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三人对视一眼,感觉有些不对,便用力推门。
  那门竟然没锁,一下便被推开了。
  屋子里,孙大娘和燕眺倒在地上,口鼻处有鲜血流出,状若中毒。
  三名黑衣人一见这情景,当场傻眼了。
  一人快步走上前,摸了摸地上二人的脉搏,摇了摇头。
  三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祝澜身为朝廷的御史中丞,居然会干出这种杀人灭口的勾当!
  李茂在马车内得到消息,惊得一把拉开车帘:
  “死了!?”
  那为首的黑衣人本是李正清的手下,这次被指派来帮李茂做事。
  他对这个不学无术的公子哥早就心生不满了。
  一行人昨日便已经抵达青溪镇,若早些行动,或者下午干脆从那邻居手中将燕眺直接抢走不就好了?
  即便闹到官府,主人也会出手摆平的。
  可就是李茂这个家伙,也不知哪来的自信,说祝澜这种人自诩正义,肯定会想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孙大娘交出燕眺,不可能采取极端的手段。
  正因他这样说,自己这些人这才一直等到晚上祝澜离开才动手。
  结果晚了一步,坏了主人的大事!
  看着李茂如遭雷击的模样,黑衣人知道不可能指望他再想出什么好办法了,便道:
  “事已至此,那便按我们的规矩来,为保万无一失,我这便回去补刀,将事情坐实。
  然后再传信给主人,看他下一步如何发落。”
  李茂有些木然地点点头,黑衣人侧目看了他一眼,折返回了孙大娘家。
  孙大娘和燕眺的尸首仍静静躺在地上。
  黑衣人在屋内四下检查了一圈,确定没有留下旁的线索,于是抽出刀,对准了孙大娘的尸体。
  藏身于房梁上的青黛注视着眼前的一幕。
  祝澜先前便担心这些人心狠手辣,看到尸体还不肯罢休,可能会选择补刀。
  于是让青黛留下,万一发生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也要救下孙大娘和燕眺。
  只要闹出大的动静,将官府的人引来,那些见不得光的杀手自然会退去。
  眼看那柄尖刀已经被高高举起,青黛正欲出手,却听得外面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有人高喊“官府办案,闲杂人等速速让开”。
  那黑衣人显然没有料到,动作一顿,敏捷地翻窗而逃。
  青黛也悄然离去,方向与那黑衣人相反。
  很快,孙大娘的房间被人猛地推开,一名捕快模样的人站在门口,见到屋内景象显然吃了一惊。
  “县尉大人,屋内发现两具尸体,疑似中毒身亡!”
  县尉快步上前察看,眉头紧锁,他接着注意到屋内半开的窗户,对捕快道:
  “去查窗下是否有脚印,我怀疑贼人已经跳窗而逃。”
  他话音刚落,身后不远处忽然传来一名女子的声音。
  “且慢。”
  祝澜在众人的注视下缓步而来。
  “你是何人?”县尉厉声喝问。
  “县尉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县尉皱眉,“这里是命案现场,有什么话你就快说!”
  祝澜不言,只定定望着他。
  县尉只觉这女子目光中透出的威严不似常人,二人对视片刻,县尉道:
  “好吧。”
  他与祝澜走到一旁,问她究竟是何人,有什么话要说。
  祝澜的手中多出一枚御史台的令牌,县尉一见,面色顿时肃然。
  “您……您是御史台的……”
  祝澜手掌轻轻下压,让他不要声张,低声道:
  “本官来此,有要案要办,还请县尉配合。”
  县尉连忙称是,不敢多加打听,只等上官吩咐。
  祝澜注视他片刻,道:
  “本官问你,你为何忽然深夜带着一众捕手来此?”
  县尉垂首道:“下官听闻这里发生了命案,职责所在,所以连夜带人赶来…”
  祝澜神色一凛,“你知道这里发生了命案?是有人报官?”
  她心中奇怪,自己给孙大娘和燕眺服下假死药的事情,只有自己和青黛几人知晓。
  这期间也没有其他百姓经过,怎么会有人去报官呢?
  县尉听她这样问,连忙抬头解释:
  “下官方才在衙内正要下值,结果忽然有一封绑着石头的信被丢进了县衙里。
  下官拆开一看,那信上说此地有案件发生,要本官即刻带人前来。”
  祝澜问他信在何处。
  “带了,带了。”县尉从怀中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信纸,递给祝澜。
  祝澜展开一看,双眉皱得更紧。
  那信上写了孙大娘家的地址,之后跟了五个字——“有危险,速去”,旁的什么也没写。
  最重要的是,信上的每个字都是从不同的书籍刊本上剪下来拼贴而成,根本无从辨认笔迹。
  很显然,送信人想要刻意隐瞒身份。
  而李家人和自己一样,都不希望燕眺的事情惊动当地官府,所以除非特殊情况,绝不可能主动报官。
  送信人究竟是谁?
  从结果来看,此人或许是为了保护燕眺……
  可除了李家人,还有谁会知道这其中内情,并且有动机保护燕眺呢?
  难不成还有一股势力?
  祝澜心中一时没有答案。
  县尉试探着问:“大人,若无他事,下官便……那屋里可还躺着两个人呢,下官得叫仵作来验尸啊。”
  “那二人没有死,两个时辰后自会苏醒。”祝澜说。
  “啊?”县尉愣住了,看着祝澜,“莫非……”
  他小心看了看祝澜的脸色,最后选择没有多问。
  县尉思索一阵,道:“既然如此,那下官是否先销案……”
  “不。”祝澜沉声开口。
  “你得接着查,而且,还要大张旗鼓地查。”
  第602章 军备司
  很快,孙大娘与燕眺的“尸体”被带回县衙。
  翌日清晨,县衙便张贴出了悬赏线索缉拿凶手的告示,孙大娘母子遭贼人所害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大街小巷。
  与此同时,一辆马车正疾驰在桐州向北的官道上。
  车厢内除了祝澜与燕璟,还有孙大娘与真正的燕眺。
  孙大娘将燕眺紧紧抱在怀里,带着警惕的目光时不时打量祝澜。
  祝澜并不在意她的打量,掀开车帘问:
  “确定没有尾巴跟上来么?”
  水碧打马上前,道:“姑娘放心,我与朱砂方才绕道检查过,没有人跟随。”
  祝澜点点头,京城本在桐州以南,自己为了防止引起李家人的注意,在县衙的掩护下金蝉脱壳,向北而行。
  既然确定无人跟踪,那便可以转道回京了。
  ……
  七日后,一行人总算接近京城。
  不过祝澜却并未直接入城,而是直奔设立在城郊的军备司。
  这一路上都太过顺利,祝澜心中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
  先前在桐州,那位神秘的送信人,至今也不知是何方神圣。
  保险起见,她需要将燕眺送到一个足够保密安全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非周达管辖的军备司莫属。
  军备司的位置偏远,外人只道是朝廷为了隐藏大批军备物资,却不知军备司实际是周达用来试验火炮的秘密基地。
  祝澜带着孙大娘与燕眺见到周达,说明情况后,周达当即拍着胸脯保证,将人放在自己这里绝对万无一失。
  接着二人又沟通了京城近期发生的事情。
  京城的伙伴们早已互通过情报,祝澜此时才得知徐太傅遇刺,通运钱庄藏有内鬼的事情。
  周达还告诉祝澜,徐太傅一死,小皇帝的脾气愈发古怪难测。秦雨薇略施手段,已经引起燕宁对李家人的不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一点点的不满,只要利用得当,便能变成燎原之火。
  “前几日,朝中有人旁敲侧击打听军备司的情况。后来我暗查一番,背后果然是那李正清指使的。”
  祝澜点点头,沉吟着道:
  “李正清本想将燕眺作为自己的底牌,如今他以为燕眺已死,加上皇帝对李家也开始猜忌,他应该感受到了危机。
  如果我是李正清,也会选择尽早动手,在皇帝彻底失控前除掉太后,让皇帝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
  周达说:“按照惯例,秋山巡狩就在下个月。到时宗室们全部前往秋山,那边虽有禁军守卫,但终究是野外山林,比不得皇宫安全。李正清若要动手,应该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吧?”
  “没错。”祝澜道,又问周达:“对了,你方才说通运钱庄的内鬼已经被悠悠找到了?”
  “对,就是她请去给闻人月白诊疗的金姨。”
  “身份确定?”
  “万无一失。”
  “好。”祝澜点头,“现在无人知晓我已回到京城,以及燕眺尚在人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