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邴家人吓得一个激灵,梁氏腾地从炕上跳下,直奔出来, 口中惊惶地喊着:“怎么了,怎么了?”
随后邴父和邴家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跑了出来。
“娘,大姊带着孩子回来了。”邴温故侧身让开, 邴家人就看到了狼狈跌在地上的邴大娘,她怀里还抱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 旁边还有她的两个闺女,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家子乞丐讨上门了。
“大娘!”梁氏看清地上的人, 嗷地一声扑了上去。
梁氏不可置信的抱着自己闺女,“大娘, 你怎么弄成这样,这包裹里包的是什么?孩子!你生产啦?”
梁氏有一肚子疑问, 不明白本该生完孩子好好在婆家坐月子的闺女, 怎地忽就这么狼狈的出现在自家门口。
“娘, 大姐应该是刚生产完,先让人进屋, 有什么事进屋里说。”邴温故道。
地上的邴大娘脸色苍白,摇摇欲坠, 好似随时都能晕倒。
“对,快,大郎,快扶着你大姐进屋。”梁氏惊慌失措,完全没了主意,不知道该干什么。
邴温故和邴父扶着邴大娘, 梁氏一手牵着一个外孙女进了邴父邴母的房间。
邴家房间少,邴父邴母房中还住着邴家三娘。外头那么吵,邴家三娘早就吵醒了,听着似乎是大姐,这会儿已经穿好衣服正要出去。
邴温故扶着邴大娘上炕,期间邴大娘虚弱的几次都没上去炕,最后还是邴温故把人抱上去的。
就这么短短几步路,待邴大娘躺在炕上,额头已经都是冷汗。
两个孩子脱了鞋,跪坐在邴大娘身边,小的那个就那么双目担忧地瞅着母亲,大的那个熟练的抱着包裹,哄着正在大哭的小弟。
邴温故看看邴大娘又看看几个孩子,吩咐道:“四郎,你去升火,先烧些热水。二弟妹,你去邻居家问问,谁家有红糖和鸡蛋,借一些。没有红糖,白糖也行,若是邻居不愿意借,就多给几文钱买下。需要多少钱,你跟我说,我拿给你。待会水开了,冲三碗红糖鸡蛋水进来。”
梁氏这时候完全慌了,指着她根本不成。家里其他人倒不是想不到这些,而是手中没钱,想到了也不敢做主,糖可不是什么便宜的吃食。
这些话也就财大气粗的邴温故敢做主,“今天到哪位弟妹做饭了,麻烦现在就把饭做上,别做菽饭,让娘给你们拿大米,捞碗稠些的米汤喂孩子。另外早饭做干饭,再去邻居家里抓只老母鸡炖汤,给大姊补补身体。”
“对,对。”梁氏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一把扯下腰上的钥匙递出去。往日里,都是梁氏自己拿了一顿量的粮食给家里媳妇,就怕她们自己拿,贪墨了去。现在这些都顾不上了,“你们去吧,需要多少钱不用找你们大哥要,直接来我这里拿就行。”
“哎,知道了,娘。”周氏答应着出去忙乎了。
邴大娘看着娘家人为自己忙乎,心中温暖,同时却怕自己给娘家添麻烦,忙抓着梁氏的手道:“阿娘,家里日子也不富裕,不用特意为我破费,家中吃什么我们跟着吃什么就好。”
邴温故道:“大姐,如今家中日子已经好过了,银钱上的事情,你不用想,只管好好在家中坐月子就行。”
邴温故虽然不是女子,但也知道女人月子的重要性,月子坐不好,一旦得了月子病,一辈子都跟着遭罪。
听到邴温故的话,邴大娘怔住,梁氏也愣了。
邴大娘反应过来后,慌忙摆手,“不行的,那怎么行。本来我在月子里,都不应该来娘家,会把晦气带进门,可我实在没办法了,才不得不回来。”
“什么晦气?”邴温故问道。
梁氏解释道:“出嫁女不可回娘家坐月子的,会给娘家带来晦气的。”
时下许多人不但觉得外嫁女回娘家坐月子会给娘家带来晦气,甚至还认为男子不能进产房,也会把晦气染给家中男人,影响男人的时运。
邴温故皱眉道:“胡说八道,全都是糟粕,男人自己没本事,就只会把错误推给女子,懦夫所为。”
梁氏呐呐道:“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总有道理。”
“有什么道理,大姊二姊从前从没在家中坐过月子,咱家那日子还不是一年穷过一年,到了今年,就差没饿死了。”邴温故道:“日子过不好,原因多了去了,从来都不会只因为一个女子。”
梁氏神色不赞同,她张嘴刚要说什么,就被邴温故打断。
“娘,咱们家没这个说道!”邴温故斩钉截铁,“娘,还是先问问大姊到底怎么回事吧。”
梁氏这才又把注意力转回到邴大娘身上,急急问道:“大娘,你怎地突然回来了?”
“阿娘,大郎,你们一定要帮帮我。”提起这个,邴大娘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下来,她哭道:“阿娘,我昨个在婆家做饭,不小心摔了一跤。后半夜发动,生下一个双儿,婆婆看见是个双儿,当时就要把他扔掉!”
梁氏赶紧去扒包裹,包袱中躺着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婴,男婴皱巴巴的,小脸通红,闭着眼睛,呼吸微弱,如果不是胸膛起伏,都要以为这是一个早夭的孩子。
“天啊,双儿,竟是一个小哥儿!”梁氏一下瘫了,一副天塌下来的模样。
孙大丫把包裹包上,轻轻哄着弟弟。
邴大娘哭泣道:“阿娘,婆婆要把哥儿扔去后山。”
后山上有一块地,专门埋着早夭的小孩儿。村里人还会把自家养不活,或者不想要的孩子扔到那里。
当然大多数都是女孩和双儿,男孩几乎没有扔的,除非是身有残疾的。有些人家甚至连身有残疾的男孩都舍不得扔,小娘子和小哥儿健健康康的却说扔就扔。
“阿娘,那么小的孩子扔到后山就是死。他又是一个小哥儿,就算不生孩子的人家也不会捡回去养。”邴大娘哭着道。
梁氏自从知道自家女儿生了一个小哥儿后,就傻了。此时听了女儿的话后,跟着垂泪道:“咱家祖上又没有生过哥儿的娘子,你怎么就能生了一个小哥儿,生哥儿的几率那么小,怎地就让我闺女给摊上了?”
母女俩抱在一起,失声痛哭,惹的旁边两个小的跟着落泪。
邴温故皱着眉头问道:“大姊,你婆婆要扔了哥儿,姊夫怎么说?”
邴大娘摇头,抽泣着道:“我生了后,婆婆见是个哥儿,怕人说三道四,立时就让二郎把孩子扔到后山。还是我苦苦哀求他,他才同意让我留一夜。打算今个起早趁村人起床前,把孩子扔上后山。是我后半夜趁二郎睡熟,偷把孩子抱回来。”
邴大娘半夜就跑回来了,那时候娘家都睡着了,她没敢打扰,就靠在大门上和几个孩子团了一宿。
邴温故怒道:“这是他的亲生骨肉!”
“他怕村人嘲笑他,当初南家……”想到锦哥儿即将嫁给邴温故,邴大娘含含糊糊道:“那时候也被嘲笑了好久,都说他家做损了,才会生出哥儿。”
看着这个孩子想要活这么艰难,邴温故可以想见南锦屏长么大到底多不容易。
邴温故心里密密麻麻都是对南锦屏的心疼,心中发誓一定要对南锦屏好,更加好,把他从前受的那些罪都补给他。
连带着,邴温故对炕上那个瘦瘦小小的孩子也起了几分怜惜。
“大姐,你打算怎么办?”邴温故问道。
“大郎,你可不可以跟婆婆商量商量留下小哥儿。”邴大娘哀哀的看着邴温故,她知道只靠自己,就算把头都磕破了,孙氏也不会同意。只能求娘家出面。
邴温故看着邴大娘,神色认真,“如果孙家不同意呢?大姊,你嫁进孙家八年了,孙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你比谁都清楚。就算我和耶娘都出面,你觉的凭孙家重男轻女的尿性,能同意你留下这个孩子吗?”
一直不愿深想的事情被邴温故无情揭露,邴大娘不得不想这些,越想越绝望,无路可走,因为她知道无论怎样,孙家都不会接受这个孩子。
邴大娘响起孙氏曾经无数次骂骂咧咧的话,“婆婆当初就说过,如果我再生一赔钱货就扔了,现在我生了一个小哥儿,她不会留的。”
“那你什么想法,听孙家的话,扔掉孩子继续在孙家委屈求全。然后母猪一样的一个接着一个生,生下女孩和小哥儿就扔掉,直到生了男孩为止。”
想到邴温故口中那样的日子,邴大娘吓得生生打了一个寒颤,“我不要过那样的日子。”
“你不要过那样的日子,还想留下这个孩子,还想留在孙家,你觉得可能吗?”邴温故直白道:“大姊,你仳离吧。”
梁氏倒抽一口冷气,邴大娘惊的忘了哭,两个小姑娘紧紧攥紧邴大娘的手,眼睛里都是害怕和惶恐。
任何时候仳离都是一件大事,尤其在男尊女卑的大庸。虽然鼓励女子再嫁,士大夫家中甚至以家里有寡妇为耻,但是那是指未亡人,却不是仳离归家的女子。
随后邴父和邴家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跑了出来。
“娘,大姊带着孩子回来了。”邴温故侧身让开, 邴家人就看到了狼狈跌在地上的邴大娘,她怀里还抱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 旁边还有她的两个闺女,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家子乞丐讨上门了。
“大娘!”梁氏看清地上的人, 嗷地一声扑了上去。
梁氏不可置信的抱着自己闺女,“大娘, 你怎么弄成这样,这包裹里包的是什么?孩子!你生产啦?”
梁氏有一肚子疑问, 不明白本该生完孩子好好在婆家坐月子的闺女, 怎地忽就这么狼狈的出现在自家门口。
“娘, 大姐应该是刚生产完,先让人进屋, 有什么事进屋里说。”邴温故道。
地上的邴大娘脸色苍白,摇摇欲坠, 好似随时都能晕倒。
“对,快,大郎,快扶着你大姐进屋。”梁氏惊慌失措,完全没了主意,不知道该干什么。
邴温故和邴父扶着邴大娘, 梁氏一手牵着一个外孙女进了邴父邴母的房间。
邴家房间少,邴父邴母房中还住着邴家三娘。外头那么吵,邴家三娘早就吵醒了,听着似乎是大姐,这会儿已经穿好衣服正要出去。
邴温故扶着邴大娘上炕,期间邴大娘虚弱的几次都没上去炕,最后还是邴温故把人抱上去的。
就这么短短几步路,待邴大娘躺在炕上,额头已经都是冷汗。
两个孩子脱了鞋,跪坐在邴大娘身边,小的那个就那么双目担忧地瞅着母亲,大的那个熟练的抱着包裹,哄着正在大哭的小弟。
邴温故看看邴大娘又看看几个孩子,吩咐道:“四郎,你去升火,先烧些热水。二弟妹,你去邻居家问问,谁家有红糖和鸡蛋,借一些。没有红糖,白糖也行,若是邻居不愿意借,就多给几文钱买下。需要多少钱,你跟我说,我拿给你。待会水开了,冲三碗红糖鸡蛋水进来。”
梁氏这时候完全慌了,指着她根本不成。家里其他人倒不是想不到这些,而是手中没钱,想到了也不敢做主,糖可不是什么便宜的吃食。
这些话也就财大气粗的邴温故敢做主,“今天到哪位弟妹做饭了,麻烦现在就把饭做上,别做菽饭,让娘给你们拿大米,捞碗稠些的米汤喂孩子。另外早饭做干饭,再去邻居家里抓只老母鸡炖汤,给大姊补补身体。”
“对,对。”梁氏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一把扯下腰上的钥匙递出去。往日里,都是梁氏自己拿了一顿量的粮食给家里媳妇,就怕她们自己拿,贪墨了去。现在这些都顾不上了,“你们去吧,需要多少钱不用找你们大哥要,直接来我这里拿就行。”
“哎,知道了,娘。”周氏答应着出去忙乎了。
邴大娘看着娘家人为自己忙乎,心中温暖,同时却怕自己给娘家添麻烦,忙抓着梁氏的手道:“阿娘,家里日子也不富裕,不用特意为我破费,家中吃什么我们跟着吃什么就好。”
邴温故道:“大姐,如今家中日子已经好过了,银钱上的事情,你不用想,只管好好在家中坐月子就行。”
邴温故虽然不是女子,但也知道女人月子的重要性,月子坐不好,一旦得了月子病,一辈子都跟着遭罪。
听到邴温故的话,邴大娘怔住,梁氏也愣了。
邴大娘反应过来后,慌忙摆手,“不行的,那怎么行。本来我在月子里,都不应该来娘家,会把晦气带进门,可我实在没办法了,才不得不回来。”
“什么晦气?”邴温故问道。
梁氏解释道:“出嫁女不可回娘家坐月子的,会给娘家带来晦气的。”
时下许多人不但觉得外嫁女回娘家坐月子会给娘家带来晦气,甚至还认为男子不能进产房,也会把晦气染给家中男人,影响男人的时运。
邴温故皱眉道:“胡说八道,全都是糟粕,男人自己没本事,就只会把错误推给女子,懦夫所为。”
梁氏呐呐道:“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总有道理。”
“有什么道理,大姊二姊从前从没在家中坐过月子,咱家那日子还不是一年穷过一年,到了今年,就差没饿死了。”邴温故道:“日子过不好,原因多了去了,从来都不会只因为一个女子。”
梁氏神色不赞同,她张嘴刚要说什么,就被邴温故打断。
“娘,咱们家没这个说道!”邴温故斩钉截铁,“娘,还是先问问大姊到底怎么回事吧。”
梁氏这才又把注意力转回到邴大娘身上,急急问道:“大娘,你怎地突然回来了?”
“阿娘,大郎,你们一定要帮帮我。”提起这个,邴大娘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下来,她哭道:“阿娘,我昨个在婆家做饭,不小心摔了一跤。后半夜发动,生下一个双儿,婆婆看见是个双儿,当时就要把他扔掉!”
梁氏赶紧去扒包裹,包袱中躺着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婴,男婴皱巴巴的,小脸通红,闭着眼睛,呼吸微弱,如果不是胸膛起伏,都要以为这是一个早夭的孩子。
“天啊,双儿,竟是一个小哥儿!”梁氏一下瘫了,一副天塌下来的模样。
孙大丫把包裹包上,轻轻哄着弟弟。
邴大娘哭泣道:“阿娘,婆婆要把哥儿扔去后山。”
后山上有一块地,专门埋着早夭的小孩儿。村里人还会把自家养不活,或者不想要的孩子扔到那里。
当然大多数都是女孩和双儿,男孩几乎没有扔的,除非是身有残疾的。有些人家甚至连身有残疾的男孩都舍不得扔,小娘子和小哥儿健健康康的却说扔就扔。
“阿娘,那么小的孩子扔到后山就是死。他又是一个小哥儿,就算不生孩子的人家也不会捡回去养。”邴大娘哭着道。
梁氏自从知道自家女儿生了一个小哥儿后,就傻了。此时听了女儿的话后,跟着垂泪道:“咱家祖上又没有生过哥儿的娘子,你怎么就能生了一个小哥儿,生哥儿的几率那么小,怎地就让我闺女给摊上了?”
母女俩抱在一起,失声痛哭,惹的旁边两个小的跟着落泪。
邴温故皱着眉头问道:“大姊,你婆婆要扔了哥儿,姊夫怎么说?”
邴大娘摇头,抽泣着道:“我生了后,婆婆见是个哥儿,怕人说三道四,立时就让二郎把孩子扔到后山。还是我苦苦哀求他,他才同意让我留一夜。打算今个起早趁村人起床前,把孩子扔上后山。是我后半夜趁二郎睡熟,偷把孩子抱回来。”
邴大娘半夜就跑回来了,那时候娘家都睡着了,她没敢打扰,就靠在大门上和几个孩子团了一宿。
邴温故怒道:“这是他的亲生骨肉!”
“他怕村人嘲笑他,当初南家……”想到锦哥儿即将嫁给邴温故,邴大娘含含糊糊道:“那时候也被嘲笑了好久,都说他家做损了,才会生出哥儿。”
看着这个孩子想要活这么艰难,邴温故可以想见南锦屏长么大到底多不容易。
邴温故心里密密麻麻都是对南锦屏的心疼,心中发誓一定要对南锦屏好,更加好,把他从前受的那些罪都补给他。
连带着,邴温故对炕上那个瘦瘦小小的孩子也起了几分怜惜。
“大姐,你打算怎么办?”邴温故问道。
“大郎,你可不可以跟婆婆商量商量留下小哥儿。”邴大娘哀哀的看着邴温故,她知道只靠自己,就算把头都磕破了,孙氏也不会同意。只能求娘家出面。
邴温故看着邴大娘,神色认真,“如果孙家不同意呢?大姊,你嫁进孙家八年了,孙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你比谁都清楚。就算我和耶娘都出面,你觉的凭孙家重男轻女的尿性,能同意你留下这个孩子吗?”
一直不愿深想的事情被邴温故无情揭露,邴大娘不得不想这些,越想越绝望,无路可走,因为她知道无论怎样,孙家都不会接受这个孩子。
邴大娘响起孙氏曾经无数次骂骂咧咧的话,“婆婆当初就说过,如果我再生一赔钱货就扔了,现在我生了一个小哥儿,她不会留的。”
“那你什么想法,听孙家的话,扔掉孩子继续在孙家委屈求全。然后母猪一样的一个接着一个生,生下女孩和小哥儿就扔掉,直到生了男孩为止。”
想到邴温故口中那样的日子,邴大娘吓得生生打了一个寒颤,“我不要过那样的日子。”
“你不要过那样的日子,还想留下这个孩子,还想留在孙家,你觉得可能吗?”邴温故直白道:“大姊,你仳离吧。”
梁氏倒抽一口冷气,邴大娘惊的忘了哭,两个小姑娘紧紧攥紧邴大娘的手,眼睛里都是害怕和惶恐。
任何时候仳离都是一件大事,尤其在男尊女卑的大庸。虽然鼓励女子再嫁,士大夫家中甚至以家里有寡妇为耻,但是那是指未亡人,却不是仳离归家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