  那就只能耗费点固体酒精,把所有的鱼肉都烘烤成鱼干。
  为了能尽快处理好这些鱼,海贝没有去鱼鳞,整条鱼明火烧烤总比隔着贝壳烘烤速度要快。哪怕表面烤焦一点,因为有鱼皮,也不影响食用。
  何况在漂流船上储存食物,还不用担心有小动物偷食,也不用担心有蚊虫污染食物,能省不少心。
  海贝先烤了几条鱼填肚子。长螺丝刀暂且充当烤叉。鱼鳞连带着鱼皮被烤得焦黑。表面很快变得如同燃烧过的树皮。
  鱼皮连着鱼鳞都被整片撕扯下来,里面的热气也随之溢出,露出奶白色的成瓣的鱼肉。
  火焰逼出鱼肉的鲜美。巴掌大的鲜鱼掐头去尾,剩下的部分才能拿来填肚子。
  海贝几口下去就只剩下鱼中间的一根主骨,骨头上的鱼肉被嗦得干干净净。
  青白鱼个头不大,几分钟就能烤熟一条,吃完的鱼头、鱼尾、鱼骨、黑鱼皮都被随手扔进海里。
  海贝一口气吃了小半鱼,吃到咀嚼肌开始抗议,这才停止进食开始制作储备粮。
  拿来储存的烤鱼要烤制更长时间,尽可能逼干水分,鱼身也完整保存,烧焦的外层能减少腐臭的可能。
  考完的鱼干放凉后暂且收到塑料袋里保存。
  海贝觉得自己拆盲盒拆出来的这些垃圾袋可能不够自己霍霍多久。
  吃完晚饭,制作好储备粮,白天泡水的玩具也泡得差不多了。
  塑料桶里的红色泡沫固体变成了水红色半透明的流动状,看起来就像是液态果冻,大概率是一种史莱姆。
  海贝拧开瓶盖,向外倒了倒,发现水红色史莱姆的流动性没有想象中的好。
  水红色史莱姆已经溢满到瓶口,海贝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一点往外带,史莱姆没有断裂,表现出很强的拉扯性,瓶子里的东西跟着被整坨扯出来。
  史莱姆中间埋藏的东西也随之被扯出瓶子。在往外拉扯的过程中,被海贝揪住的那一小块史莱姆,始终没有和整团的史莱姆断裂开。这特性多少有点逆天。
  海贝觉得这团史莱姆的特性和之前拆开的大快递袋有点类似,都属于不容易破开的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