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徐公子平日都住在这里?”祝澜打量四周,装作随意问道。
  下人点头,还主动说,若祝澜与燕璟觉得无聊,也可四处走动看看。
  “四处走动……会不会有些唐突?”祝澜打趣道,眼神却观察着对方的神情变化。
  那人却道无妨,平日里乡里乡亲经常来串门,徐家也没什么值钱东西,更不必遮掩。
  “难得,难得。”
  祝澜称赞两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便带着燕璟在徐府四处闲逛起来。
  徐府也不大,只是个普通的二进院落,后面有一汪小池塘。
  徐知远的书房里摆着几样瓷器,成色偏旧,看着像是古董,实际上手一模便知是赝品,假得不能再假了,
  祝澜一番观察下来,还真没发现任何值钱的物件。
  她又想起今天雅集上,那刘老爷和徐知远眉来眼去的模样,再次“不经意”问道:
  “对了,今日雅集听闻那位刘老爷的捐款数额,整整比去年多出一倍。
  不知这位刘老爷……究竟捐了多少呀?”
  她本想试试对方听到这个问题的态度,对方却脱口而出:
  “去年四千两,今年整整八千两呢!”
  祝澜有些诧异,问他如何知晓得这么清楚。
  对方说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县里每年都有公示的。
  “听闻这一带的义学都是徐家在代官府管理,那这捐赠的银两,应该也会直接送到徐公子手中?”
  对方一愣,明显被问住了。
  祝澜立刻岔开话题:“你是茂县本地人吧?不知茂县可有什么有意思的去处,或者特色美食?”
  说到这些话题,那人顿时来了精神,滔滔不绝为祝澜二人介绍起了茂县的风土人情。
  祝澜装作认真听着,心思早已落在别处。
  太傅徐明是只老狐狸,这位徐公子看起来也不是笨人。
  徐府的下人应该根本接触不到徐家真正的秘密,想要抓到徐家的把柄,必须和徐知远正面接触。
  当然,还有那位富商刘老爷。
  徐府不大,祝澜与燕璟随便转了转,就绕回了门口。
  这时恰巧徐知远进门,对二人拱手笑着道:
  “二位姑娘久等,走走,我们进去说!”
  徐知远亲自将祝澜与燕璟迎入正堂,让人看座奉茶。
  他先装模作样地扯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随即话锋一转,看向燕璟道:
  “对了,方才这位小姑娘所作诗句中,有提到‘松雪斋’三个字,莫非是京城的松雪斋?”
  燕璟眨眨眼,“你不是也去过么,还问我?”
  祝澜眉头一皱,提醒似的看了她一眼,燕璟却仿若不觉。
  徐知远见状,决定从燕璟下手,进一步问道:
  “那松雪斋乃是京城名楼,而且是礼部侍郎李正清李大人的私人住所,据说从不让外人入内。
  李大人文才出众,年轻时还曾号称‘松雪斋主’。
  观姑娘所作之诗,似乎对松雪斋相当熟悉,却不知与李大人的关系是……”
  问到最后,徐知远的语气已经变成了小心翼翼的试探。
  “他是我——”
  “咳咳!!!”祝澜用力咳嗽起来,把燕璟最后那个字瞪了回去。
  但已经晚了,徐知远只感觉头皮一炸,整个人都凌乱了。
  他看清了刚才燕璟的口型。
  最后没说出口的那个字分明是……
  可那位李侍郎不是还没有成家么,怎么会有这么大一个闺女?
  莫非,莫非……!???
  惊雷在徐知远的脑子里一道接一道炸开,他有些僵硬地转头看向祝澜。
  一个年轻姑娘,一个小女娃,都是从京城来的,而且能够出入松雪斋,说明他们在李侍郎府上住过啊!
  莫非是李侍郎感觉藏不住了,才将她们送出京城!?
  至于她们娘俩为何会出现在茂县,莫非是因为自己与李侍郎的关系……
  这是侍郎大人的托付,都是自己人啊!
  徐知远浑身一震,有些话就要脱口而出。
  但一瞬间,他又忍住了。
  不行,刚才一番推论,还是自己脑补的成分居多。
  徐知远紧张地吞了一口唾沫。
  再看看,再看看。
  确定身份了,再坦诚相见也不迟。
  第581章 鹿首印
  就在徐知远大脑飞速运转,战术性地低头喝茶时,祝澜却开口了。
  她看了一眼燕璟,幽幽叹了口气:
  “不瞒徐公子,我们的确是从京城而来。京城……出了一些事情,松雪斋只怕很快要有新主人了。
  我带着这孩子跋涉千里,只为了寻一处安身,却不知这茂县是否容得下……”
  云里雾里几句话,徐知远的脑子都快转出火花了。
  没错没错,怪不得李侍郎从不让人进入松雪斋,原来这么多年金屋藏娇,连孩子都这么大了。
  上回他的手下来茂县和自己见面,也透露李侍郎打算向禁军统领的妹妹提亲。
  这事若成了,松雪斋可不就有新的女主人了么?
  所以眼前这女子才只能带着孩子离开,二人来到茂县找自己,肯定也是李侍郎授意。
  不过她刚才问不知茂县是否容得下又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试探自己对李家是否还忠心?
  可万一她们是在忽悠自己怎么办?
  徐知远左右为难,思来想去,最后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先好生招待这母女二人,但是不要暴露自己和李家的关系。
  只要自己不说,谁能看出破绽?
  然后再暗中派人前往京城,向李侍郎确认这件事。
  这时祝澜又开口了,让燕璟先自己到院子里玩。
  燕璟看起来无忧无虑,立刻像只快乐的小蝴蝶飞走了。
  燕璟离开,祝澜才起身对徐知远盈盈一拜,戚然道:
  “徐公子目光如炬,应该已经猜到了这孩子的身份。
  我乃罪臣之后,这么多年没名没分,李大人对外也从不提起此事,这孩子对我更是只以‘姨娘’相称,不知真相。”
  祝澜又说李正清安排自己带着燕璟来茂县,只说此处安全,让她们先隐姓埋名住下,如果遇到急事可以向徐家求助。
  她还说出发前李大人千叮万嘱不可暴露身份,却不想被慧眼如炬的徐公子仅仅通过孩子诗中“松雪斋”三个字看出了端倪。
  祝澜一脸无奈又钦佩,徐知远被她夸得有些飘飘然。
  也是,李侍郎在外人眼中向来洁身自好不近女色,谁能想到他私底下居然和外室孩子都有了呢?
  这种不光彩的事,换谁都要藏着掖着。
  自己直接送信到京城去问他,那不就说明知道了他的秘密?李家人回头给自己穿小鞋可怎么办。
  罢了罢了,且收留她们一段时间,又掉不了一块肉。
  两人话至一半,有人来通传,说刘老爷在家中设宴,请参与雅集的众人一同赴宴。
  ……
  祝澜带着燕璟,跟在徐知远身后来到刘府。
  祝澜站在门口感叹了一句好生气派,难怪连捐赠都出手那般阔绰。
  徐知远笑笑没有说话。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聊的多是些风雅之事,却不知是谁带头问了一句,不知刘老爷在外边做的是什么生意。
  刘老爷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也不避讳,说自己做着些倒卖茶叶的生意。
  对方是个书生,似乎对此很有兴趣,隐隐流露出想要参与之意,毕竟谁不想跟着别人发财?
  刘老爷闻言,下意识看了徐知远一眼,随即摸了摸鼻子。
  一系列的小动作被祝澜尽收眼底。
  刘老爷想要转移话题,那书生却向众人诉起了苦。
  他说自己前两年也想做些小买卖,但苦于没有本钱,于是将祖宗传下来的一处老宅抵押给了通运钱庄,这才贷了八百两银子。
  他本想靠着这八百两翻身致富,谁知这两年行情不好,到现在都没回本,只能另外谋些路子。
  如果明年自己还赚不回本金加利息,那老宅可就要彻底归通运钱庄了。
  众人听闻他的遭遇,无不唏嘘感慨。
  刘老爷却笑了,摆摆手道:“无妨无妨,今日你的诗文本老爷很是欣赏,这样吧,改日我替你去和通运钱庄的糜管事说一声,请他通融通融,再多给你宽限一年。”
  书生有些错愕,“可是我已与钱庄签了契,他们怎会同意延期……”
  刘老爷得意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那是一只小巧的金质印章,顶端雕着一只鹿首,祝澜一眼便认了出来,但没有作声。
  众人好奇观望片刻,有识货者诧异地叫了起来:
  “这是……通运钱庄‘七宝金印’中的鹿首印!?”
  那书生显然不懂,忙问何为鹿首印。
  识货者立刻侃侃而谈,说通运钱庄发行七宝金印,能够拿到金印之人非富即贵,都是通运钱庄的大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