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女领主 第73节
可以的,这非常中世纪大男子主义。
“而且,如果知道这份礼物来自于我,她一定会还回来。”纪尧姆皱了皱眉,想起来自己之前送过,但被退回的礼物。那些礼物因为相对贵重,属于是路易莎可以正大光明退还的。
“但我不想让她退还,我的确希望那块宝石能够以强大的力量护佑她……这个世界太危险了,我并非是她的监护人,就只能寄希望于这些护身符的效力了……您能明白吗?”
中世纪的人普遍相信,各种宝石都有强大的力量,还能治病救人。这大约也是在层出不穷的天灾人祸下,寻找的一点儿心理寄托吧——像蓝宝石,因为是‘天堂蓝’,被认为可以驱邪保平安,还可以治愈高烧、头痛等(大约是因为冷色调,直觉上让人感觉冰冷、镇定吧)。
又如宝石中最珍贵的祖母绿,也被认为可以让人免于邪恶法术的侵害,还可以治愈癫痫、霍乱、疟疾等疾病。紫水晶,可以守护灵魂的纯洁,防止中毒,治愈神经方面的疾病等。钻石,可以让人免遭诅咒和野兽袭击……
至于纪尧姆送去给路易莎的红宝石,大概是红色象征的生命力,其核心作用是保证身体健康,同时还能对危险预警,从而使人避开危险……在传说里,红宝石如果变黑就说明危险即将降临——所以宝石底下的衬底才会有‘圣光护佑,灾厄远离’的箴言。
对于纪尧姆的说辞,克莱蒙骑士表面微笑肯定,表示自己完全明白了。实际心里的问号比刚刚问出口之前还要多……明白什么啊?这是什么意思啊?您还打算成为巴尔扎克郡主的‘监护人’吗?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此时女士们的监护人一般是自己的父亲或者丈夫,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中外一致,毕竟都是男尊女卑的古代嘛。
总之,纪尧姆特意提到了‘监护人’这个词儿,让克莱蒙骑士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他希望自己只是想多了,他的主人这时候提到,单纯就是字面意思——因为他不是巴尔扎克郡主的监护人,所以送宝石庇佑她。
而没有别的意思,譬如想要成为巴尔扎克郡主未来的监护人什么的……
因为这样乱七八糟的念头,直到到了今天的投宿地,一家小型修道院,克莱蒙骑士心里都惴惴不安。就在他满心纠结时,两个赶着快马奔来、做骑士打扮的来到了修道院门口,看到忙碌的骑士和侍从,以及没有收起来的表明身份的旗帜,大大松了一口气,然后就要求见纪尧姆。
“我们是布鲁多的骑士,我们的主人差遣我们给泽布兰伯爵送来一件东西。”他们声明了来意后,很快就有人带他们去见纪尧姆了。
两位骑士向纪尧姆行礼之后,拿出了一个小盒子。让一旁的克莱蒙提起心的是,那正是当初送红宝石的盒子——他很担心是路易莎将礼物退还回来了,以他对自己主人性格的了解,纪尧姆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路易莎坚持退还礼物一定会让他生气的!
路易莎人在弗兰哥尼亚的宫廷,而且纪尧姆正对她饱含最热烈的情感,生气也不会对着她。但他们这些跟在身边的人,最近这些日子就不会好过了。
一般来说,纪尧姆并不是一个会对身边人随便发火的人。这既是性格使然,他性格沉稳,感情很少外露,就不是热碳一样会爆火星的。也是因为他的驭下哲学使然——他对身边最近的一圈人,除非是他们故意犯错,不然都是能宽恕就宽恕。不过,一旦有人超出了他的底线,那就惩罚到底,然后赶走,绝对不会再用。
在他看来,一旦受过惩罚的人,不论这惩罚应不应该,大部分都会有怨恨。而留一个怨恨自己的人在身边,这可是非常危险的……
然而不发火归不发火,一旦纪尧姆生气,那种冷硬的气氛就够让身边的人紧张了。这期间,一旦犯错,那可就没什么‘容错率’了。
好在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克莱蒙骑士想的那么糟糕,因为那两位追赶他们一行的骑士告退下去后,纪尧姆将盒子打开了。里面装的却不是之前送出去的那块红宝石,而是一枚华贵的胸针,其主石是一块有掌心大小,重量或许不如那块红宝石重,但价值不相上下的蛋白石。
蛋白石就是欧泊,中世纪的四大贵宝石是祖母绿、欧泊、红宝石和蓝宝石。其中除了祖母绿最为珍贵,独为一档外,欧泊又是仅次于祖母绿的存在。如果此时祖母绿是宝石之王,那欧泊就是当之无愧的宝石王后。
这种变彩丰富,颜色绚丽的宝石,自古罗马时期就非常受欢迎了。当时的人们评价这种宝石是‘在一块宝石上,你可以看到红宝石的火焰,紫水晶的色斑,祖母绿的绿海,五彩缤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据说,屋大维时期的一位罗马贵族,就是舍不得将自己珍爱的蛋白石献给屋大维,最终被记恨他的屋大维给流放了……由此可知欧泊的珍贵,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
这枚蛋白石胸针被装进一个小小的丝绒袋子里,然后才被塞进盒子中。仿佛是对红宝石祝福的回应,上面系着一小张染成天蓝色的纸片,上面有娟秀的字迹写着‘祝,遇难呈祥,安乐完满’。
欧泊大概是因为具备各种颜色的变彩,颇有‘集百家之长’的意思,所以具备‘完满’的含义。另外,因为一些传说,人们认为如果用月桂叶遮住欧泊,就可以让敌人视线模糊,从而帮助自己逃脱(或许是因为折射出迷幻色彩的欧泊足以耀花人眼,所以让人有了这种联想吧)。
路易莎收到纪尧姆赠送的红宝石时,并不知道是他送的,还是海莲娜认出了这块红宝石的来历——她少女时期,曾随自己的父亲呆过埃及一位大贵族的宫廷,亲眼见过这块红宝石。据说正是因为这块红宝石太珍贵,那位贵族才一直没有雕琢镶嵌。
而如今,那位大贵族的宫廷已经烟消云散,原因当然是战争。那场战争正是纪尧姆做最高统帅的那场,那可是相当有名的……这些事一联想,再加上纪尧姆对路易莎的追求,确定红宝石是纪尧姆赠送,就很容易了。
原本路易莎应该以礼物太珍贵,理所当然退回这块红宝石的。但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她还是放弃了。
这倒不是她贪图那块红宝石,的确,那块红宝石以现代人的观念,真是十足十的珍贵。但她现在已经没有生活在现代了,真要说的话,她从随身空间里可以拿出足够大的人造红宝石,根本不输于这个。此时的人们说不定会认为她的红宝石毫无瑕疵,觉得她的更珍贵呢!
哪怕她还有现代人的一些情怀、执念,本人愿意为这块天然红宝石估价更高,以她如今的身价,也不至于为其折腰了——她现在是富庶的布鲁多的继承人,经营的产业有食糖、玻璃镜等,真要想弄到这么大的红宝石,也不是做不到,只是要等。
毕竟这么大的红宝石,都不是价格的问题,它有价无市,要等到市面上出现,得看运气。而不想要看运气,那就得派人去东南亚那边的红宝石产地了。那边这么大的红宝石,一般也是当地王侯的珍藏,虽然没有随便出现在市面上的道理,但想来无非加价就是了,总能得到。
路易莎最终没有退回宝石,一方面是她也算知道一点儿纪尧姆的脾气了,她退回他的礼物,并不能让他觉得两人分得清清楚楚,他觉得没意思就放弃了。相反,这可能会更让他‘记忆深刻’,引起他的注意,真正是‘女人,你引起了我的注意’。
另一方面,也算是路易莎一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念一动’吧……就忽然觉得,自己这段时间为这个事,自己和自己较劲是真的没意思。现在最后人家不留名地送来这么贵重的宝石,再次退回,无非是同一个意思,想要分得清楚一些,不要有任何纠缠。
然而,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纠缠’呢?
反正估计今后也很难有这样的交集了,就这样吧——当然,平白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路易莎也没那么厚脸皮。所以还是从自己的收藏中选出了一个以此时价值来说,和那块红宝石相当的,只当是‘礼尚往来、互不相欠’了。
其实,路易莎的随身空间里,也有很多东西以此时的价格,都和那块红宝石价值相当。哪怕局限在‘宝石’这个小类里,可选项也不少。只不过,路易莎过不了心里那关,明明是想‘扯平’的,却回送了自己心里其实很便宜的东西。
倒不是说,一定要送现代也和那块红宝石等价的东西了,但送一块人造祖母绿什么的,总觉得有些心虚。于是选来选去,路易莎选出了这块欧泊——此时欧泊很贵,而在现代这也不是什么便宜东西呢!
欧泊当然有便宜的,随身空间里就有不少便宜的非洲水欧泊。这种欧泊量大、美貌、便宜,路易莎的姑姑走中端手工珠宝的路线,用它其实是比较多的。囤货不算多,可那也是站在商家的角度来说。
囤货不多,主要就是因为非洲水欧泊格外‘娇气’,性质不稳定,太容易失水了(变得干干巴巴的,从而失去美丽的变彩)。要是一不小心砸在手里了,也是损失呢——这也是非洲水欧泊卖不上高价的最主要原因!谁家买珠宝,乐意一年后再看就是另一个样子啊?
如果不是这样,一些不够坚硬的美貌半宝石,也不会那么小众了。还不是因为打磨切割好时是光亮亮的,戴上一段时间就被灰尘磨花了!
路易莎拿出的这枚欧泊胸针可不是非洲水欧泊,而是路易莎的姑姑自己收藏的,就和路易莎过去戴过的‘澳白’一样。
它是澳洲欧泊,为了区别其他产地的欧泊,又被称之为‘澳宝’。其性质相比起非洲水欧泊要稳定得多,虽然还是有欧泊特有的问题,得小心保养,谨防失水,但好歹已经在珠宝可接受的范围内了。
就像大珍珠,不也是要小心保养的?但这不耽误它是珍贵珠宝嘛。
路易莎这枚胸针上镶嵌的澳洲欧泊,倒不是那些稀有的品类,就是‘平平无奇’的白欧泊而已。但在此时,已然非常不凡,椭圆的台面看起来像是一只有掌心大小的眼睛,粉紫金橙红色调,极尽梦幻,色泽变换之间十分灵动。
而且,它的重量也来到了65.23克拉……考虑到这是美洲、澳洲都还未进入欧洲人视角,他们的欧泊主要来自中欧地区的中世纪(像是伊娃嫁到的波拉格,就是欧泊最重要的产地之一)。如此高品质、如此个头的欧泊,稀有程度绝对不会比那块红宝石来得低!
某种意义上,它或许更珍稀一些。毕竟此时如果真的想要那样的红宝石,还能去东南亚原产地想想办法。可是澳洲出产的欧泊,后世可是品质冠绝全球的,而在此时,澳洲是还没被发现的土地,想要澳洲欧泊几乎无法可想!
想当初,这块欧泊还没有被镶嵌到金质的胸针底托上,还是一块裸石时,路易莎的姑姑将它买到手也花了18万——这还是因为,当时欧泊的价格还没涨的厉害,而且作为行内人,她知道在哪儿买、怎么买,可以拿到好价格!
这个价格当然无法和克拉数破百的红宝石相提并论,但那是现代前提下的价格,按照中世纪来算,又是另一回事了……反正这不是什么便宜东西,用它礼尚往来,至少路易莎至少能过心里那一关。
克莱蒙骑士看着光线不算好的室内环境下,色彩依旧梦幻唯美得能夺去人呼吸的蛋白石台面,艰难地说道:“看起来,巴尔扎克郡主不知怎么,知道红宝石是您送出的了……呃,这是巴尔扎克郡主的回礼?”
“我的意思是,它看起来很完美。”可不是完美么,至少克莱蒙骑士不曾见过这么绝美的宝石。
就事论事地说,相比起此时不怎么强的打磨切割技术下,其实并没有发挥百分百美貌的其他宝石,欧泊确实得天独厚。只要露出平面的台面,抛光一番就可以显露出不凡了。
克莱蒙骑士也是心里感慨,果然就像传闻中一样,布鲁多非常富有,而且巴尔扎克伯爵真的非常满意自己的继承人(除了她是个女孩儿这一点)。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尚未结婚的贵族少女,手上怎么可能有这样堪称‘稀世奇珍’的珠宝?
就算有,也不可能由她们自己支配,说拿来送礼就拿来送礼了——很多贵族女性的珠宝就是这样的,别看装在她们的珠宝匣中,由她们支配使用,实际处置权却还是丈夫和家族的。
“哪怕是我们王后殿下的珠宝匣里,也绝不会有这样的宝物……”克莱蒙骑士稍微找回了一些语言能力,就开始啧啧称奇起来。
“那么,依您来看,收到这样的回礼,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纪尧姆手中把玩着那枚蛋白石胸针,目光却看着丝袋上系着的天蓝色纸片。他其实不太确定,这是路易莎写的,还是她让侍女代笔写的。
原本这无足轻重,此时的人们也不会在意朋友写的祝福信是亲手写就,还是让抄写员代笔。但纪尧姆直觉这是路易莎的字迹,而且他也希望自己的直觉这次没错。就像他过去在战场上,仿佛穿过黑暗的、布满礁石的海域一样,每每以正确的直觉穿越最困难的处境。
“当然是好事,这说明了巴尔扎克郡主对您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无情了啊!”克莱蒙骑士完全以此时标准的男性思维考虑,脱口而出道:“这样珍贵的回礼,如果巴尔扎克郡主一点儿也不在乎您,又怎么舍得送出呢?”
听到克莱蒙骑士的话,纪尧姆却想到了那天喜乐日,在寒冷的冬雨里,路易莎的姿态比冰雪更凛然——那是个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更无情的姑娘!在她眼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他者并不决定她自己的判断。
这其实是此时男人的思维方式……当然,考虑到她被当成了继承人培养,有这样类似男人的思维方式,倒也不无可能。
这样的女人危险、难以得到、不给自己留一点儿余地,按理来说应该叫人敬而远之的。但纪尧姆却像是听到了自己身体里涌动的血液迅速流动,就像是在最紧张的战场上一样——他没法不为其着迷,就像第一次见她,就听到天使嘹亮的号角。
“不,不是,我的朋友,您完全弄错了。”纪尧姆听到自己以笃定的语气说道,然而他的内心却和表现出来的平静截然相反。
“这只说明,路易莎小姐正和我划清界限,即使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宝石也无法贿赂她的心智。正如她自己所说,她主持着自己的理智——是的,我早该知道的,我怎么能指望用宝石动摇她。”
虽然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红宝石可以护佑路易莎,但总是怀着那百分之一的希望,希望路易莎知道红宝石是他赠送的,然后珍稀的宝石可以打动她。就像此时很多人一样,就是会在价值连城的宝物之下,迷乱了精神、理智离家出走。
纪尧姆轻声自言自语,仿佛是做了什么决定:“是的,她本身就是至珍至贵的,相比起她来,宝石和河里的卵石也没什么分别,我居然指望用它来得到她。要得到她,本来就只有一个办法,是啊,我早就清楚这一点的……”
第100章 穿越中世纪100
回到西岱的纪尧姆, 来到了国王路易三世,也就是他父亲的寝宫。
因为四年之间饱受中风折磨,这位曾经以英武、好战闻名大陆的国王, 已经衰弱的厉害了。现在的他半边身子不能动弹,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或者被抱到窗边的躺椅上,瞧一眼外面的世界。
在外人看来, 幸运之处是他的脑子还有正常人的思维能力。但真到了这地步,对于一个曾经的‘战士’来说, 说不定没有神智还好一些。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 清醒地感知到自己不受自身控制,简直就像一个人眼睁睁看自己一点点沉入沼泽。
纪尧姆的到来让听到侍从禀报的路易三世有些意外,说实话,纪尧姆来见他的次数并不多。这并非是从他中风开始的,很久以前就这样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此时的父母与子女, 尤其是父亲与子女,关系就是普遍不亲近的。而且路易三世本人,显然也不是什么慈父。在过去许多个年头里,他都忽略妻子和孩子们,全心全意地投入战争,过他理想中的战士生活。
另一方面则就是纪尧姆的性格原因了。他也是个性情绝对称不上热络的人,可能因为是‘中间儿’,而且是诸多兄弟姐妹中唯一没有自己的同母兄弟姐妹的, 他总是独来独往。他很早就不对‘父亲’有任何指望了,想要什么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获得……
路易三世让人将自己抱到了床边的靠椅上,就在这里等着见纪尧姆。
风尘仆仆而来的纪尧姆, 和路易三世干干巴巴地寒暄了一会儿——‘寒暄’这件事,对父子两个人都是陌生的、不熟练的,以至于一旁陪着的国王心腹仆人都心里忍不住想,这样下去一整天也说不到点上!
当然,心腹仆人的担忧显然是白担忧,虽然他们寒暄不甚熟练,但都是比较利落的人呢!怎么可能拖延那么久?所以在又一句寒暄陷入了死局,根本接不下去后,房间里沉默了两三秒钟。然后是纪尧姆主动开口了,这次开口显然和之前的寒暄根本不挨着,他这是进正题了!
“有一件事,我请求您的帮助。”纪尧姆动了动嘴唇,声音不高,但房间里的人都听清楚了。
听到的每个人,包括路易三世,第一反应都是听错了。一向高傲的纪尧姆会低头,请求别人的帮助吗?如果这是真的,那真就是活的久了,什么奇异的事儿都能见证呢!
路易三世的眼珠动了动,而后不动声色道:“是么,我的孩子……靠近一些,让朕看看你。”
当纪尧姆半跪在他的身前,让他能方便、清楚地看到这个儿子后,路易三世陷入到了沉思中—— 他这一生有很多孩子,哪怕不算私生子女,也两只手数不过来了。所以一个并不主动亲近他,排在所有孩子中间的儿子,很长时间里并不让他注意。
但随着纪尧姆长大,展露出自己的战争天赋,路易三世便将经常将视线落在了他身上。
纪尧姆其实不像路易三世,至少他对战争并不狂热。他对战争的态度,最合适的形容应该是‘谨慎’,一个谨慎的、总是取得胜利的冷静统帅,本来也很少见狂热的。不过,谁又能不在意、不自豪,自己做不到的事,自己的孩子却能做成呢?
路易三世不是什么天生的将才,在这个时代,他只能说是个中规中矩的统帅。因此他的战绩也很中规中矩,既不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典型,一败再败,将整个国家都拖入了泥潭。也不是什么不世出的将星,辉煌灿烂,为世人传颂。
而纪尧姆不同,他对战争有一个天才完全不同于凡人的理解。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然后以大无畏的、坚决到底的勇气去执行——每每他在战场上的神奇表现,都能让事后复盘的人惊叹。那是被纪尧姆仿佛出鞘宝剑的锋芒,大江大河的力量,惊吓到了。
看着这样的纪尧姆,路易三世自豪之余,甚至忍不住嫉妒,嫉妒这样的才华不是他的。事实上,如果四年前他没有中风,说不定这嫉妒还会像毒蛇一样壮大……当然,那都是‘如果’了,他始终是在四年前中风了,现在路易三世只想要纪尧姆继续他未竟的事业。
他一生中遗憾很多,但要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十年前那场东征,他几乎是只到半路,就灰溜溜地被赶回来了——他甚至没有抵达东方,只是到尼斯共和国,就被同盟背叛,最后只能逃回来。那件事令他大受打击,决心要靠一次成功的东征洗刷上次的耻辱!
只可惜,再次筹备东征,快要成行前夕他中风了,于是一切都没有了后续。
‘十字军东征’并不是一次战争,而是在很长时间里,西方各国多次向东方用兵。这一方面是宗教需求,另外东方的财富也着实吸引人。另一方面,也算是转移内部矛盾吧,就和后世国家国内矛盾到达顶峰,很多会选择用对外战争转移内部矛盾一样。
除了一些参与者众多、对历史影响深远的十字军东征,被冠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之类的说法,实际上小规模的‘东征’也有很多。某种意义上,对东方用兵是断断续续,但又连绵不绝的。
说起来,十年前的那次东征就算这种,原因是西方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桥头堡城市被攻陷,等于说是宣告了十字军国家的灭亡——十字军东征,不只是抢劫了大批财宝,很多还留在了东方,建立了一些基督教城邦国家,作为十字军在东方活动的堡垒。
像是纪尧姆继承的‘黎雅多姆国王’头衔,就来自于一个这样的城邦国家。只不过国家早就沦陷了,也就是西方基督教世界口头不承认,所以有时还会有人对纪尧姆称这个头衔……
让路易三世痛心的是,纪尧姆对东征毫无兴趣。以至于他无论用什么去引诱纪尧姆,纪尧姆都不同意推动主持新一次的十字军东征,替他洗刷曾经的耻辱,完成未竟的事业。
当面对纪尧姆前所未有的‘请求’,路易三世感到自己的心‘砰砰直跳’,本来因为长期卧床,一天比一天迟钝的头脑忽然清晰敏锐起来。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个好机会,达成自己目的、弥补余生遗憾的最后机会。
现在,唯一可虑的是,纪尧姆的‘请求’能有多难,是否是现在的他可以完成的。以及这对纪尧姆有多重要,够不够驱使他去进行一场过去他已经否定的战争……
“说说看吧,我的孩子……如果能够帮助到你,朕必定不遗余力。”路易三世仿佛是一个慷慨慈爱的父亲,轻易做出了许诺。
然而了解他的人就知道,这是他精明算计的时候常有的表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又或者西方人更常说的‘一切命运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总是就是那个意思。
“父亲,这次去到普法尔茨,让我遇到了一位女士。”说到这里,纪尧姆停顿了一下,然后才接着往下说道:“我十分确定,那就是我一生将要珍惜爱护之人。如果不能与她共度一生,那么,我会抱憾终身。”
听到纪尧姆的话,一旁的心腹仆人震惊不已,因为这实在不像是纪尧姆的性格会有的事啊!他一直是最沉默冷肃的一个,没人想过有一天如果爱情的火点燃了他会是什么样……他本身就像是冬天的海水,又冷又沉,怎么可能被点燃呢?
只能说,这还是此时的人们见识太少,要知道‘可燃冰’这种东西都存在呢……
而不同于仆人的‘大惊小怪’,更为洞悉人性细微之处,而且中风这四年来,有着充足时间去思考的路易三世,却连眼皮都没有动一下。他仿佛是没意识到纪尧姆本身是有婚约的,而是以一种悠然又略带欣喜的语气表示了祝贺,仿佛是为孩子找到所爱之人的普通父母。
“这真是意外之喜,是不是?哦,你看起来对女士们温柔的怀抱不感兴趣,如果不是你一直对宗教毫无兴趣,我还以为我奉献给教会的孩子是你,而不是路易呢——来吧,来说说看吧,我想知道那位幸运的女士是谁。”
“而且,如果知道这份礼物来自于我,她一定会还回来。”纪尧姆皱了皱眉,想起来自己之前送过,但被退回的礼物。那些礼物因为相对贵重,属于是路易莎可以正大光明退还的。
“但我不想让她退还,我的确希望那块宝石能够以强大的力量护佑她……这个世界太危险了,我并非是她的监护人,就只能寄希望于这些护身符的效力了……您能明白吗?”
中世纪的人普遍相信,各种宝石都有强大的力量,还能治病救人。这大约也是在层出不穷的天灾人祸下,寻找的一点儿心理寄托吧——像蓝宝石,因为是‘天堂蓝’,被认为可以驱邪保平安,还可以治愈高烧、头痛等(大约是因为冷色调,直觉上让人感觉冰冷、镇定吧)。
又如宝石中最珍贵的祖母绿,也被认为可以让人免于邪恶法术的侵害,还可以治愈癫痫、霍乱、疟疾等疾病。紫水晶,可以守护灵魂的纯洁,防止中毒,治愈神经方面的疾病等。钻石,可以让人免遭诅咒和野兽袭击……
至于纪尧姆送去给路易莎的红宝石,大概是红色象征的生命力,其核心作用是保证身体健康,同时还能对危险预警,从而使人避开危险……在传说里,红宝石如果变黑就说明危险即将降临——所以宝石底下的衬底才会有‘圣光护佑,灾厄远离’的箴言。
对于纪尧姆的说辞,克莱蒙骑士表面微笑肯定,表示自己完全明白了。实际心里的问号比刚刚问出口之前还要多……明白什么啊?这是什么意思啊?您还打算成为巴尔扎克郡主的‘监护人’吗?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此时女士们的监护人一般是自己的父亲或者丈夫,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中外一致,毕竟都是男尊女卑的古代嘛。
总之,纪尧姆特意提到了‘监护人’这个词儿,让克莱蒙骑士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他希望自己只是想多了,他的主人这时候提到,单纯就是字面意思——因为他不是巴尔扎克郡主的监护人,所以送宝石庇佑她。
而没有别的意思,譬如想要成为巴尔扎克郡主未来的监护人什么的……
因为这样乱七八糟的念头,直到到了今天的投宿地,一家小型修道院,克莱蒙骑士心里都惴惴不安。就在他满心纠结时,两个赶着快马奔来、做骑士打扮的来到了修道院门口,看到忙碌的骑士和侍从,以及没有收起来的表明身份的旗帜,大大松了一口气,然后就要求见纪尧姆。
“我们是布鲁多的骑士,我们的主人差遣我们给泽布兰伯爵送来一件东西。”他们声明了来意后,很快就有人带他们去见纪尧姆了。
两位骑士向纪尧姆行礼之后,拿出了一个小盒子。让一旁的克莱蒙提起心的是,那正是当初送红宝石的盒子——他很担心是路易莎将礼物退还回来了,以他对自己主人性格的了解,纪尧姆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路易莎坚持退还礼物一定会让他生气的!
路易莎人在弗兰哥尼亚的宫廷,而且纪尧姆正对她饱含最热烈的情感,生气也不会对着她。但他们这些跟在身边的人,最近这些日子就不会好过了。
一般来说,纪尧姆并不是一个会对身边人随便发火的人。这既是性格使然,他性格沉稳,感情很少外露,就不是热碳一样会爆火星的。也是因为他的驭下哲学使然——他对身边最近的一圈人,除非是他们故意犯错,不然都是能宽恕就宽恕。不过,一旦有人超出了他的底线,那就惩罚到底,然后赶走,绝对不会再用。
在他看来,一旦受过惩罚的人,不论这惩罚应不应该,大部分都会有怨恨。而留一个怨恨自己的人在身边,这可是非常危险的……
然而不发火归不发火,一旦纪尧姆生气,那种冷硬的气氛就够让身边的人紧张了。这期间,一旦犯错,那可就没什么‘容错率’了。
好在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克莱蒙骑士想的那么糟糕,因为那两位追赶他们一行的骑士告退下去后,纪尧姆将盒子打开了。里面装的却不是之前送出去的那块红宝石,而是一枚华贵的胸针,其主石是一块有掌心大小,重量或许不如那块红宝石重,但价值不相上下的蛋白石。
蛋白石就是欧泊,中世纪的四大贵宝石是祖母绿、欧泊、红宝石和蓝宝石。其中除了祖母绿最为珍贵,独为一档外,欧泊又是仅次于祖母绿的存在。如果此时祖母绿是宝石之王,那欧泊就是当之无愧的宝石王后。
这种变彩丰富,颜色绚丽的宝石,自古罗马时期就非常受欢迎了。当时的人们评价这种宝石是‘在一块宝石上,你可以看到红宝石的火焰,紫水晶的色斑,祖母绿的绿海,五彩缤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据说,屋大维时期的一位罗马贵族,就是舍不得将自己珍爱的蛋白石献给屋大维,最终被记恨他的屋大维给流放了……由此可知欧泊的珍贵,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
这枚蛋白石胸针被装进一个小小的丝绒袋子里,然后才被塞进盒子中。仿佛是对红宝石祝福的回应,上面系着一小张染成天蓝色的纸片,上面有娟秀的字迹写着‘祝,遇难呈祥,安乐完满’。
欧泊大概是因为具备各种颜色的变彩,颇有‘集百家之长’的意思,所以具备‘完满’的含义。另外,因为一些传说,人们认为如果用月桂叶遮住欧泊,就可以让敌人视线模糊,从而帮助自己逃脱(或许是因为折射出迷幻色彩的欧泊足以耀花人眼,所以让人有了这种联想吧)。
路易莎收到纪尧姆赠送的红宝石时,并不知道是他送的,还是海莲娜认出了这块红宝石的来历——她少女时期,曾随自己的父亲呆过埃及一位大贵族的宫廷,亲眼见过这块红宝石。据说正是因为这块红宝石太珍贵,那位贵族才一直没有雕琢镶嵌。
而如今,那位大贵族的宫廷已经烟消云散,原因当然是战争。那场战争正是纪尧姆做最高统帅的那场,那可是相当有名的……这些事一联想,再加上纪尧姆对路易莎的追求,确定红宝石是纪尧姆赠送,就很容易了。
原本路易莎应该以礼物太珍贵,理所当然退回这块红宝石的。但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她还是放弃了。
这倒不是她贪图那块红宝石,的确,那块红宝石以现代人的观念,真是十足十的珍贵。但她现在已经没有生活在现代了,真要说的话,她从随身空间里可以拿出足够大的人造红宝石,根本不输于这个。此时的人们说不定会认为她的红宝石毫无瑕疵,觉得她的更珍贵呢!
哪怕她还有现代人的一些情怀、执念,本人愿意为这块天然红宝石估价更高,以她如今的身价,也不至于为其折腰了——她现在是富庶的布鲁多的继承人,经营的产业有食糖、玻璃镜等,真要想弄到这么大的红宝石,也不是做不到,只是要等。
毕竟这么大的红宝石,都不是价格的问题,它有价无市,要等到市面上出现,得看运气。而不想要看运气,那就得派人去东南亚那边的红宝石产地了。那边这么大的红宝石,一般也是当地王侯的珍藏,虽然没有随便出现在市面上的道理,但想来无非加价就是了,总能得到。
路易莎最终没有退回宝石,一方面是她也算知道一点儿纪尧姆的脾气了,她退回他的礼物,并不能让他觉得两人分得清清楚楚,他觉得没意思就放弃了。相反,这可能会更让他‘记忆深刻’,引起他的注意,真正是‘女人,你引起了我的注意’。
另一方面,也算是路易莎一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念一动’吧……就忽然觉得,自己这段时间为这个事,自己和自己较劲是真的没意思。现在最后人家不留名地送来这么贵重的宝石,再次退回,无非是同一个意思,想要分得清楚一些,不要有任何纠缠。
然而,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纠缠’呢?
反正估计今后也很难有这样的交集了,就这样吧——当然,平白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路易莎也没那么厚脸皮。所以还是从自己的收藏中选出了一个以此时价值来说,和那块红宝石相当的,只当是‘礼尚往来、互不相欠’了。
其实,路易莎的随身空间里,也有很多东西以此时的价格,都和那块红宝石价值相当。哪怕局限在‘宝石’这个小类里,可选项也不少。只不过,路易莎过不了心里那关,明明是想‘扯平’的,却回送了自己心里其实很便宜的东西。
倒不是说,一定要送现代也和那块红宝石等价的东西了,但送一块人造祖母绿什么的,总觉得有些心虚。于是选来选去,路易莎选出了这块欧泊——此时欧泊很贵,而在现代这也不是什么便宜东西呢!
欧泊当然有便宜的,随身空间里就有不少便宜的非洲水欧泊。这种欧泊量大、美貌、便宜,路易莎的姑姑走中端手工珠宝的路线,用它其实是比较多的。囤货不算多,可那也是站在商家的角度来说。
囤货不多,主要就是因为非洲水欧泊格外‘娇气’,性质不稳定,太容易失水了(变得干干巴巴的,从而失去美丽的变彩)。要是一不小心砸在手里了,也是损失呢——这也是非洲水欧泊卖不上高价的最主要原因!谁家买珠宝,乐意一年后再看就是另一个样子啊?
如果不是这样,一些不够坚硬的美貌半宝石,也不会那么小众了。还不是因为打磨切割好时是光亮亮的,戴上一段时间就被灰尘磨花了!
路易莎拿出的这枚欧泊胸针可不是非洲水欧泊,而是路易莎的姑姑自己收藏的,就和路易莎过去戴过的‘澳白’一样。
它是澳洲欧泊,为了区别其他产地的欧泊,又被称之为‘澳宝’。其性质相比起非洲水欧泊要稳定得多,虽然还是有欧泊特有的问题,得小心保养,谨防失水,但好歹已经在珠宝可接受的范围内了。
就像大珍珠,不也是要小心保养的?但这不耽误它是珍贵珠宝嘛。
路易莎这枚胸针上镶嵌的澳洲欧泊,倒不是那些稀有的品类,就是‘平平无奇’的白欧泊而已。但在此时,已然非常不凡,椭圆的台面看起来像是一只有掌心大小的眼睛,粉紫金橙红色调,极尽梦幻,色泽变换之间十分灵动。
而且,它的重量也来到了65.23克拉……考虑到这是美洲、澳洲都还未进入欧洲人视角,他们的欧泊主要来自中欧地区的中世纪(像是伊娃嫁到的波拉格,就是欧泊最重要的产地之一)。如此高品质、如此个头的欧泊,稀有程度绝对不会比那块红宝石来得低!
某种意义上,它或许更珍稀一些。毕竟此时如果真的想要那样的红宝石,还能去东南亚原产地想想办法。可是澳洲出产的欧泊,后世可是品质冠绝全球的,而在此时,澳洲是还没被发现的土地,想要澳洲欧泊几乎无法可想!
想当初,这块欧泊还没有被镶嵌到金质的胸针底托上,还是一块裸石时,路易莎的姑姑将它买到手也花了18万——这还是因为,当时欧泊的价格还没涨的厉害,而且作为行内人,她知道在哪儿买、怎么买,可以拿到好价格!
这个价格当然无法和克拉数破百的红宝石相提并论,但那是现代前提下的价格,按照中世纪来算,又是另一回事了……反正这不是什么便宜东西,用它礼尚往来,至少路易莎至少能过心里那一关。
克莱蒙骑士看着光线不算好的室内环境下,色彩依旧梦幻唯美得能夺去人呼吸的蛋白石台面,艰难地说道:“看起来,巴尔扎克郡主不知怎么,知道红宝石是您送出的了……呃,这是巴尔扎克郡主的回礼?”
“我的意思是,它看起来很完美。”可不是完美么,至少克莱蒙骑士不曾见过这么绝美的宝石。
就事论事地说,相比起此时不怎么强的打磨切割技术下,其实并没有发挥百分百美貌的其他宝石,欧泊确实得天独厚。只要露出平面的台面,抛光一番就可以显露出不凡了。
克莱蒙骑士也是心里感慨,果然就像传闻中一样,布鲁多非常富有,而且巴尔扎克伯爵真的非常满意自己的继承人(除了她是个女孩儿这一点)。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尚未结婚的贵族少女,手上怎么可能有这样堪称‘稀世奇珍’的珠宝?
就算有,也不可能由她们自己支配,说拿来送礼就拿来送礼了——很多贵族女性的珠宝就是这样的,别看装在她们的珠宝匣中,由她们支配使用,实际处置权却还是丈夫和家族的。
“哪怕是我们王后殿下的珠宝匣里,也绝不会有这样的宝物……”克莱蒙骑士稍微找回了一些语言能力,就开始啧啧称奇起来。
“那么,依您来看,收到这样的回礼,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纪尧姆手中把玩着那枚蛋白石胸针,目光却看着丝袋上系着的天蓝色纸片。他其实不太确定,这是路易莎写的,还是她让侍女代笔写的。
原本这无足轻重,此时的人们也不会在意朋友写的祝福信是亲手写就,还是让抄写员代笔。但纪尧姆直觉这是路易莎的字迹,而且他也希望自己的直觉这次没错。就像他过去在战场上,仿佛穿过黑暗的、布满礁石的海域一样,每每以正确的直觉穿越最困难的处境。
“当然是好事,这说明了巴尔扎克郡主对您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无情了啊!”克莱蒙骑士完全以此时标准的男性思维考虑,脱口而出道:“这样珍贵的回礼,如果巴尔扎克郡主一点儿也不在乎您,又怎么舍得送出呢?”
听到克莱蒙骑士的话,纪尧姆却想到了那天喜乐日,在寒冷的冬雨里,路易莎的姿态比冰雪更凛然——那是个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更无情的姑娘!在她眼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他者并不决定她自己的判断。
这其实是此时男人的思维方式……当然,考虑到她被当成了继承人培养,有这样类似男人的思维方式,倒也不无可能。
这样的女人危险、难以得到、不给自己留一点儿余地,按理来说应该叫人敬而远之的。但纪尧姆却像是听到了自己身体里涌动的血液迅速流动,就像是在最紧张的战场上一样——他没法不为其着迷,就像第一次见她,就听到天使嘹亮的号角。
“不,不是,我的朋友,您完全弄错了。”纪尧姆听到自己以笃定的语气说道,然而他的内心却和表现出来的平静截然相反。
“这只说明,路易莎小姐正和我划清界限,即使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宝石也无法贿赂她的心智。正如她自己所说,她主持着自己的理智——是的,我早该知道的,我怎么能指望用宝石动摇她。”
虽然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红宝石可以护佑路易莎,但总是怀着那百分之一的希望,希望路易莎知道红宝石是他赠送的,然后珍稀的宝石可以打动她。就像此时很多人一样,就是会在价值连城的宝物之下,迷乱了精神、理智离家出走。
纪尧姆轻声自言自语,仿佛是做了什么决定:“是的,她本身就是至珍至贵的,相比起她来,宝石和河里的卵石也没什么分别,我居然指望用它来得到她。要得到她,本来就只有一个办法,是啊,我早就清楚这一点的……”
第100章 穿越中世纪100
回到西岱的纪尧姆, 来到了国王路易三世,也就是他父亲的寝宫。
因为四年之间饱受中风折磨,这位曾经以英武、好战闻名大陆的国王, 已经衰弱的厉害了。现在的他半边身子不能动弹,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或者被抱到窗边的躺椅上,瞧一眼外面的世界。
在外人看来, 幸运之处是他的脑子还有正常人的思维能力。但真到了这地步,对于一个曾经的‘战士’来说, 说不定没有神智还好一些。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 清醒地感知到自己不受自身控制,简直就像一个人眼睁睁看自己一点点沉入沼泽。
纪尧姆的到来让听到侍从禀报的路易三世有些意外,说实话,纪尧姆来见他的次数并不多。这并非是从他中风开始的,很久以前就这样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此时的父母与子女, 尤其是父亲与子女,关系就是普遍不亲近的。而且路易三世本人,显然也不是什么慈父。在过去许多个年头里,他都忽略妻子和孩子们,全心全意地投入战争,过他理想中的战士生活。
另一方面则就是纪尧姆的性格原因了。他也是个性情绝对称不上热络的人,可能因为是‘中间儿’,而且是诸多兄弟姐妹中唯一没有自己的同母兄弟姐妹的, 他总是独来独往。他很早就不对‘父亲’有任何指望了,想要什么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获得……
路易三世让人将自己抱到了床边的靠椅上,就在这里等着见纪尧姆。
风尘仆仆而来的纪尧姆, 和路易三世干干巴巴地寒暄了一会儿——‘寒暄’这件事,对父子两个人都是陌生的、不熟练的,以至于一旁陪着的国王心腹仆人都心里忍不住想,这样下去一整天也说不到点上!
当然,心腹仆人的担忧显然是白担忧,虽然他们寒暄不甚熟练,但都是比较利落的人呢!怎么可能拖延那么久?所以在又一句寒暄陷入了死局,根本接不下去后,房间里沉默了两三秒钟。然后是纪尧姆主动开口了,这次开口显然和之前的寒暄根本不挨着,他这是进正题了!
“有一件事,我请求您的帮助。”纪尧姆动了动嘴唇,声音不高,但房间里的人都听清楚了。
听到的每个人,包括路易三世,第一反应都是听错了。一向高傲的纪尧姆会低头,请求别人的帮助吗?如果这是真的,那真就是活的久了,什么奇异的事儿都能见证呢!
路易三世的眼珠动了动,而后不动声色道:“是么,我的孩子……靠近一些,让朕看看你。”
当纪尧姆半跪在他的身前,让他能方便、清楚地看到这个儿子后,路易三世陷入到了沉思中—— 他这一生有很多孩子,哪怕不算私生子女,也两只手数不过来了。所以一个并不主动亲近他,排在所有孩子中间的儿子,很长时间里并不让他注意。
但随着纪尧姆长大,展露出自己的战争天赋,路易三世便将经常将视线落在了他身上。
纪尧姆其实不像路易三世,至少他对战争并不狂热。他对战争的态度,最合适的形容应该是‘谨慎’,一个谨慎的、总是取得胜利的冷静统帅,本来也很少见狂热的。不过,谁又能不在意、不自豪,自己做不到的事,自己的孩子却能做成呢?
路易三世不是什么天生的将才,在这个时代,他只能说是个中规中矩的统帅。因此他的战绩也很中规中矩,既不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典型,一败再败,将整个国家都拖入了泥潭。也不是什么不世出的将星,辉煌灿烂,为世人传颂。
而纪尧姆不同,他对战争有一个天才完全不同于凡人的理解。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然后以大无畏的、坚决到底的勇气去执行——每每他在战场上的神奇表现,都能让事后复盘的人惊叹。那是被纪尧姆仿佛出鞘宝剑的锋芒,大江大河的力量,惊吓到了。
看着这样的纪尧姆,路易三世自豪之余,甚至忍不住嫉妒,嫉妒这样的才华不是他的。事实上,如果四年前他没有中风,说不定这嫉妒还会像毒蛇一样壮大……当然,那都是‘如果’了,他始终是在四年前中风了,现在路易三世只想要纪尧姆继续他未竟的事业。
他一生中遗憾很多,但要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十年前那场东征,他几乎是只到半路,就灰溜溜地被赶回来了——他甚至没有抵达东方,只是到尼斯共和国,就被同盟背叛,最后只能逃回来。那件事令他大受打击,决心要靠一次成功的东征洗刷上次的耻辱!
只可惜,再次筹备东征,快要成行前夕他中风了,于是一切都没有了后续。
‘十字军东征’并不是一次战争,而是在很长时间里,西方各国多次向东方用兵。这一方面是宗教需求,另外东方的财富也着实吸引人。另一方面,也算是转移内部矛盾吧,就和后世国家国内矛盾到达顶峰,很多会选择用对外战争转移内部矛盾一样。
除了一些参与者众多、对历史影响深远的十字军东征,被冠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之类的说法,实际上小规模的‘东征’也有很多。某种意义上,对东方用兵是断断续续,但又连绵不绝的。
说起来,十年前的那次东征就算这种,原因是西方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桥头堡城市被攻陷,等于说是宣告了十字军国家的灭亡——十字军东征,不只是抢劫了大批财宝,很多还留在了东方,建立了一些基督教城邦国家,作为十字军在东方活动的堡垒。
像是纪尧姆继承的‘黎雅多姆国王’头衔,就来自于一个这样的城邦国家。只不过国家早就沦陷了,也就是西方基督教世界口头不承认,所以有时还会有人对纪尧姆称这个头衔……
让路易三世痛心的是,纪尧姆对东征毫无兴趣。以至于他无论用什么去引诱纪尧姆,纪尧姆都不同意推动主持新一次的十字军东征,替他洗刷曾经的耻辱,完成未竟的事业。
当面对纪尧姆前所未有的‘请求’,路易三世感到自己的心‘砰砰直跳’,本来因为长期卧床,一天比一天迟钝的头脑忽然清晰敏锐起来。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个好机会,达成自己目的、弥补余生遗憾的最后机会。
现在,唯一可虑的是,纪尧姆的‘请求’能有多难,是否是现在的他可以完成的。以及这对纪尧姆有多重要,够不够驱使他去进行一场过去他已经否定的战争……
“说说看吧,我的孩子……如果能够帮助到你,朕必定不遗余力。”路易三世仿佛是一个慷慨慈爱的父亲,轻易做出了许诺。
然而了解他的人就知道,这是他精明算计的时候常有的表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又或者西方人更常说的‘一切命运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总是就是那个意思。
“父亲,这次去到普法尔茨,让我遇到了一位女士。”说到这里,纪尧姆停顿了一下,然后才接着往下说道:“我十分确定,那就是我一生将要珍惜爱护之人。如果不能与她共度一生,那么,我会抱憾终身。”
听到纪尧姆的话,一旁的心腹仆人震惊不已,因为这实在不像是纪尧姆的性格会有的事啊!他一直是最沉默冷肃的一个,没人想过有一天如果爱情的火点燃了他会是什么样……他本身就像是冬天的海水,又冷又沉,怎么可能被点燃呢?
只能说,这还是此时的人们见识太少,要知道‘可燃冰’这种东西都存在呢……
而不同于仆人的‘大惊小怪’,更为洞悉人性细微之处,而且中风这四年来,有着充足时间去思考的路易三世,却连眼皮都没有动一下。他仿佛是没意识到纪尧姆本身是有婚约的,而是以一种悠然又略带欣喜的语气表示了祝贺,仿佛是为孩子找到所爱之人的普通父母。
“这真是意外之喜,是不是?哦,你看起来对女士们温柔的怀抱不感兴趣,如果不是你一直对宗教毫无兴趣,我还以为我奉献给教会的孩子是你,而不是路易呢——来吧,来说说看吧,我想知道那位幸运的女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