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现在无外人了,兄长除夕夜出现在此可是有什么要事?”
虽已知道萧璟是来这找什么人的,但萧九矜还是这么问道。
“哎。”萧璟无奈地叹了口气。
“你恐怕不知道,前几日在除夕宴上父皇当众指责昭王玩忽职守放三弟一人留守北境,昭王则更是直言北境军队缺衣少粮,让父皇给三弟送粮。”
“父皇说已让周边城里给三弟的军队调粮,昭王就又讽刺说他在北境时问县城借粮,无一城愿借予。”
萧璟将热水倒入萧九矜面前的酒杯中,倒掉了第一杯水,随后为她拿了一只新的杯盏。
“但这倒也不是我今夜出来的原因,实际上,今夜出宫倒是为了你的事。”
萧璟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我?”萧九矜愣了下,声音中带着疑惑问到。
萧璟点了点头:“父皇听到消息说是你去劝三弟留在北境的。”
“是,但那只是因为九矜觉得此事确是父皇做的不对。罗夗必将有异动,北境不能没人。”
“但父皇只会觉得你与他离了心。”
待萧九矜说完,萧璟深深地叹了口气。
“九妹,我知道昭王是你夫君,哪怕你再不喜他也定是希望他能与父皇和解的。”
“但你要知道,这不可能。”
“为何不可能?”萧九矜给自己满上了酒,正欲拿起杯盏却被萧璟将手按下。
萧璟犹豫了下,最后还是压低了声音:“你知道昭王的父母七年前死在北境的事么?”
“那事,虽说并不是父皇诚心所为,却也与父皇一道错误的圣旨脱不开干系;待前昭王夫妻战死、死无全尸的音讯传来,谢绍气极,提将军剑上金銮殿质问父皇……”
萧璟没有再说,但萧九矜已经可以猜到那时的场面是如何惊心动魄。
“谢绍提着父亲的将军剑上殿的时候我就在父皇身旁,他说,有朝一日他定会为父亲母亲报仇。”
萧璟眸色微沉。
十三岁的谢绍还是太青涩太意气用事。这“报仇”指的杀他父母的罗夗人还是那金銮殿上的帝王?人人心中自有论断。
“所以,父皇不会任其强大下去,你也不要再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面对萧璟的警示,萧九矜沉默了很久,最终抬头:“此事
后来如何了?为何我从未听闻。”
“后来父皇念在他年幼又骤失双亲,只是扣下了他的剑便让他回去了。”
萧璟说。
“当时殿内发生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父皇也下令不许外传。”
楼外传来烟花绽放的声音,楼内兄妹二人相视而坐,萧九矜低着头,若有所思。
“我知道了。”
最终,她说。
她又拿了只新杯,将萧璟未饮完的酒壶晃了晃拿在手里:“方才叫的小倌可是花了银子的。”
萧璟点点头说了句“去吧”,随后又在萧九矜将出雅间时叫住了她:“这酒烈的很,你们要玩什么花样让他喝便好,自己莫要醉了。”
萧九矜“嗯”了声,掀开纱帘走了出去。
江畔放的焰火已经尽了,夜空一片沉寂,只见隐隐星点与一弯明月沉睡。
萧九矜走到三楼,露台上,北风拂夜;谢绍坐在靠近楼外的一侧,见她来了,才吩咐小二上了热菜。
“你来晚了,烟花都已散了。”他说。
“先前在北境不是看过了么?京城的烟花年年看早就腻了,还是那日的烟花更美吧?”
萧九矜耸耸肩,随意拉开谢绍面前的椅子坐下。
她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若谢绍问起她刚刚与萧璟聊了些什么,她该如何回答。可等了许久,谢绍也只是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事,并没有问她一个字。
萧九矜夹了块点心小小咬了一口。谢绍还带着兔子面具,他隔着面具看着她,没有要摘下的意思。
于是她也放下了碗筷:“萧璟应该已经走了,你不吃么?”
谢绍摇头,将面前一只小瓷碗推到了她的面前:“你吃吧。”
“不用了,这么晚了不太想吃咸的东西了。”
萧九矜话一出口便看见了那瓷碗里的东西,愣了一瞬,随即抬眸便望见谢绍深邃的眼神。
小瓷碗里,瓷白色的豆腐与青翠的野菜和小葱辅以芡粉勾成的鱼汤,撒上胡椒,闻起来便十分美味。
“……”
萧九矜无声垂眸,将那碗豆腐羮拿到了自己面前。
谢绍似乎没再看她,可她却还是将整碗豆腐羮全部喝完了。
室外天寒地冻可那豆腐羮入口却是暖暖的,显然是谢绍专门叮嘱过店家的结果;这让萧九矜一时感到有些愧疚,也莫名地感到有几分不自在。
明明这些举止中夫妻间并不算亲密。
“我有些困了,你不吃的话,要不我们回去吧。”
她将瓷勺放回碗中,勺子碰到碗壁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谢绍没说话似是默认,于是萧九矜便起身想室内走去;却在迈开步子前被谢绍拉住了手臂。
对上眼神的那刻,萧九矜下意识地有些闪躲;想抽回手臂,拉了拉却依旧被他抓得死死的。
谢绍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一对耳饰:“等等。”
“这是之前在罗夗时买的,一直还没机会给你戴上。”
萧九矜脚步一顿,萧九矜也松开了拉着她的手。
绛红色的珊瑚珠耳饰静静地躺在谢绍的手心上,似一点朱砂的红色,在夜色中尤为突兀。
“……那你帮我带上吧。”萧九矜沉默了瞬,“此处没有镜子。”
或是觉得自己这话有几分不妥,她补充道。
寂静的夜里,触觉或许比平时更加敏感。冰凉的红珊瑚珠不小心触上了萧九矜的脖颈,那一丝凉意让她打了个冷颤。
而耳畔隔着面具都能感受到的温热呼吸,则让她心尖上的泛起丝丝痒意。
这种不自在的尴尬感受令她有几分恍惚,却又不知来自何处。
“好了。”谢绍退后两步,与她恢复到寻常的距离。
寒冷的夜风里,萧九矜望向眼前人。谢绍虽只是静静地站着,身边的氛围却莫名的柔和。
那副可爱的兔子面具见她没动也没说话,歪了歪脑袋,疑惑地开口:“怎么?”
萧九矜摇摇头,心中复杂之感更甚。
谢绍,不会真的把他们当做夫妻了吧。
第26章 离心 “让我来做你的刀吧。”……
回昭王府的路上, 萧九矜一直靠在车窗边假寐,心中却是翻起波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似乎对这桩婚事并不那么排斥了, 而谢绍也似乎真的把她当做了自己的妻子。
但皇帝与谢绍对立,若要选择,她终归是要站到皇帝那边的。
萧九矜自始至终都知道,对于皇家子弟而言,对于皇帝的忠诚便是最后的免死金牌;因此哪怕她做出再多不利于皇帝的事, 也不能公然站在皇帝的对立面。
密闭的车厢里空气不大流通, 车内若有若无的香草气息更是令人发困。
可此时阖着双眼的萧九矜却是无比清醒。
“睡着了?”她听见谢绍似乎轻声问了句。
“……”
不知道谢绍要说些什么,萧九矜所幸没有说话。
谢绍伸出手在她面前晃了晃, 见她确实没有反应, 轻轻地叹了口气:“乐安郡主的愿望会是什么呢……”
萧九矜感受到带着温度的气息逐渐靠近了她。
她不敢睁眼, 却知道谢绍离她不过几寸的距离;只要她睁眼, 便能看见放大的兔子面具后谢绍狭长的双眼。
谢绍的大氅盖住了她放在车凳上的手,周遭的空气一下便变得燥热难耐。
可眼前人在她身前停了许久,却也没有什么动作;过了好一会, 萧九矜方感受到身前空气再次流动, 谢绍坐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实在是令人费解。
萧九矜一直便认为谢绍很矛盾, 此时更是十分窝火, 想直接睁开眼睛问问他究竟想干什么;不过她也只是将那股气压下去,继续闭着眼假装熟睡。
马车驶过街巷,回到了昭王府。
萧九矜感受到衣角被谢绍拉了拉, 便装作刚醒的惺忪模样活动了下,待马车停下,掀开帘子下了车。
她余光看见谢绍伸了手应是想扶她,可却也只装作没看见。
“殿下!殿下!”
萧九矜见一寻常百姓打扮的青年人在昭王府门口, 见他们的马车停下赶忙迎了上来。
谢绍跟在萧九矜身后下了车,看了那人一眼:“说。”
“这……”那青年人瞥了萧九矜一眼,看着谢绍似有些为难。
萧九矜明白他是谢绍的探子,正识趣地想要走开;却听见谢绍自然地说了句:“没事,不是外人。”
于是脚步便顿住。
那下属似乎也是一愣,但很快便从善如流:“是有关郡主……王妃的事。皇上今日照例在皇后宫中歇下,夜半时刻太子到帝后寝宫进见,在殿内与皇帝大吵一架。”
虽已知道萧璟是来这找什么人的,但萧九矜还是这么问道。
“哎。”萧璟无奈地叹了口气。
“你恐怕不知道,前几日在除夕宴上父皇当众指责昭王玩忽职守放三弟一人留守北境,昭王则更是直言北境军队缺衣少粮,让父皇给三弟送粮。”
“父皇说已让周边城里给三弟的军队调粮,昭王就又讽刺说他在北境时问县城借粮,无一城愿借予。”
萧璟将热水倒入萧九矜面前的酒杯中,倒掉了第一杯水,随后为她拿了一只新的杯盏。
“但这倒也不是我今夜出来的原因,实际上,今夜出宫倒是为了你的事。”
萧璟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我?”萧九矜愣了下,声音中带着疑惑问到。
萧璟点了点头:“父皇听到消息说是你去劝三弟留在北境的。”
“是,但那只是因为九矜觉得此事确是父皇做的不对。罗夗必将有异动,北境不能没人。”
“但父皇只会觉得你与他离了心。”
待萧九矜说完,萧璟深深地叹了口气。
“九妹,我知道昭王是你夫君,哪怕你再不喜他也定是希望他能与父皇和解的。”
“但你要知道,这不可能。”
“为何不可能?”萧九矜给自己满上了酒,正欲拿起杯盏却被萧璟将手按下。
萧璟犹豫了下,最后还是压低了声音:“你知道昭王的父母七年前死在北境的事么?”
“那事,虽说并不是父皇诚心所为,却也与父皇一道错误的圣旨脱不开干系;待前昭王夫妻战死、死无全尸的音讯传来,谢绍气极,提将军剑上金銮殿质问父皇……”
萧璟没有再说,但萧九矜已经可以猜到那时的场面是如何惊心动魄。
“谢绍提着父亲的将军剑上殿的时候我就在父皇身旁,他说,有朝一日他定会为父亲母亲报仇。”
萧璟眸色微沉。
十三岁的谢绍还是太青涩太意气用事。这“报仇”指的杀他父母的罗夗人还是那金銮殿上的帝王?人人心中自有论断。
“所以,父皇不会任其强大下去,你也不要再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面对萧璟的警示,萧九矜沉默了很久,最终抬头:“此事
后来如何了?为何我从未听闻。”
“后来父皇念在他年幼又骤失双亲,只是扣下了他的剑便让他回去了。”
萧璟说。
“当时殿内发生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父皇也下令不许外传。”
楼外传来烟花绽放的声音,楼内兄妹二人相视而坐,萧九矜低着头,若有所思。
“我知道了。”
最终,她说。
她又拿了只新杯,将萧璟未饮完的酒壶晃了晃拿在手里:“方才叫的小倌可是花了银子的。”
萧璟点点头说了句“去吧”,随后又在萧九矜将出雅间时叫住了她:“这酒烈的很,你们要玩什么花样让他喝便好,自己莫要醉了。”
萧九矜“嗯”了声,掀开纱帘走了出去。
江畔放的焰火已经尽了,夜空一片沉寂,只见隐隐星点与一弯明月沉睡。
萧九矜走到三楼,露台上,北风拂夜;谢绍坐在靠近楼外的一侧,见她来了,才吩咐小二上了热菜。
“你来晚了,烟花都已散了。”他说。
“先前在北境不是看过了么?京城的烟花年年看早就腻了,还是那日的烟花更美吧?”
萧九矜耸耸肩,随意拉开谢绍面前的椅子坐下。
她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若谢绍问起她刚刚与萧璟聊了些什么,她该如何回答。可等了许久,谢绍也只是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事,并没有问她一个字。
萧九矜夹了块点心小小咬了一口。谢绍还带着兔子面具,他隔着面具看着她,没有要摘下的意思。
于是她也放下了碗筷:“萧璟应该已经走了,你不吃么?”
谢绍摇头,将面前一只小瓷碗推到了她的面前:“你吃吧。”
“不用了,这么晚了不太想吃咸的东西了。”
萧九矜话一出口便看见了那瓷碗里的东西,愣了一瞬,随即抬眸便望见谢绍深邃的眼神。
小瓷碗里,瓷白色的豆腐与青翠的野菜和小葱辅以芡粉勾成的鱼汤,撒上胡椒,闻起来便十分美味。
“……”
萧九矜无声垂眸,将那碗豆腐羮拿到了自己面前。
谢绍似乎没再看她,可她却还是将整碗豆腐羮全部喝完了。
室外天寒地冻可那豆腐羮入口却是暖暖的,显然是谢绍专门叮嘱过店家的结果;这让萧九矜一时感到有些愧疚,也莫名地感到有几分不自在。
明明这些举止中夫妻间并不算亲密。
“我有些困了,你不吃的话,要不我们回去吧。”
她将瓷勺放回碗中,勺子碰到碗壁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谢绍没说话似是默认,于是萧九矜便起身想室内走去;却在迈开步子前被谢绍拉住了手臂。
对上眼神的那刻,萧九矜下意识地有些闪躲;想抽回手臂,拉了拉却依旧被他抓得死死的。
谢绍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一对耳饰:“等等。”
“这是之前在罗夗时买的,一直还没机会给你戴上。”
萧九矜脚步一顿,萧九矜也松开了拉着她的手。
绛红色的珊瑚珠耳饰静静地躺在谢绍的手心上,似一点朱砂的红色,在夜色中尤为突兀。
“……那你帮我带上吧。”萧九矜沉默了瞬,“此处没有镜子。”
或是觉得自己这话有几分不妥,她补充道。
寂静的夜里,触觉或许比平时更加敏感。冰凉的红珊瑚珠不小心触上了萧九矜的脖颈,那一丝凉意让她打了个冷颤。
而耳畔隔着面具都能感受到的温热呼吸,则让她心尖上的泛起丝丝痒意。
这种不自在的尴尬感受令她有几分恍惚,却又不知来自何处。
“好了。”谢绍退后两步,与她恢复到寻常的距离。
寒冷的夜风里,萧九矜望向眼前人。谢绍虽只是静静地站着,身边的氛围却莫名的柔和。
那副可爱的兔子面具见她没动也没说话,歪了歪脑袋,疑惑地开口:“怎么?”
萧九矜摇摇头,心中复杂之感更甚。
谢绍,不会真的把他们当做夫妻了吧。
第26章 离心 “让我来做你的刀吧。”……
回昭王府的路上, 萧九矜一直靠在车窗边假寐,心中却是翻起波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似乎对这桩婚事并不那么排斥了, 而谢绍也似乎真的把她当做了自己的妻子。
但皇帝与谢绍对立,若要选择,她终归是要站到皇帝那边的。
萧九矜自始至终都知道,对于皇家子弟而言,对于皇帝的忠诚便是最后的免死金牌;因此哪怕她做出再多不利于皇帝的事, 也不能公然站在皇帝的对立面。
密闭的车厢里空气不大流通, 车内若有若无的香草气息更是令人发困。
可此时阖着双眼的萧九矜却是无比清醒。
“睡着了?”她听见谢绍似乎轻声问了句。
“……”
不知道谢绍要说些什么,萧九矜所幸没有说话。
谢绍伸出手在她面前晃了晃, 见她确实没有反应, 轻轻地叹了口气:“乐安郡主的愿望会是什么呢……”
萧九矜感受到带着温度的气息逐渐靠近了她。
她不敢睁眼, 却知道谢绍离她不过几寸的距离;只要她睁眼, 便能看见放大的兔子面具后谢绍狭长的双眼。
谢绍的大氅盖住了她放在车凳上的手,周遭的空气一下便变得燥热难耐。
可眼前人在她身前停了许久,却也没有什么动作;过了好一会, 萧九矜方感受到身前空气再次流动, 谢绍坐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实在是令人费解。
萧九矜一直便认为谢绍很矛盾, 此时更是十分窝火, 想直接睁开眼睛问问他究竟想干什么;不过她也只是将那股气压下去,继续闭着眼假装熟睡。
马车驶过街巷,回到了昭王府。
萧九矜感受到衣角被谢绍拉了拉, 便装作刚醒的惺忪模样活动了下,待马车停下,掀开帘子下了车。
她余光看见谢绍伸了手应是想扶她,可却也只装作没看见。
“殿下!殿下!”
萧九矜见一寻常百姓打扮的青年人在昭王府门口, 见他们的马车停下赶忙迎了上来。
谢绍跟在萧九矜身后下了车,看了那人一眼:“说。”
“这……”那青年人瞥了萧九矜一眼,看着谢绍似有些为难。
萧九矜明白他是谢绍的探子,正识趣地想要走开;却听见谢绍自然地说了句:“没事,不是外人。”
于是脚步便顿住。
那下属似乎也是一愣,但很快便从善如流:“是有关郡主……王妃的事。皇上今日照例在皇后宫中歇下,夜半时刻太子到帝后寝宫进见,在殿内与皇帝大吵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