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我觉得法治社会应该是说人人遵守法律,并不是人人懂法,你就看我们,也不一定懂得律条上每一条律令啊。”
  周围许多人都点头:没错。律条这么多,谁能一一都知道?
  这么看后世人感觉更加亲切了……
  他们除了和他们生活的时代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但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为碎银几两而奔波的辛苦如出一辙。
  第512章 自由交流
  “第八位,元朝真金。”
  真金立即看向忽必烈:“父汗可有想问什么?”
  忽必烈摆摆手,他上次抽中就问了那个外的事情,看得他心梗,他现在是不想问什么了,就随太子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吧。
  真金明白了,他并不想问现在的事情,他对后世的生活更加感兴趣。
  “请问周姑娘,后世最近有什么新闻?”
  说到新闻,周瑾玉想起一件有趣的事,就连那个小国总统终于被抓也都比不上这件趣事。
  好好好,就和老祖宗分享下这件趣事。
  周瑾玉拿出另一个手机,跟各种众人说明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们国家有研发出一款社交软件,而在其他国家也在使用这个社交软件。尤其是大洋对面的白头鹰。”
  “就像这些小视频,大家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周瑾玉给众人看了看软件里面的小视频。
  百姓们点头,了解。
  就是相当于在某一个公共的场合大家畅所欲言,只不过后世人将这个场合搬到了手机上。
  “可是某一天,白头鹰政府突然说这款软件威胁了他们的国家安全,要全面禁止他们的民众使用这个社交软件。”
  “被禁止使用社交软件的白头鹰民众就不满了,说好的自由每一天呢?怎么能限制他们使用社交软件的自由?”
  “于是,大量的白头鹰民众又涌入了我们国家的另一个社交软件,导致现在这个款社交软件上面很多的白头鹰民众,大家都玩嗨了——”
  周瑾玉看到也是笑得不行。
  比如:
  【有个学生在白头鹰博主下面向他们请教英语作业,结果将英语作为母语的博主指导的作业是全校最低……】
  周瑾玉都笑出鹅叫了:让外国人写英语作业竟然不及格!!!
  各朝众人却没感觉到好笑。
  嬴政甚至出奇的愤怒:寡人的后世子孙为什么要学番邦人的什么英语?
  后世现在不是很强大吗?
  为什么还要学番邦语言?
  应该让他们学我们的语言!!
  刘邦也阴沉着脸:考试?番邦语言竟然还是需要考试的学科?
  是不是那个清朝造成的!!
  气煞朕也——
  刘彻思索:是朕的冠军侯打得还不够远啊——
  李世民眉头一挑:后世竟然要学习番邦语言!还是需要考试的学科,这些番邦是要同化后世的百姓?
  长孙无忌觉得同化不太可能,就后世人那个精神头,同化那些番邦还差不多。
  看看在那些在番邦图片下的评论,一语双关,阴阳怪气,还有谐音字等,他不相信那些番邦人看得懂。
  但是更多的是许多人在给那些番邦人普及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国家,甚至还告诉他们粽子要吃咸的,豆花要吃甜的。
  简直胡闹,粽子明明是甜的更好吃,豆花也只能是咸的!
  赵匡胤却为后世感到深深的担忧,从天幕这段时间看来,后世人真的是被保护得太好了,万一他们被那群番邦人给忽悠住了,做了对国家不好的事情怎么办?
  叛国在哪一个时期都是被人世代戳脊梁骨的事情吧。
  忽必烈却觉得很可乐,而且这件事情必定是后世人受益更多。
  不然为什么不是后世人去番邦的软件呢?
  可见后世的什么社交软件做得好,才会引来这么多的番邦人。
  这也是宣传自己文明的好机会啊!
  最好后世的蒙人给那些番邦人见识见识他们蒙人的强悍——
  朱元璋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苍蝇了,他对这种番邦人入侵似的行为很是不适,这让他很不安。
  后世朝廷就这么有信心百姓不会被那些番邦人带坏?
  而且让百姓们就这么接触番邦人好吗?
  朱标则眼前一亮:许多人的友好交流让他感受到一种……一种世界大同的感觉……
  不管是哪一国的百姓,哪一个不是想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呢,能认识和自己国家完全不同的朋友,那不是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吗。
  挺好的,真的挺好的——
  而且后世也不是软弱可欺的国家,其他国家的普通百姓有什么可惧怕的。
  康熙百感交集,这样的“万国来朝”却不是发生的大清……
  乾隆不屑:大惊小怪,番邦人不也是两个鼻子一个嘴巴?
  有什么好看的,还叫他们脱衣服……
  ……
  竟然有种暗爽是怎么回事?
  侵略了我大清的洋人也有今天!
  害得他都想点菜了……
  啊,不是——
  不是——
  朕不是那种人!
  乾隆哼了一声,转身回寝宫了。
  百姓们则看得稀奇不已,那些番邦人怎么这么喜欢来不是他们国家的社交平台?
  上面可都是汉字,他们能看得懂?
  哦,不能的,好多番邦人都是写自己的文字,为什么后世人表示都看得懂?
  后世人学问真好,个个都看得懂番邦文字。
  看着他们在番邦人下面的评论区也很好笑,就是不知道对方能不能看懂了。
  而且让他们很震惊的是,那些他们认为一直都是很先进很不好招惹的番邦人竟然如此敏感!
  一句话没说好,立马飙眼泪。
  看着五大三粗一脸胡子拉扎的高大番邦人一脸鼻涕眼泪地道歉的样子真是开了眼了——
  这这这——这真的是领先他们许多年的西方国家的百姓?
  怎么如此脆弱!
  甚至说句你妈妈不爱你,他们都能崩溃!
  可是妈妈不爱你有什么可崩溃的?
  对于长辈的斥责于他们是家常便饭了,嘴上说严厉的 话,实则是用心良苦。
  太正常了。
  他们难道在成长中没有被父母斥责过?
  好神奇啊——
  在友好和平和的状态下,他们也想和不同国家的人交流。
  不一样的生活风俗一定很有趣。
  他们现在是不可能了,别说交流,见个面都要被人说成是帝国细作。
  读书人觉得羡慕万分,那样的自由交流,多好啊。
  他就特想问那些番邦人,他们有蓝色的眼珠子,还有绿色的眼珠子,灰色的眼珠子,那么看东西的颜色是不是和眼珠子的颜色一样?
  他们的头发为什么是淡金色的?
  太好奇了——
  第513章 亡国之君
  “第九位,明朝朱元璋。”
  朱标瞬间看向他,朱元璋沉默不语。
  众臣也都没吭声。
  朱元璋看着天幕缓缓问道:“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怎么死的?”
  朱标心中叹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还能避免?现在的皇帝毕竟管不到后世。
  明朝之前的王朝:晦气!
  看什么亡国之君?看个后世的街道都比看亡国之君好。
  康熙:看来又怎样?
  还能改变吗?
  一个王朝的崩塌外部因素从来不是主要的,没有大清,也有农民军。
  周瑾玉找了个简单的视频大概讲述了末代皇帝崇祯的一生。
  【公元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病逝,因他无子嗣,便由十八岁的朱由检继承皇位。】
  【而在熹宗时期整个大明已经风雨飘摇,次年,朱由检改年号为崇祯。】
  【朱由检继位后勤于政务,且大力清除阉党,并铲除了阉党最大权势的魏忠贤。】
  朱元璋额上青筋毕露:在大明的后期阉人竟然势大如此?
  谁先给的权力?
  这个朱由检看起来是好的,怎么就没能将大明挽救起来呢?
  其他王朝嗑着瓜子看热闹。
  嬴政:……怎么其他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比胡亥这玩意好呢?
  人家还知道勤于政务,清除阉党。
  胡亥呢?
  被赵高当傻子一样耍得团团转。
  心累,他这么多的孩子就没有一个能遗传他的能力的,唯一一个能看的扶苏却又郭宇软弱。
  刘邦就当看话本,喝着小酒还要拉着张良一起讨论。
  “子房啊——”
  张良也觉得心累,这种无时无刻都要跟皇帝一起的感觉真是窒息
  ——
  【后面,朱由检启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抗击清军。】
  【在他的一系列励精图治下,明朝隐约有了中兴的希望,然而民间却爆了王二起义,至此便拉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