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这一次,太监总管突然找到她们,问询她们愿意不愿意出宫做供奉,又把唐家的情况说的清楚明白。
  她们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
  出宫做供奉是所有宫里奴婢最好的出路,但权贵世家的复杂程度,勾心斗角,不见得比宫里简单。
  很有可能,刚离开一个坑,又掉入另外一个坑!
  但唐家完全不一样,草根之家,刚刚崛起,整个家族要融入权贵氏族的圈子,需要学的太多了。她们顶着奴婢的名头,却是做着先生的活计,唐家对他们多少都会有几分敬重,不至于怠慢了。
  等以后唐家彻底崛起了,也出现勾心斗角的腌臜事了,她们也已经老迈退居庄园,慢慢等着寿终正寝了……
  即便心里盘算了一万次,但没有见到唐家人,不知道唐家人品性,两人还是忍不住悬着心……
  这个时候,两个几乎一般高的少年公子从外边走了进来。一身青衣的,俊秀挺拔,眉眼间都是书卷气。一身蓝衣的,开朗高壮,满眼都是好奇和清澈。
  不必说,这定然是唐家的两位公子了。
  两个嬷嬷赶紧起身,半垂着头,恭敬等候一旁。
  唐川径直走到主位坐好,唐海就站在他旁边。
  两位嬷嬷上前一步,齐齐行礼。
  “唐大公子安好,唐二公子安好,奴婢郑氏(杨氏),见过公子。”
  “免礼!”唐川抬手示意她们起身,又请她们坐下,这才仔细打量。
  两个嬷嬷身形是个对照组,自称郑氏的身形胖一些,瞧着眉眼和气,而自称杨氏的则瘦一些,嘴唇紧抿,有几分严肃。
  但不得不说两人的礼仪分寸都很好,举手投足处处体现着恭敬和规矩。
  唐川开口说道,“郑嬷嬷,杨嬷嬷,你们在宫里大约也是听说过我们家的情况了。我母亲出嫁前读过书,但出嫁后吃了很多苦,如今皇上仁慈,赏赐了一品夫人的诰命,免不得要应酬走动。
  “所以,我同皇上和太子殿下恳求,寻你们二位到家里做供奉。平日同我母亲为伴,时时提点。
  “另外,我还有一个妹妹,年方五岁,生性聪慧自在,很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规矩束缚。许是到时候也要你们二位多多费心,教授我妹妹知礼仪、明事理。
  “我们家比不得世家豪门,虽然衣食无忧,但我母亲依旧需要照管家里生意,族人们也是常有进出走动。
  “你们二位若是觉得我们家中如此,让你们不能接受,那也没有关系,我会亲自把你们送回宫里,以保证你们不会被处罚。”
  郑嬷嬷和杨嬷嬷没想到唐川会说这么多,她们下意识又互相看了一眼,齐齐起身。
  郑嬷嬷先表了忠心,“唐公子,老奴年岁大了,本就是孤苦无依之人,能有贵府愿意接纳老奴,老奴感激不尽。老奴愿意伺奉尽心夫人,只求年老无力之时,有一存身之地,安养晚年。”
  杨嬷嬷也是行礼说道,“老奴也是如此,而且进宫之前,老奴就是农家女子。”
  唐川点头,心里满意,但还是添了几句。
  “二位嬷嬷,为了免除日后的分歧和不愉快,我还是要再嘱咐几句。我们唐家能有今日,都是我母亲辛勤劳作,我妹妹用心筹谋,包括我如今的功成名就,都是因为走在了我娘和妹妹铺就的大路而已。
  “以后多年,即便我金榜题名,甚至封侯拜相,我和弟弟都娶妻生子,我们唐家都是我娘和妹妹说了算!
  “我不希望我娘和妹妹受一点儿委屈,学规矩礼仪固然重要,但任何一切让我娘和妹妹不舒心,都可以立刻舍弃!
  “二位嬷嬷,听懂了吗?若是不能接受,你们依旧可以反悔,但只要你们今日点了头,就再不能违背一分一毫!”
  第288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母亲辛勤劳作,妹妹用心筹谋?
  这是不是说反了?
  郑嬷嬷和杨嬷嬷都是意外唐川把话说的如此直白,心里也没来由的轻松了。
  她们看多了表面笑嘻嘻,背后捅刀子的人,如今唐家把一切明明白白晾出来,她们反倒不知如何应对了。
  郑嬷嬷迟疑了一下,恭敬应道,“大公子,我们到贵府是做奴婢的,自然一切以主子为主。”
  杨嬷嬷也努力改变脸上僵硬的肌肉,挤出一抹微笑,同样应道,“奴婢也一定以主子为主。”
  唐川这才放了心,起身同两位嬷嬷行了平礼,唐海也是跟随在后。
  “那好,两位嬷嬷,以后就要劳烦你们了。我们先回塞北,关于你们的月银等待遇,自然有我娘和妹妹同你们商议。”
  郑嬷嬷和杨嬷嬷不敢受礼,赶紧让开。
  郑嬷嬷更精明一些,抢着开口找差事。
  “大公子,我们方才看您和二公子才买了不少绸缎布匹等物,若是信得过,不如交给我们拾掇整理。我们伺候宫里的贵人多年,对这些很是擅长。”
  “那太好了,两位嬷嬷先跟着张聪去安顿下来,整理行李也问张聪就好。”唐川从善如流,也没有拦阻,喊了张聪进来吩咐。
  很快,两个嬷嬷就随着张聪下去了。
  刘伯过来喊唐川兄弟俩吃饭,他们就赶去刘院长的院子,周将军也在,自然欢聚一堂,很是热闹。
  就这般,一连忙了三日,众人来时的马车都装满了,甚至又额外添了两辆,一辆车给两个嬷嬷使用,一辆就用来拉行李。
  刘院长原本打算歇息一日,然后就出发。
  不想,这些时日相处很熟识的一些老先生找上门来了。
  不出意料,他们都是来讨要茶叶的,或者说交换茶叶的。
  之前,亮光和柳逸已经为书院换了不少书回来,但家家都有点儿压箱底的孤本,轻易不愿意拿出来。
  如今听说刘院长要回麓山了,再来不知是何时。他们爱茶如命,没有尝过雪灵和寒雾也就罢了,想着以后许是再也喝不到了,真是抓心挠肝的难过啊!
  于是,再珍惜的孤本在喜爱面前都要退居二线了。
  当然,他们不会用原本,只会用抄写本,但这也足够了,大大的丰富了麓山书院的藏书楼。
  刘院长也没有吝啬,打点的每个老友都高兴,还把唐川喊来一起待客,引着唐川把剩下的蜂蜜和秋梨膏送了老先生们,结了一份缘分!
  结果,众人喝茶说笑到一半,宫里居然来人了。
  皇上召见,而且还嘱咐唐川带一些蜂蜜和秋梨膏,皇上喝着不错!
  如此,一众老先生们才知道,他们没当回事的秋梨膏和蜂蜜是何等珍贵的东西,于是紧紧抱在怀里,麻利的告辞了,生怕唐川再把东西讨回去。
  幸好,唐川担心老师路上咳嗽,秋梨膏和蜂蜜都留了两罐子,这会儿只能先送进宫了。
  皇上也是难得清闲,听说麓山众人要返程,就喊了唐川,赏赐一些笔墨纸砚等物件。
  而秋梨膏和蜂蜜实际是太监总管自作主张,但不得不说,常年伺候皇上的人就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虫,听说唐川带了这两样东西,皇上很高兴。
  最后,唐川出宫的时候,带了足足一辆马车,各色纸墨笔砚,绸缎布匹,茶叶茶具摆件儿,甚至是金银首饰都有两大盒子!
  有些等在宫门外等候召见的皇亲权贵都是看的惊讶,让人仔细打听唐川的身份!
  唐川回去同老师说起,刘院长就立刻下令收拾行李,明日一早出发,以至于姚恒等师兄弟知道消息已经是天黑了。
  他们只能在第二日一早,匆忙赶来麓园送行。
  四人挤上老师的马车,姚恒第一个抱怨,“老师为何走的如此匆忙,弟子准备了不少东西,都不曾给老师送来?”
  刘院长指了指坐在车门口的关门弟子,无奈笑道,“你们采买的东西,到时候同年礼一起送去塞北就好了。倒是你们这师弟如今风头太盛,再不回去避一避,我怕提亲的人都要踏破麓园的门槛了。”
  唐川脸红,低了头不好说话。
  姚恒几个都是跟着笑。
  “怪不得老师这么着急回去,原来是怕弟子被人家抢走啊。”
  “不过,这倒是真的。这几日还真有人同我打听师弟是不是有婚约。”
  “小师弟真是抢手!”
  “这可比我们当初要受追捧很多啊!”
  倒是姚恒拍拍师弟的肩膀,嘱咐道,“师弟,你的亲事一定不要随便应下。特别是你以后准备走仕途,好的妻族就是你的助力,若是碰到不好的人家,当真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唐川点头赢下,拱手谢过师兄。
  “师兄放心,我如今年纪还小,最近五斤都不打算考虑亲事。而且我的亲事,总要老师点头,也要我母亲支持。”
  “这就好!”姚恒放了心,其实他也有私心,他长兄家里的有个侄女年方十一,知书达理,端庄稳重,若是有机会,他也不想小师弟这个“肥水”流入外人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