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意味着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军粮不够吃,再也不用担心饿着肚子去杀敌,甚至都不用再受兵部和户部的窝囊气!
第272章 无事献殷勤
临近正午,后勤营里,众人忙成一团。几万人的饭菜,就是伙夫都要几百人,大灶也是一百口,齐齐烧水做饭炖菜,那气势实在是惊人。
唐甜坐在角落的一个小板凳上挑菜,五婶子扎了围裙,挥舞着勺子,也是恨不得长出八只手一起忙碌。
临时借用给她们的两个小灶上,一个锅里熬着大碴子粥,又放了笼屉蒸着玉米面发糕。另一个锅里刚盛出排骨炖土豆,正要再炒酸辣土豆丝。
两个亲兵坐在灶口帮忙烧火,手里各自拿着一根油炸大麻花吃的香甜。
其中年岁小的那个亲兵,同五婶子说笑。
“五婶子,以后你们可要可要常来,我也多跟着蹭几次好吃的!这麻花太香了,我好几年没吃到了!”
另一个亲兵也是夸赞,“对啊,以后婶子在镇里开个铺子,我一定去光顾。”
五婶子被哄得眉开眼笑,一迭声说道,“想吃就说,又不是什么金贵东西!以后糖宝儿她大舅舅送豆腐的时候,让他再帮你们捎带几根儿。”
两个亲兵听得欢喜,但也有些不好意思。
虽然灾荒年头过去了,可家家户户的日子依旧不算好过。炸个麻花,又是细面又是油,当真不便宜。
倒是唐甜在旁边接了一句,“过些日子就是中秋了,我们家里要烤月饼呢,又是馅儿又是面实在麻烦,不如就改成炸麻花好了。后勤营的叔叔们平日没少照顾我们家,到时候多送一些过来,权当谢礼了。”
“对啊,”五婶子立刻附和,“这主意好,那什么月饼是南边人喜欢吃的,咱们塞北乡亲还是更喜欢实惠的吃食。”
四个人一边干活儿一边说笑的热闹,另一边王爷刚刚从校场回来,侍卫统领上前帮忙卸掉铠甲,笑着禀告道。
“王爷,唐家那小丫头来了,说要给王爷做点儿好吃的,方才还闹着从我这里要了两个亲卫帮忙烧火去了。”
王爷挑眉,忍不住也是笑了。
“这丫头真是聪明的厉害!她哪里是缺人手帮忙烧火,这是担心谁冤枉她下毒,提前避嫌呢。”
说罢,他又问道,“他们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否则这丫头怎么跑来献殷勤?”
侍卫统领笑道,“王爷英明,他们家里昨晚还真是发生了一点儿事。听说有两个小贼跑进地里,掰了几个玉米棒子,被当场抓住吊在树上了。”
王爷当时就止了笑意,说道,“我还以为能多等几日,没想到有人这就忍不住了。”
侍卫统领应道,“前日我顺路过去,远远看了一眼,那玉米实在太扎眼了,也太喜人了。不怪外人惦记,总想占点儿便宜。”
王爷想了想,嘱咐道,“刘院长同我说明厉害了,若是这玉米和土豆当真如同他所说,对我们边军就是天大的助力!即便朝廷心动,也没那个魄力立刻就推广开来。
“总要我们边军种上一年,确实看到了高产和耐寒耐涝,确实能够拯救大齐百姓得到温饱,朝中那些人才会开始争夺。而这一年就是我们的机会!以后不再被兵部掐脖子,不再受那些酒囊饭袋的节制,都在这一次了!
“你去挑选二百好手,以后日夜驻守到唐家的田地里,直到秋收之后。玉米和土豆一点儿不留,统统送到营里来。”
侍卫统领听得激动,赶紧应道,“是,王爷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说罢,他就下去了。
没有一会儿,他再回来的时候,后边就跟了笑嘻嘻的唐甜,还有提着食盒的两个亲卫。
王爷处理文书的桌案被拾掇出来,迅速摆好了所有新奇吃食。
王爷洗了手,拉着唐甜坐下,笑道,“小丫头儿,今日怎么又跑来营里玩儿?这些饭菜都是你做的?”
“对啊,王爷伯伯,这是我们家种的新粮食,我特意做成饭菜,请您尝尝味道。”
王爷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开吃了。
金灿灿的大碴粥看着粗糙,但因为熬了一个多时辰,很容易咀嚼,而且带了一种特殊的香甜软糯。
被切成巴掌大小的发糕,瞧着大,但一捏又极为松软,比馒头还要好吃。
排骨炖的土豆,被掰成了小块,吸饱了肉香,吃起来粉粉的,真是没牙老太太都能炫下一大碗。
土豆丝口感又有些脆,酸酸辣辣,很是开胃。
最后是一大盘的土豆泥,浇了肉末,勾了芡汁儿,用勺子舀上大大一口,咸香细软……
王爷也猜测过玉米和土豆的味道,但在他看来,玉米大约同高粱一般,土豆也基本就是个萝卜味。
但这一刻,他是完全被颠覆了这个想法!
玉米比之高粱,简直好吃一百倍。高粱饼子硬邦邦,哪有发糕这般香软。
还有土豆,绝对是顶饿的好东西,比大齐如今拥有的任何蔬菜和粮食都要饱腹!
他一边想一边吃,足足半段饭都没开口。
唐甜也不催,笑眯眯的跟着吃,甚至还用发糕夹了排骨肉,香的眉开眼笑!
等王爷吃饱,回过神来,见小丫头自在的样子,忍不住也是笑了。
“聪明的小丫头,吃完就回去吧。放心,人手已经准备好了,你不用担心谁再惦记你家的新粮食了。但是收获之后,所有东西都要送到营里来。不是我贪心,是这东西放在你家,容易招祸!”
“谢谢王爷伯伯!”
这个结果,早就在唐甜的预料之中。
她从筹谋种土豆和玉米,就不是为了自家,而是为了那些在天灾中挣扎求生,被迫卖儿卖女的可怜百姓。
当然,自家为此也能得益是最好的!
一顿午饭,一老一小吃的高高兴兴。
太阳西斜时候,唐家马车回去时候,后边就跟了二百兵卒,各个挎着腰刀,威风凛凛。
而唐家门前的大树上,两个小贼也坚持不住了,他们又饿又渴,血液倒流又头昏脑胀,只能一直求饶。
“呜呜,救命,我们错了!我们不是故意来偷东西的,是有人说给银子,让我们来偷的!”
“对,对!你们找那人去,都是他指使的。我们错了,我们再也不敢了!”
附近乡邻已经看了许久的热闹,消息自然也传到两人的家里了。
于是,一个干瘦的老太太扯了个鼻涕小子,当先找来了。
紧接着,两个四十多岁的夫妻俩也是跌跌撞撞跑来哭嚎。
第273章 人的名,树的影儿!
鼻涕小子扯着嗓子喊着,“爹,呜呜,爹,你怎么了?快把我爹放下来!”
老太太也是呼天抢地,“救命啊,他们要杀我儿子啊!救命啊,你们这些坏人,你们快放了我儿子!”
那一对夫妻更是上前,一边叫骂一边要把儿子放下来。
李五叔等人是得了唐甜嘱咐的,即便他们也担心两个小贼会不会被吊死,但他们更清楚知道自己不是主事人。
于是,那一对夫妻很快就被推到了一边,隔离起来。
两夫妻跳脚大骂,“你们要杀人,我要去报官!我儿子有事,我们就跟你们家拼了!一个外来户,居然敢欺负我们军镇的人,你们好大的胆子!”
这是要煽动附近乡邻,排挤唐家,把唐家放在对立面呢。
果然,附近乡邻虽然没说话,但脸色都不好,蠢蠢欲动想帮腔几句。
这个时候,周夫人终于气喘吁吁赶了回来。
李五叔等人高兴坏了,兰草和五婶子赶紧上前迎了她,小声告状。
“周妹子,你可回来了!昨晚家里进贼,被我们抓起来了。上午糖宝儿去了营里,这贼人的家里人过来,就闹开了!”
周夫人摆手,好不容易喘匀了气,应道,“放心,我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我大哥来取豆腐,就飞跑回去告诉我了。”
说罢,她狠狠瞪了那两个小贼的家里人,就痛痛痛快快骂开了。
“你们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家里养出这么两个混蛋玩意,三只手,要是我都找泡尿把自己淹死,实在没脸见人!你们居然还敢跑来闹事,谁给你们的脸,谁给你们的胆子!
“还敢口口声声说唐家是外来户,你们是坐地炮子!你们可真是一盆屎尿泼在我们军镇老少的脸上了!
“怎么好事找不到你们,偷东西当贼反倒想起大伙儿都是乡亲,要丢脸一起丢了?
“唐家是没搬来多久,但你看看人家都干了什么事?营里几万人吃的豆芽和豆腐,都是人家送去的,宁可不赚钱,也让营里兄弟们吃饱!兄弟们吃饱才能守边关,才能保证我们这些人不在睡觉时候被铁勒人割了脑袋!
“还有,这周边住的大伙儿,谁家没在唐家拿过豆芽儿,不过是到处走走,吆喝两声,一日就有二三十文的进账,足够买上几斤糙米,让一家老少吃饱了!
第272章 无事献殷勤
临近正午,后勤营里,众人忙成一团。几万人的饭菜,就是伙夫都要几百人,大灶也是一百口,齐齐烧水做饭炖菜,那气势实在是惊人。
唐甜坐在角落的一个小板凳上挑菜,五婶子扎了围裙,挥舞着勺子,也是恨不得长出八只手一起忙碌。
临时借用给她们的两个小灶上,一个锅里熬着大碴子粥,又放了笼屉蒸着玉米面发糕。另一个锅里刚盛出排骨炖土豆,正要再炒酸辣土豆丝。
两个亲兵坐在灶口帮忙烧火,手里各自拿着一根油炸大麻花吃的香甜。
其中年岁小的那个亲兵,同五婶子说笑。
“五婶子,以后你们可要可要常来,我也多跟着蹭几次好吃的!这麻花太香了,我好几年没吃到了!”
另一个亲兵也是夸赞,“对啊,以后婶子在镇里开个铺子,我一定去光顾。”
五婶子被哄得眉开眼笑,一迭声说道,“想吃就说,又不是什么金贵东西!以后糖宝儿她大舅舅送豆腐的时候,让他再帮你们捎带几根儿。”
两个亲兵听得欢喜,但也有些不好意思。
虽然灾荒年头过去了,可家家户户的日子依旧不算好过。炸个麻花,又是细面又是油,当真不便宜。
倒是唐甜在旁边接了一句,“过些日子就是中秋了,我们家里要烤月饼呢,又是馅儿又是面实在麻烦,不如就改成炸麻花好了。后勤营的叔叔们平日没少照顾我们家,到时候多送一些过来,权当谢礼了。”
“对啊,”五婶子立刻附和,“这主意好,那什么月饼是南边人喜欢吃的,咱们塞北乡亲还是更喜欢实惠的吃食。”
四个人一边干活儿一边说笑的热闹,另一边王爷刚刚从校场回来,侍卫统领上前帮忙卸掉铠甲,笑着禀告道。
“王爷,唐家那小丫头来了,说要给王爷做点儿好吃的,方才还闹着从我这里要了两个亲卫帮忙烧火去了。”
王爷挑眉,忍不住也是笑了。
“这丫头真是聪明的厉害!她哪里是缺人手帮忙烧火,这是担心谁冤枉她下毒,提前避嫌呢。”
说罢,他又问道,“他们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否则这丫头怎么跑来献殷勤?”
侍卫统领笑道,“王爷英明,他们家里昨晚还真是发生了一点儿事。听说有两个小贼跑进地里,掰了几个玉米棒子,被当场抓住吊在树上了。”
王爷当时就止了笑意,说道,“我还以为能多等几日,没想到有人这就忍不住了。”
侍卫统领应道,“前日我顺路过去,远远看了一眼,那玉米实在太扎眼了,也太喜人了。不怪外人惦记,总想占点儿便宜。”
王爷想了想,嘱咐道,“刘院长同我说明厉害了,若是这玉米和土豆当真如同他所说,对我们边军就是天大的助力!即便朝廷心动,也没那个魄力立刻就推广开来。
“总要我们边军种上一年,确实看到了高产和耐寒耐涝,确实能够拯救大齐百姓得到温饱,朝中那些人才会开始争夺。而这一年就是我们的机会!以后不再被兵部掐脖子,不再受那些酒囊饭袋的节制,都在这一次了!
“你去挑选二百好手,以后日夜驻守到唐家的田地里,直到秋收之后。玉米和土豆一点儿不留,统统送到营里来。”
侍卫统领听得激动,赶紧应道,“是,王爷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说罢,他就下去了。
没有一会儿,他再回来的时候,后边就跟了笑嘻嘻的唐甜,还有提着食盒的两个亲卫。
王爷处理文书的桌案被拾掇出来,迅速摆好了所有新奇吃食。
王爷洗了手,拉着唐甜坐下,笑道,“小丫头儿,今日怎么又跑来营里玩儿?这些饭菜都是你做的?”
“对啊,王爷伯伯,这是我们家种的新粮食,我特意做成饭菜,请您尝尝味道。”
王爷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开吃了。
金灿灿的大碴粥看着粗糙,但因为熬了一个多时辰,很容易咀嚼,而且带了一种特殊的香甜软糯。
被切成巴掌大小的发糕,瞧着大,但一捏又极为松软,比馒头还要好吃。
排骨炖的土豆,被掰成了小块,吸饱了肉香,吃起来粉粉的,真是没牙老太太都能炫下一大碗。
土豆丝口感又有些脆,酸酸辣辣,很是开胃。
最后是一大盘的土豆泥,浇了肉末,勾了芡汁儿,用勺子舀上大大一口,咸香细软……
王爷也猜测过玉米和土豆的味道,但在他看来,玉米大约同高粱一般,土豆也基本就是个萝卜味。
但这一刻,他是完全被颠覆了这个想法!
玉米比之高粱,简直好吃一百倍。高粱饼子硬邦邦,哪有发糕这般香软。
还有土豆,绝对是顶饿的好东西,比大齐如今拥有的任何蔬菜和粮食都要饱腹!
他一边想一边吃,足足半段饭都没开口。
唐甜也不催,笑眯眯的跟着吃,甚至还用发糕夹了排骨肉,香的眉开眼笑!
等王爷吃饱,回过神来,见小丫头自在的样子,忍不住也是笑了。
“聪明的小丫头,吃完就回去吧。放心,人手已经准备好了,你不用担心谁再惦记你家的新粮食了。但是收获之后,所有东西都要送到营里来。不是我贪心,是这东西放在你家,容易招祸!”
“谢谢王爷伯伯!”
这个结果,早就在唐甜的预料之中。
她从筹谋种土豆和玉米,就不是为了自家,而是为了那些在天灾中挣扎求生,被迫卖儿卖女的可怜百姓。
当然,自家为此也能得益是最好的!
一顿午饭,一老一小吃的高高兴兴。
太阳西斜时候,唐家马车回去时候,后边就跟了二百兵卒,各个挎着腰刀,威风凛凛。
而唐家门前的大树上,两个小贼也坚持不住了,他们又饿又渴,血液倒流又头昏脑胀,只能一直求饶。
“呜呜,救命,我们错了!我们不是故意来偷东西的,是有人说给银子,让我们来偷的!”
“对,对!你们找那人去,都是他指使的。我们错了,我们再也不敢了!”
附近乡邻已经看了许久的热闹,消息自然也传到两人的家里了。
于是,一个干瘦的老太太扯了个鼻涕小子,当先找来了。
紧接着,两个四十多岁的夫妻俩也是跌跌撞撞跑来哭嚎。
第273章 人的名,树的影儿!
鼻涕小子扯着嗓子喊着,“爹,呜呜,爹,你怎么了?快把我爹放下来!”
老太太也是呼天抢地,“救命啊,他们要杀我儿子啊!救命啊,你们这些坏人,你们快放了我儿子!”
那一对夫妻更是上前,一边叫骂一边要把儿子放下来。
李五叔等人是得了唐甜嘱咐的,即便他们也担心两个小贼会不会被吊死,但他们更清楚知道自己不是主事人。
于是,那一对夫妻很快就被推到了一边,隔离起来。
两夫妻跳脚大骂,“你们要杀人,我要去报官!我儿子有事,我们就跟你们家拼了!一个外来户,居然敢欺负我们军镇的人,你们好大的胆子!”
这是要煽动附近乡邻,排挤唐家,把唐家放在对立面呢。
果然,附近乡邻虽然没说话,但脸色都不好,蠢蠢欲动想帮腔几句。
这个时候,周夫人终于气喘吁吁赶了回来。
李五叔等人高兴坏了,兰草和五婶子赶紧上前迎了她,小声告状。
“周妹子,你可回来了!昨晚家里进贼,被我们抓起来了。上午糖宝儿去了营里,这贼人的家里人过来,就闹开了!”
周夫人摆手,好不容易喘匀了气,应道,“放心,我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我大哥来取豆腐,就飞跑回去告诉我了。”
说罢,她狠狠瞪了那两个小贼的家里人,就痛痛痛快快骂开了。
“你们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家里养出这么两个混蛋玩意,三只手,要是我都找泡尿把自己淹死,实在没脸见人!你们居然还敢跑来闹事,谁给你们的脸,谁给你们的胆子!
“还敢口口声声说唐家是外来户,你们是坐地炮子!你们可真是一盆屎尿泼在我们军镇老少的脸上了!
“怎么好事找不到你们,偷东西当贼反倒想起大伙儿都是乡亲,要丢脸一起丢了?
“唐家是没搬来多久,但你看看人家都干了什么事?营里几万人吃的豆芽和豆腐,都是人家送去的,宁可不赚钱,也让营里兄弟们吃饱!兄弟们吃饱才能守边关,才能保证我们这些人不在睡觉时候被铁勒人割了脑袋!
“还有,这周边住的大伙儿,谁家没在唐家拿过豆芽儿,不过是到处走走,吆喝两声,一日就有二三十文的进账,足够买上几斤糙米,让一家老少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