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洛阳城坚固,李世民围攻十余日未果,又与增援的窦建德激战。最终收复洛阳城时,城中百姓已被困了大半载。
此间,王世充牢牢把持城中粮仓供给军队,洛阳城粮价疯涨,一匹绢才值三升粟,十匹布方能换一升盐,服饰珍玩,贱如土芥1。
粮所剩无几,百姓们就嚼树叶草根,吃光草叶后,只能将泥土放入瓦瓮中,水淘砂石取上层浮泥,掺着米糠发做饼充饥,甚至出现了“人相食”1。
莫婤想着先前那些软脚肥身的家丁,有了答案,应是吃多了泥饼,患上了营养不良性水肿2。
“你们如何得知是鬼胎的?”卢晓妆继续发问,她没见过鬼胎但觉莫大人定知,方才便胸有成竹地扯了谎。
来夫人讳莫如深,只是领着她们的步子更快了些。
行至布置成产房的偏殿,莫婤见着了一大肚来夫人,瘦骨嶙峋的脸上,镶嵌着双大大的眼睛,突出的眼仁黝黑,虽闪着善意,却仍将卢晓妆吓得低呼一声。
“许是瘿病3?”王清歌扶住卢晓妆,同莫婤轻声道,见她颔首,卢晓妆努力平复心绪猜测道:“难道又是畸胎瘤?”
话音刚落,来夫人端来个马子4,卢晓妆捏着鼻子探头一瞧,溢出声惊呼后干呕不止。
只见马子中,血淋淋地漂着个东西,水波一荡,上头挤得密密麻麻的水泡愈发晶莹透亮。
莫婤淡定地从身旁的白瓷长颈瓶中抽出根孔雀翎,仔细地在血块水泡间拨弄。
端着马子的来夫人,面色惨白地缓缓道:“鬼胎头回出现时,城中接生馆还未关完,有一高阶稳娘说若女子腹大如孕,血崩下血泡,内有物如虾蟆籽或鱼籽,定是鬼胎了!都是我等族中作的孽,定是冤魂来索命了!”
“娘!”卧榻上的
癸娘子哀鸣道,来夫人身形颤抖着继续道:“我等不过是来家旁支,自来安安分分,定是主支犯了恶业杀生,方牵连我等!”
眼见来夫人要魔怔了,莫婤忙出言劝慰道:“夫人别想左了,应是缺粮造成了。”
“真的?当真如此?”来夫人对莫婤的神通早有耳闻,心中松动了几分却仍不停向其确认。
莫婤颔首道:“鬼胎多难听,瞧它状似葡萄,不如就叫葡萄胎罢。”
葡萄胎是一种妊娠相关异常情况,属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
引发葡萄胎的原因很多,营养不良就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缺乏维生素a和叶酸5。
正用帕子捂着唇的卢晓妆,脑海中浮现水泡成串吊在树上,瞬时又泛上股酸意,暗暗发誓再也不吃葡萄了。
“不是鬼胎,那我孙……”来夫人心头升起妄念,紧拽着她询问道。她却是缓缓摇头:“葡萄胎中无胎儿心智脉搏。”
“那……那如何能让它出来!”来夫人想着城中血崩而亡的女子们,瞬时软了腿,跌坐到她脚边泪流不止。
“夫人放心,我有法子的。”她蹲下身,掏出条手帕为其拭去泪水,回头朝卢晓妆道:“你去车上将接产箱和包被送来。”
待卢晓妆奔出去后,她唤上王清歌搬了两个及腰高的四角花几,铺上厚褥子,让癸娘子横卧于榻上,双腿分而高抬放于花几上,摆出截石位。
来府家丁遣散了一批又逃了一批,只剩两个面黄肌瘦的小丫鬟,来夫人只好亲自领着她们去了灶房烧水。
莫婤正用三指扩张着阴丨道,卢晓妆提接产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名抱着布单的娘子。
“你们怎来了!”莫婤一面惊喜地望着来人道,一面飞速接过布单为癸娘子铺巾。
春桃帮她铺,紫烟拿出凫嘴钳润滑,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回应道。
“大人有召,我等可是连夜出发!”
“在府衙处等你几日了,长孙大人日日去城门当望妻石!”
“他今日被秦王拉去商议大计,得了你的消息就唤了我们一道来!”
同她一道的女官和稳娘们,皆分驻各城嗣昌局和妇孺院,她出发前同留守京师的崔兰亭和楚鸾镜去了信,让她们再召些自愿出京的女官稳娘前来支援,谁知春桃和紫烟竟也报名了。
“阿忌也来了?”
妥善安置好凫嘴钳后,她边喂癸娘子服下“桂枝茯苓丸6”,边轻声问道。
见两人憋笑点头,她赌气般转身躲开她们的视线,在接产箱中找出个银匙消毒后,王清歌已喂癸娘子喝下了引产汤。
城中女子丧命于鬼胎,一是因无法辨别其为鬼胎,二是辨别后狠不下心堕胎。
而葡萄胎若不及时处理,常见为血崩而亡,更罕见的会发生恶变,转移至母体的肺脑肝等部位,备受折磨如厉鬼附身,最终也难逃一死。
因而,城中人人谈及色变,再加上阴魂厉鬼的谣传,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待癸娘子流下大部分组织后,她再用长柄银匙轻轻刮宫底及双脚7,将其彻底清理干净,以防残留宫内引发感染。
从来夫人手中接过热水,将其会阴冲洗干净后,仔细交代了诸多注意事宜,正要带着稳娘和女官们告辞离去,来夫人就朝她怀中塞了许多金银首饰。
“莫大人快收下,这些死物比不上我儿媳的命,连半袋粮食也换不来!”
瞧着来夫人千恩万谢的模样,她迟疑半晌还是收下了。
出了来府,扑进长孙无忌怀中,同他耳语一番后,他派人悄悄同来夫人送了袋粳米。
三日后,李世民同长孙无忌处理叛军、厘清牢狱中的冤案。
同时,他还命房玄龄进入洛阳城中的中书、门下省,收集隋朝遗留的图籍典制和诏书文书。命窦轨封存了城内的仓库和金库,没收金钱布帛。
钱财除了赏予有功的将士外,还买了大批粮食分发与城中百姓。
莫婤对照房玄龄找出的户典,携众女官重新登记洛阳城中百姓的户籍,原本三万多户的洛阳城,竟只余下三千户8。
在重登户籍时,若遇上大肚妇人,她还会亲自把脉,诊出数滑者就会为其服上一碗温和的活血化瘀药,如四物汤9,待排出葡萄状血物,确诊其为葡萄胎后便会为其堕胎。
一时间,洛阳城中妇孺对莫婤闻风丧胆,而此份畏惧一直持续到了十月。
第144章
武德四年,十月。
一举平定了中原的李世民,赫赫战功加身无人能及。李渊深感旧有官阶不配其盖世功勋,遂另发徽号,封其为
——天策上将
位列王公之上,增邑两万户,赐金车一辆,王公之衮衣和冠冕一套,玉璧一双,黄金六十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仪仗四十人1。
“古往今来,唯二弟一人矣。”册封大典后,李建成温文儒雅地祝贺道,眼底却写满了忌惮。
李世民装没瞧见他的嫉妒,朗笑着回道:“皆归功于太子和齐王。”
此话让李建成再绷不住,拂袖而去。他知其是笑他武学不精,笑三弟丢了太原,怒发冲冠之余只能劝慰自己:
“三弟败落只因年幼,日后定能为大唐开疆拓土;我是太子只需坐守江山,自有武夫为我征扩疆域。”
瞧着面红耳赤远去的太子,李世民心头畅快了些,敷衍完恭贺的大臣后回了承乾殿。
莫婤正同观音婢一道铺着从汾州带回来特产,龙须席,以龙须草编织而成,质地柔软舒适,颇为珍贵。
早得了前朝消息的二人,恭贺之词还未说出口,就见李世民眼底猩红一片。
“王爷怎同小时一般,喜悦就哭鼻子?”观音婢一面调侃,一面屏退宫人。莫婤端着笑,送宫人出屋后关紧了门。
屋中再无旁人,李世民方徐徐开口道:“可怜大哥看不穿,不过又是招制衡,对我亦谓招安?”
天策上将是武官中最高的官职,听着威风八面却又低于文官之首的三师2。美其名曰李渊特设,不过是他不愿授予他更高的三师,妄用神圣的名号安抚他的法子。
这一招可谓是另辟蹊径,既能哄得他衷心为大唐卖命,缓和他对太子的敌意,使制衡之策起效;又能抚慰崇敬他的将士、百姓,俘获人心。
时至今日,莫婤听他这般道,望着挺拔如松的他,双眸红透,额间青筋暴起,方知众人津津乐道的头衔,竟让他这般意难平。
深喘几息,他平复半晌后道:“至此而止了吗?”
“自不会!”观音婢紧握他双手坚定道,“放手去搏,刀山火海我皆陪你闯!”
往后数年里,李世民明面上醉心文学,开设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每日引荐,分番直宿3。
实则是组建了自己的文官队伍,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十八人以本官兼任文学馆学士,号称十八学士3。
暗中,李世民更是将天策上将这一名号用到淋漓尽致,笼络了军中统帅将领,将大唐兵权彻底收入囊中。
此间,王世充牢牢把持城中粮仓供给军队,洛阳城粮价疯涨,一匹绢才值三升粟,十匹布方能换一升盐,服饰珍玩,贱如土芥1。
粮所剩无几,百姓们就嚼树叶草根,吃光草叶后,只能将泥土放入瓦瓮中,水淘砂石取上层浮泥,掺着米糠发做饼充饥,甚至出现了“人相食”1。
莫婤想着先前那些软脚肥身的家丁,有了答案,应是吃多了泥饼,患上了营养不良性水肿2。
“你们如何得知是鬼胎的?”卢晓妆继续发问,她没见过鬼胎但觉莫大人定知,方才便胸有成竹地扯了谎。
来夫人讳莫如深,只是领着她们的步子更快了些。
行至布置成产房的偏殿,莫婤见着了一大肚来夫人,瘦骨嶙峋的脸上,镶嵌着双大大的眼睛,突出的眼仁黝黑,虽闪着善意,却仍将卢晓妆吓得低呼一声。
“许是瘿病3?”王清歌扶住卢晓妆,同莫婤轻声道,见她颔首,卢晓妆努力平复心绪猜测道:“难道又是畸胎瘤?”
话音刚落,来夫人端来个马子4,卢晓妆捏着鼻子探头一瞧,溢出声惊呼后干呕不止。
只见马子中,血淋淋地漂着个东西,水波一荡,上头挤得密密麻麻的水泡愈发晶莹透亮。
莫婤淡定地从身旁的白瓷长颈瓶中抽出根孔雀翎,仔细地在血块水泡间拨弄。
端着马子的来夫人,面色惨白地缓缓道:“鬼胎头回出现时,城中接生馆还未关完,有一高阶稳娘说若女子腹大如孕,血崩下血泡,内有物如虾蟆籽或鱼籽,定是鬼胎了!都是我等族中作的孽,定是冤魂来索命了!”
“娘!”卧榻上的
癸娘子哀鸣道,来夫人身形颤抖着继续道:“我等不过是来家旁支,自来安安分分,定是主支犯了恶业杀生,方牵连我等!”
眼见来夫人要魔怔了,莫婤忙出言劝慰道:“夫人别想左了,应是缺粮造成了。”
“真的?当真如此?”来夫人对莫婤的神通早有耳闻,心中松动了几分却仍不停向其确认。
莫婤颔首道:“鬼胎多难听,瞧它状似葡萄,不如就叫葡萄胎罢。”
葡萄胎是一种妊娠相关异常情况,属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
引发葡萄胎的原因很多,营养不良就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缺乏维生素a和叶酸5。
正用帕子捂着唇的卢晓妆,脑海中浮现水泡成串吊在树上,瞬时又泛上股酸意,暗暗发誓再也不吃葡萄了。
“不是鬼胎,那我孙……”来夫人心头升起妄念,紧拽着她询问道。她却是缓缓摇头:“葡萄胎中无胎儿心智脉搏。”
“那……那如何能让它出来!”来夫人想着城中血崩而亡的女子们,瞬时软了腿,跌坐到她脚边泪流不止。
“夫人放心,我有法子的。”她蹲下身,掏出条手帕为其拭去泪水,回头朝卢晓妆道:“你去车上将接产箱和包被送来。”
待卢晓妆奔出去后,她唤上王清歌搬了两个及腰高的四角花几,铺上厚褥子,让癸娘子横卧于榻上,双腿分而高抬放于花几上,摆出截石位。
来府家丁遣散了一批又逃了一批,只剩两个面黄肌瘦的小丫鬟,来夫人只好亲自领着她们去了灶房烧水。
莫婤正用三指扩张着阴丨道,卢晓妆提接产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名抱着布单的娘子。
“你们怎来了!”莫婤一面惊喜地望着来人道,一面飞速接过布单为癸娘子铺巾。
春桃帮她铺,紫烟拿出凫嘴钳润滑,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回应道。
“大人有召,我等可是连夜出发!”
“在府衙处等你几日了,长孙大人日日去城门当望妻石!”
“他今日被秦王拉去商议大计,得了你的消息就唤了我们一道来!”
同她一道的女官和稳娘们,皆分驻各城嗣昌局和妇孺院,她出发前同留守京师的崔兰亭和楚鸾镜去了信,让她们再召些自愿出京的女官稳娘前来支援,谁知春桃和紫烟竟也报名了。
“阿忌也来了?”
妥善安置好凫嘴钳后,她边喂癸娘子服下“桂枝茯苓丸6”,边轻声问道。
见两人憋笑点头,她赌气般转身躲开她们的视线,在接产箱中找出个银匙消毒后,王清歌已喂癸娘子喝下了引产汤。
城中女子丧命于鬼胎,一是因无法辨别其为鬼胎,二是辨别后狠不下心堕胎。
而葡萄胎若不及时处理,常见为血崩而亡,更罕见的会发生恶变,转移至母体的肺脑肝等部位,备受折磨如厉鬼附身,最终也难逃一死。
因而,城中人人谈及色变,再加上阴魂厉鬼的谣传,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待癸娘子流下大部分组织后,她再用长柄银匙轻轻刮宫底及双脚7,将其彻底清理干净,以防残留宫内引发感染。
从来夫人手中接过热水,将其会阴冲洗干净后,仔细交代了诸多注意事宜,正要带着稳娘和女官们告辞离去,来夫人就朝她怀中塞了许多金银首饰。
“莫大人快收下,这些死物比不上我儿媳的命,连半袋粮食也换不来!”
瞧着来夫人千恩万谢的模样,她迟疑半晌还是收下了。
出了来府,扑进长孙无忌怀中,同他耳语一番后,他派人悄悄同来夫人送了袋粳米。
三日后,李世民同长孙无忌处理叛军、厘清牢狱中的冤案。
同时,他还命房玄龄进入洛阳城中的中书、门下省,收集隋朝遗留的图籍典制和诏书文书。命窦轨封存了城内的仓库和金库,没收金钱布帛。
钱财除了赏予有功的将士外,还买了大批粮食分发与城中百姓。
莫婤对照房玄龄找出的户典,携众女官重新登记洛阳城中百姓的户籍,原本三万多户的洛阳城,竟只余下三千户8。
在重登户籍时,若遇上大肚妇人,她还会亲自把脉,诊出数滑者就会为其服上一碗温和的活血化瘀药,如四物汤9,待排出葡萄状血物,确诊其为葡萄胎后便会为其堕胎。
一时间,洛阳城中妇孺对莫婤闻风丧胆,而此份畏惧一直持续到了十月。
第144章
武德四年,十月。
一举平定了中原的李世民,赫赫战功加身无人能及。李渊深感旧有官阶不配其盖世功勋,遂另发徽号,封其为
——天策上将
位列王公之上,增邑两万户,赐金车一辆,王公之衮衣和冠冕一套,玉璧一双,黄金六十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仪仗四十人1。
“古往今来,唯二弟一人矣。”册封大典后,李建成温文儒雅地祝贺道,眼底却写满了忌惮。
李世民装没瞧见他的嫉妒,朗笑着回道:“皆归功于太子和齐王。”
此话让李建成再绷不住,拂袖而去。他知其是笑他武学不精,笑三弟丢了太原,怒发冲冠之余只能劝慰自己:
“三弟败落只因年幼,日后定能为大唐开疆拓土;我是太子只需坐守江山,自有武夫为我征扩疆域。”
瞧着面红耳赤远去的太子,李世民心头畅快了些,敷衍完恭贺的大臣后回了承乾殿。
莫婤正同观音婢一道铺着从汾州带回来特产,龙须席,以龙须草编织而成,质地柔软舒适,颇为珍贵。
早得了前朝消息的二人,恭贺之词还未说出口,就见李世民眼底猩红一片。
“王爷怎同小时一般,喜悦就哭鼻子?”观音婢一面调侃,一面屏退宫人。莫婤端着笑,送宫人出屋后关紧了门。
屋中再无旁人,李世民方徐徐开口道:“可怜大哥看不穿,不过又是招制衡,对我亦谓招安?”
天策上将是武官中最高的官职,听着威风八面却又低于文官之首的三师2。美其名曰李渊特设,不过是他不愿授予他更高的三师,妄用神圣的名号安抚他的法子。
这一招可谓是另辟蹊径,既能哄得他衷心为大唐卖命,缓和他对太子的敌意,使制衡之策起效;又能抚慰崇敬他的将士、百姓,俘获人心。
时至今日,莫婤听他这般道,望着挺拔如松的他,双眸红透,额间青筋暴起,方知众人津津乐道的头衔,竟让他这般意难平。
深喘几息,他平复半晌后道:“至此而止了吗?”
“自不会!”观音婢紧握他双手坚定道,“放手去搏,刀山火海我皆陪你闯!”
往后数年里,李世民明面上醉心文学,开设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每日引荐,分番直宿3。
实则是组建了自己的文官队伍,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十八人以本官兼任文学馆学士,号称十八学士3。
暗中,李世民更是将天策上将这一名号用到淋漓尽致,笼络了军中统帅将领,将大唐兵权彻底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