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她不信,故而不愿意走,她不想她们之间有任何误会的可能。
就这样,一人一刀,兀然立于溶溶冷红霞光之下,刀刃被冷风吹得发暗。
残阳勾勒远山,更勾勒李娇宽阔的肩膀,露草苍苍,暮霭沉沉,西风萧瑟,远山黯淡。
“李娇。”在听见这道声音的一瞬间李娇就明白了。
放下手中的长刀,她转身,面含浅笑,“你回来了。”
姚月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眼神复杂,她无言注视着李娇。
“嗯,我回来了。”半晌,她才缓声道。
“那我跟他们走了。”
李娇向来是个极体面的人,尤其是在爱的人面前。
太阳似乎化掉了,像是一颗被放干了血的干瘪的心,急速地腐烂,化成一片华美而空前绝后的残阳,生机勃勃地死去,死后犹闻心跳蓬蓬。
“好。”姚月只说了一个字。
李娇转身,毫不犹豫,束手就擒。
情之一字,让人软弱无力,尊严尽丧。
第82章 媲,比肩而立,同行也。
雨歇天高,今年的春雨总是那般三点两点,犹抱琵琶,半遮面。
院里的垂丝海棠开得早,堪堪开了几日,竟被这雨打得有了几分败相,红衰翠减,凄凄哀哀。
姚月独卧高楼,浅眠。
酒杯酒盏胡乱滚落了一地,帐内,酒香伴着安神的沉香,梦觉,酒冷灯稀,锦被凄寒。
极目远眺,远山半倚处,残阳断续,江天杳杳,竟有了几分暮秋之感。
姚月跌跌撞撞起身,独倚阑干,沉寂无言。远处,遥山如黛,孤鸿隐隐。
高饮满盏,她愣愣扔下手中的酒杯,捡起地上那把已经断了一根弦的古琴。
一曲半山听雨,她抚至半阙,手下动作一顿,她忽然笑了。笑得很轻,很冷,像是早春时节的半片飞花,一抹江月。
云海沉沉,斜阳暮草。
姚月赤脚回到榻上,裹着锦被,发愣。
那个人已如阳似水般地入侵了自己的生活——被子上是她平日里最爱的帐中香,香甜中透着淡淡的苦与酸;琴弦也是她弹断的,还没来得及换;远处的那抹黛山,她们曾在山下饮马逐月,青梅喧哗了一整路,恰似银河飞泻,耿耿熠熠。
回忆若蚕丝般将人围绕,丝不尽,情难歇,短暂清醒间,想要抽身,早已不及,只能任由情丝将自己裹挟,坠入温暖宁静而洁白无暇的茧——
姚月骤然坐起身。随手裹起衣袍,她举一盏残灯往下走,走得太急了,那盏细弱的小灯似乎跟不上,遂只能在她身后一路染下去,恰似霜星粒粒,繁花点点,在姚月身后拖了好长好长。
只见她一面快步下楼,一面高声呼喊道:“来人——备马——”等不及她们准备,她朝着马厩的方向跑去,翻身上马,她独自一人策马离开,没有仪仗更没有侍从,什么公主的体面与尊荣,统统都被她抛置身后了。
此刻,她只想去见一见她的爱人。
心跳得飞快,伴着马蹄阵阵,震碎残月,唤起群星。
春雨又至,轻浅和暖,今岁的春,是在一片月色中被振醒的。它终将踏月而来。
两处风情,隔皓月茫茫,万重烟水。
李娇环臂静坐,无言。
坐得有些无聊了,她就随手捡起些牢中的稻草,编东西。
很快就有了一个小垫子的形状,李娇手上动作飞快,眉眼间自由一股静气,在这死囚牢中是极其罕见的。
远远传来一阵脚步声,李娇抬眼寻去,是熟人了。
“三日后就要问斩了,你倒是沉得住气啊。”依旧是熟悉的调笑的口吻,仿佛这世间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引起她的注目。
李娇没说话,继续编着手中的垫子,有些稻草沾到了血,李娇就细细将它们挑出来,丢掉。
“缘起性空,缘灭,当散。”半晌,李娇见季华献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才缓缓吐出这八个字。
季华献闻言只是一声轻笑,“你倒是洒脱,外面许多人可都要忙死啰。”
“生时人尽生时事,将死者,也该做些将死之事。”李娇只是继续编着手中的垫子。
“将死之事?编垫子?”季华献刺刺道。
李娇瞥了她一眼,没说话。
见她就这般坐在了牢房中,李娇随手将编好的垫子扔给她,“你呢,定国公,讲讲你的生时事吧?”
冷笑,季华献眸色发寒,嘲弄道:“呵,定国公?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明升暗贬,我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姑母可是她的母亲,我不过是个姓季的人而已。”
“是啊……那可是她的母亲……”李娇应和道。
很久很久之前,似乎也有人对她说过这句话——那可是你的母亲。
果报竟落在了此处吗?李娇轻笑一声,忽觉这“命”之一字,当真有趣。也当真是半点不由人啊。
死后,自己又改去向哪呢?
李娇只想归于虚无。
“没法子啊没法子……只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时不时去宫里整理整理姑母的遗物。”长叹一声,别的先不谈,就姚衍这手段,确实将天家的狠辣学了个十成十。
“所以……你今日来?”李娇已经有些想送客了,兴致缺缺道。
她累了。
“我今日来,其实只有一个问题——”季华献一边说着,一边站起了身,“你,知道大月吗?”
“你知道些什么?”坐起身来,李娇认真看着她,全然不似方才的慵倦。
“这就对了!”哪知季华献只是拍手。
上前一步,她紧紧抓住李娇的手腕,“近日里,我在整理姑母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语速飞快,只听她继续说:“我那位姑母,与令堂,似乎是闺中密友。”
光是在入宫之后,这二人往来的书信,就整理出了三个大木匣子。
字里行间,季华献发现,李璋和,似乎想要杀了李娇,或者说——送走她。
是的,李娇娇,是李璋和死后才改的名。她似乎,原本就该是李娇。
季华献不确定这个“送走”究竟意味着什么,但从书信间她确定这里的李娇在被送走后就会死去,从信上看,李璋和似乎败了,因为她们的书信戛然而止,而那之后没多久——李氏发丧,李璋和似乎先一步离开了。
但是,季华献总觉得,她应该成功了。书信中明确提到了这个所谓的“大月秘术”要以一条人命为代价,季华献有一种感觉——这代价,就是李璋和自己。
这实在是一个有些惊悚的故事。
李璋和不属于这,她对大汤的厌恶几乎是不加掩饰,而在言语的批判间,似乎也勾起了另一个女孩的反叛之心——那个女孩后来成为了权倾天下的季后。
而李璋和自己呢?她想要回去,她的孩子,就是她准备的那个代价。可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她变了,或者说心软了——她自己成为了那个代价,她送走了自己的孩子,去到了她梦中的故土,那个名叫“月”的国度。
“你是想说,大月的李娇,其实就是大汤的李娇娇?”
“有些事,你不能从因果去理解它,因果是同时存在同时发生的,你要知道,有些时候,果亦是因。”
“所以,你为什么,还没走呢?”按理说,李娇现在应该已经去到了大月。
“万一我是又回来了呢?”有些事,早就说不清了。
不过,李娇心中已经有了些猜测。
季华献只当她还在说笑,上前一步,紧紧攥住她的手腕,严肃道:“告诉我,你到底知道些什么,或者说,你到底是谁。或许……我们还可以寻得一线生机。你不觉得,姚衍杀你之心,强得有些不寻常吗?”
第83章 娓,不倦也,笃志也。
季华献离开了。
没过多久,牢外又传来一阵喧哗声,似有刀刃相交之声,不过李娇已不甚在意。
又过了一会,那阵喧哗声平息了。有月华如练,群星皎洁,夜色淹没一切又掩护一切。
又是一阵脚步声,听着架势还不小。
李娇眯着眼,在心中默默猜测着来者何人,睁眼,却是个怎么也想不到的人物。
“怎么?见到我,人傻了?”
宝蓝织花锦袍,点翠花冠,仆从环绕,宝饰拥簇,花丝抹额间镶了一粒玉化松石,真真是泼天富贵。
你又在期待是谁呢?李娇自嘲一笑。
“没有,见到老同学了,高兴啊。”李娇柔声道。
是江驰柔。
女儿袭了爵,作为长乐侯之母,她现在是王氏名副其实的掌门人。
“你这是……带人杀进来的?”满眼的富贵锦衣下隐隐有血气在蔓延,像是黄金叠着朱砂一粒粒串成了佛珠,细看才发现——哪有什么朱砂,都是血染成的。
“有几个小吊子不长眼,顺手杀了。”久日不见,江驰柔眉眼间竟染上了几分匪气。
就这样,一人一刀,兀然立于溶溶冷红霞光之下,刀刃被冷风吹得发暗。
残阳勾勒远山,更勾勒李娇宽阔的肩膀,露草苍苍,暮霭沉沉,西风萧瑟,远山黯淡。
“李娇。”在听见这道声音的一瞬间李娇就明白了。
放下手中的长刀,她转身,面含浅笑,“你回来了。”
姚月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眼神复杂,她无言注视着李娇。
“嗯,我回来了。”半晌,她才缓声道。
“那我跟他们走了。”
李娇向来是个极体面的人,尤其是在爱的人面前。
太阳似乎化掉了,像是一颗被放干了血的干瘪的心,急速地腐烂,化成一片华美而空前绝后的残阳,生机勃勃地死去,死后犹闻心跳蓬蓬。
“好。”姚月只说了一个字。
李娇转身,毫不犹豫,束手就擒。
情之一字,让人软弱无力,尊严尽丧。
第82章 媲,比肩而立,同行也。
雨歇天高,今年的春雨总是那般三点两点,犹抱琵琶,半遮面。
院里的垂丝海棠开得早,堪堪开了几日,竟被这雨打得有了几分败相,红衰翠减,凄凄哀哀。
姚月独卧高楼,浅眠。
酒杯酒盏胡乱滚落了一地,帐内,酒香伴着安神的沉香,梦觉,酒冷灯稀,锦被凄寒。
极目远眺,远山半倚处,残阳断续,江天杳杳,竟有了几分暮秋之感。
姚月跌跌撞撞起身,独倚阑干,沉寂无言。远处,遥山如黛,孤鸿隐隐。
高饮满盏,她愣愣扔下手中的酒杯,捡起地上那把已经断了一根弦的古琴。
一曲半山听雨,她抚至半阙,手下动作一顿,她忽然笑了。笑得很轻,很冷,像是早春时节的半片飞花,一抹江月。
云海沉沉,斜阳暮草。
姚月赤脚回到榻上,裹着锦被,发愣。
那个人已如阳似水般地入侵了自己的生活——被子上是她平日里最爱的帐中香,香甜中透着淡淡的苦与酸;琴弦也是她弹断的,还没来得及换;远处的那抹黛山,她们曾在山下饮马逐月,青梅喧哗了一整路,恰似银河飞泻,耿耿熠熠。
回忆若蚕丝般将人围绕,丝不尽,情难歇,短暂清醒间,想要抽身,早已不及,只能任由情丝将自己裹挟,坠入温暖宁静而洁白无暇的茧——
姚月骤然坐起身。随手裹起衣袍,她举一盏残灯往下走,走得太急了,那盏细弱的小灯似乎跟不上,遂只能在她身后一路染下去,恰似霜星粒粒,繁花点点,在姚月身后拖了好长好长。
只见她一面快步下楼,一面高声呼喊道:“来人——备马——”等不及她们准备,她朝着马厩的方向跑去,翻身上马,她独自一人策马离开,没有仪仗更没有侍从,什么公主的体面与尊荣,统统都被她抛置身后了。
此刻,她只想去见一见她的爱人。
心跳得飞快,伴着马蹄阵阵,震碎残月,唤起群星。
春雨又至,轻浅和暖,今岁的春,是在一片月色中被振醒的。它终将踏月而来。
两处风情,隔皓月茫茫,万重烟水。
李娇环臂静坐,无言。
坐得有些无聊了,她就随手捡起些牢中的稻草,编东西。
很快就有了一个小垫子的形状,李娇手上动作飞快,眉眼间自由一股静气,在这死囚牢中是极其罕见的。
远远传来一阵脚步声,李娇抬眼寻去,是熟人了。
“三日后就要问斩了,你倒是沉得住气啊。”依旧是熟悉的调笑的口吻,仿佛这世间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引起她的注目。
李娇没说话,继续编着手中的垫子,有些稻草沾到了血,李娇就细细将它们挑出来,丢掉。
“缘起性空,缘灭,当散。”半晌,李娇见季华献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才缓缓吐出这八个字。
季华献闻言只是一声轻笑,“你倒是洒脱,外面许多人可都要忙死啰。”
“生时人尽生时事,将死者,也该做些将死之事。”李娇只是继续编着手中的垫子。
“将死之事?编垫子?”季华献刺刺道。
李娇瞥了她一眼,没说话。
见她就这般坐在了牢房中,李娇随手将编好的垫子扔给她,“你呢,定国公,讲讲你的生时事吧?”
冷笑,季华献眸色发寒,嘲弄道:“呵,定国公?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明升暗贬,我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姑母可是她的母亲,我不过是个姓季的人而已。”
“是啊……那可是她的母亲……”李娇应和道。
很久很久之前,似乎也有人对她说过这句话——那可是你的母亲。
果报竟落在了此处吗?李娇轻笑一声,忽觉这“命”之一字,当真有趣。也当真是半点不由人啊。
死后,自己又改去向哪呢?
李娇只想归于虚无。
“没法子啊没法子……只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时不时去宫里整理整理姑母的遗物。”长叹一声,别的先不谈,就姚衍这手段,确实将天家的狠辣学了个十成十。
“所以……你今日来?”李娇已经有些想送客了,兴致缺缺道。
她累了。
“我今日来,其实只有一个问题——”季华献一边说着,一边站起了身,“你,知道大月吗?”
“你知道些什么?”坐起身来,李娇认真看着她,全然不似方才的慵倦。
“这就对了!”哪知季华献只是拍手。
上前一步,她紧紧抓住李娇的手腕,“近日里,我在整理姑母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语速飞快,只听她继续说:“我那位姑母,与令堂,似乎是闺中密友。”
光是在入宫之后,这二人往来的书信,就整理出了三个大木匣子。
字里行间,季华献发现,李璋和,似乎想要杀了李娇,或者说——送走她。
是的,李娇娇,是李璋和死后才改的名。她似乎,原本就该是李娇。
季华献不确定这个“送走”究竟意味着什么,但从书信间她确定这里的李娇在被送走后就会死去,从信上看,李璋和似乎败了,因为她们的书信戛然而止,而那之后没多久——李氏发丧,李璋和似乎先一步离开了。
但是,季华献总觉得,她应该成功了。书信中明确提到了这个所谓的“大月秘术”要以一条人命为代价,季华献有一种感觉——这代价,就是李璋和自己。
这实在是一个有些惊悚的故事。
李璋和不属于这,她对大汤的厌恶几乎是不加掩饰,而在言语的批判间,似乎也勾起了另一个女孩的反叛之心——那个女孩后来成为了权倾天下的季后。
而李璋和自己呢?她想要回去,她的孩子,就是她准备的那个代价。可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她变了,或者说心软了——她自己成为了那个代价,她送走了自己的孩子,去到了她梦中的故土,那个名叫“月”的国度。
“你是想说,大月的李娇,其实就是大汤的李娇娇?”
“有些事,你不能从因果去理解它,因果是同时存在同时发生的,你要知道,有些时候,果亦是因。”
“所以,你为什么,还没走呢?”按理说,李娇现在应该已经去到了大月。
“万一我是又回来了呢?”有些事,早就说不清了。
不过,李娇心中已经有了些猜测。
季华献只当她还在说笑,上前一步,紧紧攥住她的手腕,严肃道:“告诉我,你到底知道些什么,或者说,你到底是谁。或许……我们还可以寻得一线生机。你不觉得,姚衍杀你之心,强得有些不寻常吗?”
第83章 娓,不倦也,笃志也。
季华献离开了。
没过多久,牢外又传来一阵喧哗声,似有刀刃相交之声,不过李娇已不甚在意。
又过了一会,那阵喧哗声平息了。有月华如练,群星皎洁,夜色淹没一切又掩护一切。
又是一阵脚步声,听着架势还不小。
李娇眯着眼,在心中默默猜测着来者何人,睁眼,却是个怎么也想不到的人物。
“怎么?见到我,人傻了?”
宝蓝织花锦袍,点翠花冠,仆从环绕,宝饰拥簇,花丝抹额间镶了一粒玉化松石,真真是泼天富贵。
你又在期待是谁呢?李娇自嘲一笑。
“没有,见到老同学了,高兴啊。”李娇柔声道。
是江驰柔。
女儿袭了爵,作为长乐侯之母,她现在是王氏名副其实的掌门人。
“你这是……带人杀进来的?”满眼的富贵锦衣下隐隐有血气在蔓延,像是黄金叠着朱砂一粒粒串成了佛珠,细看才发现——哪有什么朱砂,都是血染成的。
“有几个小吊子不长眼,顺手杀了。”久日不见,江驰柔眉眼间竟染上了几分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