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半响,武曌问:“都搬走了吗?”
张昌宗一边催宫人离开,一边陪笑回:“都搬走了。这些大臣也真是的,不知圣人龙体要紧,还拿这些小事烦圣人。”
武曌这才睁开眼睛,榻前的案上摆着炉瓶三事、翠竹青玉花插、玛瑙果盘等物,心情才好些。
张昌宗忙殷勤问:“圣人喝些蜜水。”
武曌摇头,她口中无味,也不觉得渴。张昌宗放下金盏,又笑说:“我给圣人捶捶。”
武曌又是摇头,张昌宗轻声道:“我为圣人吹笛?”见武曌点头,张昌宗才悄悄出了一口气。
俄而,殿内响起了柔缓婉转的笛声。
上官婉儿拿着一本奏疏,正要让人开门进去禀告,却被张易之拦住,叫到廊下,质问:“圣人刚发了脾气,连御正夫人都挨了骂,你这会子进去回话,岂不是找骂?”
上官婉儿急道:“不是我找骂,而是这事紧急。这两天天气骤冷,雨雪夹杂,神都人畜冻死不少,有司请求赈灾买棺木收敛尸体。”
“拿过来我看看。”张易之伸手。
“你?”上官婉儿怀疑。
张易之哼了一声,夺过上官婉儿手中的奏本,看了一眼,使眼色让上官婉儿跟着自己蹑手蹑脚进了正殿。
但张易之并不是去找圣人,而是来到殿中的一角坐下,御笔朱批了可字,然后交给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的眼睛惊得瞪大了,只见张易之眉头一挑,以目示意撵人。上官婉儿不敢动,张易之轻声说:“圣人病中,她将政事托给我。你不信,去问御正夫人。”
上官婉儿忽然笑了,接过来说:“是我魔怔了。我要去了,这事拖不得,再死人就不好了。”
说着,她捧着奏本出去,赶紧写了敕书发下去。
这事毕,上官婉儿去找库狄夫人,只见库狄夫人垂头丧气,满面愁容,便问:“这是怎么了?”
库狄夫人叫宫女奉茶,说:“你见过张易之了?”
婉儿捧着热茶,说:“我刚从他那儿回来。”
库狄夫人叹息说:“圣人龙体不豫,朝中诸事先听他的,左右圣人龙体要紧,其他的再说罢。”
婉儿喝了茶就辞别库狄夫人,要回正殿暂候,被门口的宫女拦下,说:“奉宸令吩咐了,不许任何人打扰圣人养病。”
婉儿衣袖下的拳头握了握,忍了下来,微微颔首,回到偏殿。
过了两刻钟,张昌宗过来了,他把玩着玉笛,倚在门框上,看婉儿合香,直到婉儿发现他才出声走来。
他搂过婉儿,靠在她的肩上,叹气不已。婉儿笑着推了推他,说:“你兄长大权在握,你还有什么不知足呢?在这里叹什么气?”
婉儿她闲得合香,也没有叹气。
张昌宗说:“圣人面前侍奉,嗯……你也懂。”战战兢兢,耗费心神。
说着,张昌宗从荷包掏出一枚果脯往婉儿嘴里一松,婉儿嚼着吃了,笑了一下,要推开他,说:“人来人往,让人看见了咱们都不得活。”
张昌宗笑说:“哪里有人?婉儿,让我抱抱你。”
两人正嬉闹,忽然有宫人进来叫张昌宗。婉儿听到声响立刻推开他,张昌宗一边起身,一边问:“阿兄在跟前吗?”
宫人回:“圣人醒了,身上不舒坦,奉宸令叫你赶紧过去。”
张昌宗深吸一口气,俯身向婉儿耳语:“晚上等着我。”婉儿笑催他快过去。
等张昌宗走了,婉儿脸上的笑容凝滞,化为面无表情。她这样跟随圣人二十多年的老人,也被张易之排挤了。
一连几日,婉儿未曾见圣人的面,还是每日照常在偏殿等候,若不是她能根据张昌宗的形容言辞猜到圣人的近况,只怕也要心急如焚。
这日天空放晴,武曌的精神好些,命人在正午阳光正炽的时候,抬她出去。
武曌被张昌宗扶着坐起来,靠着引枕,院中的梧桐树孤零零地挂着几片叶子,阳光直直地洒在她身上,极目远眺,一片苍茫寂寥。
婉儿捧着大翡翠托盘过来,里面磊着大红石榴,上前笑吟吟说:“圣人,这是新进的石榴,说今年风调雨顺,硕果累累,这石榴比往年又大又红。”
武曌的视线被大红石榴抓住,顿觉眼前一亮,说:“确实比往年好,六郎……”
张昌宗立刻会意,净手为圣人剥石榴,石榴籽殷红剔透,甘美多汁。武曌吃了半个,张昌宗就停下,笑说:“石榴凉,圣人少用些。”
武曌笑说:“你这孩子就是心实,剩下的分给他们吧。”宫人们笑着道了谢。
武曌在外面呆了半个时辰,觉得天冷,便回到殿内,猛然发觉殿内的气味过于浑浊,不如外面的清新冷冽。
她倦了,往榻上一歪,几息就睡着了。张昌宗轻手轻脚服侍圣人躺下,盖上罗衾。
他悄悄对伺候的宫女说:“你盯着,我出去吃口饭。”
圣人病中离不得乖巧可心的张昌宗。
他出殿前,看了眼内室的兄长,只见他伏案处理政务,似模似样,便笑着上前,关上门,说:“阿兄,你现在倒像个宰相。”
张易之哼了一声,叫他过来,问:“你知道怎么批吗?”
张昌宗往榻上随意一歪,凑上前一看,发现奏疏上全是字,好奇问:“怎么批?”
张易之得意一笑,说:“朝中诸事皆有旧例,按旧例办,不会出什么大事。”
张昌宗连连点头,说:“皇……这么好当?”
张易之笑了一下,道:“你在圣人面前,光顾着玩了。再一个,就是要得人。”
张昌宗将兄长批过的奏本取了一本,封皮上的人名他认识,崔神庆,他们兄弟的党羽。末尾画了“可”。
他又翻了一本,哦,张柬之的,末尾画了“x”。活该!
接连看了几本,张昌宗发现了规律,反正是依附他们兄弟的都准了,而弹劾过他们兄弟的都驳了。
张昌宗想明白了,顿时笑起来,对张易之说:“阿兄,你这招高,高啊!”张易之顿时也笑起来。
“外面是谁在说笑?”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传过来。
张易之拍了张昌宗一下,小声说:“你去吃饭,我来应付。”说着,便走了出去,扬声道:“圣人,是我五郎。”
张易之来到内室榻前,笑着扶圣人坐起来,说:“刚六郎过来和和我说,圣人吃了半个石榴、一盅燕窝粥、一块糕,胃口比之前好多了,还说赶明儿圣人就要好了。”
武曌爱听这话,张望了一下,说:“六郎呢?”
张易之回:“他守着圣人睡熟了,才过去找我,我让他吃饭去了。”
武曌心疼说:“这孩子心眼实在。”
张易之笑笑:“他吃完就过来。”武曌挥手说:“不必了,他衣不解带地侍奉我,放他半天的假,明日再来。”
张易之说:“只怕他放心不下圣人,执意过来。”张易之捧着圣人说了一会子逗趣的话,但见圣人脸上有倦色,便劝圣人休息。
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张昌宗从外面溜进来,见圣人还在睡,就要溜走,被张易之抓住,抹脖子使眼色才留下来。
果然,圣人待张昌宗又上一层。
武曌的病时好时坏,一直不曾好彻底。有一日,她觉得头脑清明,身子也不乏了,看了半日的奏疏,就昏昏沉沉躺在榻上,养了几日。
张易之和张昌宗趁势,劝武曌保养身体,武曌也知厉害,略看了张易之批过的几本奏疏,觉得没有多大的问题,就放手交给张易之做了,自己则安心养病。
只是这样苦了外面的大臣,张柬之拜相两个月来,只在大朝会上见了圣人两面,而且奏疏多半被人卡。定是张氏兄弟从中作歹,绝无二人。
这日,朝会又罢了,张柬之等人唉声叹气地散去,心焦又无奈。忽然有宫人宣崔玄暐觐见。
张柬之抓住他,再三叮嘱说:“圣人大好了,你就请圣人上朝以安人心。若是龙体不豫,也早该做好万全之策啊!”
若圣人在外朝不知道的情况下,龙驭宾天,那张氏兄弟再从中作梗,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大乱子来。
不仅张柬之等人,崔玄暐也是对大内担忧不已,闻言重重地点头,怀中揣着奏疏去了。
他随宫人一路进了大内深宫,在集仙殿的廊下等候皇帝召见。他拿眼睛觑着四周,殿中万籁俱寂,来往的宫人只认得两三个,暗下猜度圣人的近况。
已经是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地吹着。忽然,崔玄暐的耳朵动了动,只听殿里一阵笑声,却有张易之的声音。
有宫人出来,说:“圣人召崔相公进去。”
第56章 隔绝(二) 大内这座孤岛,浮上来露个……
崔玄暐进入殿中,一股浓郁的暖香扑鼻而来,只见武瞾歪在榻上,见他过来,说:“来人,赐座,奉茶。”
崔玄暐领了谢过恩坐下,回禀事情,等了半响,圣人才回复道:“你斟酌去办,朕命有司协助。”
张昌宗一边催宫人离开,一边陪笑回:“都搬走了。这些大臣也真是的,不知圣人龙体要紧,还拿这些小事烦圣人。”
武曌这才睁开眼睛,榻前的案上摆着炉瓶三事、翠竹青玉花插、玛瑙果盘等物,心情才好些。
张昌宗忙殷勤问:“圣人喝些蜜水。”
武曌摇头,她口中无味,也不觉得渴。张昌宗放下金盏,又笑说:“我给圣人捶捶。”
武曌又是摇头,张昌宗轻声道:“我为圣人吹笛?”见武曌点头,张昌宗才悄悄出了一口气。
俄而,殿内响起了柔缓婉转的笛声。
上官婉儿拿着一本奏疏,正要让人开门进去禀告,却被张易之拦住,叫到廊下,质问:“圣人刚发了脾气,连御正夫人都挨了骂,你这会子进去回话,岂不是找骂?”
上官婉儿急道:“不是我找骂,而是这事紧急。这两天天气骤冷,雨雪夹杂,神都人畜冻死不少,有司请求赈灾买棺木收敛尸体。”
“拿过来我看看。”张易之伸手。
“你?”上官婉儿怀疑。
张易之哼了一声,夺过上官婉儿手中的奏本,看了一眼,使眼色让上官婉儿跟着自己蹑手蹑脚进了正殿。
但张易之并不是去找圣人,而是来到殿中的一角坐下,御笔朱批了可字,然后交给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的眼睛惊得瞪大了,只见张易之眉头一挑,以目示意撵人。上官婉儿不敢动,张易之轻声说:“圣人病中,她将政事托给我。你不信,去问御正夫人。”
上官婉儿忽然笑了,接过来说:“是我魔怔了。我要去了,这事拖不得,再死人就不好了。”
说着,她捧着奏本出去,赶紧写了敕书发下去。
这事毕,上官婉儿去找库狄夫人,只见库狄夫人垂头丧气,满面愁容,便问:“这是怎么了?”
库狄夫人叫宫女奉茶,说:“你见过张易之了?”
婉儿捧着热茶,说:“我刚从他那儿回来。”
库狄夫人叹息说:“圣人龙体不豫,朝中诸事先听他的,左右圣人龙体要紧,其他的再说罢。”
婉儿喝了茶就辞别库狄夫人,要回正殿暂候,被门口的宫女拦下,说:“奉宸令吩咐了,不许任何人打扰圣人养病。”
婉儿衣袖下的拳头握了握,忍了下来,微微颔首,回到偏殿。
过了两刻钟,张昌宗过来了,他把玩着玉笛,倚在门框上,看婉儿合香,直到婉儿发现他才出声走来。
他搂过婉儿,靠在她的肩上,叹气不已。婉儿笑着推了推他,说:“你兄长大权在握,你还有什么不知足呢?在这里叹什么气?”
婉儿她闲得合香,也没有叹气。
张昌宗说:“圣人面前侍奉,嗯……你也懂。”战战兢兢,耗费心神。
说着,张昌宗从荷包掏出一枚果脯往婉儿嘴里一松,婉儿嚼着吃了,笑了一下,要推开他,说:“人来人往,让人看见了咱们都不得活。”
张昌宗笑说:“哪里有人?婉儿,让我抱抱你。”
两人正嬉闹,忽然有宫人进来叫张昌宗。婉儿听到声响立刻推开他,张昌宗一边起身,一边问:“阿兄在跟前吗?”
宫人回:“圣人醒了,身上不舒坦,奉宸令叫你赶紧过去。”
张昌宗深吸一口气,俯身向婉儿耳语:“晚上等着我。”婉儿笑催他快过去。
等张昌宗走了,婉儿脸上的笑容凝滞,化为面无表情。她这样跟随圣人二十多年的老人,也被张易之排挤了。
一连几日,婉儿未曾见圣人的面,还是每日照常在偏殿等候,若不是她能根据张昌宗的形容言辞猜到圣人的近况,只怕也要心急如焚。
这日天空放晴,武曌的精神好些,命人在正午阳光正炽的时候,抬她出去。
武曌被张昌宗扶着坐起来,靠着引枕,院中的梧桐树孤零零地挂着几片叶子,阳光直直地洒在她身上,极目远眺,一片苍茫寂寥。
婉儿捧着大翡翠托盘过来,里面磊着大红石榴,上前笑吟吟说:“圣人,这是新进的石榴,说今年风调雨顺,硕果累累,这石榴比往年又大又红。”
武曌的视线被大红石榴抓住,顿觉眼前一亮,说:“确实比往年好,六郎……”
张昌宗立刻会意,净手为圣人剥石榴,石榴籽殷红剔透,甘美多汁。武曌吃了半个,张昌宗就停下,笑说:“石榴凉,圣人少用些。”
武曌笑说:“你这孩子就是心实,剩下的分给他们吧。”宫人们笑着道了谢。
武曌在外面呆了半个时辰,觉得天冷,便回到殿内,猛然发觉殿内的气味过于浑浊,不如外面的清新冷冽。
她倦了,往榻上一歪,几息就睡着了。张昌宗轻手轻脚服侍圣人躺下,盖上罗衾。
他悄悄对伺候的宫女说:“你盯着,我出去吃口饭。”
圣人病中离不得乖巧可心的张昌宗。
他出殿前,看了眼内室的兄长,只见他伏案处理政务,似模似样,便笑着上前,关上门,说:“阿兄,你现在倒像个宰相。”
张易之哼了一声,叫他过来,问:“你知道怎么批吗?”
张昌宗往榻上随意一歪,凑上前一看,发现奏疏上全是字,好奇问:“怎么批?”
张易之得意一笑,说:“朝中诸事皆有旧例,按旧例办,不会出什么大事。”
张昌宗连连点头,说:“皇……这么好当?”
张易之笑了一下,道:“你在圣人面前,光顾着玩了。再一个,就是要得人。”
张昌宗将兄长批过的奏本取了一本,封皮上的人名他认识,崔神庆,他们兄弟的党羽。末尾画了“可”。
他又翻了一本,哦,张柬之的,末尾画了“x”。活该!
接连看了几本,张昌宗发现了规律,反正是依附他们兄弟的都准了,而弹劾过他们兄弟的都驳了。
张昌宗想明白了,顿时笑起来,对张易之说:“阿兄,你这招高,高啊!”张易之顿时也笑起来。
“外面是谁在说笑?”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传过来。
张易之拍了张昌宗一下,小声说:“你去吃饭,我来应付。”说着,便走了出去,扬声道:“圣人,是我五郎。”
张易之来到内室榻前,笑着扶圣人坐起来,说:“刚六郎过来和和我说,圣人吃了半个石榴、一盅燕窝粥、一块糕,胃口比之前好多了,还说赶明儿圣人就要好了。”
武曌爱听这话,张望了一下,说:“六郎呢?”
张易之回:“他守着圣人睡熟了,才过去找我,我让他吃饭去了。”
武曌心疼说:“这孩子心眼实在。”
张易之笑笑:“他吃完就过来。”武曌挥手说:“不必了,他衣不解带地侍奉我,放他半天的假,明日再来。”
张易之说:“只怕他放心不下圣人,执意过来。”张易之捧着圣人说了一会子逗趣的话,但见圣人脸上有倦色,便劝圣人休息。
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张昌宗从外面溜进来,见圣人还在睡,就要溜走,被张易之抓住,抹脖子使眼色才留下来。
果然,圣人待张昌宗又上一层。
武曌的病时好时坏,一直不曾好彻底。有一日,她觉得头脑清明,身子也不乏了,看了半日的奏疏,就昏昏沉沉躺在榻上,养了几日。
张易之和张昌宗趁势,劝武曌保养身体,武曌也知厉害,略看了张易之批过的几本奏疏,觉得没有多大的问题,就放手交给张易之做了,自己则安心养病。
只是这样苦了外面的大臣,张柬之拜相两个月来,只在大朝会上见了圣人两面,而且奏疏多半被人卡。定是张氏兄弟从中作歹,绝无二人。
这日,朝会又罢了,张柬之等人唉声叹气地散去,心焦又无奈。忽然有宫人宣崔玄暐觐见。
张柬之抓住他,再三叮嘱说:“圣人大好了,你就请圣人上朝以安人心。若是龙体不豫,也早该做好万全之策啊!”
若圣人在外朝不知道的情况下,龙驭宾天,那张氏兄弟再从中作梗,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大乱子来。
不仅张柬之等人,崔玄暐也是对大内担忧不已,闻言重重地点头,怀中揣着奏疏去了。
他随宫人一路进了大内深宫,在集仙殿的廊下等候皇帝召见。他拿眼睛觑着四周,殿中万籁俱寂,来往的宫人只认得两三个,暗下猜度圣人的近况。
已经是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地吹着。忽然,崔玄暐的耳朵动了动,只听殿里一阵笑声,却有张易之的声音。
有宫人出来,说:“圣人召崔相公进去。”
第56章 隔绝(二) 大内这座孤岛,浮上来露个……
崔玄暐进入殿中,一股浓郁的暖香扑鼻而来,只见武瞾歪在榻上,见他过来,说:“来人,赐座,奉茶。”
崔玄暐领了谢过恩坐下,回禀事情,等了半响,圣人才回复道:“你斟酌去办,朕命有司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