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对上云笙凝重的眼神,枇杷喉咙一紧,沉默片刻,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我会守好院子,不管谁来了,我都会说姑娘已经睡下了。”
  “嗯,这里就交给你了。”
  见枇杷领悟到她的意思,云笙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随即越过她,提着裙摆朝门外走去。
  “姑娘……”
  看着云笙离去的身影,枇杷犹豫地叫了她一声。
  云笙脚步一顿,回眸笑看着她:“放心吧,不会有事的。好好守着院子,等我回来。”
  比起枇杷的紧张和忧虑,云笙显得分外平和,就好像她早已胜券在握。
  她的笑容并未能缓解枇杷的焦虑,她离开之后,枇杷始终悬着一颗心,神色焦灼地站在院子里。
  月色如水,照亮了她脚下的青石板,孤寂的小道上清风阵阵,鼻尖萦绕着馥郁的桂花香。
  她脚步轻柔地走着,始终没有抬头去欣赏悬在空中的那一轮明月。
  越过假山,走入狭窄的夹道就到了莲池边上。
  洁白的月光洒满了池塘,昔日挨挨挤挤的荷叶早已枯萎,只剩下惨败的茎叶矗立在池水之中。
  美好的景象总是消逝得太快,幸好还有徐溪为她画下的那一幅莲池图,就算荷花枯萎荷叶凋敝,她也能随时欣赏到盛夏的美景。
  自她因腿伤休养之后,他们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面了。他看见为他盛装打扮的自己一定会很欣喜吧?
  他会不会也像徐陵一样,情难自抑地想要亲近她?
  他醉心诗书,遵循孔孟之道,或许会表现得像个不解风情的正人君子。
  到时候她该怎么办?是假意引诱还是主动出击?
  想到此处,她心口一热,面上浮出两朵红晕。池边凉风习习,却也吹不散她面上的燥热。
  前厅里宴席刚开,众人举杯畅饮,连女眷都捧起了手里的果酒。
  老夫人坐在上首,满脸慈祥地和陈氏说着话,气氛甚是融洽。
  徐彦垂眸喝着酒,脑子里想的却是方才入席之时,他匆匆一瞥却没有看见的那道身影。
  时隔一个多月,她的腿伤早该好了,怎么今日却缺席了这场家宴?
  上回顺手救了她之后,他从韩明口中得知了店小二迫害她的缘由,事情果然和她的叙述一样,是嘉惠郡主暗中指使,想要害她当众出丑。
  当时他送了云笙回府,韩明不敢得罪郡主,就只能扣着那店小二。
  他折返茶楼之后,郡主已然离去。很显然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又或者是笃定了他不敢追究。
  的确,两家定亲在即,他身为徐陵的三叔,自然不会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表姑娘去得罪未来的侄媳。
  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眼下她尚未嫁入侯府,自己自然动不了她。可日后同住一个屋檐下,若是她再如此嚣张跋扈,自己可就不会顾及公主的颜面,定然会狠狠杀一杀她的威风。
  他正想的出神,耳边却突然传来了老夫人的抱怨。
  “今天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难不成你连吃饭都在想朝廷的事吗?”
  徐彦眸光一滞,面上有些尴尬。
  “如今陵儿都快定亲了,你这个做叔叔的就一点也不着急吗?”
  老夫人皱着眉,絮絮地埋怨道:“先前你不在应天,我也管不着你,可现在你回来了,总得给我个交代吧?你实话告诉我,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肯成亲?”
  面对母亲的指责,徐彦眸光一沉,始终没有开口回答。
  见他神色寂寂,老夫人幽幽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咱们应天府有那么名门闺秀,你若是愿意,明日我就让你大嫂去替你张罗,定能选出一个让你中意的人来。”
  这么喜庆的日子,他本不该惹母亲生气,可他一心想着报效朝廷,根本就无心成家。
  见他始终不说话,老夫人的眼角不断抽动,已是发怒的前兆。
  陈氏看了一眼沉默的徐彦,又瞟了一眼老夫人,笑着打起了圆场。
  “三弟是谪仙般的人物,寻常的姑娘他定然是瞧不上的。我看母亲也别急,说不准什么时候他就动了凡心,给您娶个顶好的儿媳回来。”
  “你别替他说话,我看他就是故意惹我生气。回头两个侄儿都成了家,他还没有动静,传出去,我这张老脸也不必要了。”
  纵然陈氏开口说和,可老夫人还是气得冷哼一声,怒目看向徐彦。
  “什么好不好的,只要他肯成亲,哪怕那姑娘出身不显,我也高兴。他若不肯,就是天仙下凡也没有半点用。”
  陈氏被她说得呼吸一滞,只好垂眸讪讪一笑,不再说话。
  坐在一旁的徐溪见气氛有些尴尬,便温声说道:“祖母,俗话说得好,姻缘天定。等缘分来了,三叔自然就会成亲的。”
  见徐溪为他说话,老夫人冷哼一声,指着徐彦骂道:“你瞧瞧,就你自己拎不清,如今还要侄儿为你说情,你害不害臊!”
  徐彦抿了抿唇,终于抬眸看向了老夫人:“我心里
  有数,母亲不必再催了。今日是个好日子,不要为了我的事扫了大家的兴致。”
  说着,他举起酒杯缓缓站起:“母亲,我敬你一杯,你消消气吧。”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当着几个小辈的面,她也不能太不给他面子,只好举起酒杯,浅浅抿了一口。
  “母亲,今日的螃蟹是鱼贩从太湖捞出来的,不但个头大,蟹黄也多,我给您剥一只吧。”
  见气氛有所缓和,陈氏笑着拿起了剥蟹的工具,体贴地讨好着她。
  “儿子靠不住啊,还是你有孝心。”
  “能在母亲身边尽孝既是儿媳的本分,也是儿媳的福气。蟹肉性寒,我让厨房暖了黄酒,一会儿母亲小酌些,也好去去寒。”
  陈氏说话办事都极为妥帖,因此最得老夫人喜爱。相比之下,性子沉静的二夫人就显得有些不讨喜了。
  许是心情不好,老夫人看向二夫人的眼神也就多了几分不喜。接收到老夫人投来的目光后,二夫人呼吸一紧,忧郁地垂下了眼眸。
  陈氏很快就剥好了蟹壳,老夫人低头吃蟹时,厨房的人正好送来了黄酒。
  这时,陈氏扭头看向候在一旁的红袖,示意她带人过来为几位主子剥蟹。红袖眸光一动,当即喊了几个婢女上前帮忙。
  众人低头吃蟹时,韩明忽然走上前来,附在徐彦耳边说了一句话。
  “三爷,有人给您送了一封信。”
  闻言,徐彦眸光一转,缓缓站起身来。
  “三叔,您怎么了?”见徐彦起身离席,一旁的徐溪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没什么,我很快就回来。”徐彦神色温和地看了他一眼,随后跟着韩明走出了前厅。
  走到回廊下,韩明将那封信交到了徐彦手上。
  信纸徐徐展开,漂亮的簪花小楷映入眼帘。看清那信上的内容后,徐彦的眉心不觉皱成一团。
  见他神色怪异,韩明不明所以地问道:“三爷,信上写了什么?”
  他正要凑过来时,徐彦却忽然将信纸攥成一团,紧紧地捏在手里。
  “没什么,先回席上去吧。”
  回到前厅后,对着那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徐彦却失了胃口。
  他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坐在席间的几个表姑娘,见她们神色自若,眼底不禁划过一抹思量。
  究竟是谁给他写了这样一封情意绵绵的书信,还大胆地约他在莲池私会?
  是席间的这两位,还是缺席了的云笙?
  他本想置之不理,就当作没有收到这封信,可一想到信上热烈的词句,好奇战胜过了理智,他还是生出了一探究竟的心思。
  第18章 捉奸怎么会是云笙呢
  晚宴结束后,众人先后离席。走出前厅时,他脚步一转,竟然朝后院的方向走了过去。
  “三爷,您这是要去哪?”韩明看得一愣,面上满是狐疑。
  “我想自己走走,你不必跟着了。”徐彦未曾停步,只留下一句冷淡的吩咐。
  “是。”纵然心中疑惑,韩明还是听话地应了下来,独自走回了前院。
  明月高悬,像一轮洁白无暇的玉盘。皎洁的月光,给园子里的花草树木披上了一层轻纱般的银装。
  晚风清凉,散去了他身上的酒味,只剩下淡淡的檀香。
  四周一片寂静,连枝头的蝉鸣也虚弱了不少。徐彦穿过假山,脚步沉沉地走上了青石板铺就的夹道。
  云笙在莲池边上站了很久,心底的躁动早已被凉风拂平。听到脚步声的那一刻,她的心跳忽然乱了起来。
  她做了很久的准备,把那些想对徐溪说的话默默地练了一遍又一遍,想着见到他之后一定要表现得既深情又温婉。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摆出了一个最甜美娇俏的笑容,满心欢喜地转过身去,可对上的却是一双幽深沉静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