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太平回说:“因为我们是女人。”
裹儿追问:“女人为什么不能做官呢?”
太平回:“因为……因为……”她被问住了,凝眉苦思,裹儿端起茶小口抿着,耐心地等待。
良久,太平说:“因为这朝堂是男人的朝堂,他们容不下女人。”
裹儿听到这话,又是惊讶,又是欣喜,连连赞道:“姑母与我想到一起去了。可这天下从什么时候开始是男人的天下呢?”
太平心中暗暗往回推,唐、隋、陈、梁、齐、宋、晋、魏、汉、秦、东周、西周、商、夏……
“三皇五帝,也不对……”太平公主一时竟词穷了,脸上露出茫然的神色。
裹儿放下茶盅,说:“《吕览》中‘恃君’篇说,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大约那时,天下还不是男人的天下。”
太平失声叹道:“源头在这里,这里竟然是源头,太古之世,无男女之别。从这儿到现在有多长时间啊?”
裹儿回说:“至少有三四千年吧,或者更长,更久远。”
说着,她也感到无力和茫然,说:“拿五姓七家来说,起家最早不过汉魏,小小家族,繁衍不过五六百年,太宗、阿翁和圣人执掌天下,却撼不动他们的威望。”
太平听了,沉默半响,说:“你与我说这些做什么?”
裹儿继续道:“三四千年啊,我……”
裹儿拿手指着自己,移向太平,再转向武朵儿,又指向茫茫的水面,叹息说:“我、你、她、她们……所见、所闻、所学,还有——”
裹儿将手指指着自己的太阳穴,道:“还有所想,都已经被改造成……适合男人掌权天下的模样。”
太平听了,头顶仿佛炸开了焦雷一般,呆呆愣愣,浑身冷汗,血液逆流,喃喃道:“你疯了,裹儿你疯了……”
裹儿对这话不以为意,又往盖碗注入滚水,泡了第二泡,然后倒入公道杯中,给自己续了一盅,给姑母换上滚滚的热茶,热气氤氲,但太平却是浑身冰凉。
太平端起抿了一口,滚滚的热茶驱不散身上的寒意。
“你想说什么?”太平问。
裹儿:“时间长河里,一粒人跳得再高,看得再远,但也无法改变河流的方向,若是一半的人使劲,就会大不一样。
所以,我很高兴听到姑母要当宰相的消息,发自内心的高兴。”
太平闻言,沉默不语,她没有裹儿想得那么高尚,她只想要权势,只想保全自己的权势。
“你既然知道没用,又何必自寻烦恼?你应该拒绝我,背后给我使绊子捅刀子,你们是一家四口,我是外人;你是清官贤臣,而我兴风作浪架桥拨火。”太平公主不知为何赌气道。
裹儿笑了:“姑母,你看你又被限制住了,朝中又有多少真心办事的官员?姑母所为在男子之中,平常得不值一提,但在女子中却是石破天惊。”
说罢,裹儿回答了太平刚才的问话,颇为苦恼说:“不能因为不能,就不做了吧,总有人先行,就像圣人,还有姑母、上官舍人……”
她说着,笑了一下,轻快道:“姑母还是我的前辈,我从姑母身上学到了不少经验,当然也吸取了不少教训。”
太平用她那双丹凤眼死命瞪着裹儿,但裹儿一点都不害怕,只好愤愤喝了茶水,找茬道:“三四千年的根基,你就不怕搅得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啊?”
“姑母,你错啦。”裹儿语重心长,指着自己说:“我这样的异类,还没有搅弄风云,刚冒头就会被——”
她猛地停住,做了抹脖子的手势,并笑眯眯对太平说:“姑母,不能说出去,
不然我会死得很惨哦。但姑母说出去了,姑母也会死得很惨吧。咦,这就是全自动报仇吗?”
只要裹儿冒出这个想法,哪怕她当上了皇帝,也会成为玄武门大舞台的失败者。
一个皇帝,如果没有统治根基,没有大部分文武的支持,就离死不远了,比如王莽?!
太平公主冷哼一声:“裹儿,你疯了,我只当没听过你的疯言疯语。”
裹儿叹道:“唉,果然男人和女人都是人。当男人不理解女人,或者不想理解女人时,就污蔑女人是疯子,原来女人也会这样想啊。”
太平公主连连冷笑不说话,一双丹凤眼再次死命瞪着裹儿,似乎要剜她肉似的。
裹儿认输,移开目光,眺望远方,仿佛汲取了力量,又有力气说话了。
“我刚才说的是一个原因,我胆子小惜命啊。还有第二个原因,民生多艰。我们常笑晋惠帝是个傻子,怎么那么傻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来。
然而,我们与晋惠帝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肉食者永远无法真正地共情百姓。
诚然,我们问不出‘何不食肉糜’的话,但我们也许会问百姓为什么不好好耕地,为什么不读书,为什么不知礼,为什么不开心……
鹅毛大雪对于肉食者而言,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情趣;对于百姓而言,意味着饥寒交迫,也意味着瑞雪兆丰年。”
裹儿的声音缓慢而坚定,字字清晰地映入太平的心中,如黄钟大吕。
“我能力低微,或许连让天下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地耕、有两闲钱使都做不到,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做。”裹儿道。
太平公主冷笑:“异想天开,不知所谓,连太宗那样的圣人都做不到这样的事情,更何况你这个孩子?”
裹儿面露憧憬,说:“若这真实现了,说不定女子当官就会成为常识呢。前路漫漫,只有往前走,才会有改变,留在原地的才是傻子。”
太平公主:“你是异类,疯子。”
裹儿不在意说:“这是我的心里话,只和姑母一人说了,也只能和姑母一人说。”
太平这位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总是忍不住和裹儿呛声,她指着船尾的武朵儿说:“她难道不是人吗?”
“公主,我今天可以不做人。”武朵儿清脆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太平公主语滞,裹儿则哑然失笑。
然后,裹儿正色道:“所以,我欢迎姑母进入朝堂,但若是姑母刻薄百姓,我会成为你的对手。请姑母明鉴,也请姑母不要因为我是小辈,而怜惜我。”
太平公主:“……最后一句真让人恶心。”
裹儿听了笑起来,欢快道:“朝廷当值的女官没几个,能入朝堂当官的女子也没几个,所以我们就不要自杀自灭起来。我的想法不会改变,只能苦一苦姑母了。”
太平气道:“放肆,你眼里还没有长辈!”
裹儿不以为意,倒掉茶叶,换上新茶,重新沏了一盏,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后,果然神清气爽,只是好像姑母有些回不过神来。
“来,姑母,咱们再喝一盅。”裹儿举杯相邀,太平不情不愿与她碰了一下,但她死命抬高茶盅要压裹儿的茶盅一筹。
“你真是狂妄啊!”太平连眼神都吝啬地不给裹儿,只盯着茶盅的茶水看,轻轻用口吹着。
裹儿笑了两声没有回答,说这些给太平公主已是危险至极,其他的还是算了。
不过,多一人明白,就多一份力量,集腋成裘,积土成山,积少成多,总有一天女子与男人一样通过了考试,就像喝水吃饭一般做了官。所以,裹儿不后悔与太平公主说这些。
太平忽然问:“你刚才叫我看水,到底是看什么?”
“我想和你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哦。”
“啊!载舟我看到了,你还想覆舟?”
“朵儿姐姐虽然今天不做人,但不是精怪,撑翻不了船。”
“快靠岸,我要下船。”
“没有我的允许,姑母你下不去啊。”
“孩子,我可不是你那面团耳朵阿耶,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姑母是太宗之孙,高宗圣人之女,陛下之女弟,历经数朝,而荣宠愈胜。我当然知道姑母的厉害,只望姑母厉害对地方才好。”
第133章 太平为相(四) 太平听了,不喜反怒,……
姑侄嬉闹着下了船,任谁也猜不到二人竟然说了那样离经叛道的话。
侍女请太平和裹儿复入席中,又吃了酒馔。太平觑见外面暖阳渐冷,便起身告辞。
她已知裹儿的品行,一心为公,不徇私情,便是送上金山银山,裹儿也不稀罕,就要把那八车金宝缯锦一同带走。
裹儿吃了一惊,忙问:“姑母,哪有送人的东西又要拉走?亏你比我多了三千多户封邑呢。”
太平盛气凌人道:“你不中用,办不成事,怎么还有脸要东西?”
裹儿理亏,泄气说:“……姑母,你想怎么样就怎样吧。”
太平大发慈心,给裹儿留下两车。裹儿率人送她出门,待她登车而去,方回到院中。
裹儿追问:“女人为什么不能做官呢?”
太平回:“因为……因为……”她被问住了,凝眉苦思,裹儿端起茶小口抿着,耐心地等待。
良久,太平说:“因为这朝堂是男人的朝堂,他们容不下女人。”
裹儿听到这话,又是惊讶,又是欣喜,连连赞道:“姑母与我想到一起去了。可这天下从什么时候开始是男人的天下呢?”
太平心中暗暗往回推,唐、隋、陈、梁、齐、宋、晋、魏、汉、秦、东周、西周、商、夏……
“三皇五帝,也不对……”太平公主一时竟词穷了,脸上露出茫然的神色。
裹儿放下茶盅,说:“《吕览》中‘恃君’篇说,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大约那时,天下还不是男人的天下。”
太平失声叹道:“源头在这里,这里竟然是源头,太古之世,无男女之别。从这儿到现在有多长时间啊?”
裹儿回说:“至少有三四千年吧,或者更长,更久远。”
说着,她也感到无力和茫然,说:“拿五姓七家来说,起家最早不过汉魏,小小家族,繁衍不过五六百年,太宗、阿翁和圣人执掌天下,却撼不动他们的威望。”
太平听了,沉默半响,说:“你与我说这些做什么?”
裹儿继续道:“三四千年啊,我……”
裹儿拿手指着自己,移向太平,再转向武朵儿,又指向茫茫的水面,叹息说:“我、你、她、她们……所见、所闻、所学,还有——”
裹儿将手指指着自己的太阳穴,道:“还有所想,都已经被改造成……适合男人掌权天下的模样。”
太平听了,头顶仿佛炸开了焦雷一般,呆呆愣愣,浑身冷汗,血液逆流,喃喃道:“你疯了,裹儿你疯了……”
裹儿对这话不以为意,又往盖碗注入滚水,泡了第二泡,然后倒入公道杯中,给自己续了一盅,给姑母换上滚滚的热茶,热气氤氲,但太平却是浑身冰凉。
太平端起抿了一口,滚滚的热茶驱不散身上的寒意。
“你想说什么?”太平问。
裹儿:“时间长河里,一粒人跳得再高,看得再远,但也无法改变河流的方向,若是一半的人使劲,就会大不一样。
所以,我很高兴听到姑母要当宰相的消息,发自内心的高兴。”
太平闻言,沉默不语,她没有裹儿想得那么高尚,她只想要权势,只想保全自己的权势。
“你既然知道没用,又何必自寻烦恼?你应该拒绝我,背后给我使绊子捅刀子,你们是一家四口,我是外人;你是清官贤臣,而我兴风作浪架桥拨火。”太平公主不知为何赌气道。
裹儿笑了:“姑母,你看你又被限制住了,朝中又有多少真心办事的官员?姑母所为在男子之中,平常得不值一提,但在女子中却是石破天惊。”
说罢,裹儿回答了太平刚才的问话,颇为苦恼说:“不能因为不能,就不做了吧,总有人先行,就像圣人,还有姑母、上官舍人……”
她说着,笑了一下,轻快道:“姑母还是我的前辈,我从姑母身上学到了不少经验,当然也吸取了不少教训。”
太平用她那双丹凤眼死命瞪着裹儿,但裹儿一点都不害怕,只好愤愤喝了茶水,找茬道:“三四千年的根基,你就不怕搅得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啊?”
“姑母,你错啦。”裹儿语重心长,指着自己说:“我这样的异类,还没有搅弄风云,刚冒头就会被——”
她猛地停住,做了抹脖子的手势,并笑眯眯对太平说:“姑母,不能说出去,
不然我会死得很惨哦。但姑母说出去了,姑母也会死得很惨吧。咦,这就是全自动报仇吗?”
只要裹儿冒出这个想法,哪怕她当上了皇帝,也会成为玄武门大舞台的失败者。
一个皇帝,如果没有统治根基,没有大部分文武的支持,就离死不远了,比如王莽?!
太平公主冷哼一声:“裹儿,你疯了,我只当没听过你的疯言疯语。”
裹儿叹道:“唉,果然男人和女人都是人。当男人不理解女人,或者不想理解女人时,就污蔑女人是疯子,原来女人也会这样想啊。”
太平公主连连冷笑不说话,一双丹凤眼再次死命瞪着裹儿,似乎要剜她肉似的。
裹儿认输,移开目光,眺望远方,仿佛汲取了力量,又有力气说话了。
“我刚才说的是一个原因,我胆子小惜命啊。还有第二个原因,民生多艰。我们常笑晋惠帝是个傻子,怎么那么傻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来。
然而,我们与晋惠帝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肉食者永远无法真正地共情百姓。
诚然,我们问不出‘何不食肉糜’的话,但我们也许会问百姓为什么不好好耕地,为什么不读书,为什么不知礼,为什么不开心……
鹅毛大雪对于肉食者而言,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情趣;对于百姓而言,意味着饥寒交迫,也意味着瑞雪兆丰年。”
裹儿的声音缓慢而坚定,字字清晰地映入太平的心中,如黄钟大吕。
“我能力低微,或许连让天下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地耕、有两闲钱使都做不到,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做。”裹儿道。
太平公主冷笑:“异想天开,不知所谓,连太宗那样的圣人都做不到这样的事情,更何况你这个孩子?”
裹儿面露憧憬,说:“若这真实现了,说不定女子当官就会成为常识呢。前路漫漫,只有往前走,才会有改变,留在原地的才是傻子。”
太平公主:“你是异类,疯子。”
裹儿不在意说:“这是我的心里话,只和姑母一人说了,也只能和姑母一人说。”
太平这位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总是忍不住和裹儿呛声,她指着船尾的武朵儿说:“她难道不是人吗?”
“公主,我今天可以不做人。”武朵儿清脆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太平公主语滞,裹儿则哑然失笑。
然后,裹儿正色道:“所以,我欢迎姑母进入朝堂,但若是姑母刻薄百姓,我会成为你的对手。请姑母明鉴,也请姑母不要因为我是小辈,而怜惜我。”
太平公主:“……最后一句真让人恶心。”
裹儿听了笑起来,欢快道:“朝廷当值的女官没几个,能入朝堂当官的女子也没几个,所以我们就不要自杀自灭起来。我的想法不会改变,只能苦一苦姑母了。”
太平气道:“放肆,你眼里还没有长辈!”
裹儿不以为意,倒掉茶叶,换上新茶,重新沏了一盏,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后,果然神清气爽,只是好像姑母有些回不过神来。
“来,姑母,咱们再喝一盅。”裹儿举杯相邀,太平不情不愿与她碰了一下,但她死命抬高茶盅要压裹儿的茶盅一筹。
“你真是狂妄啊!”太平连眼神都吝啬地不给裹儿,只盯着茶盅的茶水看,轻轻用口吹着。
裹儿笑了两声没有回答,说这些给太平公主已是危险至极,其他的还是算了。
不过,多一人明白,就多一份力量,集腋成裘,积土成山,积少成多,总有一天女子与男人一样通过了考试,就像喝水吃饭一般做了官。所以,裹儿不后悔与太平公主说这些。
太平忽然问:“你刚才叫我看水,到底是看什么?”
“我想和你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哦。”
“啊!载舟我看到了,你还想覆舟?”
“朵儿姐姐虽然今天不做人,但不是精怪,撑翻不了船。”
“快靠岸,我要下船。”
“没有我的允许,姑母你下不去啊。”
“孩子,我可不是你那面团耳朵阿耶,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姑母是太宗之孙,高宗圣人之女,陛下之女弟,历经数朝,而荣宠愈胜。我当然知道姑母的厉害,只望姑母厉害对地方才好。”
第133章 太平为相(四) 太平听了,不喜反怒,……
姑侄嬉闹着下了船,任谁也猜不到二人竟然说了那样离经叛道的话。
侍女请太平和裹儿复入席中,又吃了酒馔。太平觑见外面暖阳渐冷,便起身告辞。
她已知裹儿的品行,一心为公,不徇私情,便是送上金山银山,裹儿也不稀罕,就要把那八车金宝缯锦一同带走。
裹儿吃了一惊,忙问:“姑母,哪有送人的东西又要拉走?亏你比我多了三千多户封邑呢。”
太平盛气凌人道:“你不中用,办不成事,怎么还有脸要东西?”
裹儿理亏,泄气说:“……姑母,你想怎么样就怎样吧。”
太平大发慈心,给裹儿留下两车。裹儿率人送她出门,待她登车而去,方回到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