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 第151节
第228章 好得有点假了
“之前从来都没有听乐乐提过有男朋友,突然就结婚,我也是服气的。”
姐妹两个一起回家,在洛洛出国之前,晨曦再陪她几天,然后送她去机场。
“沈熙和赵缘都在等你了,还有杜娟陪你一起,要不然我真是不能放心。哎,我又不能出国,要不然,说啥都得把你送去。二叔也是的,咋一直在港岛不回家呢?要不然他还能送你……”
洛洛听得叹气,“姐,你还没嫁呢,咋就这么唠叨?不怕姐夫被你吓跑吗?我来来回回跑国外早都习惯了,区别只是以前是出去玩儿,现在去上学而已。那边房子,保姆,司机,保镖都是老人,很熟悉,过去就行。有啥不放心的啊。
二伯这几个月抄底抄疯了,公司要重组,改成集团公司。事情多得很,他肯定走不开。
对了,这个你拿着,这里有我实验室上半年的利润,受灾地区的捐款以公司名义捐过了。这是我个人捐的,不给灾区,也不管灾后重建了。捐给子弟兵,改善一下救灾前线的军人的伙食和住宿还有医疗条件。
你是内行,看该跟什么人联系,需要买什么物资送去前线,你安排吧。”
几大流域发大水,家里的流动资金能捐的差不多全捐出去了。走之前,又把实验室的利润整理出来,都捐了吧。
“行,我去安排。药品和饮水我得跟二叔联系,大灾过后有大疫,防疫工作很重要,还有战友们整天泡在污水里,皮肤病,伤口感染等等都是大问题,我会亲自送去前线的。
要不是因着这个事情,四叔四婶忙不过来,怎么着也得回京送送你。”
说的是呢。
洛清微两口子,可不就是,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楚池市境内没有大江大河,偏远县城边有个别地方受灾,不算特别严重,沈默更多精力是在预防和调配物资支援其它兄弟县市上。
他本身才刚刚上任不到三个月,对楚池的情况还不是特别了解,唯一的方法就是待在现场,亲自到各工厂查看实际情况,一点点熟悉。
他的顶头上司宋长缨书记是个强势的领导,进常委,说一不二。
沈默来之前,很多人都等着看热闹。毕竟他的履历看,他也是走哪里,都很强势,他是书记,书记就是一把手,他是长官,长官就是一把手。
他一来楚池,那可真真儿的两虎相遇,都等着看他跟宋长缨谁能把谁压下去。
但是沈默来了三个月,基本都在一线调研,开展工作也是听宋长缨安排,宋书记安排什么工作,他就做什么。没有安排,他就只管份内事。
起了水灾,就全力扑在救灾上,其它工作,全都往宋书记那里推。
别提多省心了。
省心的宋长缨都觉得不太真实,这位传说中的官场绞肉机新搭档,甚至比他前任,著名的鹌鹑蛋躺富贵长官还听话。
真就是什么都不说,埋头一心只干活儿。
相比起沈默,洛清微更忙,一直在灾情前线,她是大专家,治病救人是天职。哪怕到了景省,不在医院工作了,有医术在身,这时候也必须带着人往上冲了。
顺便还带了医学院的几十个学生,在实践中教学,多带一个是一个吧。
到了前线,就是在医院里,有手术就上,要不然就是看着熬药汤,免费发放给灾民。
一天能睡上三四个小时,一张小行军床,有个地方能放下床就行,倒下就睡。
到她手上的,还多是重症急症危重病患,熬人的很。
一天能抽出来三五分钟给沈默和洛洛打一下电话,已经是压缩睡眠时间,真是一点儿多余的精力都抽不出来。
还送闺女上学?想都没空想。
就连乐乐结婚,她给准备的礼物,也没时间送。
在两省交省的灾区,遇到送米面油的程雪雁,边发放物资,趁着休息吃饭的空档才有空说了一会儿话。
“供了她这么些年,读了这么多书,结果她一毕业就要结婚,说都没跟我说一声,领完了证才通知我一下。这孩子,从小到大,没让我操过心,一直都是跟老二着急上火,谁能想到,大了大了,她给我来这么一下。
老大两口子放暑假,把孩子扔给他姥姥带,陪着我一块儿进了趟京城,算是看着姑爷一眼。
长得好,嘴也甜,可我这心里就是不落底儿,太会说了,亲啊爱的挂嘴上,老觉得假。
原本我去,是带了钱的,跟老大两口也都商量好了,给他八十八万嫁妆,再把京城的两个门市转到她名下,要是她想自己开店,费用我也给她出了。
可是一见姑爷那个样儿,大包大揽的说他养家活口,我那些准备都没拿出来,给了八万块钱,多的没有。
连亲家也没见着,说是在南省,家里亲族不少,那边儿生意忙,没时间。
京城的公司,说是小两口一起经营,我这也是做了十几二十年的买卖了,就寻思着,也没加乐乐的名儿,也没给她股份,咋就是两口子一起经营了?
说让乐乐防着点儿,她也不听,一心觉得姑爷对她绝无二心。我这当妈的,说多了也不好,好像挑拨她跟姑爷的关系似的。
反正我是想好了,不到我死那天,钱和店我是不能撒手,她现在脑子不清醒,我不帮她捏着这些东西,将来有个啥变化,可怎么整。
我自己被男人害得惨,不愿意相信任何男人。
就希望是我想多了吧。”
洛洛在电话里也说,乐乐的老公嘴特甜,甜言蜜语张嘴就来,看着有点假。
这会儿程雪雁又这样说。
“洛洛让人查了那个陈修远的公司,没什么问题。咱家乐乐长得漂亮,招人稀罕,能理解。而且,我听说乐乐外语好,情商高,帮着男方谈成了好几笔生意。长得又好看,工作上又能帮上忙,谁家儿子娶了这样的媳妇儿,都能乐坏了。”
这是往好里想了。
程雪雁叹气,“只能希望是这样了。小两口互相扶持着,把公司经营好,同甘共苦创业,也行。那我也真能放心了。”
做父母的,有时候就是这样无力。
心里再怎么着急,使不上劲就是使不上劲。
第229章 四十岁正是奋斗的年纪
孩子们的心思,洛清微实在是无法理解,也不能感同身受,哪怕是看过那么些小说、短剧,还是不能理解像乐乐这样的恋爱脑行为。
“咱们那时候,是苦水里泡大的,从小到大,除了吃苦就是吃苦,享着啥福了?就是你们城里人,跟现在的孩子吃的用的,能比吗?所以,在咱们的脑子里,天大的事儿,也没有吃饭饭大。
她们呢?从来就没为吃饭的事担心过,即便是我家乐乐,小时候挨过饿受过罪,那也是七八岁之前了。
吃饱穿暖了,她们一心想的就是谈恋爱,谈恋爱,没啥时候比她的爱情更重要。
你是不知道,她跟我梗着脑子捍卫她的爱情的那个德性,能把人气死……”
程雪雁是这么理解的。
洛清微不想再说这些代沟相关的话题了,问起别的,“老家那边儿怎么样啊?今年水气大,运输不方便,菜有没有影响?厂子生产还顺利吗?”
说到这个,程雪雁就笑了,“有一些洼地减产的,地势高的地方,那可真是大丰收了。天气不好,病虫害多,但是好在咱们县里发展经济作物早,跟省城农业大学有联合实验室,农药不缺,害没起来。
就是一点,水气大,菜长得好是好,味儿差劲,不如旱天时口感好,都水了吧唧的。咸菜厂今天成本增加最大的就是盐,水气大,盐量消耗就大。
还有啊,这不是国家开始推菜篮子工程嘛。咱老家的菜农算是赶上了,本来就挣钱,再有补助,好家伙,好几个镇上,都不种主粮了,专门种菜。主要还是葱、蒜、胡萝卜、白菜和大萝卜。
咱县城里原来的批发市场,施展不开了,在北郊专门建了老大老大一个三辣交易市场,一半供国内,一半出口。出口的好像还要更多一点儿。
厂子产量多多少少能有点影响,但是价涨了,总体来说,利润还是涨的。
咱们老县城的城区,你们好几年没回了,现在回去看看,外界都传什么塞外小江南,富得流油。哈哈,这是咱们说,早年随便做点买卖的,现在可不是都富着呢。
上班的,挣得少是少,好在一个稳定。再加上这些年,拆迁占地,都随着单位往外挪动,也都换了大房子,手里还都有钱,不说像做买卖的一样手里余钱那么些吧,肯定也不缺钱用。
只要不败家,没有吃喝嫖赌。我敢说,县城的老户,没有穷的。
现在扩出去的,原来郊区的地方,新建的房子是越建越好,外来的人也多,都是打工的,苦点儿累点儿,肯干的话,也比外面挣得多。
这些年,咱那地方,送出去多少大领导了。一个两个的,干上一任,全升官了。你家沈长官那就是老洼金的名片。
这回他再回东北,老家多少人都念叨,咋就没回寒省呢……”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也算是沈默一任县太爷没白干。
洛清微笑着给解释,“不能回原籍任职,这是有规定的。”
除非是一辈子没挪窝,一路从基础走上去的。
沈默这种的,不行。
“你们怎么样啊?还适应吧?听说那位宋书记可不好惹,我原本寻思着乐乐毕业,就到楚池市开分店,让她干。先期跟张燕来过好几回楚池看市场。
每次来都是修路修路修路的,各种修修修,来一趟那个费劲。连路边做买卖的小商小贩都知道,宋书记要政绩,想当省长呢。”
哎哟,这知道得还挺多。
“张燕在这边儿有生意?还真没听她提过。”
“有啊,解放路那个飞燕商城就是她的,说是跟这边一个什么公子合作的,非常有实力,从批地到建设到开业,一路绿灯。我原来打算就是在她那商城的一楼租个门市的。位置特别好,离火车站、客车站、省医院和批发市场都不远,是市里人流最大的地方。”
这也正常,就像当年齐市的廖小伟,有他参与的买卖,肯定要更顺利一些。到哪里都免不了这样的人存在,京城都有,别说外面了。
只要合法合规,不违法,谁也不能说啥。
“我们到哪都一样,上级安排什么工作就把啥工作干好呗。沈默是二把手,听领导的干活。我这都没影儿的级别,就挂个名儿,没啥具体工作,哪里需要大夫,我顶一下,消停的等退休了。”
等退休?
才说完这话,回省城的路上,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又是一顿训,嫌弃她懒,不写论文。
“……你才刚过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咋这么没有上进心呢?正好儿,趁这个机会,把博士论文写了,之前你参与救治的那个小战士的手术,不正是好病例嘛。人家于大夫和王大夫都发表了多少篇论文了。就你,懒得一个字没看着。
你抓点儿紧。正好景省那边儿一个省大要合并医学院,一个劲的来找我,省医院的院长也不是外人,是我小师弟,算你师叔,他消息灵通,知道你调过去了,大小也算他领导,没好意思直接找你,怕人说他拍马屁,找到我这儿了。意思是想让你帮着把省大的中医院和省医院的中医科给搞起来。”
洛清微一听就明白了,她一副厅,又不是教育部门的,不管这些。他们也不是单纯的冲着她医术来的,是冲着她的人脉,特别这些年在大学里的师门和学生来的。
她一个人,医术再好能干多少事儿?何况还有主职工作。
这么一想,就回老师,“行,我回去就去找小师叔去,看他需要。我帮着联系联系我的师兄弟姐妹,我也教了十几年的课,也有那么几个能提得起来的学生,水平也还行。”
医术这事儿,就是带教,带着教呗。
重要的是,得有能带教的人。
老师一听她明白了,就要挂电话,被洛清微拦下,开始念叨,“您的药得按时吃,我给弄的那些补品也得按时用,我给写的单子,师娘按时给您准备,您别的嫌弃烦。让戒烟不戒,肺都啥样儿了。那梨膏就不能断,自己 就是大夫,一点儿不听医嘱呢。还有您那老寒腿……”
没等听完,老师就把电话挂了,这学生哪哪都好,就是太磨叽,看他跟看孩子似的,听都听烦了。
每次打电话都这样儿,平时周末想起来就给家里打电话叮嘱他老伴儿,明明都记着呢,还每次都说。
心里美是美呀,能被学生这么惦记着,能不美嘛。
可听烦了也是真烦。
“之前从来都没有听乐乐提过有男朋友,突然就结婚,我也是服气的。”
姐妹两个一起回家,在洛洛出国之前,晨曦再陪她几天,然后送她去机场。
“沈熙和赵缘都在等你了,还有杜娟陪你一起,要不然我真是不能放心。哎,我又不能出国,要不然,说啥都得把你送去。二叔也是的,咋一直在港岛不回家呢?要不然他还能送你……”
洛洛听得叹气,“姐,你还没嫁呢,咋就这么唠叨?不怕姐夫被你吓跑吗?我来来回回跑国外早都习惯了,区别只是以前是出去玩儿,现在去上学而已。那边房子,保姆,司机,保镖都是老人,很熟悉,过去就行。有啥不放心的啊。
二伯这几个月抄底抄疯了,公司要重组,改成集团公司。事情多得很,他肯定走不开。
对了,这个你拿着,这里有我实验室上半年的利润,受灾地区的捐款以公司名义捐过了。这是我个人捐的,不给灾区,也不管灾后重建了。捐给子弟兵,改善一下救灾前线的军人的伙食和住宿还有医疗条件。
你是内行,看该跟什么人联系,需要买什么物资送去前线,你安排吧。”
几大流域发大水,家里的流动资金能捐的差不多全捐出去了。走之前,又把实验室的利润整理出来,都捐了吧。
“行,我去安排。药品和饮水我得跟二叔联系,大灾过后有大疫,防疫工作很重要,还有战友们整天泡在污水里,皮肤病,伤口感染等等都是大问题,我会亲自送去前线的。
要不是因着这个事情,四叔四婶忙不过来,怎么着也得回京送送你。”
说的是呢。
洛清微两口子,可不就是,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楚池市境内没有大江大河,偏远县城边有个别地方受灾,不算特别严重,沈默更多精力是在预防和调配物资支援其它兄弟县市上。
他本身才刚刚上任不到三个月,对楚池的情况还不是特别了解,唯一的方法就是待在现场,亲自到各工厂查看实际情况,一点点熟悉。
他的顶头上司宋长缨书记是个强势的领导,进常委,说一不二。
沈默来之前,很多人都等着看热闹。毕竟他的履历看,他也是走哪里,都很强势,他是书记,书记就是一把手,他是长官,长官就是一把手。
他一来楚池,那可真真儿的两虎相遇,都等着看他跟宋长缨谁能把谁压下去。
但是沈默来了三个月,基本都在一线调研,开展工作也是听宋长缨安排,宋书记安排什么工作,他就做什么。没有安排,他就只管份内事。
起了水灾,就全力扑在救灾上,其它工作,全都往宋书记那里推。
别提多省心了。
省心的宋长缨都觉得不太真实,这位传说中的官场绞肉机新搭档,甚至比他前任,著名的鹌鹑蛋躺富贵长官还听话。
真就是什么都不说,埋头一心只干活儿。
相比起沈默,洛清微更忙,一直在灾情前线,她是大专家,治病救人是天职。哪怕到了景省,不在医院工作了,有医术在身,这时候也必须带着人往上冲了。
顺便还带了医学院的几十个学生,在实践中教学,多带一个是一个吧。
到了前线,就是在医院里,有手术就上,要不然就是看着熬药汤,免费发放给灾民。
一天能睡上三四个小时,一张小行军床,有个地方能放下床就行,倒下就睡。
到她手上的,还多是重症急症危重病患,熬人的很。
一天能抽出来三五分钟给沈默和洛洛打一下电话,已经是压缩睡眠时间,真是一点儿多余的精力都抽不出来。
还送闺女上学?想都没空想。
就连乐乐结婚,她给准备的礼物,也没时间送。
在两省交省的灾区,遇到送米面油的程雪雁,边发放物资,趁着休息吃饭的空档才有空说了一会儿话。
“供了她这么些年,读了这么多书,结果她一毕业就要结婚,说都没跟我说一声,领完了证才通知我一下。这孩子,从小到大,没让我操过心,一直都是跟老二着急上火,谁能想到,大了大了,她给我来这么一下。
老大两口子放暑假,把孩子扔给他姥姥带,陪着我一块儿进了趟京城,算是看着姑爷一眼。
长得好,嘴也甜,可我这心里就是不落底儿,太会说了,亲啊爱的挂嘴上,老觉得假。
原本我去,是带了钱的,跟老大两口也都商量好了,给他八十八万嫁妆,再把京城的两个门市转到她名下,要是她想自己开店,费用我也给她出了。
可是一见姑爷那个样儿,大包大揽的说他养家活口,我那些准备都没拿出来,给了八万块钱,多的没有。
连亲家也没见着,说是在南省,家里亲族不少,那边儿生意忙,没时间。
京城的公司,说是小两口一起经营,我这也是做了十几二十年的买卖了,就寻思着,也没加乐乐的名儿,也没给她股份,咋就是两口子一起经营了?
说让乐乐防着点儿,她也不听,一心觉得姑爷对她绝无二心。我这当妈的,说多了也不好,好像挑拨她跟姑爷的关系似的。
反正我是想好了,不到我死那天,钱和店我是不能撒手,她现在脑子不清醒,我不帮她捏着这些东西,将来有个啥变化,可怎么整。
我自己被男人害得惨,不愿意相信任何男人。
就希望是我想多了吧。”
洛洛在电话里也说,乐乐的老公嘴特甜,甜言蜜语张嘴就来,看着有点假。
这会儿程雪雁又这样说。
“洛洛让人查了那个陈修远的公司,没什么问题。咱家乐乐长得漂亮,招人稀罕,能理解。而且,我听说乐乐外语好,情商高,帮着男方谈成了好几笔生意。长得又好看,工作上又能帮上忙,谁家儿子娶了这样的媳妇儿,都能乐坏了。”
这是往好里想了。
程雪雁叹气,“只能希望是这样了。小两口互相扶持着,把公司经营好,同甘共苦创业,也行。那我也真能放心了。”
做父母的,有时候就是这样无力。
心里再怎么着急,使不上劲就是使不上劲。
第229章 四十岁正是奋斗的年纪
孩子们的心思,洛清微实在是无法理解,也不能感同身受,哪怕是看过那么些小说、短剧,还是不能理解像乐乐这样的恋爱脑行为。
“咱们那时候,是苦水里泡大的,从小到大,除了吃苦就是吃苦,享着啥福了?就是你们城里人,跟现在的孩子吃的用的,能比吗?所以,在咱们的脑子里,天大的事儿,也没有吃饭饭大。
她们呢?从来就没为吃饭的事担心过,即便是我家乐乐,小时候挨过饿受过罪,那也是七八岁之前了。
吃饱穿暖了,她们一心想的就是谈恋爱,谈恋爱,没啥时候比她的爱情更重要。
你是不知道,她跟我梗着脑子捍卫她的爱情的那个德性,能把人气死……”
程雪雁是这么理解的。
洛清微不想再说这些代沟相关的话题了,问起别的,“老家那边儿怎么样啊?今年水气大,运输不方便,菜有没有影响?厂子生产还顺利吗?”
说到这个,程雪雁就笑了,“有一些洼地减产的,地势高的地方,那可真是大丰收了。天气不好,病虫害多,但是好在咱们县里发展经济作物早,跟省城农业大学有联合实验室,农药不缺,害没起来。
就是一点,水气大,菜长得好是好,味儿差劲,不如旱天时口感好,都水了吧唧的。咸菜厂今天成本增加最大的就是盐,水气大,盐量消耗就大。
还有啊,这不是国家开始推菜篮子工程嘛。咱老家的菜农算是赶上了,本来就挣钱,再有补助,好家伙,好几个镇上,都不种主粮了,专门种菜。主要还是葱、蒜、胡萝卜、白菜和大萝卜。
咱县城里原来的批发市场,施展不开了,在北郊专门建了老大老大一个三辣交易市场,一半供国内,一半出口。出口的好像还要更多一点儿。
厂子产量多多少少能有点影响,但是价涨了,总体来说,利润还是涨的。
咱们老县城的城区,你们好几年没回了,现在回去看看,外界都传什么塞外小江南,富得流油。哈哈,这是咱们说,早年随便做点买卖的,现在可不是都富着呢。
上班的,挣得少是少,好在一个稳定。再加上这些年,拆迁占地,都随着单位往外挪动,也都换了大房子,手里还都有钱,不说像做买卖的一样手里余钱那么些吧,肯定也不缺钱用。
只要不败家,没有吃喝嫖赌。我敢说,县城的老户,没有穷的。
现在扩出去的,原来郊区的地方,新建的房子是越建越好,外来的人也多,都是打工的,苦点儿累点儿,肯干的话,也比外面挣得多。
这些年,咱那地方,送出去多少大领导了。一个两个的,干上一任,全升官了。你家沈长官那就是老洼金的名片。
这回他再回东北,老家多少人都念叨,咋就没回寒省呢……”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也算是沈默一任县太爷没白干。
洛清微笑着给解释,“不能回原籍任职,这是有规定的。”
除非是一辈子没挪窝,一路从基础走上去的。
沈默这种的,不行。
“你们怎么样啊?还适应吧?听说那位宋书记可不好惹,我原本寻思着乐乐毕业,就到楚池市开分店,让她干。先期跟张燕来过好几回楚池看市场。
每次来都是修路修路修路的,各种修修修,来一趟那个费劲。连路边做买卖的小商小贩都知道,宋书记要政绩,想当省长呢。”
哎哟,这知道得还挺多。
“张燕在这边儿有生意?还真没听她提过。”
“有啊,解放路那个飞燕商城就是她的,说是跟这边一个什么公子合作的,非常有实力,从批地到建设到开业,一路绿灯。我原来打算就是在她那商城的一楼租个门市的。位置特别好,离火车站、客车站、省医院和批发市场都不远,是市里人流最大的地方。”
这也正常,就像当年齐市的廖小伟,有他参与的买卖,肯定要更顺利一些。到哪里都免不了这样的人存在,京城都有,别说外面了。
只要合法合规,不违法,谁也不能说啥。
“我们到哪都一样,上级安排什么工作就把啥工作干好呗。沈默是二把手,听领导的干活。我这都没影儿的级别,就挂个名儿,没啥具体工作,哪里需要大夫,我顶一下,消停的等退休了。”
等退休?
才说完这话,回省城的路上,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又是一顿训,嫌弃她懒,不写论文。
“……你才刚过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咋这么没有上进心呢?正好儿,趁这个机会,把博士论文写了,之前你参与救治的那个小战士的手术,不正是好病例嘛。人家于大夫和王大夫都发表了多少篇论文了。就你,懒得一个字没看着。
你抓点儿紧。正好景省那边儿一个省大要合并医学院,一个劲的来找我,省医院的院长也不是外人,是我小师弟,算你师叔,他消息灵通,知道你调过去了,大小也算他领导,没好意思直接找你,怕人说他拍马屁,找到我这儿了。意思是想让你帮着把省大的中医院和省医院的中医科给搞起来。”
洛清微一听就明白了,她一副厅,又不是教育部门的,不管这些。他们也不是单纯的冲着她医术来的,是冲着她的人脉,特别这些年在大学里的师门和学生来的。
她一个人,医术再好能干多少事儿?何况还有主职工作。
这么一想,就回老师,“行,我回去就去找小师叔去,看他需要。我帮着联系联系我的师兄弟姐妹,我也教了十几年的课,也有那么几个能提得起来的学生,水平也还行。”
医术这事儿,就是带教,带着教呗。
重要的是,得有能带教的人。
老师一听她明白了,就要挂电话,被洛清微拦下,开始念叨,“您的药得按时吃,我给弄的那些补品也得按时用,我给写的单子,师娘按时给您准备,您别的嫌弃烦。让戒烟不戒,肺都啥样儿了。那梨膏就不能断,自己 就是大夫,一点儿不听医嘱呢。还有您那老寒腿……”
没等听完,老师就把电话挂了,这学生哪哪都好,就是太磨叽,看他跟看孩子似的,听都听烦了。
每次打电话都这样儿,平时周末想起来就给家里打电话叮嘱他老伴儿,明明都记着呢,还每次都说。
心里美是美呀,能被学生这么惦记着,能不美嘛。
可听烦了也是真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