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倒是没想到,皇帝刚一出现就给了答案。
“朕久病之中做了一个梦,梦见朕躺在一片白玉床上,可床中却传来虫啃的声音,朕以为这是上天给朕的警告。龙床不安,便是朕的江山不稳。岂料才一睁眼,便有人向朕告御状,说江浙有人行贿贪污,罪大恶极!”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的目光巡视下方的每一位大臣,“现在,朕任命林才峡为江浙特使,兼任江浙知州,即刻上任,替朕彻查当地行贿一事,若有发现,一律抄家!不许法外留情。至于原知州周稚宁则降为翰林苑修纂,不必再出京城。”
皇帝金口玉律,这话是改无可改了。
众人一边震惊“林才峡是谁?哪儿冒出来的?”,一边又惊诧,“怎么周稚宁这就贬官了?不应该啊!”。
只有真正受贿的那些官员两股战战,瑟瑟发抖,脸色发白,恨不得当场就晕过去。
自古以来,敢上京告御状的有几个好惹的?他们怕是完了!
林才峡站出来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不放过任何一只蛀虫!”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很上道,看来私下里的谈话很管用。
那边周稚宁也站出来谢恩:“微臣多谢陛下。”
皇帝便换了一副面孔,使自己看上去更威严些,好让接下来的旨意显得有些分量。
“朕自登基以来,日日效仿高祖皇帝勤于政事,然而时日长久,朕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国家政事又不得不处理。”皇帝语气低沉,“高祖皇帝有言,我明朝不许再立丞相一职。朕作为朱家后世子孙,自然不敢违逆。因此,朕特意设立内阁,选任几位有能力,有才干的臣子代朕处理政务,拣选重要奏章交由朕批改。”
这样的权利不可谓不大,众大臣其实也早早的听到了风声,根本就不惊讶皇帝的决定,只在乎待会儿的内阁人选都会有哪些人。
“魏闲。”皇帝摆摆手,“你来念。”
魏闲点点头:“是。”
然后走到大家面前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为江山社稷想,组建内阁,特拟唐荣、宋青峰、何韵林、毛长期、周稚宁……”
前几个都是明朝的老人了,特别是唐荣,太子太傅,荣耀无比,地位高超,为人谨慎,进入内阁算是理所应当。至于周稚宁……罢了,少年英才,天子垂爱,平步青云,进入内阁也是不让人意外。
难怪陛下不让周稚宁再做江浙知州了,原来是想让人入内阁了。
众人心中了然。
这最后一个人,必然就是赵淮徽了。
年少惊艳,出类拔萃,打破规则的第一任大理寺少卿,与陛下之间更是关系匪浅,怎么看这个位置都是他的。
然而当魏闲的声音响起,并缓缓念出:“周明承”这三个字的时候,朝臣一片哗然。
周稚宁一愣,然后转过去看周明承。
阳光之下,周明承一身绯红官服好看极了,眉眼如玉如雪,漂亮的不似凡人。比起赵淮徽逐渐病气缠身,他却好似初升的朝阳,浑身上下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光和热,耀眼到令人睁不开眼。
但正是因为如此,周稚宁才越发觉得眼前的这个人刺眼。
周明承,为什么是周明承?
这个位子应该是赵淮徽的,他那么聪明,那么厉害,他的才华,他的抱负,他的一切的一切,都不输于周明承。他更优秀,只是被人害到有了一副破损的躯壳。
这幅躯壳夺走了他全部的光和热,让他从如同周明承一样的太阳,变成了如今日薄黄昏的夕阳。
周稚宁紧紧攥起了手。
她看见周明承面带微笑着走出去,跪下来,然后领旨,谢恩。
皇帝说了些场面话,后来又处理了很多政务。
官员们有的说话,有的没有。
朝会持续了一个时辰。
朝会结束了。
周稚宁走在去东华门的路上,手却还紧紧攥着拳头。
眼前却忽然投下一片高大的阴影,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毫无芥蒂的熟稔和高兴:“阿宁,你回来了怎么不去我府上寻我?”
周稚宁恍惚地抬头看周明承。
周明承眉眼带笑,那双眼睛像是春水一般迷人,当真是俊美极了,可是现在眼前这个人眼里满是她的倒影。
“我俩是至亲兄弟,你回来第一个找的人该是我。”周明承看着周稚宁,唇边含着微笑,“这次你先去找了赵淮徽,兄长有些不高兴。下次,下次你记得第一个来寻我。我给你准备了很多礼品,你……”
“为什么是你进内阁?”周稚宁不想再听下去,打断了他的话。
“什么?”周明承一愣,唇边的笑冷了下来。
“为什么是你进内阁。”周稚宁盯着周明承的眼睛,把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而不是赵淮徽。”
周明承眼里温暖的火光像野外的微火,被寒风吹的晃一晃,骤然熄灭。他面容冷下来,声音很低沉:“今日是你我见的第一面,你离开京城几个月之后的第一面,你居然为了赵淮徽而质问我?”
“我只想知道答案。”周稚宁咬紧牙关。
周明承盯着周稚宁,面上是一片阴冷,像是阴雨天潮湿的雨云。
如果是茗雾在,他知道周明承已经生气了。他会跪下来向周明承讨饶,可是周稚宁从来不会,她的眼神依旧锐利倔强的像一柄剑。
“你很关心赵淮徽。”周明承道。
“别扯开话题,告诉我答案,你有没有在背后做什么手脚?”
“我说过你不应该跟他走那么近。”
“周明承,你够了。”
“从以前开始我就看出来了,你的心好似一直在赵淮徽身上。”
“你是不是去找了小柳氏!”
“阿宁你心仪赵淮徽。”
话音落下,周稚宁微微喘着气,眼神终于移开,沉声道:“你避而不答,所以……真的是你。”
“避而不答的是你。”周明承扯了扯唇角。
两人站在东华门门口彼此相对。
周明承又道:“你真的爱他吗?”
周稚宁受不了周明承为什么一直揪着她与赵淮徽不放,这时,他们耳边传来一道如玉石碰撞般清冽的声音,带笑温和的笑意:“两位周大人,你们在东华门站着做什么?”
扭头一看,竟然是太子。
太子负手缓缓走来,眉眼带笑,贵气天成:“本宫远远地就看见你们在说话了。怎么?吵架了?”
“有劳殿下费心,没什么。”周稚宁压住自己的火气。
周明承倒是停顿了一下,抬起眼眸,对着太子行了一礼:“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笑眯眯的,看起来脾气很温和的样子:“相识这么久,周大人还这么讲礼数,不愧是被大家称作玉面郎君的人。”
“微臣能有今日都是靠殿下提携。”周明承保持着行礼的姿势不变,“微臣理应如此。还有今日内阁一事,臣更要谢过殿下。”
周稚宁诧异地看向太子。
太子却笑着点头,拍拍周明承的肩膀:“小事罢了,望你以后尽心辅佐父皇,不负我对你的期望。”
言罢,太子又转过来对周稚宁说:“既是堂兄弟,便没有什么别扭是解不开的。现在吵吵就算了,将来遇到难事,少不了还要你们一同携手相助。”
然后走了。
周明承恭送太子后站直身体,侧眸看向旁边的周稚宁,轻声道:“阿宁,你是个聪明人,别把事情想的太天真。内阁这种牵动全朝的地方,难道是我可以随便动手脚的吗?在这张棋盘上,我,你,赵淮徽都可以算作棋子,执棋的人只有两个。”
所以是太子为了让内阁多个自己的人,指使小柳氏去挑衅赵淮徽,最后再在皇帝面前参赵淮徽一本,好改推周明承上位?
这件事情说得通,可又说不通。
赵淮徽与太子从未结仇,难道赵淮徽入了内阁,就会挡太子的路吗?
周稚宁阴沉着脸,迟迟不作声。
周明承在旁边叹了一口气,好似看迷途羔羊一般地看着周稚宁,软下声音:“若你还是怀疑我,阿宁,我愿意证明我的清白。”
周稚宁眉心微动,抬眸看周明承。
周明承微笑道:“你怨我,不就是为了赵淮徽么?其中内幕我也知道一二,我愿意帮他解决小柳氏,只要你愿意信我。”
第105章 二姐夫蒋言 到京城做官了
周明承说愿意帮忙,周稚宁却并不信他,只是周明承似乎是来真的,在内阁处理完事务之后就埋头往赵府里跑,若是程普劝阻,他就转去周府里小坐,陪着周允德说会儿话。
“朕久病之中做了一个梦,梦见朕躺在一片白玉床上,可床中却传来虫啃的声音,朕以为这是上天给朕的警告。龙床不安,便是朕的江山不稳。岂料才一睁眼,便有人向朕告御状,说江浙有人行贿贪污,罪大恶极!”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的目光巡视下方的每一位大臣,“现在,朕任命林才峡为江浙特使,兼任江浙知州,即刻上任,替朕彻查当地行贿一事,若有发现,一律抄家!不许法外留情。至于原知州周稚宁则降为翰林苑修纂,不必再出京城。”
皇帝金口玉律,这话是改无可改了。
众人一边震惊“林才峡是谁?哪儿冒出来的?”,一边又惊诧,“怎么周稚宁这就贬官了?不应该啊!”。
只有真正受贿的那些官员两股战战,瑟瑟发抖,脸色发白,恨不得当场就晕过去。
自古以来,敢上京告御状的有几个好惹的?他们怕是完了!
林才峡站出来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不放过任何一只蛀虫!”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很上道,看来私下里的谈话很管用。
那边周稚宁也站出来谢恩:“微臣多谢陛下。”
皇帝便换了一副面孔,使自己看上去更威严些,好让接下来的旨意显得有些分量。
“朕自登基以来,日日效仿高祖皇帝勤于政事,然而时日长久,朕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国家政事又不得不处理。”皇帝语气低沉,“高祖皇帝有言,我明朝不许再立丞相一职。朕作为朱家后世子孙,自然不敢违逆。因此,朕特意设立内阁,选任几位有能力,有才干的臣子代朕处理政务,拣选重要奏章交由朕批改。”
这样的权利不可谓不大,众大臣其实也早早的听到了风声,根本就不惊讶皇帝的决定,只在乎待会儿的内阁人选都会有哪些人。
“魏闲。”皇帝摆摆手,“你来念。”
魏闲点点头:“是。”
然后走到大家面前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为江山社稷想,组建内阁,特拟唐荣、宋青峰、何韵林、毛长期、周稚宁……”
前几个都是明朝的老人了,特别是唐荣,太子太傅,荣耀无比,地位高超,为人谨慎,进入内阁算是理所应当。至于周稚宁……罢了,少年英才,天子垂爱,平步青云,进入内阁也是不让人意外。
难怪陛下不让周稚宁再做江浙知州了,原来是想让人入内阁了。
众人心中了然。
这最后一个人,必然就是赵淮徽了。
年少惊艳,出类拔萃,打破规则的第一任大理寺少卿,与陛下之间更是关系匪浅,怎么看这个位置都是他的。
然而当魏闲的声音响起,并缓缓念出:“周明承”这三个字的时候,朝臣一片哗然。
周稚宁一愣,然后转过去看周明承。
阳光之下,周明承一身绯红官服好看极了,眉眼如玉如雪,漂亮的不似凡人。比起赵淮徽逐渐病气缠身,他却好似初升的朝阳,浑身上下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光和热,耀眼到令人睁不开眼。
但正是因为如此,周稚宁才越发觉得眼前的这个人刺眼。
周明承,为什么是周明承?
这个位子应该是赵淮徽的,他那么聪明,那么厉害,他的才华,他的抱负,他的一切的一切,都不输于周明承。他更优秀,只是被人害到有了一副破损的躯壳。
这幅躯壳夺走了他全部的光和热,让他从如同周明承一样的太阳,变成了如今日薄黄昏的夕阳。
周稚宁紧紧攥起了手。
她看见周明承面带微笑着走出去,跪下来,然后领旨,谢恩。
皇帝说了些场面话,后来又处理了很多政务。
官员们有的说话,有的没有。
朝会持续了一个时辰。
朝会结束了。
周稚宁走在去东华门的路上,手却还紧紧攥着拳头。
眼前却忽然投下一片高大的阴影,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毫无芥蒂的熟稔和高兴:“阿宁,你回来了怎么不去我府上寻我?”
周稚宁恍惚地抬头看周明承。
周明承眉眼带笑,那双眼睛像是春水一般迷人,当真是俊美极了,可是现在眼前这个人眼里满是她的倒影。
“我俩是至亲兄弟,你回来第一个找的人该是我。”周明承看着周稚宁,唇边含着微笑,“这次你先去找了赵淮徽,兄长有些不高兴。下次,下次你记得第一个来寻我。我给你准备了很多礼品,你……”
“为什么是你进内阁?”周稚宁不想再听下去,打断了他的话。
“什么?”周明承一愣,唇边的笑冷了下来。
“为什么是你进内阁。”周稚宁盯着周明承的眼睛,把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而不是赵淮徽。”
周明承眼里温暖的火光像野外的微火,被寒风吹的晃一晃,骤然熄灭。他面容冷下来,声音很低沉:“今日是你我见的第一面,你离开京城几个月之后的第一面,你居然为了赵淮徽而质问我?”
“我只想知道答案。”周稚宁咬紧牙关。
周明承盯着周稚宁,面上是一片阴冷,像是阴雨天潮湿的雨云。
如果是茗雾在,他知道周明承已经生气了。他会跪下来向周明承讨饶,可是周稚宁从来不会,她的眼神依旧锐利倔强的像一柄剑。
“你很关心赵淮徽。”周明承道。
“别扯开话题,告诉我答案,你有没有在背后做什么手脚?”
“我说过你不应该跟他走那么近。”
“周明承,你够了。”
“从以前开始我就看出来了,你的心好似一直在赵淮徽身上。”
“你是不是去找了小柳氏!”
“阿宁你心仪赵淮徽。”
话音落下,周稚宁微微喘着气,眼神终于移开,沉声道:“你避而不答,所以……真的是你。”
“避而不答的是你。”周明承扯了扯唇角。
两人站在东华门门口彼此相对。
周明承又道:“你真的爱他吗?”
周稚宁受不了周明承为什么一直揪着她与赵淮徽不放,这时,他们耳边传来一道如玉石碰撞般清冽的声音,带笑温和的笑意:“两位周大人,你们在东华门站着做什么?”
扭头一看,竟然是太子。
太子负手缓缓走来,眉眼带笑,贵气天成:“本宫远远地就看见你们在说话了。怎么?吵架了?”
“有劳殿下费心,没什么。”周稚宁压住自己的火气。
周明承倒是停顿了一下,抬起眼眸,对着太子行了一礼:“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笑眯眯的,看起来脾气很温和的样子:“相识这么久,周大人还这么讲礼数,不愧是被大家称作玉面郎君的人。”
“微臣能有今日都是靠殿下提携。”周明承保持着行礼的姿势不变,“微臣理应如此。还有今日内阁一事,臣更要谢过殿下。”
周稚宁诧异地看向太子。
太子却笑着点头,拍拍周明承的肩膀:“小事罢了,望你以后尽心辅佐父皇,不负我对你的期望。”
言罢,太子又转过来对周稚宁说:“既是堂兄弟,便没有什么别扭是解不开的。现在吵吵就算了,将来遇到难事,少不了还要你们一同携手相助。”
然后走了。
周明承恭送太子后站直身体,侧眸看向旁边的周稚宁,轻声道:“阿宁,你是个聪明人,别把事情想的太天真。内阁这种牵动全朝的地方,难道是我可以随便动手脚的吗?在这张棋盘上,我,你,赵淮徽都可以算作棋子,执棋的人只有两个。”
所以是太子为了让内阁多个自己的人,指使小柳氏去挑衅赵淮徽,最后再在皇帝面前参赵淮徽一本,好改推周明承上位?
这件事情说得通,可又说不通。
赵淮徽与太子从未结仇,难道赵淮徽入了内阁,就会挡太子的路吗?
周稚宁阴沉着脸,迟迟不作声。
周明承在旁边叹了一口气,好似看迷途羔羊一般地看着周稚宁,软下声音:“若你还是怀疑我,阿宁,我愿意证明我的清白。”
周稚宁眉心微动,抬眸看周明承。
周明承微笑道:“你怨我,不就是为了赵淮徽么?其中内幕我也知道一二,我愿意帮他解决小柳氏,只要你愿意信我。”
第105章 二姐夫蒋言 到京城做官了
周明承说愿意帮忙,周稚宁却并不信他,只是周明承似乎是来真的,在内阁处理完事务之后就埋头往赵府里跑,若是程普劝阻,他就转去周府里小坐,陪着周允德说会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