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冯柒见了那沉甸甸的银子,嘴角是止不住地翘。他伸手将那银子收好,道:“这个好说。姜指挥使,您若是下了决心,可就得赶紧了,毕竟想表忠心的机会,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姜离连忙站起身,道:“微臣明白。”
好不容易送走了冯柒,姜离独自一人走回屋内,他缓缓将门关好,靠在门边,揉了揉笑的酸痛的嘴角,狠狠骂了一声。
王进海。
谈明不愧是千年的狐狸,真是给他选了个好角色。
王进海作为两浙巡盐御史,最主要的职责,便是监察盐政、纠举不法,虽然品级低,但权力却一点也不差,可谓是朝廷放在两浙一带的言官和监管。
当年为防止姜党一脉染指两浙盐政,捞取私银,以太傅管叔伯为首的文官一脉费了不少力气,才将王进海推上了这个位置。
而现在,谈明居然敢狮子大开口,想要姜离把王进海给“一劳永逸”掉。
王进海已担任此职数年,按道理来说,谈明是不敢如此突兀地除掉他的,除非,已经到了不得不除掉他的地步。
姜离的眸子闪了闪,深吸了一口气。
盐政。
只能是因为这个,两浙乃大盐仓,那地方的贩盐生意,油水极大。谈明想要一口吃下,未免太狂妄了点。
且不说他能不能顺利杀掉王进海,按照方才冯柒说的话推测,谈明八成已经有了替任人选了。
姜离垂眸看了看桌上,那里正摆着一份新拟好的昭罪寺看守名单,洋洋洒洒的锦衣卫名单上,独独没有他自己的名字。
方才他问过萧秀明,用萧秀明的话解释是,那地方太过阴暗潮湿,指挥使尊贵,还是不要去了。
……阴暗潮湿。
这是边子濯最讨厌的环境。姜离想着,心中不免开始幸灾乐祸。
当初为了推翻姜党,边子濯迫使自己想尽一切办法接近谈明和姜回雁,现在好了,自己被要求帮他们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边子濯在自己最讨厌的环境里跪佛抄经,倒是公平得很。
姜离冷冷哼了一声,伸手要去拿那份名单,却不小心碰到了桌子,撞得桌下的抽屉忽地抽出来了一点。
几本手抄的佛经露了出来,姜离“啧”了一声,他低头看去,像是伪装的狐狸皮囊突然被撕掉一个小口,“碰”的一声,一把将那抽屉猛地关上了。
“晦气。”姜离道,说出来的话带着自己都察觉不到的底气不足。
姜离看了看窗外渐渐暗下去的天,转身走到一旁,准备换上几个新烛。忽然窗外一声轻微的细响传入耳中,姜离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
果不其然,下一刻,一个飞镖捅破窗纸,带着破空声扑面袭来。
说时迟那时快,姜离手上挽了个花,双指捏住手边的茶杯猛地掷出,“铿!”的一声,茶杯与那飞镖在半空中撞在一起,茶杯应声而碎,飞镖也被打歪了方向,“当”的一下,深深插入姜离面前的桌子上。
姜离正要提气追出去,余光却瞥见飞镖末尾处拴着的一张布条。他定睛一看,又在飞镖末尾处看到了一个小小的银色的字。
——“昭”。
元昭。
元昭发来的信,还能有什么内容?
一股子无名怒火猛地冲上大脑,姜离气的登时火冒三丈,几步踹开房门,只身站在院内,喘着粗气环视四周,吓得镇抚司内执勤的弟兄们纷纷侧目。
正寻思着是谁惹得自家指挥使如此生气,下一刻,便见着那年轻指挥使猛地一跺脚,指着没人的房顶大喊了一声:“烦死了!!!”
吼完随即转身进屋,大手一带,将房门摔地哐啷作响。惹的几个小锦衣卫面面相觑。
——该死的元昭!
姜离重新走回室内,双脚噼里啪啦地踩在木制地板上。
他根本不想知道边子濯在昭罪寺过得如何,他也不想知道任何边子濯的近况,边子濯就该老老实实地念经修佛清心静欲,他活该!
姜离伸手猛地从飞镖上拽下那张布条,准备丢到烛台里烧了。
可动作间,却看到了几个写的潦草的字迹——
发热……
食不下咽……
姜离的动作猛地顿住了。
第13章 痴佯疏狂
翌日,早时三刻,因着昨夜当值晚,萧秀明正在换牌室内打着瞌睡。
北都世子当朝不雅,明德帝下了严苛的旨意,所以这几日镇抚司内的不少人手都调配去了昭罪寺,留在镇抚司内的锦衣卫一下少了大半,人手紧缺,一个人掰成两个用。
他正睡的迷迷糊糊,忽然感觉到有什么人走到自己近前,拿了笔在写写画画。
他一个激灵坐起身,抬眼却见着了姜离。
“指挥使?”萧秀明连忙站起身,道:“我昨日不是提醒了您今日轮着休沐?怎么来了司里?”
“我来替班。”姜离认真地说,将执勤名单递给萧秀明道:“今日本轮着小刘去昭罪寺守着,但他昨日晚上闹肚子闹的厉害,怕是去不得了。”
“小刘?”萧秀明愣了愣,连声道:“哎呀,他怎么直接找您告的假,下回我说说他。”
姜离脸上一哂,轻轻咳了一声,有些尴尬道:“我昨日夜里正好路过他家罢了。”
“哦,哦。”
“换成我去罢。”姜离道,说罢便自行去拿了腰牌。
萧秀明见姜离准备走,连忙拦住他道:“指挥使,昭罪寺那种地方,您不必躬身,我换其他人去也是可以的。”
“无妨。”姜离低头挂好自己的腰牌:“老萧,身为同僚,左右你今日下了值,去太医院开点药看看他。”
“啊?是。”萧秀明不明所以地应了一声,抬眼姜离就没了身影。
早时的官道上赶集的人多,姜离压了压帽檐,特意避开朱雀大街,绕道走些偏僻的小路,等到了昭罪寺,已经接近午时。
蔚然昭罪寺,建于大虞高祖年间,至今已三百八十年,扣押罪臣犯人无数,朝中有传言说,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冤魂,故阴气极重。
分明是夏季,隔着近了,竟还能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姜离抿了抿唇,抬眼看了看那紧锁的大门,径直走了过去。
几个执勤的锦衣卫没想到姜离会亲自来,连忙冲他行了礼,姜离点点头,敛了神色,沉声问道:“罪世子可一直在寺内,未曾出来过?”
一人答:“回指挥使,奉皇上之命,我等严加看守昭罪寺,除吃饭饮水会开寺门外,其余时候都不会开寺门。”
“做得好。诚如皇上所说,罪世子不顾人伦,秽乱朝堂,天理不容。”姜离负手而立,道:“罪世子已入寺半个月,也不知有没有反省。开门,我当要看看他如今是何模样。”
“这……”几个锦衣卫愣了愣,没敢动。
姜离神色冷了下来,走到他们近前,一字一句道:“你们可有异议?”
“属下不敢!”
说真的,在这瞿都朝堂里,谁能不知道姜离和边子濯的恩怨?
当年姜离被捅了一刀,差点丢了命,现在闻言赶来,落井下石地嘲讽一番,也在情理之中。
姜离作为锦衣卫的主子,底下的人,自然也懂得察言观色,姜离话既然已经说到这份上,那这门,怕是要悄悄开上一开的了。
几个锦衣卫连忙上了前,用木条翘起拴着房门的栓子,这百年寺门不仅重,内里还生了锈,推起来异常吃力,几个锦衣卫费力推了半天,才堪堪推开一个口。
姜离点了点头,道了一句:“关门守好。”随即闪身入内。
一入昭罪寺,眼前豁然开朗,但所见皆是破败与萧瑟。偌大的院内杂草丛生,蚊虫遍地,就连西南角养鱼的水缸都生了一层厚厚的苔藓,从缸口一直垂落在地上。
身后大门被推的刺啦作响,姜离在门口站定,随着一声厚重的关门声,足下尘土扬起,再次将这四方天地与外世隔绝。
厚重的大门有着良好的隔音效果,寺外锦衣卫的交谈声传不进来,寺内的声音自然也是传不出去。
头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姜离抬首看去,他目力极佳,正好瞧见元昭趴在昭罪寺主殿的屋顶探了个头出来,他在看到姜离的目光后愣了愣,将头又缩了回去。
姜离被他给气笑了。
元昭和他还有边子濯一样,武功都由边拓一手教导,以元昭的实力,跟踪自己,再躲过锦衣卫的巡视,再轻松不过了。
哼。
他就那么想让自己见边子濯,以至于一直跟着自己到这来了。
但他们分明都知道,自己与边子濯,抵足温情是偶然,相互撕咬才是常态,对于现在的边子濯来说,或许只有自己的长相,才能让他得到一丝宽慰罢。
姜离想到这,不由得自嘲地笑了一声,抬头看向元昭躲藏的那片瓦砾背后。
元昭啊元昭,你口口声声说信我认我,可你做的事,又何尝不是在诛我的心呢?
姜离连忙站起身,道:“微臣明白。”
好不容易送走了冯柒,姜离独自一人走回屋内,他缓缓将门关好,靠在门边,揉了揉笑的酸痛的嘴角,狠狠骂了一声。
王进海。
谈明不愧是千年的狐狸,真是给他选了个好角色。
王进海作为两浙巡盐御史,最主要的职责,便是监察盐政、纠举不法,虽然品级低,但权力却一点也不差,可谓是朝廷放在两浙一带的言官和监管。
当年为防止姜党一脉染指两浙盐政,捞取私银,以太傅管叔伯为首的文官一脉费了不少力气,才将王进海推上了这个位置。
而现在,谈明居然敢狮子大开口,想要姜离把王进海给“一劳永逸”掉。
王进海已担任此职数年,按道理来说,谈明是不敢如此突兀地除掉他的,除非,已经到了不得不除掉他的地步。
姜离的眸子闪了闪,深吸了一口气。
盐政。
只能是因为这个,两浙乃大盐仓,那地方的贩盐生意,油水极大。谈明想要一口吃下,未免太狂妄了点。
且不说他能不能顺利杀掉王进海,按照方才冯柒说的话推测,谈明八成已经有了替任人选了。
姜离垂眸看了看桌上,那里正摆着一份新拟好的昭罪寺看守名单,洋洋洒洒的锦衣卫名单上,独独没有他自己的名字。
方才他问过萧秀明,用萧秀明的话解释是,那地方太过阴暗潮湿,指挥使尊贵,还是不要去了。
……阴暗潮湿。
这是边子濯最讨厌的环境。姜离想着,心中不免开始幸灾乐祸。
当初为了推翻姜党,边子濯迫使自己想尽一切办法接近谈明和姜回雁,现在好了,自己被要求帮他们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边子濯在自己最讨厌的环境里跪佛抄经,倒是公平得很。
姜离冷冷哼了一声,伸手要去拿那份名单,却不小心碰到了桌子,撞得桌下的抽屉忽地抽出来了一点。
几本手抄的佛经露了出来,姜离“啧”了一声,他低头看去,像是伪装的狐狸皮囊突然被撕掉一个小口,“碰”的一声,一把将那抽屉猛地关上了。
“晦气。”姜离道,说出来的话带着自己都察觉不到的底气不足。
姜离看了看窗外渐渐暗下去的天,转身走到一旁,准备换上几个新烛。忽然窗外一声轻微的细响传入耳中,姜离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
果不其然,下一刻,一个飞镖捅破窗纸,带着破空声扑面袭来。
说时迟那时快,姜离手上挽了个花,双指捏住手边的茶杯猛地掷出,“铿!”的一声,茶杯与那飞镖在半空中撞在一起,茶杯应声而碎,飞镖也被打歪了方向,“当”的一下,深深插入姜离面前的桌子上。
姜离正要提气追出去,余光却瞥见飞镖末尾处拴着的一张布条。他定睛一看,又在飞镖末尾处看到了一个小小的银色的字。
——“昭”。
元昭。
元昭发来的信,还能有什么内容?
一股子无名怒火猛地冲上大脑,姜离气的登时火冒三丈,几步踹开房门,只身站在院内,喘着粗气环视四周,吓得镇抚司内执勤的弟兄们纷纷侧目。
正寻思着是谁惹得自家指挥使如此生气,下一刻,便见着那年轻指挥使猛地一跺脚,指着没人的房顶大喊了一声:“烦死了!!!”
吼完随即转身进屋,大手一带,将房门摔地哐啷作响。惹的几个小锦衣卫面面相觑。
——该死的元昭!
姜离重新走回室内,双脚噼里啪啦地踩在木制地板上。
他根本不想知道边子濯在昭罪寺过得如何,他也不想知道任何边子濯的近况,边子濯就该老老实实地念经修佛清心静欲,他活该!
姜离伸手猛地从飞镖上拽下那张布条,准备丢到烛台里烧了。
可动作间,却看到了几个写的潦草的字迹——
发热……
食不下咽……
姜离的动作猛地顿住了。
第13章 痴佯疏狂
翌日,早时三刻,因着昨夜当值晚,萧秀明正在换牌室内打着瞌睡。
北都世子当朝不雅,明德帝下了严苛的旨意,所以这几日镇抚司内的不少人手都调配去了昭罪寺,留在镇抚司内的锦衣卫一下少了大半,人手紧缺,一个人掰成两个用。
他正睡的迷迷糊糊,忽然感觉到有什么人走到自己近前,拿了笔在写写画画。
他一个激灵坐起身,抬眼却见着了姜离。
“指挥使?”萧秀明连忙站起身,道:“我昨日不是提醒了您今日轮着休沐?怎么来了司里?”
“我来替班。”姜离认真地说,将执勤名单递给萧秀明道:“今日本轮着小刘去昭罪寺守着,但他昨日晚上闹肚子闹的厉害,怕是去不得了。”
“小刘?”萧秀明愣了愣,连声道:“哎呀,他怎么直接找您告的假,下回我说说他。”
姜离脸上一哂,轻轻咳了一声,有些尴尬道:“我昨日夜里正好路过他家罢了。”
“哦,哦。”
“换成我去罢。”姜离道,说罢便自行去拿了腰牌。
萧秀明见姜离准备走,连忙拦住他道:“指挥使,昭罪寺那种地方,您不必躬身,我换其他人去也是可以的。”
“无妨。”姜离低头挂好自己的腰牌:“老萧,身为同僚,左右你今日下了值,去太医院开点药看看他。”
“啊?是。”萧秀明不明所以地应了一声,抬眼姜离就没了身影。
早时的官道上赶集的人多,姜离压了压帽檐,特意避开朱雀大街,绕道走些偏僻的小路,等到了昭罪寺,已经接近午时。
蔚然昭罪寺,建于大虞高祖年间,至今已三百八十年,扣押罪臣犯人无数,朝中有传言说,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冤魂,故阴气极重。
分明是夏季,隔着近了,竟还能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姜离抿了抿唇,抬眼看了看那紧锁的大门,径直走了过去。
几个执勤的锦衣卫没想到姜离会亲自来,连忙冲他行了礼,姜离点点头,敛了神色,沉声问道:“罪世子可一直在寺内,未曾出来过?”
一人答:“回指挥使,奉皇上之命,我等严加看守昭罪寺,除吃饭饮水会开寺门外,其余时候都不会开寺门。”
“做得好。诚如皇上所说,罪世子不顾人伦,秽乱朝堂,天理不容。”姜离负手而立,道:“罪世子已入寺半个月,也不知有没有反省。开门,我当要看看他如今是何模样。”
“这……”几个锦衣卫愣了愣,没敢动。
姜离神色冷了下来,走到他们近前,一字一句道:“你们可有异议?”
“属下不敢!”
说真的,在这瞿都朝堂里,谁能不知道姜离和边子濯的恩怨?
当年姜离被捅了一刀,差点丢了命,现在闻言赶来,落井下石地嘲讽一番,也在情理之中。
姜离作为锦衣卫的主子,底下的人,自然也懂得察言观色,姜离话既然已经说到这份上,那这门,怕是要悄悄开上一开的了。
几个锦衣卫连忙上了前,用木条翘起拴着房门的栓子,这百年寺门不仅重,内里还生了锈,推起来异常吃力,几个锦衣卫费力推了半天,才堪堪推开一个口。
姜离点了点头,道了一句:“关门守好。”随即闪身入内。
一入昭罪寺,眼前豁然开朗,但所见皆是破败与萧瑟。偌大的院内杂草丛生,蚊虫遍地,就连西南角养鱼的水缸都生了一层厚厚的苔藓,从缸口一直垂落在地上。
身后大门被推的刺啦作响,姜离在门口站定,随着一声厚重的关门声,足下尘土扬起,再次将这四方天地与外世隔绝。
厚重的大门有着良好的隔音效果,寺外锦衣卫的交谈声传不进来,寺内的声音自然也是传不出去。
头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姜离抬首看去,他目力极佳,正好瞧见元昭趴在昭罪寺主殿的屋顶探了个头出来,他在看到姜离的目光后愣了愣,将头又缩了回去。
姜离被他给气笑了。
元昭和他还有边子濯一样,武功都由边拓一手教导,以元昭的实力,跟踪自己,再躲过锦衣卫的巡视,再轻松不过了。
哼。
他就那么想让自己见边子濯,以至于一直跟着自己到这来了。
但他们分明都知道,自己与边子濯,抵足温情是偶然,相互撕咬才是常态,对于现在的边子濯来说,或许只有自己的长相,才能让他得到一丝宽慰罢。
姜离想到这,不由得自嘲地笑了一声,抬头看向元昭躲藏的那片瓦砾背后。
元昭啊元昭,你口口声声说信我认我,可你做的事,又何尝不是在诛我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