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殿下,那人?”紫杏一路小跑跟着她进了驿站,却仍好奇的地打量着那边,“奴婢似乎从未听闻皇后娘娘有什么兄弟,那人是假冒的吧?”
  萧九矜瞥了那边一眼:“那人估计是皇后旁支不知几代的亲戚吧。他腰上的荷包用的料子是罗夗和谈送来的新皮革,恐怕只有几位高位宫妃才得了些——掌柜的,有北境来到信么?应是加急的。”
  “都在那边呢,五号柜,自己去找!”那掌柜也正忙着安抚“国舅爷”,见萧九矜隔着许多人问他,亦是有些烦躁。
  紫杏“嘁”了声,见萧九矜没什么特别反应、平静地朝那柜子走去,不禁叹气:“郡主您还真是没架子,您看那假国舅爷……假的还这么嚣张。”
  “这京城谁家没几个纨绔?”萧九矜将那柜子拉开,率先翻找起来。北境来的信件本就不多、加急的信就更是少;基本没花什么功夫她便找到了许芸的来信。
  “别闹了,沈伯父见你这样,你回去定是要被家法伺候了。”
  “掌柜,他还欠你们多少?我帮他一并付了。”
  萧九矜拿上了信正欲登记离开,却又见门外走进一锦服郎君;那人一把拽住“假国舅”手腕,将喝得烂醉的假国舅扔给了一旁跟着的小厮,并给他们递了个眼色。
  萧九矜画押登记的笔一顿。
  “那人是谁呀……?”紫杏见萧九矜神色有异,不禁压低了声音问道。
  “萧以薇的未婚夫。”萧九矜神色微动,却是从愣神中反应过来,飞快地在纸上签下了已收信的姓名。
  “啊……那不是您小侄子么?皇后娘娘不是说他英俊潇洒规矩得体、是个有才干的人么。怎么和那种纨绔混在一起啊?”
  紫杏悄悄瞥了那人一眼,低声说。
  “毕竟那国舅爷好歹也算半个真的吧?货真价实的皇后亲族。”
  萧九矜笑了笑。
  “况且你看,我这‘小侄子’虽与那人看着交好,可语气中却也显得关系平平、这事处理的也是十分规矩。”
  紫杏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认真听着。
  主仆二人在驿站内窃窃谈论外面的两位富家子,因着不想让旁人知道她二人的行踪,她们便一同待在驿馆收信处后,想等着门外二人离开了再出去;而伴随着二人的拉扯声,却有人策马而至。
  萧九矜向外看去,从马上翻身下来的是熟悉的人,她一愣,给紫杏递了个眼色,后者未作任何掩饰,赶忙躲到了木柜后;而萧九矜自己也将身形向里靠了几分。
  谢绍将骏马栓到了驿站外,敲了敲已经打开了的店门。
  店门上那驿使投信时便会发出响声的铃铛,亦飘摇两下,发出“叮铃”一声响。不仅萧九矜紫杏二人见到了谢绍,那谢家堂侄亦注意到了来人,行礼问候:“绍哥。”
  谢绍看了他一眼,后者未待谢绍说话便已笑着自己收了礼数,抬起头来。
  “听你父亲说你最近与这沈家小子走的很近?”
  ——只听谢绍不经意地问道,眼神似是无意地扫过了整个驿站。
  谢绍的声音不大,但在萧九矜的位置却也足够听清;她好奇地抬头,却正好见其往她们这边看来,不由心下一惊。
  她现在可戴着帷帽,谢绍不可能认出来的吧?
  “再不成器也是沈家人。”萧九矜见谢绍收回了眼神,听侄子笑着答道。
  “你自己有分寸便好,回去自己向你父亲解释。”
  谢绍没理会他的殷勤,仍是淡淡地说。
  “——但沈家,除了如今家主,其余旁支也不需我们费心。”
  “你先回去吧。”——那堂侄还未说话,谢绍便补充道。
  后者对于谢绍冷淡的态度似是习惯,仍是淡淡笑着,点头应下。
  萧九矜顿感不妙,下意识向下拉了拉帷帽的边缘;而她们身处死角,无处可走。
  “乐安。”
  果不其然,谢绍目标明确地向她们这边走来,脚步最终停在了她的面前。
  紫杏飞快地说了句“去帮殿下准备车驾”便乖乖跑开了,留着萧九矜与谢绍在原地隔着纱帘对视。
  萧九矜的手中还拿着许芸的信,此时不免有些尴尬;而显然,谢绍也注意到了她拿着的东
  西。
  “还未拆么?先前便听下面的人说你与三皇子妃交情甚笃,不知平日都聊些什么?”他看了那信封一眼,似是不经意道。
  萧九矜沉默。手中薄薄的几页信纸,如今竟有些发烫。
  “你与你侄子看上去很亲近。”
  于是,她选择性地移开了眼神,更是刻意岔开了话题。
  谢绍眸中似是闪过一丝冷笑,却也只是看着她,没了下一步动作。萧九矜拿着信亦是不动,只等着谢绍让出位置放她离开。
  二人“对峙”许久,最终还是谢绍率先侧身。
  与谢绍擦肩而过,萧九矜眉毛微微一挑。
  ——谢绍的衣服上再次沾上了那股气味,是上次在府里便闻到过的、淡淡的硫磺味道。
  “捷报——三皇子妃许氏亲率铁骑千余,大破敌军——!!”
  “三皇子妃不让须眉大破敌军!实乃女中豪杰!!”
  萧九矜半只脚还没踏出驿站,便见官道上几位小将骑着快马提着帅旗一路疾驰而过,高喊着大胜。
  街边百姓听着陌生名姓的捷报,或带着惊诧或带着怀疑交谈起来;驿站内,萧九矜与谢绍也均是一愣。
  ——目光看向手中还未拆开的信件,萧九矜心下明了,大约知晓了信中内容。于是她收回了脚步,看向谢绍:“信现在拆,你还要看么?”
  “……我没说想看。”
  谢绍撇过头去,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萧九矜拆开了信,粗略扫了一遍,便将信纸递给了谢绍:“三哥麻烦我们在京城中找些人为芸姐姐造势,你应该有许多人手吧?不如也帮帮忙?”
  “你三哥是想为她讨个实职吧。”谢绍也看完来信,将信纸递回给她。
  “帮你们,有什么好处?”
  “是帮他们,又不是帮我。”
  萧九矜笑着接过了谢绍递来信纸,规整折好,又放回了信封里。
  “顺手的事,你不帮便算了。”
  ——反正她现在也不缺人手,为许芸造势事实上也根本不需要谢绍帮忙。
  之所以想让他也掺和进来,不过是想顺藤摸瓜,看看能否找到他在京城里安插的暗桩罢了。
  “你欠我个人情。”谢绍依旧是漫不经心的模样,却是瞥了萧九矜一眼,说道。
  “是他们欠你个人情,可不是我。”
  萧九矜笑。
  第40章 请封 “儿臣恳请父皇,为许氏加封。”……
  确认了萧祺的态度, 萧九矜便很快寻了戏班子与游街的说书人大肆编排“女将军”的戏码,更令阿怜也在醉音楼内安排“木兰从军”等戏目;再加上谢绍的暗中帮忙,收到捷报不过十余日, 许芸“威武女将军”的名头便已传遍了京师大街小巷。
  而这“女将”风势之浩大,自然很快便也被宫中那位察觉;所以当萧九矜收到宫中皇后传来的口信时,她并不意外。
  捷报传来的第二十日,皇帝暗中下令,命宸王萧祺回京述职。
  许芸顶替领兵之事暴露受人唏嘘之时, 萧九矜便猜到是皇帝派人歪曲事实、抹去她的功绩;可百姓们向来便更喜爱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更遑论许芸“替夫从军”乃为实事,如今小曲一排, 故事便口口相传。
  而风气一边倒地称赞“女将军”, 皇帝自然是是坐不住。
  “不是说那‘女将军’厉害么?那你便让她一个人留守北境, 你先滚回来给朕解释解释。”
  ——这绝对是皇帝下令时的想法。萧九矜暗暗感慨。
  春去夏来, 暮春的莺啼渐歇,初夏的蝉鸣不绝;御花园的花却仍是锦簇鲜艳的模样,并未因太阳灼眼便败落下去。
  于是, 在初入夏的日子, 宫中众人终于等来了萧祺抵京的消息。
  萧九矜听闻萧祺一入京、还没回趟宸王府便又马不停蹄地进了宫。而她听到消息的时候, 自己也恰在宫中。
  皇后落下了最后一枚黑棋, 可下之处已尽,却是和局。
  “祺儿此次犯下大错,你父皇定是要怪罪的了。我们去养心殿吧, 我们在,陛下也收敛些。”
  皇后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萧九面上乖巧点头,心里却只是淡漠。
  ——毕竟皇后早便知许芸萧祺所做之事。
  她坐上了皇后准备的车辇, 随同着凤辇向养心殿而去;而边走,萧九矜也边四处张望着。
  今日她平白无事入宫,自然也不仅是来找皇后叙旧的。
  两月前,她递给阿怜的信有了回复,她命阿怜盯着谢绍、尤其是要关注着谢绍与张阁老的谈话——因她隐约记得,张阁老年轻时曾因做火药生意进过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