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可这些圆滑和世故永远地留在了宁妄身上,成为了她的一部分,即使后来用不上了也还固执地停留在她的脸上,才成了今天对每个人都能笑意相迎的海王宁妄。
笑成了她的面具。
她突然觉得许壬这样保持自我其实也很好。
什么为了报答许壬所以要带她融入人群的这种想法还是自己太一厢情愿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
许壬就是许壬,不是宁妄,也不必成为宁妄。
“姐姐。”婉婉拉了拉宁妄的手指,把她从纷乱的思绪中拉了出来,左手举着一坨小小的糖递给她,嘴里还含着一根小木棍吃得心满意足的。
“啊……”她想让宁妄张嘴,先把自己的嘴张开了,露出一坨软趴趴的糖。
宁妄哭笑不得地接过她手里的糖,笑道,“谢谢婉婉。”
小女孩摇摇头,手指指了指许壬,“谢谢姐姐。”
“噢。”宁妄的视线这才转向许壬,猝然与许壬一直看着她的目光对上,撞进对方澄澈的眼眸里。
心跳到底还是漏了一拍,有点跟不上节奏。
宁妄都怀疑自己说话的时候那话是直接从心脏的位置滋溜一下就直接钻进口腔里发声的,“那,谢谢姐姐了。”
许壬不自然地抬手掩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很快又放了下来,表情还是没有什么改变,平静地嗯了一声。
宁妄有点失望。
她这辈子除了自己亲生的那个姐之外还没能豁出去叫谁姐姐过,通常都是别的人管她叫姐姐。
今天这不知道怎么了跟着个三岁的小女孩有点不要脸地喊了许壬姐姐得到的居然是这种,没有反应的反应,也太打击人了。
许壬果然是个直女啊,对这个词一点都不敏锐。
唉。
注意到宁妄叹了一口气,许壬偏过头,“怎么了?”
不喜欢吃麦芽糖?
“没事。”宁妄把那根麦芽糖塞进自己的嘴里,麦芽特有的清香在口腔里散开,带着浓厚的甜味总算稍微抚平了一点她的失望。
算了,别痴心妄想了,不如吃糖呢。
许壬给宁妄和婉婉都买了根糖,自己倒是没买,谢过阿姐之后牵起婉婉准备带她回家去了。
宁妄看了许壬一眼,“你不吃吗?”
许壬摇摇头,“我很少吃甜的,对喉咙不好。”
“……”宁妄觉得这人对音乐真的严肃认真到有些苛刻的地步了,怪不得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些合作过的音乐人都说她挺恐怖的。
不过宁妄自己倒是挺喜欢的。
能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认真的态度一直做下去,真好啊。
婉婉快乐地吃着平时不让吃的麦芽糖,领着两位姐姐往回家的路上走。
穿过好几道巷子,过了一条成年人三步就能跨过的桥,婉婉带着她们来到一个小小的院落前面,自己就松开了抓着宁妄和许壬的小手,推开院门跑着进去了。
一边跑还一边喊,“嘎婆,我回来了。”
一位老奶奶从里面走了出来,表情严肃地看着她,看见小女孩嘴里的糖抓住小女孩的手就要轻轻拍了两下她屁股,“你跑哪里去骗人给你买糖吃了?”
婉婉不服气地扭了两下,“嘎婆我没骗,是姐姐送我的。”
说着她的小手指向院门外不知道应该走还是应该留的两人,“就是那两个姐姐。”
第二十七章
老奶奶顺着婉婉的手指朝院门外看过去,有两位一看就不是村子里的年轻人站在门口,看起来有些犹豫要不要跟她打个招呼。
脸上的严肃的神色缓和了一些,老奶奶朝院门走过去,“就是你们把婉婉送回来的吗?谢谢了。”
“不客气。”许壬冲老奶奶点了点头,“人送到了我们就先走了。”
“姐姐不走!”听到她们要走,小女孩从院子里又跑出来,直接抱住许壬的腿以行动表示不愿意。
老奶奶的表情顿时又严肃起来,“婉婉,松手!”
婉婉大概还是怕嘎婆的,听见嘎婆喊她不情不愿地松开许壬,委屈巴巴地站在许壬的身边,像是要哭了似的。
“二位辛苦了,”老奶奶说,“你们不介意的话,留下了喝杯茶吧?”
“喝茶!”婉婉听见嘎婆说话了一下又高兴起来,两只小手各自抓了一位姐姐的一根手指,同频地晃动着,“姐姐留下来喝茶。”
宁妄看了许壬一眼,看她没有要拒绝的意思,顺势答应下来,“好啊,谢谢阿婆。”
“进来吧。”老奶奶看了她们一眼,让开了院门。
婉婉像个得了战利品的小战士似的,扯着两位“战利品”一起穿过了院门,把她们领进了小楼里。
老奶奶让她们先坐,自己慢慢地往厨房走过去端了两碗温热的油汤茶放在她们面前,“早上家里刚好煮了油汤茶,是我们这的特色,你们尝尝。”
茶上飘着几颗芝麻,闻起来有一股坚果和茶的香味,还能看见水面上零星的一些油点子。
宁妄端起碗喝了一口,是带着一点咸香味的茶,却让人觉得清新舒适,“好喝!”
这还是她头一回喝咸口的茶,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口味。
老奶奶听她夸茶好喝严肃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好喝吧,这是我们这里的传统的茶了,现在做的人都不多了。”
“我看你们也不是村里人,过来旅游的吗?”老奶奶自己也端了一碗喝了一口,问道。
“不是的阿婆,我们是过来录节目的。”宁妄说,“就那个……”
她一时忘了那位新娘的名字,正想着呢,旁边的许壬就补充道“向香。”
“噢,你们是过来参加婚礼的啊。”老奶奶可能不太理解录节目是什么,听见她们提起新娘的名字还以为是新娘读书时在外面认识的朋友,脸上更亲切了几分。
宁妄也没有再给老人家深入解释,顺着她的话说下去,“是啊阿婆,这不是我们还要上台表演节目,阿婆你们这里嫁女儿有什么习惯啊?”
“嫁女儿,按照我们的老规矩是要哭嫁啊。”老奶奶又喝了一口油汤茶。
“哭嫁?”许壬问道。
“对,就是出嫁前半个月左右吧,新娘要哭泣唱歌表达对家里的不舍。我那时候哭了一个星期,小姐妹她们也来陪哭,哭得我结婚那天嗓子都哑了。”老奶奶捧着一杯油汤茶回忆道。
“那个时候我们嫁人是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特别远,嫁了之后就不怎么回家了,可能这一生就跟家里没有联系了。”
“现在的丫头们比我们幸福,路也通了,还有电话,也就不怎么哭了。”
老奶奶说完看见宁妄碗里的油汤茶喝完了,起身拿过她的碗,“喜欢喝这个啊,我再给你盛一碗。”
两个人坐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才推却老奶奶留客吃午饭的邀请,还跟婉婉约定好晚上带她一起玩,这才带着一肚子的油汤茶从小院回到自己的小楼。
时间还早,两个人午饭吃不下,把电脑拿出来坐在一楼的窗边,试图开始构思要做的歌。
宁妄的手指在电脑的键盘上来来回回摁了好几下,“你有什么想法吗?”
许壬摇了摇头。
“阿婆说哭嫁是这里的习俗……”宁妄试探性地提了一下,眼神也朝许壬的脸上游移过去想要从那张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看出许壬的好恶。
私心来说,她是不愿意做这个题目的。
不管女孩嫁去哪里,家始终是家,父母也始终是父母。
怎么就因为是个女孩而需要“哭嫁”来表达对父母的爱,而且这一哭还一去不回头了呢?
以前的那个时代路不通也就罢了,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什么“哭”的必要呢?
可按照阿婆所说,这确实是她们这里的传统文化,宁妄刚刚还上网查了一下,村子里确实还保留着相关的习俗,民俗村里甚至还有相关的民俗表演可以观看。
也许做这个题目,会符合村民们对于婚礼上传统习俗的期待。
毕竟,他们才是最终投票的人。
“不做。”
许壬还是一如既往的没什么表情,但拒绝的速度快得让人觉得她早就在宁妄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就想好了答案。
宁妄愣了三秒,还是问了句,“为什么?”
她想知道答案。
许壬看向她,“不管去到哪里,都是自己。”
嫁人也好,离家也好,放弃曾经的热爱也好,又或者是有一天愿意重新捡起来也好,都是自己的事情。
实在是没有并要哭给哪位无关紧要的听众看。
宁妄听不见许壬的心声,对这个答案有些似懂非懂。
是说女人无论去到哪里都是她自己始终不依附于任何人生活的意思吗?
她最终还是没有再追问下去。
“那我们就要想想别的方向了。”宁妄两手一摊叹了口气,“喜乐这个题目还是有点小了,不好做。像上次那样自由命题多好。”
笑成了她的面具。
她突然觉得许壬这样保持自我其实也很好。
什么为了报答许壬所以要带她融入人群的这种想法还是自己太一厢情愿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
许壬就是许壬,不是宁妄,也不必成为宁妄。
“姐姐。”婉婉拉了拉宁妄的手指,把她从纷乱的思绪中拉了出来,左手举着一坨小小的糖递给她,嘴里还含着一根小木棍吃得心满意足的。
“啊……”她想让宁妄张嘴,先把自己的嘴张开了,露出一坨软趴趴的糖。
宁妄哭笑不得地接过她手里的糖,笑道,“谢谢婉婉。”
小女孩摇摇头,手指指了指许壬,“谢谢姐姐。”
“噢。”宁妄的视线这才转向许壬,猝然与许壬一直看着她的目光对上,撞进对方澄澈的眼眸里。
心跳到底还是漏了一拍,有点跟不上节奏。
宁妄都怀疑自己说话的时候那话是直接从心脏的位置滋溜一下就直接钻进口腔里发声的,“那,谢谢姐姐了。”
许壬不自然地抬手掩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很快又放了下来,表情还是没有什么改变,平静地嗯了一声。
宁妄有点失望。
她这辈子除了自己亲生的那个姐之外还没能豁出去叫谁姐姐过,通常都是别的人管她叫姐姐。
今天这不知道怎么了跟着个三岁的小女孩有点不要脸地喊了许壬姐姐得到的居然是这种,没有反应的反应,也太打击人了。
许壬果然是个直女啊,对这个词一点都不敏锐。
唉。
注意到宁妄叹了一口气,许壬偏过头,“怎么了?”
不喜欢吃麦芽糖?
“没事。”宁妄把那根麦芽糖塞进自己的嘴里,麦芽特有的清香在口腔里散开,带着浓厚的甜味总算稍微抚平了一点她的失望。
算了,别痴心妄想了,不如吃糖呢。
许壬给宁妄和婉婉都买了根糖,自己倒是没买,谢过阿姐之后牵起婉婉准备带她回家去了。
宁妄看了许壬一眼,“你不吃吗?”
许壬摇摇头,“我很少吃甜的,对喉咙不好。”
“……”宁妄觉得这人对音乐真的严肃认真到有些苛刻的地步了,怪不得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些合作过的音乐人都说她挺恐怖的。
不过宁妄自己倒是挺喜欢的。
能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认真的态度一直做下去,真好啊。
婉婉快乐地吃着平时不让吃的麦芽糖,领着两位姐姐往回家的路上走。
穿过好几道巷子,过了一条成年人三步就能跨过的桥,婉婉带着她们来到一个小小的院落前面,自己就松开了抓着宁妄和许壬的小手,推开院门跑着进去了。
一边跑还一边喊,“嘎婆,我回来了。”
一位老奶奶从里面走了出来,表情严肃地看着她,看见小女孩嘴里的糖抓住小女孩的手就要轻轻拍了两下她屁股,“你跑哪里去骗人给你买糖吃了?”
婉婉不服气地扭了两下,“嘎婆我没骗,是姐姐送我的。”
说着她的小手指向院门外不知道应该走还是应该留的两人,“就是那两个姐姐。”
第二十七章
老奶奶顺着婉婉的手指朝院门外看过去,有两位一看就不是村子里的年轻人站在门口,看起来有些犹豫要不要跟她打个招呼。
脸上的严肃的神色缓和了一些,老奶奶朝院门走过去,“就是你们把婉婉送回来的吗?谢谢了。”
“不客气。”许壬冲老奶奶点了点头,“人送到了我们就先走了。”
“姐姐不走!”听到她们要走,小女孩从院子里又跑出来,直接抱住许壬的腿以行动表示不愿意。
老奶奶的表情顿时又严肃起来,“婉婉,松手!”
婉婉大概还是怕嘎婆的,听见嘎婆喊她不情不愿地松开许壬,委屈巴巴地站在许壬的身边,像是要哭了似的。
“二位辛苦了,”老奶奶说,“你们不介意的话,留下了喝杯茶吧?”
“喝茶!”婉婉听见嘎婆说话了一下又高兴起来,两只小手各自抓了一位姐姐的一根手指,同频地晃动着,“姐姐留下来喝茶。”
宁妄看了许壬一眼,看她没有要拒绝的意思,顺势答应下来,“好啊,谢谢阿婆。”
“进来吧。”老奶奶看了她们一眼,让开了院门。
婉婉像个得了战利品的小战士似的,扯着两位“战利品”一起穿过了院门,把她们领进了小楼里。
老奶奶让她们先坐,自己慢慢地往厨房走过去端了两碗温热的油汤茶放在她们面前,“早上家里刚好煮了油汤茶,是我们这的特色,你们尝尝。”
茶上飘着几颗芝麻,闻起来有一股坚果和茶的香味,还能看见水面上零星的一些油点子。
宁妄端起碗喝了一口,是带着一点咸香味的茶,却让人觉得清新舒适,“好喝!”
这还是她头一回喝咸口的茶,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口味。
老奶奶听她夸茶好喝严肃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好喝吧,这是我们这里的传统的茶了,现在做的人都不多了。”
“我看你们也不是村里人,过来旅游的吗?”老奶奶自己也端了一碗喝了一口,问道。
“不是的阿婆,我们是过来录节目的。”宁妄说,“就那个……”
她一时忘了那位新娘的名字,正想着呢,旁边的许壬就补充道“向香。”
“噢,你们是过来参加婚礼的啊。”老奶奶可能不太理解录节目是什么,听见她们提起新娘的名字还以为是新娘读书时在外面认识的朋友,脸上更亲切了几分。
宁妄也没有再给老人家深入解释,顺着她的话说下去,“是啊阿婆,这不是我们还要上台表演节目,阿婆你们这里嫁女儿有什么习惯啊?”
“嫁女儿,按照我们的老规矩是要哭嫁啊。”老奶奶又喝了一口油汤茶。
“哭嫁?”许壬问道。
“对,就是出嫁前半个月左右吧,新娘要哭泣唱歌表达对家里的不舍。我那时候哭了一个星期,小姐妹她们也来陪哭,哭得我结婚那天嗓子都哑了。”老奶奶捧着一杯油汤茶回忆道。
“那个时候我们嫁人是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特别远,嫁了之后就不怎么回家了,可能这一生就跟家里没有联系了。”
“现在的丫头们比我们幸福,路也通了,还有电话,也就不怎么哭了。”
老奶奶说完看见宁妄碗里的油汤茶喝完了,起身拿过她的碗,“喜欢喝这个啊,我再给你盛一碗。”
两个人坐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才推却老奶奶留客吃午饭的邀请,还跟婉婉约定好晚上带她一起玩,这才带着一肚子的油汤茶从小院回到自己的小楼。
时间还早,两个人午饭吃不下,把电脑拿出来坐在一楼的窗边,试图开始构思要做的歌。
宁妄的手指在电脑的键盘上来来回回摁了好几下,“你有什么想法吗?”
许壬摇了摇头。
“阿婆说哭嫁是这里的习俗……”宁妄试探性地提了一下,眼神也朝许壬的脸上游移过去想要从那张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看出许壬的好恶。
私心来说,她是不愿意做这个题目的。
不管女孩嫁去哪里,家始终是家,父母也始终是父母。
怎么就因为是个女孩而需要“哭嫁”来表达对父母的爱,而且这一哭还一去不回头了呢?
以前的那个时代路不通也就罢了,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什么“哭”的必要呢?
可按照阿婆所说,这确实是她们这里的传统文化,宁妄刚刚还上网查了一下,村子里确实还保留着相关的习俗,民俗村里甚至还有相关的民俗表演可以观看。
也许做这个题目,会符合村民们对于婚礼上传统习俗的期待。
毕竟,他们才是最终投票的人。
“不做。”
许壬还是一如既往的没什么表情,但拒绝的速度快得让人觉得她早就在宁妄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就想好了答案。
宁妄愣了三秒,还是问了句,“为什么?”
她想知道答案。
许壬看向她,“不管去到哪里,都是自己。”
嫁人也好,离家也好,放弃曾经的热爱也好,又或者是有一天愿意重新捡起来也好,都是自己的事情。
实在是没有并要哭给哪位无关紧要的听众看。
宁妄听不见许壬的心声,对这个答案有些似懂非懂。
是说女人无论去到哪里都是她自己始终不依附于任何人生活的意思吗?
她最终还是没有再追问下去。
“那我们就要想想别的方向了。”宁妄两手一摊叹了口气,“喜乐这个题目还是有点小了,不好做。像上次那样自由命题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