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本来他可以……
过去种种多说无益,李隆基此刻的心神都在相王身上,恨不得立刻飞到他的身边。
幸好不曾晚。李隆基回到府中,来不及梳洗,就大步走到正院,几兄弟看到他立刻惊喜不已。
“三郎。”
“三郎。”
兄弟们围上来。李成器引路道:“知道你心急,先去看阿耶,动作轻些,阿耶刚睡下。”
李隆基的脚步果然放轻了,依着榻沿跪下,看着那只保留了几分记忆中模样的脸,顿时眼泪落下,哽咽起来。
许是父子连心,相王的眼皮动了动,睁开了眼,开口问:“三郎回来了吗?”
李隆基蓦地哭出声:“阿耶,三郎不孝,三郎回来了。”
相王喘了喘,连声道好,“回来就好,回来就不走了,回来好啊。”李隆基捧着相王枯瘦的手只是哭,所有的情绪倾泻而出。
李成器几人见了,悄悄退出来在院中等候。李隆范低声说:“我听说鸿胪寺在准备大丧的礼器,规格极高。”
其他几人意会,但是他们情愿不要这些,只要阿耶能多延几年寿命。
几日后,裹儿也回到京师,她外出两个月,风尘仆仆,刚一进京,连家都不曾回,就被宫人叫到皇宫去了。
裹儿母子洗去风尘,来到迎仙宫,李显和韦淇设宴招待他们。
韦淇把裹儿叫到身边,好一顿摩挲,直叹道:“黑了,又瘦了,都吃了什么?我听说你吃了蝗虫,脏不脏,我可怜的孩子,小时候遭了多少罪,长大了更遭罪……”
裹儿颇为头疼,又是尴尬,小声说:“阿娘,植儿还在呢。”
韦淇更大声了,“他在有什么,你往日吃了多少苦,他亲身体会了才知道你的辛苦。”
植儿立刻说:“我与阿娘同行同住,才知阿娘做事不易,实在惭愧。”
李显把植儿叫来坐在身边,问起话,植儿将所见所闻一一说了。
李显不住点头,赞道:“你要跟着你娘,多看多听,多学着些。”植儿应了。
四人用完膳,裹儿打发植儿出皇宫回家休息,自己则给李显说起河北道的人烟阜盛和百姓安居乐业来,他听到这里,极为开心,“我这也不负了阿耶所托。”
裹儿继续说着外出的趣事,阿耶却没有附和,抬头看去,只见李显竟然坐着睡着了。
韦淇也发现了,面露愁云,示意裹儿先出去,裹儿依言照做。她才轻轻推醒李显,收起愁容,埋怨道:“你也真是的,女儿说了许久,你竟然睡着了。”
“裹儿呢?”李显醒过来忙问。
“已经走了,你去榻上睡会儿。她已经成了家,该回去看看,明日我留她住在宫中。”韦淇扶着李显起身,送他到室内休息。
韦淇放下帷帐,又留了心腹宫人候着,才出门,看见裹儿就站在院中等自己。
“阿耶这是怎么了?”裹儿担忧道。
韦淇挽着裹儿的手臂,一边走,一边说:“还能怎么样,他年纪大了,头疼脑热常有的事情。他胆子吓破过,看见相王病重,自己吓起自己来,精力渐渐不好了。”
裹儿问:“太医怎么说?”
韦淇回:“那起子开太平方的人能有什么用,常说的就是好生静养。我看他这破身体遗传了先帝,一点不像则天皇帝。”
则天皇帝这个年纪,人生最
辉煌的时间才开始。
“你阿耶这身子不中用。”韦淇道:“若非他执意去看相王,怎么会这些天一点精神也没有?全是他自找的。”
裹儿知阿娘嘴上骂得厉害,但心里却极为担心阿耶的身体,不由得宽慰起她来。
第161章 尚书左仆射 果然是武家的男人(够不要……
裹儿出了宫,一迳往公主府去了。公主府诸人出门迎接,武延秀也在其中。
这两年他胆子越发大了,不以做公主情人以耻,反而以之为荣,无妻无子,优游浪荡,令人瞠目结舌。有人私下里说,果然是武家的男人(够不要脸)。
裹儿安抚过荣娘,抽空朝武延秀一笑,他会意,便悄悄离去,在竹园等待她过来。
到了掌灯时分,裹儿才披着一身夜色过来。武延秀忙接衣奉茶,问长问短,殷勤侍奉。
莲花烛台烛光闪烁,裹儿躺在武延秀的腿上,道:“出去这一趟,真把人累坏了。”
武延秀给裹儿按揉太阳穴,笑说:“公主也太实心眼了些,让别人去岂不好?偏偏爱自己受累,依我看是你自作自受。”
裹儿翻身伏在他怀中笑了半天,武延秀莫名其妙:“这话有什么好笑的?”说着便伸手向裹儿的胁下抓来。
裹儿连忙躲闪,拉扯间,两人衣衫褪了一半。
“别闹了,再闹我都恼了。”裹儿笑道。
武延秀哼了一声,趴在她耳边,说:“公主几个月没回来,心疼心疼我。”
裹儿推开他的脸,嗔道:“我今儿累坏了。”
武延秀握着裹儿的手,密密地亲吻着,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裹儿听了,倒捏手捏脚来。
“放心,保管累不着你。”武延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裹儿,看得她口干舌燥。
武延秀见她意有所动,拉下红色的纱帐,举目所见都是令人躁动的红。
裹儿的呼吸忍不住急促起来,武延秀扯下发带,也是红色,一边轻轻地安抚她,一边系在她的眼睛上。
……
心中的躁动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把身体到理智燃烧殆尽,枕畔仅留下几点泪痕。
次日,裹儿在往常的时辰醒来,通身畅美,神清气爽,倒是武延秀还在酣睡。
她轻手轻脚下了榻,看见烛台上的蜡烛已经燃尽,烛泪挂在烛台枝丫上如同结成了一串串珊瑚子。
外面的丫鬟进来服侍裹儿梳洗更衣。临走之前,裹儿走到榻前,就见武延秀醒了。
她伸手摸着武延秀的脸颊,武延秀抱在她的手放在胸前,问:“晚上回来吗?”
裹儿回说:“阿耶说想我了,留我在宫中住几天。”
武延秀颇为遗憾地亲吻了裹儿的手,说:“在宫中时,你要想我。”
“好。”裹儿一口应了,举起手上的祖母绿戒指,说:“这是你送我的,看见它,我就想起你。”
武延秀恋恋不舍道:“慢走,早些回来。”
裹儿点头,放下帐子,便出了门。夏日天亮得早,熹微的晨光已经洒向天地。
裹儿骑在马上,裹着白露的夏风凉凉地吹在脸上,令人心旷神怡。辉煌灿烂的明堂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裹儿前行的方向。
神都这座城市如同温柔的女子正慢慢醒来,她挥着夏风的披帛,拂过每一个孩子,裹儿感到一股温馨和熨帖。
今日没有大朝会,裹儿直接去了值房,万叶涛一早就到了。一见她进来,立刻站起,笑说:“我就知道公主会过来。”
说着,便倒了一杯茶,递给裹儿,叙过寒温,便汇报起户部的事情。裹儿听完,说:“你做的不错。”万叶涛已经升了员外郎。
她又问:“朝中还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万叶涛坐下来,“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相王病重。”
正说着,其他人陆续过来。裹儿便把户部的所有人叫来,开了一个会,又吩咐了些事情下去。
上午,宫人过来请裹儿去徽猷殿参加小朝会。裹儿便跟着去了,就见重润正坐在案前批阅奏疏。
一见她进来,重润满脸笑容,揶揄道:“哎哟,我家的大善人回来了。我听说你从太上玄元真君那里学到了什么仙术,斩杀什么蝗神,也教教你阿兄我。”
裹儿回来路上就听过这些无稽之谈,说她是什么神仙转世,太上玄元真君的弟子,斩蝗神,灭其子孙,甚是了得。
她第一次听就浑身不自在,现在被重润打趣,忍不住上前要去打他。重润说来立刻就跑开了,他一边跑,一边挑衅,“咦,你急了!”
裹儿气得夺过太监手中的拂尘,追着他要打。
“咳咳!”殿外仿佛起了沙尘暴,几位相公的喉咙都不舒服起来。
裹儿狠狠瞪了一眼重润,才转身回来做下,佛尘就放在手边。重润朝裹儿得意一笑,坐下来,命宫人请相公们进来。
众人拜见后,各自坐下。
重润叫人上茶,道:“这次李尚书去河南道治蝗,破除迷信,仅用两月蝗虫已灭大半,百姓传诵,做得极好,当赏,升为尚书左仆射。”
裹儿没有意外,昨天阿娘和她提过这事,忽然想起:“户部要怎么办?”
重润说:“仍由你兼任。”裹儿点头。
张仁愿道:“安西来信说,大都护郭元振病逝了。”
重润惊了一下,道:“让官员护送郭公灵柩回长安。郭公去了,这安西大都护何人能当得?”
张仁愿回说:“副都护郭虔瓘才识高远,足智多谋,可为安西大都护。”
过去种种多说无益,李隆基此刻的心神都在相王身上,恨不得立刻飞到他的身边。
幸好不曾晚。李隆基回到府中,来不及梳洗,就大步走到正院,几兄弟看到他立刻惊喜不已。
“三郎。”
“三郎。”
兄弟们围上来。李成器引路道:“知道你心急,先去看阿耶,动作轻些,阿耶刚睡下。”
李隆基的脚步果然放轻了,依着榻沿跪下,看着那只保留了几分记忆中模样的脸,顿时眼泪落下,哽咽起来。
许是父子连心,相王的眼皮动了动,睁开了眼,开口问:“三郎回来了吗?”
李隆基蓦地哭出声:“阿耶,三郎不孝,三郎回来了。”
相王喘了喘,连声道好,“回来就好,回来就不走了,回来好啊。”李隆基捧着相王枯瘦的手只是哭,所有的情绪倾泻而出。
李成器几人见了,悄悄退出来在院中等候。李隆范低声说:“我听说鸿胪寺在准备大丧的礼器,规格极高。”
其他几人意会,但是他们情愿不要这些,只要阿耶能多延几年寿命。
几日后,裹儿也回到京师,她外出两个月,风尘仆仆,刚一进京,连家都不曾回,就被宫人叫到皇宫去了。
裹儿母子洗去风尘,来到迎仙宫,李显和韦淇设宴招待他们。
韦淇把裹儿叫到身边,好一顿摩挲,直叹道:“黑了,又瘦了,都吃了什么?我听说你吃了蝗虫,脏不脏,我可怜的孩子,小时候遭了多少罪,长大了更遭罪……”
裹儿颇为头疼,又是尴尬,小声说:“阿娘,植儿还在呢。”
韦淇更大声了,“他在有什么,你往日吃了多少苦,他亲身体会了才知道你的辛苦。”
植儿立刻说:“我与阿娘同行同住,才知阿娘做事不易,实在惭愧。”
李显把植儿叫来坐在身边,问起话,植儿将所见所闻一一说了。
李显不住点头,赞道:“你要跟着你娘,多看多听,多学着些。”植儿应了。
四人用完膳,裹儿打发植儿出皇宫回家休息,自己则给李显说起河北道的人烟阜盛和百姓安居乐业来,他听到这里,极为开心,“我这也不负了阿耶所托。”
裹儿继续说着外出的趣事,阿耶却没有附和,抬头看去,只见李显竟然坐着睡着了。
韦淇也发现了,面露愁云,示意裹儿先出去,裹儿依言照做。她才轻轻推醒李显,收起愁容,埋怨道:“你也真是的,女儿说了许久,你竟然睡着了。”
“裹儿呢?”李显醒过来忙问。
“已经走了,你去榻上睡会儿。她已经成了家,该回去看看,明日我留她住在宫中。”韦淇扶着李显起身,送他到室内休息。
韦淇放下帷帐,又留了心腹宫人候着,才出门,看见裹儿就站在院中等自己。
“阿耶这是怎么了?”裹儿担忧道。
韦淇挽着裹儿的手臂,一边走,一边说:“还能怎么样,他年纪大了,头疼脑热常有的事情。他胆子吓破过,看见相王病重,自己吓起自己来,精力渐渐不好了。”
裹儿问:“太医怎么说?”
韦淇回:“那起子开太平方的人能有什么用,常说的就是好生静养。我看他这破身体遗传了先帝,一点不像则天皇帝。”
则天皇帝这个年纪,人生最
辉煌的时间才开始。
“你阿耶这身子不中用。”韦淇道:“若非他执意去看相王,怎么会这些天一点精神也没有?全是他自找的。”
裹儿知阿娘嘴上骂得厉害,但心里却极为担心阿耶的身体,不由得宽慰起她来。
第161章 尚书左仆射 果然是武家的男人(够不要……
裹儿出了宫,一迳往公主府去了。公主府诸人出门迎接,武延秀也在其中。
这两年他胆子越发大了,不以做公主情人以耻,反而以之为荣,无妻无子,优游浪荡,令人瞠目结舌。有人私下里说,果然是武家的男人(够不要脸)。
裹儿安抚过荣娘,抽空朝武延秀一笑,他会意,便悄悄离去,在竹园等待她过来。
到了掌灯时分,裹儿才披着一身夜色过来。武延秀忙接衣奉茶,问长问短,殷勤侍奉。
莲花烛台烛光闪烁,裹儿躺在武延秀的腿上,道:“出去这一趟,真把人累坏了。”
武延秀给裹儿按揉太阳穴,笑说:“公主也太实心眼了些,让别人去岂不好?偏偏爱自己受累,依我看是你自作自受。”
裹儿翻身伏在他怀中笑了半天,武延秀莫名其妙:“这话有什么好笑的?”说着便伸手向裹儿的胁下抓来。
裹儿连忙躲闪,拉扯间,两人衣衫褪了一半。
“别闹了,再闹我都恼了。”裹儿笑道。
武延秀哼了一声,趴在她耳边,说:“公主几个月没回来,心疼心疼我。”
裹儿推开他的脸,嗔道:“我今儿累坏了。”
武延秀握着裹儿的手,密密地亲吻着,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裹儿听了,倒捏手捏脚来。
“放心,保管累不着你。”武延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裹儿,看得她口干舌燥。
武延秀见她意有所动,拉下红色的纱帐,举目所见都是令人躁动的红。
裹儿的呼吸忍不住急促起来,武延秀扯下发带,也是红色,一边轻轻地安抚她,一边系在她的眼睛上。
……
心中的躁动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把身体到理智燃烧殆尽,枕畔仅留下几点泪痕。
次日,裹儿在往常的时辰醒来,通身畅美,神清气爽,倒是武延秀还在酣睡。
她轻手轻脚下了榻,看见烛台上的蜡烛已经燃尽,烛泪挂在烛台枝丫上如同结成了一串串珊瑚子。
外面的丫鬟进来服侍裹儿梳洗更衣。临走之前,裹儿走到榻前,就见武延秀醒了。
她伸手摸着武延秀的脸颊,武延秀抱在她的手放在胸前,问:“晚上回来吗?”
裹儿回说:“阿耶说想我了,留我在宫中住几天。”
武延秀颇为遗憾地亲吻了裹儿的手,说:“在宫中时,你要想我。”
“好。”裹儿一口应了,举起手上的祖母绿戒指,说:“这是你送我的,看见它,我就想起你。”
武延秀恋恋不舍道:“慢走,早些回来。”
裹儿点头,放下帐子,便出了门。夏日天亮得早,熹微的晨光已经洒向天地。
裹儿骑在马上,裹着白露的夏风凉凉地吹在脸上,令人心旷神怡。辉煌灿烂的明堂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裹儿前行的方向。
神都这座城市如同温柔的女子正慢慢醒来,她挥着夏风的披帛,拂过每一个孩子,裹儿感到一股温馨和熨帖。
今日没有大朝会,裹儿直接去了值房,万叶涛一早就到了。一见她进来,立刻站起,笑说:“我就知道公主会过来。”
说着,便倒了一杯茶,递给裹儿,叙过寒温,便汇报起户部的事情。裹儿听完,说:“你做的不错。”万叶涛已经升了员外郎。
她又问:“朝中还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万叶涛坐下来,“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相王病重。”
正说着,其他人陆续过来。裹儿便把户部的所有人叫来,开了一个会,又吩咐了些事情下去。
上午,宫人过来请裹儿去徽猷殿参加小朝会。裹儿便跟着去了,就见重润正坐在案前批阅奏疏。
一见她进来,重润满脸笑容,揶揄道:“哎哟,我家的大善人回来了。我听说你从太上玄元真君那里学到了什么仙术,斩杀什么蝗神,也教教你阿兄我。”
裹儿回来路上就听过这些无稽之谈,说她是什么神仙转世,太上玄元真君的弟子,斩蝗神,灭其子孙,甚是了得。
她第一次听就浑身不自在,现在被重润打趣,忍不住上前要去打他。重润说来立刻就跑开了,他一边跑,一边挑衅,“咦,你急了!”
裹儿气得夺过太监手中的拂尘,追着他要打。
“咳咳!”殿外仿佛起了沙尘暴,几位相公的喉咙都不舒服起来。
裹儿狠狠瞪了一眼重润,才转身回来做下,佛尘就放在手边。重润朝裹儿得意一笑,坐下来,命宫人请相公们进来。
众人拜见后,各自坐下。
重润叫人上茶,道:“这次李尚书去河南道治蝗,破除迷信,仅用两月蝗虫已灭大半,百姓传诵,做得极好,当赏,升为尚书左仆射。”
裹儿没有意外,昨天阿娘和她提过这事,忽然想起:“户部要怎么办?”
重润说:“仍由你兼任。”裹儿点头。
张仁愿道:“安西来信说,大都护郭元振病逝了。”
重润惊了一下,道:“让官员护送郭公灵柩回长安。郭公去了,这安西大都护何人能当得?”
张仁愿回说:“副都护郭虔瓘才识高远,足智多谋,可为安西大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