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周玉琴脸一拉看着就不高兴了:“那你去跟人说什么话,不是让人误会。”
没想到周玉琴不问青红皂白就站蒋西那边,也没想到蒋西脸皮这么厚,自己还什么都没说,她就要自己出钱。
要是知道她是这种人,打死他也不会跟蒋西说一句话。
让他出钱,真是比要他的命还难受。
众目睽睽之下蒋西一脸伤心的说:“班长,算了,是我会错意了……真是对不起孙栋梁同志,没想到你说的帮助不是这种帮助。”
说完她好奇道:“那你说要帮助我,是打算怎么帮助呢?”
孙栋梁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蒋西也不打算问到底,点到为止又跟周玉琴道歉,表示自己省吃俭用能凑出来买收音机的钱。
周玉琴看着她身上的外套欲言又止,最后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只是后面两天,还真有要给她出钱买收音机的人。
后来她把这件事当作趣事写进信里,寄给了顾宁山,一周后就收到了一千块的加急汇款。
当然这是后话,可以暂且不提。
最终还是蒋西还是加入了买收音机的队伍里,因为张玉兰也说自己一个收音机太显眼了。
蒋西想了想,把收音机从青城搬到京市太费力气,还是算了。
这件事以后,孙栋梁就开始绕着蒋西走,也没有再试图给她什么帮助。
而孙栋梁并没有停止自己的行为,只是等到五月份的时候,他在乡下插队时的爱人孩子到京大来找他,大家都知道了他结婚的事。
第99章 之前贴满大……
之前贴满大字报的公告栏,已经被清理干净。
现在只贴了一张处理通告,蒋西跟孙爱红挤在前面看热闹。
孙爱红小声读出上面的字:“因外语系孙栋梁,作风不正……特记大过处分,望全体同学引以为戒,谨言慎行。”
因为是开学以来第一张处理通告,围观的人很多。
蒋西听到有人再打听:“是哪个班的啊?”
她和孙爱红对视一眼,抬手挡住脸退出人群。
“他这还不如被退学呢。”蒋西吐槽:“我们系人又不多,不用几天就知道他是我们班的了。”
英语一班的人肯定要被指指点点,这个孙栋梁真是害人不浅。
原来孙栋梁不止在她们班结交女同学,促进两人革命友谊。
还在外语系别的班结交,就这样通过同学结交了隔壁系的一位女同学,并且两人确认了关系。
就在上星期,孙栋梁的妻女来了学校找他。
隔壁系的女同学得知自己被骗,一怒之下把他告到了学校。
学校对男女作风的问题抓的很严,所以给孙栋梁记了一个大过。
因为孙栋梁的事,她们辅导员最近抓的特别紧。
蒋西每天早出晚归,连给顾宁山寄信的时间都没有。
好不容易等到休息天,一大早就起床去邮局排队,准备打电话给他。
京市电话转青城属于长途电话,她要先打电话给长途台。
把顾宁山所在的厂区科室报给接线员,接线员打给电路厂找到顾宁山,让他接长途电话才行。
邮局排队打电话排了半个小时,长途转接又等了一个多小时,蒋西才终于跟顾宁山通上电话。
“喂?是师兄吗?我是蒋西。”
长途电话比短途更贵,电话那头顾宁山接了电话只来得及说了一声是。
蒋西的嘴就跟机关枪似的,开始又快又急的说话。
“你有没有收到我的信,之前我在信里给你说的那个孙栋梁,因为个人问题被学校记了大过。因为他……,真是烦死他了,我等不及给你写信,因为我很想你,干脆打了电话给你,不过话费太贵了,我们只说两分钟就挂电话。”
他们的通话内容接线员能听到,蒋西知道不敢说太多,趁乱说了两句给顾宁山听。
好像这样接线员就听不到一样,她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让顾宁山笑起来。
声音通过电话线传到蒋西耳边,磁性的声音让还在喋喋不休的人感觉耳朵发痒,一时忘记了说什么。
顾宁山终于找到说话的机会,连忙告诉她:“我也想你,家里一切都好。你没时间给我寄信,我有时间给你寄,记得去传达室拿信。”
“还有你不在我也经常去爸妈那里,半个月前妈在车间不小心把腰闪了,住了两天院,你别担心,医生说不严重,我也有去家里帮忙,你好好在学校学习,还有一个多月就放假了到时候我去接你好吗?”
还在为李群芳悬着心的人,听到最后一句话连忙反应过来:“不要你来接,我自己可以回去。我有一个女同学……”
想起他之前给自己寄钱的事,蒋西在女同学上加重声音:“她跟我顺路,比我提前一站下车,到时候我们一块回去。”
她又问了连忙问了爸妈怎么样,听说李群芳已经恢复,并且回车间上班,蒋西才放下心。
几句话说完已经要到挂电话的时候,她握紧电话筒,带着哭腔说了一句:“我……”
知道她想说什么,顾宁山的心顿时如灌了水般沉重,只感觉心脏几乎就要爆炸。
“我知道,我知道,妞妞。”
两人都欲言又止,挂了电话交了五块钱出去。
蒋西耷拉着头出去,没注意汪向东跟在她身后。
邮局的电话摆在柜台上,想打电话的人没有隐私,大家都能听到对方说了什么。
所以蒋西以为别人没听到她夹杂在混乱语序里的想念,实际上这些话一句不漏地传到了汪向东耳朵里。
他早就打完了电话,走的时候看到蒋西,故意多等了一会,没想到听到蒋西如此大胆的发言。
等着打电话的人也有不少听到的,甚至伸头在看她,但是她却置若罔闻。
出了邮局看着人走远,汪向东呆呆地看了她一会,最后还是疾步跑上去。
“蒋西——”
被喊的人停住脚步回身,看到是汪向东,还调整了表情跟他打招呼:“你好,汪同志。”
“你来这边打电话吗?”
汪向东面色如常,蒋西并不知道他听到了自己打电话,点了点头问他:“你也来这边打电话?”
“是的,这边人少些。”这个邮局还是蒋西室友告诉她的,离学校不近但是人少,她不想等太久才来了这边,没想到还能遇到熟人。
虽然蒋西没问,他还是主动说:“我今年就要毕业,到时候要回原单位工作,跟单位确定一下文件。”
他是被推荐上的大学,上学期间工资单位也是照常付,到时候要先回原单位继续工作。
蒋西知道这件事,她还听说前段时间,有被推荐上学的跟考上学校的学生发生了冲突。
汪向东问蒋西:“过段时间放暑假你要跟我一块回去吗?到时候我提前去车站买票,给你的票也买了。”
跟他一块回去?被顾宁山知道,不知道要怎么折腾她。
连连摇头拒绝:“我们班有青城附近的,已经说好一块回去了。”
就是她们班的苏丽,两人当了几个月同学才知道她们是半个老乡。
汪向东不死心,又问她要不要一块回学校,蒋西脸色变换,又说要去市里一趟。
她觉得汪向东应该知道自己结婚,因为李大娘跟汪向东是亲戚……李大娘就住在自己家隔壁,自己结婚她肯定知道啊。
汪向东现在是干什么?勾引她?
她想了想顾宁山,实在想不出别人比顾宁山好在哪,自己没有移情别恋的理由。
想了想又直白的说:“我已经结婚了,不跟男同学一块回去。”
他脸色有些挂不住,还没等他再说什么,有公交车来蒋西一溜烟上去了。
她避人的心思太明显,京大不算小,一直到期末汪向东都没能再遇到过人。
因为是第一个学期,大家都憋着劲想考个好成绩。
专业课老师经常把蒋西当作学习典型树立,她不能丢老师的人,也立志要考个好成绩。
每天最早到教室,最迟一个走。
看她这么努力,她们宿舍的人都不好意思懒惰,没两天就从她一个人早出晚归,变成了一个宿舍都早出晚归。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结束以后成绩出来,蒋西是专业第一,宿舍另外七个人也都在前二十。
终于能松了口气,走之前大家一块去学校外面合伙吃了顿饭。
这两个月京大周边突然出现了两家小饭馆,吃饭不要粮票肉票,在京大传开以后经常有学生光顾。
今天她们再去,发现路上竟然还有人偷偷摆摊卖一些零碎头绳和衣服。
没想到周玉琴不问青红皂白就站蒋西那边,也没想到蒋西脸皮这么厚,自己还什么都没说,她就要自己出钱。
要是知道她是这种人,打死他也不会跟蒋西说一句话。
让他出钱,真是比要他的命还难受。
众目睽睽之下蒋西一脸伤心的说:“班长,算了,是我会错意了……真是对不起孙栋梁同志,没想到你说的帮助不是这种帮助。”
说完她好奇道:“那你说要帮助我,是打算怎么帮助呢?”
孙栋梁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蒋西也不打算问到底,点到为止又跟周玉琴道歉,表示自己省吃俭用能凑出来买收音机的钱。
周玉琴看着她身上的外套欲言又止,最后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只是后面两天,还真有要给她出钱买收音机的人。
后来她把这件事当作趣事写进信里,寄给了顾宁山,一周后就收到了一千块的加急汇款。
当然这是后话,可以暂且不提。
最终还是蒋西还是加入了买收音机的队伍里,因为张玉兰也说自己一个收音机太显眼了。
蒋西想了想,把收音机从青城搬到京市太费力气,还是算了。
这件事以后,孙栋梁就开始绕着蒋西走,也没有再试图给她什么帮助。
而孙栋梁并没有停止自己的行为,只是等到五月份的时候,他在乡下插队时的爱人孩子到京大来找他,大家都知道了他结婚的事。
第99章 之前贴满大……
之前贴满大字报的公告栏,已经被清理干净。
现在只贴了一张处理通告,蒋西跟孙爱红挤在前面看热闹。
孙爱红小声读出上面的字:“因外语系孙栋梁,作风不正……特记大过处分,望全体同学引以为戒,谨言慎行。”
因为是开学以来第一张处理通告,围观的人很多。
蒋西听到有人再打听:“是哪个班的啊?”
她和孙爱红对视一眼,抬手挡住脸退出人群。
“他这还不如被退学呢。”蒋西吐槽:“我们系人又不多,不用几天就知道他是我们班的了。”
英语一班的人肯定要被指指点点,这个孙栋梁真是害人不浅。
原来孙栋梁不止在她们班结交女同学,促进两人革命友谊。
还在外语系别的班结交,就这样通过同学结交了隔壁系的一位女同学,并且两人确认了关系。
就在上星期,孙栋梁的妻女来了学校找他。
隔壁系的女同学得知自己被骗,一怒之下把他告到了学校。
学校对男女作风的问题抓的很严,所以给孙栋梁记了一个大过。
因为孙栋梁的事,她们辅导员最近抓的特别紧。
蒋西每天早出晚归,连给顾宁山寄信的时间都没有。
好不容易等到休息天,一大早就起床去邮局排队,准备打电话给他。
京市电话转青城属于长途电话,她要先打电话给长途台。
把顾宁山所在的厂区科室报给接线员,接线员打给电路厂找到顾宁山,让他接长途电话才行。
邮局排队打电话排了半个小时,长途转接又等了一个多小时,蒋西才终于跟顾宁山通上电话。
“喂?是师兄吗?我是蒋西。”
长途电话比短途更贵,电话那头顾宁山接了电话只来得及说了一声是。
蒋西的嘴就跟机关枪似的,开始又快又急的说话。
“你有没有收到我的信,之前我在信里给你说的那个孙栋梁,因为个人问题被学校记了大过。因为他……,真是烦死他了,我等不及给你写信,因为我很想你,干脆打了电话给你,不过话费太贵了,我们只说两分钟就挂电话。”
他们的通话内容接线员能听到,蒋西知道不敢说太多,趁乱说了两句给顾宁山听。
好像这样接线员就听不到一样,她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让顾宁山笑起来。
声音通过电话线传到蒋西耳边,磁性的声音让还在喋喋不休的人感觉耳朵发痒,一时忘记了说什么。
顾宁山终于找到说话的机会,连忙告诉她:“我也想你,家里一切都好。你没时间给我寄信,我有时间给你寄,记得去传达室拿信。”
“还有你不在我也经常去爸妈那里,半个月前妈在车间不小心把腰闪了,住了两天院,你别担心,医生说不严重,我也有去家里帮忙,你好好在学校学习,还有一个多月就放假了到时候我去接你好吗?”
还在为李群芳悬着心的人,听到最后一句话连忙反应过来:“不要你来接,我自己可以回去。我有一个女同学……”
想起他之前给自己寄钱的事,蒋西在女同学上加重声音:“她跟我顺路,比我提前一站下车,到时候我们一块回去。”
她又问了连忙问了爸妈怎么样,听说李群芳已经恢复,并且回车间上班,蒋西才放下心。
几句话说完已经要到挂电话的时候,她握紧电话筒,带着哭腔说了一句:“我……”
知道她想说什么,顾宁山的心顿时如灌了水般沉重,只感觉心脏几乎就要爆炸。
“我知道,我知道,妞妞。”
两人都欲言又止,挂了电话交了五块钱出去。
蒋西耷拉着头出去,没注意汪向东跟在她身后。
邮局的电话摆在柜台上,想打电话的人没有隐私,大家都能听到对方说了什么。
所以蒋西以为别人没听到她夹杂在混乱语序里的想念,实际上这些话一句不漏地传到了汪向东耳朵里。
他早就打完了电话,走的时候看到蒋西,故意多等了一会,没想到听到蒋西如此大胆的发言。
等着打电话的人也有不少听到的,甚至伸头在看她,但是她却置若罔闻。
出了邮局看着人走远,汪向东呆呆地看了她一会,最后还是疾步跑上去。
“蒋西——”
被喊的人停住脚步回身,看到是汪向东,还调整了表情跟他打招呼:“你好,汪同志。”
“你来这边打电话吗?”
汪向东面色如常,蒋西并不知道他听到了自己打电话,点了点头问他:“你也来这边打电话?”
“是的,这边人少些。”这个邮局还是蒋西室友告诉她的,离学校不近但是人少,她不想等太久才来了这边,没想到还能遇到熟人。
虽然蒋西没问,他还是主动说:“我今年就要毕业,到时候要回原单位工作,跟单位确定一下文件。”
他是被推荐上的大学,上学期间工资单位也是照常付,到时候要先回原单位继续工作。
蒋西知道这件事,她还听说前段时间,有被推荐上学的跟考上学校的学生发生了冲突。
汪向东问蒋西:“过段时间放暑假你要跟我一块回去吗?到时候我提前去车站买票,给你的票也买了。”
跟他一块回去?被顾宁山知道,不知道要怎么折腾她。
连连摇头拒绝:“我们班有青城附近的,已经说好一块回去了。”
就是她们班的苏丽,两人当了几个月同学才知道她们是半个老乡。
汪向东不死心,又问她要不要一块回学校,蒋西脸色变换,又说要去市里一趟。
她觉得汪向东应该知道自己结婚,因为李大娘跟汪向东是亲戚……李大娘就住在自己家隔壁,自己结婚她肯定知道啊。
汪向东现在是干什么?勾引她?
她想了想顾宁山,实在想不出别人比顾宁山好在哪,自己没有移情别恋的理由。
想了想又直白的说:“我已经结婚了,不跟男同学一块回去。”
他脸色有些挂不住,还没等他再说什么,有公交车来蒋西一溜烟上去了。
她避人的心思太明显,京大不算小,一直到期末汪向东都没能再遇到过人。
因为是第一个学期,大家都憋着劲想考个好成绩。
专业课老师经常把蒋西当作学习典型树立,她不能丢老师的人,也立志要考个好成绩。
每天最早到教室,最迟一个走。
看她这么努力,她们宿舍的人都不好意思懒惰,没两天就从她一个人早出晚归,变成了一个宿舍都早出晚归。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结束以后成绩出来,蒋西是专业第一,宿舍另外七个人也都在前二十。
终于能松了口气,走之前大家一块去学校外面合伙吃了顿饭。
这两个月京大周边突然出现了两家小饭馆,吃饭不要粮票肉票,在京大传开以后经常有学生光顾。
今天她们再去,发现路上竟然还有人偷偷摆摊卖一些零碎头绳和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