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么多的东西就不怕被人偷吗?”有人疑惑,看那么多的商品摆在货架上,也没有人看着,那些买东西的人都看好了就放进自己的小车里,没人偷拿东西。
  有些人则看到周瑾玉拿东西的毫不犹豫,这是大家都能买得起的吗?
  牛奶,那不是异邦人喜欢吃的吗?怎么后世人也喜欢吃?不觉得味道重吗?
  还有酸奶,豆奶等各种奶。
  有人眼睛一亮:这个豆奶是不是黄豆磨的豆汁?看看那盒子上面还画着黄豆呢!这好办,今晚就泡起黄豆,明早磨好拿去镇上卖,就叫天幕豆奶!
  有老人担心:“这姑娘怎么买这么多东西?钱够吗?”
  祝大娘惊叹:这东西太多了!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东西,比那镇上最大的商铺里的东西还多!也可能比皇宫里的东西还多!
  这么好的东西是后世人人都可以去的吗?
  她看见买东西的什么人都有,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
  零食区里可爱的造型和明亮的色彩让小孩子们瞪大了眼。
  果冻是什么呀?好多好多的糖果,堆得像小山一般。各种饼干、瓜子也都整齐地摆着。他们看见一个胖乎乎的孩子每个摊位都拿袋子装了一点,看得他们直跺脚:你倒是拿多点啊!这么多呢!!
  秦朝。
  嬴政诧异:“如此奢豪的大殿居然只是个商铺?”商人富庶他是知道的,但后世商铺如此奢豪,朝廷都不管吗?
  李斯注意到那些来自各个地方的水果和干货,再次感慨:后世的道路真发达。
  汉代。
  高大明亮的商场顿时让刘邦酸了,看看自己昏暗又灰扑扑的宫殿,他一咧嘴:“乃公都没有住过如此奢侈的宫殿……这居然只是后世的商铺?”
  吕雉被化妆品区的精致给迷了眼,什么美白精华,抗皱乳液,好想要!!
  汉武帝时期。
  刘彻有些失神:“一千多年后的世界啊,真好。”
  卫青却想着,如果将这些明亮的灯运用到战场上会便利很多。
  不知道后世的战争是什么样的呢?
  霍去病难得没去想什么打仗的事情,他就先尝尝那些各种各样的小吃都是个什么味道。
  三国时期。
  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坐一起观看天幕,看到什么不明白的就大家一起讨论讨论,气氛和谐。
  曹操则召集了大量的工匠,发布命令说谁只能做出天幕上的东西都会有重赏。
  晋朝。
  司马炎思考:后世是如何管理商人的?看天幕所展示的,商人的待遇明显很好。他是不是要重新制定对待商人的法令?
  隋朝。
  杨坚听着属下通报的太子杨勇近来都在认真观看天幕的消息,神色莫名。
  一边的独孤皇后看了看杨坚,想到太子对妾的宠爱,心再次硬起来。
  不尊嫡妻,目无尊卑,不堪大用!
  唐朝。
  花花绿绿的果冻再次让李泰坐不住了,他偷偷跑到尚食局吩咐宫人他要吃天幕上的那个果冻。
  宫人扑通一声跪下了:“殿下,不是奴婢不做,实在是不会啊!!”
  李泰皱眉,刚要发脾气,身后传来李承乾的声音:“青雀。”
  “大哥。”李泰无奈地转过身。
  “下去吧。”李承乾对宫人摆摆手,宫人如释重负,急忙退下。
  “你也不想想,那个果冻是多少年后的吃食?哪能看一眼就做出来的。走吧,等下父皇母后看不见我们该生气了。”李承乾拉着李泰回去。
  “可是,就算做不出一样的,做个大概也好啊……”李泰低着头嘀嘀咕咕。
  李承乾看眼弟弟不紧不慢地说道:“你可以跟父皇说下。”
  “那我不敢。”李泰还是知道这种吃的事情不能去跟李世民说。
  “好了,得空了我叫宫人试着做一下那个糕点,可不保证一样啊!”李承乾摸摸李泰的脑袋。
  李泰顿时高兴起来:“谢谢大哥!”
  两人回到大殿,李世民看了他们一眼。
  李泰急忙坐好。
  宋朝。
  赵匡胤看着后世的商城对赵普说道:“我们大宋也要如此繁华!爱卿认为当如何做呢?”
  “陛下,后世的做法未必适合我大宋,要效仿也要合适的方法。”
  赵匡胤点点头,确实不能太操之过急了。
  元朝。
  忽必烈缓缓靠在皇位上问真金:“太子以为这是我大元的后世吗?”忽必烈大概看明白了一点,这或许不再是他的大元朝了。
  真金额上冒出汗水:“回父汗,儿臣以为不一定是大元。”
  阿合马立即看向忽必烈。
  后者脸色晦暗不明。
  明朝。
  朱元璋是没想到才几百年后的后世就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不由得长叹:“沧海桑田啊。”
  朱标则完全说不出话来。
  清朝。
  康熙想到一个问题,那些水果甚至有些来自外邦,难道后世与外邦交流很频繁吗?看后世人的生活,基本都很富足吃穿都不愁,与西洋的贸易往来是否频繁?
  看来大清朝还是需要做出更多的改变。
  乾隆看着品种丰富的商城不吭声,内心却有些挫败,这个后世看起来比我的大清朝要好啊……
  买完东西,周瑾玉提着两大袋东西往家里走。
  此时外面的天空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小吃摊上越加的热闹,人群一波接着一波地往这里赶。
  街道上,两边的商铺,巨大的广告牌上的灯光纷纷亮起来,一时间五彩纷呈。
  各朝代的人们被这景象震惊的得瞪大了眼睛。
  回到家,将东西收拾好。周瑾玉一把瘫坐在阳台上的摇椅上,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外面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点亮的灯光宛如一道璀璨的银河。
  “这就是盛世啊……”一名读书人痴迷地看着天幕。
  “爹娘,你们看,好漂亮啊!”小孩子指着天幕叫道。
  百姓们默默观看着这震撼的景象,一时间无人说话。
  半晌,有人捂着脸落下泪。
  那是所有人期待的不曾有过的盛世啊。
  第14章 书法大家
  周瑾玉正躺在摇椅上惬意地吃着雪糕,突然一个机械的声音响起:“宿主,你是不是忘记直播了?”
  “啊?什么?直播?”周瑾玉这才想起来还要直播,顿时苦着脸:“不是已经在直播了吗?”
  “这个只是直播了你的日常生活,但是要记得每天晚上还要和观众互动的。”
  “好吧,什么时候开始?”周瑾玉急忙一口两口将雪糕吃完。
  “宿主自己决定。”
  “好吧好吧,我再缓缓就互动。”周瑾玉为难地皱起眉头,该说什么?各位老铁们晚上好?还是各位祖宗们好?
  好为难啊,周瑾玉走进书房,坐在椅子上发了片刻的呆。
  算了,先练个字再开始互动。
  周瑾玉的业余爱好是写毛笔字,每天固定练一小时的字已经养成了习惯。
  人们就看见她推门进了一间房间,两面墙到顶的巨大书柜让一些读书人惊叫起来:“书房!那姑娘居然有一间书房!!”
  很多人更是跳了起来,努力去看上面的书。
  百姓们看到那些堆得满满的书籍立即生出一股敬意,这姑娘居然读这么多书!哪怕是县里的老爷都没有这么多的书籍吧!
  更有人心里直冒酸气:一个女子不安安分分的嫁人生子伺候相公,念什么书!!那么多的书连他们都没有过!
  宽大的书桌上各种毛笔摆得整整齐齐,羊毛毡上有许多墨迹,显然用了很久。
  书桌一边放着一堆各式各样的宣纸,
  周瑾玉拿出一张毛边纸开始临帖,还是临颜真卿的勤礼碑。
  秦朝。
  书桌的宣纸上放着很多本书,嬴政一眼就看到其中的一本《李斯峄山碑》。
  “李斯?!”嬴政看向他的丞相,第一次在后世的天幕上看到的关于他大秦的居然是李斯?
  峄山碑?嬴政记得这是他东巡登峄山时,李斯写的碑文,刻在峄山上。
  这个《李斯峄山碑》是指李斯撰写的那篇文章吗?
  后世人居然记得李斯,李斯写的峄山碑是歌颂他一统六国的功绩的,那么后世人认可他的功绩吗?
  嬴政第一次急切地想要天幕上出现大秦的信息。
  李斯也看到了那本《峄山碑》,素来冷静的他此刻也不免心跳如鼓,两千多年啊!后世人居然还记得他?
  看那姑娘是在临帖,《峄山碑》就放在她手边想来也是经常临的!
  李斯默默挺直了腰杆,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再多写点文章,一个《峄山碑》怎么够?不够!完全不够!
  嬴政旁边的赵高看了看李斯,心中翻江倒海,李丞相这不是名垂千古了吗?陛下都还没出现,他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