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江盼是真的被这件事吓到,连着几晚做噩梦,从梦中惊醒,时远归自然不懂江盼生活在除了自己没人能轻易定生死要人命的和平民主年代,第一次直面封建等级严明的吃人社会,惧怕是来自潜意识的。
  这些时远归都不懂,他只能用自己的温柔,安抚江盼。
  直至过了十来天,江盼才从每晚的噩梦中脱身,而受此事影响,江盼往后对外都小心谨慎,再未有过一次差错。
  --
  沈知县言出必行,很快就帮江盼落实了甜品铺子相关手续。
  其实甜品铺江盼自己也能开,只是当时沈知县让他求一样东西,他便说了这件无伤大雅的小事,这样双方都满意。
  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以后萍萍经营,不会有人当面说三道四。
  甜品铺子选在西街临街一个上下两层的小铺面,带个小院,小院有水井。
  铺子不大,两层加起来不过一百来平,但用来开甜品店刚刚好,江盼花了一百三十六两买下。
  甜品店是林萍萍的,江盼让林萍萍按着自己的喜好装修,他负责出钱就行。林萍萍不跟她哥客气,让她哥给她在后院砌了两个面包窑,再着工人装修。
  如此过了半个月,甜品店开业。
  林萍萍给甜品店起名“甜点屋。”主要经营面包,糕点,还有果茶,都是江盼教林萍萍做的,林萍萍早已学会。
  甜点屋主要针对女性客户,装修的十分梦幻精致:一楼是样品展示区,收银台和小矮几坐人;二楼则全部都是雅间。
  林萍萍跟江盼商量后,甜品店林萍萍占五成,江盼占四成,分给孙巧巧一成;林萍萍毕竟还小,店里有个大人江盼也安心,孙巧巧再合适不过。
  过去这一年,林钱来在镇上跟寡妇直接住一起,而孙巧巧白天在串串店干活,晚上回林家。孙巧巧的女儿小苗如今一岁多,十分乖巧,孙巧巧有时会带着小苗,最近更是经常在城里过夜。
  她跟林钱来分居已久,而她挣的钱再也没有给林家上交一分,为此赵桂芳威胁不带小苗,孙巧巧问过江盼同意后便直接带着小苗搬到城里住,小孩儿乖巧,也没有多影响干活。
  甜点屋筹备阶段,林萍萍就跟江盼商量让孙巧巧帮着管店,江盼同样对孙巧巧多有关照,反正也缺人,自是没有不答应的。
  除了孙巧巧,江盼还将吴蓉和孙万霞一起安排给林萍萍,小姑娘都长大了,再跟串串店几个小伙子待一起着实不方便;再招两个婆子负责重活累活,甜品店就齐备啦。
  至于串串店,少了几个串菜的,再招就是!
  林萍萍甜点屋步入正轨,因成本昂贵,每月差不多有三十两左右的净利润,赚的没有串串店和木艺馆多,但林萍萍很开心。
  她喜欢做这个,喜欢被烤面包的香甜气息包围,喜欢果茶的味道,喜欢按着自己喜好布置店铺,喜欢听女客们讲自己的故事。
  喜欢如今的生活。
  --
  林萍萍铺子走上正轨,有孙巧巧帮着打理,又是过了县令大人明路,江盼就不再过多操心。
  三月里,林家村春耕开始,绝大部分人家留了田地,试行轮种种植;同样有好几户人家,留出一二亩地种植辣椒。
  四月初,农官到。
  那日江盼正在竹林小院躺在摇椅里喝着茶看时远归干活,林文跑门口喊,说里正找。
  江盼和时远归出门,到他家门口,就见里正领着几个官差候在院子里,院内石桌旁坐着三人,一个是沈知县,一个看模样跟沈知县一般大小,浓眉大眼,只是皮肤略黑;还有一个年逾三十。
  江盼不认识官袍,分不清这个时期的官阶,便对着他唯一认识的沈知县行礼招呼:“大人前来,有失远迎,实在抱歉。”
  沈知县淡笑道:“无碍,是我们突然来访。圣人听闻林家村轮种法及辣椒种植,特派相关人员前来查看。”说着,指着旁边两位介绍:“这位是浦大人浦农官,这位是皇商,便称他卓公子吧。”
  江盼连忙招呼:“浦大人,卓公子。”
  浦农官是个急性的,好容易耐着性子听完几人问候介绍后,忙道:“那轮种法便是这位小友发现?快快跟我讲讲。”
  “小友”江盼:“……好。”
  没有进屋,时远归端了茶点出来,几人就围坐在院子里,听江盼讲解轮种法,如何选种、如何排期、如何套作、如何施肥等。
  浦农官听的连连点头:“没错,这样是不错,减少了土地空置时期;而用豆类或其他作物套作,又能平衡土地肥力,不错。”
  江盼继续道:“如今我们村在里正的动员下,已有十户人家轮种过完整一轮,有绝大部分人家上个月刚种上春小麦,等八九月份便能收割。大人若不着急,可找已经种植过的村民询问一二,他们侍弄庄稼,描述的肯定比我细致。”
  “是,是,没错,你也没啥经验,种地肯定比不上有经验的农人。”浦农官点头赞同。
  江盼:“……”如此“直爽”的性子,还能混职场?想必是做实事之人吧。
  浦农官:“小友,你快带我去找其他种过地的农人,我们好交流一二。”
  江盼还未回答,被沈知县拦住:“让里正带浦大人去如何?本官还有事找江老板商议。”
  浦农官无所谓谁带,只要有人跟他讨论种植就行,通过江盼的描述,他已经知道轮种法是怎么回事,现在就是找农人询问相关细节。
  于是他急忙起身,拉上里正就走:“走走走。”
  第90章 好事
  浦农官拉着里正离去, 沈知县让官差退到院外,院子里只留下他们四人,时远归打算告退, 沈知县笑着打趣:“既然是江老板神魂相交之人, 便留着一起吧。”
  时远归不知县令如何知道, 有些不安地看眼江盼,就见江盼笑眯眯点头, 于是他便挨着江盼坐下。
  沈知县这才解释道:“卓家世代皇商, 辣椒酱生意往后皆由卓公子接手,你尽可安心。”
  “是。”江盼只能点头应是。
  “如此,细节你便与卓公子商讨罢。”沈知县端了杯酸梅汤仰躺在椅子上,将场面留给江盼和卓青。
  江盼见此就又说了一遍目前的情况:“……辣椒亩产一千斤,每年一、六、十月各收一茬;现如今辣椒来源有二, 其一是村人自行种植, 我们负责收购, 每斤二十文, 后期按市场价,目前林家村有三十几户共六十五亩地种辣椒;其二便是我这边的辣椒工坊, 林业成负责种植,张娘子负责制做,他们两人各分一成。”
  卓青敲了敲桌子,思索着没说话。
  见此, 江盼又继续道:“如今城安县内大小食谱都用上了辣椒制品,也有部分商人往外运送, 至于传的多远,是否受欢迎,就不得而知了。”
  “哈哈哈, 外面若不受欢迎,你我又怎会坐在此处商谈?”卓青大笑。
  江盼一哂,这位卓公子,看着浪荡风流,喜怒无常,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摸不准这人路数,便笑了笑没再说话。
  卓青沉吟片刻道:“既如此,往后你负责辣椒种植收购制作事宜,售卖销路不用你管,你可得利两成。”
  说罢,牢牢盯着江盼。
  沈知县也转过头看着江盼,等他回答。
  江盼心里思索一二,早就有了答案,这会儿便坦诚道:“沈大人、卓公子抬爱,只我势单力薄,能力有限,怕是无法担此大任。林家村村民种植辣椒已然熟练,无需我过多指导,至于辣椒制品,按着方子便可做出来。实在不敢贸然承此殊荣,还请卓公子收回成命。”
  卓青不置可否,看了眼沈良。
  沈知县接收到卓青的意思,放下杯子,直起身道:“既如此,便允诺林家村继续种植辣椒,卓公子着人负责林家村辣椒种植收购制作等事宜,收购价按市价,村民所种辣椒优先供于卓公子,余下辣椒可食可卖,但不可私自出售辣椒制品。”
  这也是朝廷之意,辣椒生意既归皇商,便是天家所有,私人可种植可售卖鲜辣椒,但辣椒制品受管制。
  如此一来林家村可继续种植辣椒,村民多项收入,而江盼也免于发现新事物隐瞒不报之罪,都皆大欢喜。
  至于江盼,少了辣椒生意少了一笔收入,他完全接受。少的这笔收入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不说,将辣椒这个隐患处理好,他睡觉也踏实。
  于是江盼展颜道:“大人高义,多谢大人。”
  在座几人都知道江盼为何事道谢,心领神会后便将此事揭过不提。
  “江盼,再问你一遍,可有所求?”沈知县又一次问道,语气较之前严肃许多。
  江盼想了想,笑着道:“江盼有所求,求家人常在,平安顺遂;求弟妹康健,一生无忧;求与心爱之人相伴,春来耕种,夏日纳凉,秋来晒果,冬日煮酒,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足矣。”
  时远归看过来,与江盼深深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