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伯母想说什么,但又闭上了嘴。
村长点点头,他知道这是苏淼给他面子了,要不然闹大了也没好处,他咳嗽两声,然后威严的说,“你们几个,听到没有!这是人家淼淼大度,否则你们一个个都逃不了吃牢饭!”
几人低着头,不敢吭声。
苏淼扫了一眼其他村民,为了永绝后患,她直截了当的说,“这样的事情,我不希望再发生第二次,毕竟……我们这个基地,在哪里都可以做,包其他村的地,教其他村的人,也是一样!”
苏淼这句话也是警告,告诉他们她可不是非待在这个村子不可,到其他村子,人家想必也会很欢迎。
村长听到这话都脸色一紧,其他村民自然也是一样,有些人家的地都被苏淼包去了,每年还能有钱赚。
要是苏淼走了,去别的村包地办基地,带着别人富了起来,那亏的不就是他们吗?
这些村民虽没什么文化,但是触及到自己的利益,就会变得愈发团结,一个个比刚才还要真情实感的怒视着那几个砸大棚的人。
苏淼看到这幅景象,很满意,果然还是需要以恶制恶。
她之前也有料想过他们家富起来可能会遭人眼红,没想到来的那么快,不过这样也好,提前解决了隐患。
苏淼让人算了一下损失,一共一万三千多块钱,她让这些人一个星期内凑够给她,否则就警察局见。
一共三四家人,相当于一家都要赔个四千块钱。
四千块钱对于一个农村家庭,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了。
他们现在不敢记恨苏淼,只能把怒气和矛头都指向挑起一起事端的张巧红。
张巧红回家还被苏淼大伯给骂了一顿,恐怕她以后的日子恐怕都不太好过了
事情解决后,苏淼开始让林爸联系工人来维修大棚。
林爸专门往苏淼刚才指的说有监控的地方看去,结果那里就是一片树荫,什么都没有。
林志伟一脸懵的问向苏淼,“丫头,那什么监控呢?”
只见苏淼笑而不语,林志伟这才反应过来,好家伙嘛,原来刚刚苏淼是在诈他们。
从头到尾都没有监控这玩意,全是苏淼刚刚现编的。
苏淼其实也是拿捏住了这些人心虚害怕的心理,不管有没有,那些人都不敢赌。
林志伟不得佩服的对自己闺女竖起大拇指,高!真是高!
话说他和苏淼她妈脑袋瓜都不是很机灵,怎么生出苏淼那么机灵的娃呢?
他想了想,可能是负负得正吧!
第49章 被变形节目毁掉的炮灰(21)
砸大棚的事情告一段落,那几家人凑够了钱,不情不愿的给了苏淼。
苏淼大伯母经此一事,消停了下来,有时候都不好意思出门,害怕受到其他村民的指指点点。
这一批的花菇在两三月后成熟了,苏淼通过第一次收花菇那个老板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收花菇的大户。
这个大户是做农副产品生产的,开了一家工厂,里面收各种土特产加工之后,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
苏淼这基地百亩地的产量,那家工厂很容易就吃下了。
苏淼也受邀去那家工厂参观了一下,规模不大,但是听老板说一个季度的利润能有几千万上下。
苏淼觉得自家的基地,跟人家一对比,就显得像小打小闹了。
苏淼想着要不要也开一家这样的工厂,把新鲜的花菇做成各种产品,包装后出售到各地。
但是光花菇这一个品类太单一了,还需要有其他更具特色的土特产。
苏淼现在这百亩花菇基地,扣去各种成本还有几十个员工的工资,每个季度的利润大概有四百万。
她也没忘记给王坤还有宋元洲分红,第一季度的钱下来之后,她就按份例把钱打给了二人。
二人看到才三个月,自己的当初的投资就翻倍赚回来了,纷纷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实在太正确了。
不知不觉到了苏淼高一的暑假,苏淼就趁着假期期间,在周边寻找有特色的特产,最好是别的地方没有,只有他们这一片有的东西,才有竞争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她找到了。
她发现他们这一片山区里,长着一种叫刺梨的植物。
这种植物会结一种黄褐色的果子,酸酸甜甜,味道很好。
苏淼拿去让人检验了一些,发现这种果子维c含量极高。
而且这种叫刺梨的果子,全国只有几个地区才有,多生长在山区里。
苏淼灵机一动,这种果子的市场很大啊,既可以做成果干,又可以做成饮料,果酒。它的维c含量高,有益人体,有些部位还可以用药
而且刺梨它生命力顽强,比花菇好培育多了。
苏淼查了一下,全国现在做刺梨生意的并不多,所以竞争力比较小。
这种东西比花菇更能让人接受,花菇虽好,但因为香气过于浓郁 ,有部分人可能接受不了。
她可以接着包地种植刺梨,然后开办一个工厂 ,把刺梨做成各种产品,自产自销。
也可以带动周围的父老乡亲一起种植,然后她再去收这种果子。
苏淼计划了一下,觉得很可行,种植刺梨的成本可比花菇少多了。
苏淼向来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她聘请了几个农业专业的高材生,还有了解刺梨这种东西的专家,开始研究起来。
那些专家开始看到是苏淼一个小姑娘当老板,还有些诧异,觉得会不会不靠谱,后来也就习惯了,因为苏淼给的工资是真的香啊!
研究好刺梨的种植方案后,苏淼找上了村长。
村长正坐在院子里听戏,边听边喝茶。
看到苏淼来了,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听到苏淼单刀直入的说。
“我想包山。”
“噗!”
村长瞬间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了。
??
村长浑浊的小眼睛闪着略微迷茫的光彩,他没听错吧?
但是苏淼也不像说大话的人啊,他知道这丫头虽然年纪小,那才干可是大的很呢,林志伟家都是这个丫头做主。
“淼丫头,你认真的?”村长试探的问。
苏淼点点头,跟他讲了一下自己要种植刺梨的事情。
村长听完,一拍大腿,这可是好事情啊,还能带动村民们一起致富。
花菇对于村民们来说太难培育了,门槛高,而这个刺梨种植的门槛可就低多了。
他们这里什么不多,就是荒地多,苏淼带着专家去勘察过了,后山那里有半面山坡就很适合。
只是包山这事情不是村长一个人可以做的了决定,这还涉及到周围几个村,需要上报到县城。
不过这种带动经济的好事,批准下来不是难事,村长拍着胸脯说一定会办好这件事情。
过了一个月,承包荒山的文件批准了下来,苏淼选中的那片山坡有三百亩,她先签了十年的合同,预付了五十万。
她的食品加工厂的选址选在了山脚下,地理位置方便。
承包的事情确认下来后,苏淼开始在附近广招种植工人。
周围几个村镇都听说林家村这里要开一个加工刺梨的工厂,还大手笔的包了半面荒山。
有点头脑的人,已经开始在自家地里种植起来,等着种好之后卖给苏淼的工厂里。
刺梨每年七八月结果,等到山上第一批刺梨果成熟时,苏淼已经快要升高三了,也刚满十八。
年龄一到,苏淼立马去注册了一个公司,名叫三水食品有限公司。
她的食品工厂也已经建好,就落座在山脚下,工厂里的员工多数都是周围乡镇的人,苏淼这个工厂的出现,让他们都多了一份收入。
花菇基地赚的钱,基本都投入在这个工厂里面,买了不少进口的加工机器。
这第一批刺梨一成熟,就立马运到山脚下的工厂里加工。
苏淼和专家们一起,先设计了三款产品,一款刺梨果饮料,一款果酒,还有刺梨干果。
成品很快生产完成,就可以开始去跟各个经销商谈合作了。
在谈合作这件事上,苏淼招到了一位得力干将。
这人叫徐文杰,是农业大学的高材生,因为想在老家发展,就正好被苏淼挖来了。
开始只是想让他负责生产,没想到这人口才情商一流,是个谈判专家。
于是苏淼就把他调到销售部做经理,负责跟各个经销商,大小超市谈合作。
不光线下售卖,也在网上售卖,这几年网络发展的很快,各种电商平台踊跃而出。
苏淼花钱找了几个主播进行带货,靠维c含量高,有益健康的卖点,倒真卖出去不少。
开始不少人就是抱着好奇的心态,买来尝尝,他们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这种东西。
没想到一尝,发现味道很好,很多人就又复购了。
村长点点头,他知道这是苏淼给他面子了,要不然闹大了也没好处,他咳嗽两声,然后威严的说,“你们几个,听到没有!这是人家淼淼大度,否则你们一个个都逃不了吃牢饭!”
几人低着头,不敢吭声。
苏淼扫了一眼其他村民,为了永绝后患,她直截了当的说,“这样的事情,我不希望再发生第二次,毕竟……我们这个基地,在哪里都可以做,包其他村的地,教其他村的人,也是一样!”
苏淼这句话也是警告,告诉他们她可不是非待在这个村子不可,到其他村子,人家想必也会很欢迎。
村长听到这话都脸色一紧,其他村民自然也是一样,有些人家的地都被苏淼包去了,每年还能有钱赚。
要是苏淼走了,去别的村包地办基地,带着别人富了起来,那亏的不就是他们吗?
这些村民虽没什么文化,但是触及到自己的利益,就会变得愈发团结,一个个比刚才还要真情实感的怒视着那几个砸大棚的人。
苏淼看到这幅景象,很满意,果然还是需要以恶制恶。
她之前也有料想过他们家富起来可能会遭人眼红,没想到来的那么快,不过这样也好,提前解决了隐患。
苏淼让人算了一下损失,一共一万三千多块钱,她让这些人一个星期内凑够给她,否则就警察局见。
一共三四家人,相当于一家都要赔个四千块钱。
四千块钱对于一个农村家庭,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了。
他们现在不敢记恨苏淼,只能把怒气和矛头都指向挑起一起事端的张巧红。
张巧红回家还被苏淼大伯给骂了一顿,恐怕她以后的日子恐怕都不太好过了
事情解决后,苏淼开始让林爸联系工人来维修大棚。
林爸专门往苏淼刚才指的说有监控的地方看去,结果那里就是一片树荫,什么都没有。
林志伟一脸懵的问向苏淼,“丫头,那什么监控呢?”
只见苏淼笑而不语,林志伟这才反应过来,好家伙嘛,原来刚刚苏淼是在诈他们。
从头到尾都没有监控这玩意,全是苏淼刚刚现编的。
苏淼其实也是拿捏住了这些人心虚害怕的心理,不管有没有,那些人都不敢赌。
林志伟不得佩服的对自己闺女竖起大拇指,高!真是高!
话说他和苏淼她妈脑袋瓜都不是很机灵,怎么生出苏淼那么机灵的娃呢?
他想了想,可能是负负得正吧!
第49章 被变形节目毁掉的炮灰(21)
砸大棚的事情告一段落,那几家人凑够了钱,不情不愿的给了苏淼。
苏淼大伯母经此一事,消停了下来,有时候都不好意思出门,害怕受到其他村民的指指点点。
这一批的花菇在两三月后成熟了,苏淼通过第一次收花菇那个老板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收花菇的大户。
这个大户是做农副产品生产的,开了一家工厂,里面收各种土特产加工之后,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
苏淼这基地百亩地的产量,那家工厂很容易就吃下了。
苏淼也受邀去那家工厂参观了一下,规模不大,但是听老板说一个季度的利润能有几千万上下。
苏淼觉得自家的基地,跟人家一对比,就显得像小打小闹了。
苏淼想着要不要也开一家这样的工厂,把新鲜的花菇做成各种产品,包装后出售到各地。
但是光花菇这一个品类太单一了,还需要有其他更具特色的土特产。
苏淼现在这百亩花菇基地,扣去各种成本还有几十个员工的工资,每个季度的利润大概有四百万。
她也没忘记给王坤还有宋元洲分红,第一季度的钱下来之后,她就按份例把钱打给了二人。
二人看到才三个月,自己的当初的投资就翻倍赚回来了,纷纷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实在太正确了。
不知不觉到了苏淼高一的暑假,苏淼就趁着假期期间,在周边寻找有特色的特产,最好是别的地方没有,只有他们这一片有的东西,才有竞争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她找到了。
她发现他们这一片山区里,长着一种叫刺梨的植物。
这种植物会结一种黄褐色的果子,酸酸甜甜,味道很好。
苏淼拿去让人检验了一些,发现这种果子维c含量极高。
而且这种叫刺梨的果子,全国只有几个地区才有,多生长在山区里。
苏淼灵机一动,这种果子的市场很大啊,既可以做成果干,又可以做成饮料,果酒。它的维c含量高,有益人体,有些部位还可以用药
而且刺梨它生命力顽强,比花菇好培育多了。
苏淼查了一下,全国现在做刺梨生意的并不多,所以竞争力比较小。
这种东西比花菇更能让人接受,花菇虽好,但因为香气过于浓郁 ,有部分人可能接受不了。
她可以接着包地种植刺梨,然后开办一个工厂 ,把刺梨做成各种产品,自产自销。
也可以带动周围的父老乡亲一起种植,然后她再去收这种果子。
苏淼计划了一下,觉得很可行,种植刺梨的成本可比花菇少多了。
苏淼向来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她聘请了几个农业专业的高材生,还有了解刺梨这种东西的专家,开始研究起来。
那些专家开始看到是苏淼一个小姑娘当老板,还有些诧异,觉得会不会不靠谱,后来也就习惯了,因为苏淼给的工资是真的香啊!
研究好刺梨的种植方案后,苏淼找上了村长。
村长正坐在院子里听戏,边听边喝茶。
看到苏淼来了,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听到苏淼单刀直入的说。
“我想包山。”
“噗!”
村长瞬间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了。
??
村长浑浊的小眼睛闪着略微迷茫的光彩,他没听错吧?
但是苏淼也不像说大话的人啊,他知道这丫头虽然年纪小,那才干可是大的很呢,林志伟家都是这个丫头做主。
“淼丫头,你认真的?”村长试探的问。
苏淼点点头,跟他讲了一下自己要种植刺梨的事情。
村长听完,一拍大腿,这可是好事情啊,还能带动村民们一起致富。
花菇对于村民们来说太难培育了,门槛高,而这个刺梨种植的门槛可就低多了。
他们这里什么不多,就是荒地多,苏淼带着专家去勘察过了,后山那里有半面山坡就很适合。
只是包山这事情不是村长一个人可以做的了决定,这还涉及到周围几个村,需要上报到县城。
不过这种带动经济的好事,批准下来不是难事,村长拍着胸脯说一定会办好这件事情。
过了一个月,承包荒山的文件批准了下来,苏淼选中的那片山坡有三百亩,她先签了十年的合同,预付了五十万。
她的食品加工厂的选址选在了山脚下,地理位置方便。
承包的事情确认下来后,苏淼开始在附近广招种植工人。
周围几个村镇都听说林家村这里要开一个加工刺梨的工厂,还大手笔的包了半面荒山。
有点头脑的人,已经开始在自家地里种植起来,等着种好之后卖给苏淼的工厂里。
刺梨每年七八月结果,等到山上第一批刺梨果成熟时,苏淼已经快要升高三了,也刚满十八。
年龄一到,苏淼立马去注册了一个公司,名叫三水食品有限公司。
她的食品工厂也已经建好,就落座在山脚下,工厂里的员工多数都是周围乡镇的人,苏淼这个工厂的出现,让他们都多了一份收入。
花菇基地赚的钱,基本都投入在这个工厂里面,买了不少进口的加工机器。
这第一批刺梨一成熟,就立马运到山脚下的工厂里加工。
苏淼和专家们一起,先设计了三款产品,一款刺梨果饮料,一款果酒,还有刺梨干果。
成品很快生产完成,就可以开始去跟各个经销商谈合作了。
在谈合作这件事上,苏淼招到了一位得力干将。
这人叫徐文杰,是农业大学的高材生,因为想在老家发展,就正好被苏淼挖来了。
开始只是想让他负责生产,没想到这人口才情商一流,是个谈判专家。
于是苏淼就把他调到销售部做经理,负责跟各个经销商,大小超市谈合作。
不光线下售卖,也在网上售卖,这几年网络发展的很快,各种电商平台踊跃而出。
苏淼花钱找了几个主播进行带货,靠维c含量高,有益健康的卖点,倒真卖出去不少。
开始不少人就是抱着好奇的心态,买来尝尝,他们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这种东西。
没想到一尝,发现味道很好,很多人就又复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