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谢枝意慌乱伸手落在他的大掌阻止,声音低低,唯恐被屋外之人听见,“我应你,你别开门……”
萧灼这才满意收回手,随后拉开二人间的距离,未等谢枝意松口气,“嘎吱”一声,房门还是被他打开,只是——门外空空荡荡,没有谢浔安的身影,也叫谢枝意紧绷的心顷刻间放松下来。
“他方才就已经走了。”萧灼好心解释,“就在你没有回答的时候。”
原来……她刚才没有回答,谢浔安以为屋内无人就走了?那他后来所说的那些……
霎那,谢枝意脸颊烧红一片,她竟是被萧灼诓骗了!
-
谢枝意的心情并不好,谢浔安倒是怀揣着好奇。
“阿姐,这位太子倒是平易近人,温润谦和,先前外头传闻他冷戾无情,嗜杀漠然,我看传闻不可尽信。”
送走太子这尊“大佛”,谢浔安得了空和谢枝意攀谈,回想今日与萧灼的交流,反倒觉得这位太子胸襟宽广,心怀丘壑。
谢枝意未料到今时今日萧灼的伪装竟是比过往更甚一筹,谢浔安多年在学堂打转,接触之人大多纯粹无心机,纵是被萧灼的虚伪骗过去也不足为奇。
不过——
他会被骗到,她不会。
“这位太子心思颇深,不是好相与的,浔安,你日后在他面前要小心谨慎。”
谢枝意好心提醒着谢浔安,不由在心底暗忖,若是萧灼想要利用谢浔安,她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仅是想到这里谢枝意眼眸冷了下来,似是覆了层寒霜,谢浔安讷讷点头,毕竟长姐所言自是为了他好,就算太子萧灼表现得如何温雅那终究不过是外人。
“好的阿姐,我记下了。”谢浔安自然是听谢枝意的话,将她的这番话放在心上,说完萧灼之事,他又想到另一桩,“对了,今日阿姐从娘那儿离开没有回房间吗?我还想找阿姐叙一叙别的事呢!”
一提及此事谢枝意瞬时想到先前发生的事情,羞赧片刻,调整好心绪才扯开话题,“大概是我回房之时未曾碰见你,你找我何事?”
“是这样的,听说国子监的岑夫子几日后会去松山书院传道授业,我……我想去听一听。”谢浔安希冀望着谢枝意,“先前我未曾在京中待过,也是今日在茶馆听了此事,就想着阿姐在京中待了这么久能否帮我一回?”
说起来谢浔安还有些不太好意思,他向来对诗文经学感兴趣,尤其这一次还是国子监那位名扬天下著书立传的岑夫子,既然人已在盛京,自是想去听一听、见一见,只可惜他在京中并无认识之人,多年来都待在江南道,只能央着谢枝意帮忙。
若非谢浔安提起这位岑夫子,谢枝意恐怕还要忘了此人。
宫中的皇子们自是有课业要学,彼时谢枝意跟在太子萧灼身边,故而也跟着一起听过这位岑夫子的课。
说起来岑夫子学问渊博高深,不过一想到他曾被三皇子萧凛气得吹胡子瞪眼,那模样真和仙风道骨沾不上边,而在谢浔安眼里这位素未谋面、名气大盛的夫子自然哪里都好,她当然不会把曾经的那些事情说与他听。
“好,我回头想想办法。”
此事谢枝意有十足信心,不过话不能说太满,也不能叫谢浔安认为凡事太过容易。
仅是得了她这句话谢浔安眼睛一亮,笑着道了谢,等到他欢天喜地离开,谢枝意唇畔的笑意才渐渐落了下来,抬首望了一眼天阶染上的昏黄日暮,飞鸟盘桓,竟是出了神。
-
玉泉别院坐落在宫外,是太子萧灼另外置办的一处地方,若是不回东宫,多数时候都会在此落榻。
算了算时间,恐怕已有两年未曾来过。毕竟最开始和谢枝意分别那一年偶尔还会来此歇一歇,但等时日久了,反倒愈发少,纵是见了再多物什,那些终归是死的,而他想见的不过只有那个人而已。
“将东西都收拾好,别耽误了时辰。”
林昭利落吩咐下来,别院中的婢女侍卫早就忙碌起来,单单门前的白玉砖就清扫过三遍,直至月明星稀,众人才稍作歇息。
书房,萧灼正在默着道家经著,一豆烛光在昏暗中摇曳,林昭见天色太迟又命人多备上几盏,瞬时,屋内亮如白昼。
清雅颀长的身影被烛光拉长,萧灼落笔有神,眉目清隽平和,温雅谦润,似乎这几年在道观待久了受到熏陶,戾气早已淡去,没有那份冷冽桀骜,容止进退有度,说是君子如玉也不为过。
然,只有林昭心里清楚,这位殿下心思深沉,只是将所有伪装都隐藏在躯壳之下,倘若有朝一日重新变回过往模样,也不会觉得意外。
林昭静静守在门边未置一言,萧灼默完一则方将白玉狼毫笔搁在玉山。
“何事?”
声音散落在冷寂夜色中清淡如水。
林昭拱手抱拳,“陛下方才命人传话,召殿下回宫。”
萧灼眉宇未动,似乎并不被这句话所影响,“明日再回,今夜有事。”
他做出的决定不容置喙,纵是那个人是当今天子、他的亲生父亲,他也不会放在眼里。林昭不由在心底轻叹了声,若非陛下恩宠太子,换做旁人,恐怕不会这般肆意妄为。
林昭自是知晓今夜萧灼的“有事”究竟是何事,他特意过来询问也只是想着如何回复陛下派来的人罢了!待得了萧灼这一句话林昭施施然离开,将萧灼所言原封不动告知宫中来的内侍。
内侍听罢有些诧异,不过到底是太子不敢得罪,便上了车驾打算回宫。
车驾刚走出一段路,迎面正好来了另一辆车驾,却见那架车朴实无华,车上也没个印记。
林昭瞧见车驾驶来意已经在原地恭候,等车停稳,一人罩着斗篷从车上下来。来人戴着兜帽从头到脚裹在斗篷中,夜风拂动,烛光摇晃折射着迷离的光,隐约可窥见莲青色织金连烟锦裙和一截婀娜纤细的柳腰。
远去车驾上的内侍惊鸿一瞥,收回眼底惊愕,那人已然一步步迈入玉泉别院。
恭敬相候的婢女掌着灯引着谢枝意前往书房,待到门口悄然离开。
书房门扉大敞,夜风静静拂过落在脸颊边的青丝,谢枝意缓步上前,空气中竟多了焚烧的味道。
萧灼将默过的道经尽数扔进火盆中,灼热的温度和火光交织投映在他的脸庞,好似柔和了他的棱角,看着愈发温润如玉,温和无害。
“阿意,过来。”
他抬首温柔望着她,朝她伸出手,半晌,谢枝意才颤着手搭了上去。
腰肢一紧,她被萧灼搂在怀里。
第八章 和他退亲
火苗舔舐着经文愈蹿愈高,焰火跳跃舞动直至吞没最后一角。
身后的男人瞳孔中倒影着蹿动火光,黒瞳深邃幽远,静静凝着那片火光即将熄灭,忽而,抬手将桌案边的一沓纸塞进谢枝意手里。
谢枝意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惊讶了瞬,俯首再看,竟发现这是陆乘舟曾经写给她的那些书信,也是白天他在自己房间里看过的那几封。
他这是——
“阿意,把它烧了。”萧灼摁着她的手腕,拇指缓缓摩挲着她皙白腕骨,声音温柔如风,隐去其间狠戾。
早在看见这些书信之时他已不悦,换作先前早已发作,而今一忍再忍,他自觉脾性好转太多。
可对于谢枝意而言,而今的他和三年前的萧灼并无太大差别,一样的刚愎自负,一样掌控欲极强。
不过是几封书信而已,白日他隐而不发,恐怕正是要等到此时此刻让她亲手毁去,如此才能叫她刻骨铭心。
谢枝意咬紧下唇,想要将手腕抽离,“阿兄,只是几封信罢了……”
她故作镇定,语气放缓,明白此刻犹如行走在弦上,胆颤且危险。
好久未曾听到她的拒绝,萧灼眸底掠过一丝寒芒又在顷刻间隐匿无踪,声音依旧温和,耐心十足,“阿意,你也说了只是几封信,还是说——你不愿?”
最后三个字被他刻意加重语调,字字碾过耳膜,而他紧扣着她的手向前,将她的手指一根根掰开,从善如流,不容挣脱,眼睁睁瞧着那几封信统统落进火盆,焚烧殆尽。
“阿意,今日只不过是几封信纸,总归比起活生生的人算不得什么。”萧灼见她垂下浓密羽睫神色佯作镇定自若不由觉得好笑,二人分离三年之久,她似乎还是和过往一般没有任何变化。
还是一样,那个心软的她。
萧灼字字珠玑,话里有话,谢枝意自然听得出来,倘若有一日陆乘舟遭遇不测,下手之人定会是他。
她绝不会相信表面佯作温文儒雅的萧灼,一个人再怎么变化,骨子里是变不了的,
有那么一刻,谢枝意有些后悔将陆乘舟卷进这场风波中,他是无辜的,是她心怀侥幸。
纵是如此,她还是轻声开口,“阿兄,他是我的未婚夫。”所以他们的信件来往皆是正常的。
萧灼这才满意收回手,随后拉开二人间的距离,未等谢枝意松口气,“嘎吱”一声,房门还是被他打开,只是——门外空空荡荡,没有谢浔安的身影,也叫谢枝意紧绷的心顷刻间放松下来。
“他方才就已经走了。”萧灼好心解释,“就在你没有回答的时候。”
原来……她刚才没有回答,谢浔安以为屋内无人就走了?那他后来所说的那些……
霎那,谢枝意脸颊烧红一片,她竟是被萧灼诓骗了!
-
谢枝意的心情并不好,谢浔安倒是怀揣着好奇。
“阿姐,这位太子倒是平易近人,温润谦和,先前外头传闻他冷戾无情,嗜杀漠然,我看传闻不可尽信。”
送走太子这尊“大佛”,谢浔安得了空和谢枝意攀谈,回想今日与萧灼的交流,反倒觉得这位太子胸襟宽广,心怀丘壑。
谢枝意未料到今时今日萧灼的伪装竟是比过往更甚一筹,谢浔安多年在学堂打转,接触之人大多纯粹无心机,纵是被萧灼的虚伪骗过去也不足为奇。
不过——
他会被骗到,她不会。
“这位太子心思颇深,不是好相与的,浔安,你日后在他面前要小心谨慎。”
谢枝意好心提醒着谢浔安,不由在心底暗忖,若是萧灼想要利用谢浔安,她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仅是想到这里谢枝意眼眸冷了下来,似是覆了层寒霜,谢浔安讷讷点头,毕竟长姐所言自是为了他好,就算太子萧灼表现得如何温雅那终究不过是外人。
“好的阿姐,我记下了。”谢浔安自然是听谢枝意的话,将她的这番话放在心上,说完萧灼之事,他又想到另一桩,“对了,今日阿姐从娘那儿离开没有回房间吗?我还想找阿姐叙一叙别的事呢!”
一提及此事谢枝意瞬时想到先前发生的事情,羞赧片刻,调整好心绪才扯开话题,“大概是我回房之时未曾碰见你,你找我何事?”
“是这样的,听说国子监的岑夫子几日后会去松山书院传道授业,我……我想去听一听。”谢浔安希冀望着谢枝意,“先前我未曾在京中待过,也是今日在茶馆听了此事,就想着阿姐在京中待了这么久能否帮我一回?”
说起来谢浔安还有些不太好意思,他向来对诗文经学感兴趣,尤其这一次还是国子监那位名扬天下著书立传的岑夫子,既然人已在盛京,自是想去听一听、见一见,只可惜他在京中并无认识之人,多年来都待在江南道,只能央着谢枝意帮忙。
若非谢浔安提起这位岑夫子,谢枝意恐怕还要忘了此人。
宫中的皇子们自是有课业要学,彼时谢枝意跟在太子萧灼身边,故而也跟着一起听过这位岑夫子的课。
说起来岑夫子学问渊博高深,不过一想到他曾被三皇子萧凛气得吹胡子瞪眼,那模样真和仙风道骨沾不上边,而在谢浔安眼里这位素未谋面、名气大盛的夫子自然哪里都好,她当然不会把曾经的那些事情说与他听。
“好,我回头想想办法。”
此事谢枝意有十足信心,不过话不能说太满,也不能叫谢浔安认为凡事太过容易。
仅是得了她这句话谢浔安眼睛一亮,笑着道了谢,等到他欢天喜地离开,谢枝意唇畔的笑意才渐渐落了下来,抬首望了一眼天阶染上的昏黄日暮,飞鸟盘桓,竟是出了神。
-
玉泉别院坐落在宫外,是太子萧灼另外置办的一处地方,若是不回东宫,多数时候都会在此落榻。
算了算时间,恐怕已有两年未曾来过。毕竟最开始和谢枝意分别那一年偶尔还会来此歇一歇,但等时日久了,反倒愈发少,纵是见了再多物什,那些终归是死的,而他想见的不过只有那个人而已。
“将东西都收拾好,别耽误了时辰。”
林昭利落吩咐下来,别院中的婢女侍卫早就忙碌起来,单单门前的白玉砖就清扫过三遍,直至月明星稀,众人才稍作歇息。
书房,萧灼正在默着道家经著,一豆烛光在昏暗中摇曳,林昭见天色太迟又命人多备上几盏,瞬时,屋内亮如白昼。
清雅颀长的身影被烛光拉长,萧灼落笔有神,眉目清隽平和,温雅谦润,似乎这几年在道观待久了受到熏陶,戾气早已淡去,没有那份冷冽桀骜,容止进退有度,说是君子如玉也不为过。
然,只有林昭心里清楚,这位殿下心思深沉,只是将所有伪装都隐藏在躯壳之下,倘若有朝一日重新变回过往模样,也不会觉得意外。
林昭静静守在门边未置一言,萧灼默完一则方将白玉狼毫笔搁在玉山。
“何事?”
声音散落在冷寂夜色中清淡如水。
林昭拱手抱拳,“陛下方才命人传话,召殿下回宫。”
萧灼眉宇未动,似乎并不被这句话所影响,“明日再回,今夜有事。”
他做出的决定不容置喙,纵是那个人是当今天子、他的亲生父亲,他也不会放在眼里。林昭不由在心底轻叹了声,若非陛下恩宠太子,换做旁人,恐怕不会这般肆意妄为。
林昭自是知晓今夜萧灼的“有事”究竟是何事,他特意过来询问也只是想着如何回复陛下派来的人罢了!待得了萧灼这一句话林昭施施然离开,将萧灼所言原封不动告知宫中来的内侍。
内侍听罢有些诧异,不过到底是太子不敢得罪,便上了车驾打算回宫。
车驾刚走出一段路,迎面正好来了另一辆车驾,却见那架车朴实无华,车上也没个印记。
林昭瞧见车驾驶来意已经在原地恭候,等车停稳,一人罩着斗篷从车上下来。来人戴着兜帽从头到脚裹在斗篷中,夜风拂动,烛光摇晃折射着迷离的光,隐约可窥见莲青色织金连烟锦裙和一截婀娜纤细的柳腰。
远去车驾上的内侍惊鸿一瞥,收回眼底惊愕,那人已然一步步迈入玉泉别院。
恭敬相候的婢女掌着灯引着谢枝意前往书房,待到门口悄然离开。
书房门扉大敞,夜风静静拂过落在脸颊边的青丝,谢枝意缓步上前,空气中竟多了焚烧的味道。
萧灼将默过的道经尽数扔进火盆中,灼热的温度和火光交织投映在他的脸庞,好似柔和了他的棱角,看着愈发温润如玉,温和无害。
“阿意,过来。”
他抬首温柔望着她,朝她伸出手,半晌,谢枝意才颤着手搭了上去。
腰肢一紧,她被萧灼搂在怀里。
第八章 和他退亲
火苗舔舐着经文愈蹿愈高,焰火跳跃舞动直至吞没最后一角。
身后的男人瞳孔中倒影着蹿动火光,黒瞳深邃幽远,静静凝着那片火光即将熄灭,忽而,抬手将桌案边的一沓纸塞进谢枝意手里。
谢枝意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惊讶了瞬,俯首再看,竟发现这是陆乘舟曾经写给她的那些书信,也是白天他在自己房间里看过的那几封。
他这是——
“阿意,把它烧了。”萧灼摁着她的手腕,拇指缓缓摩挲着她皙白腕骨,声音温柔如风,隐去其间狠戾。
早在看见这些书信之时他已不悦,换作先前早已发作,而今一忍再忍,他自觉脾性好转太多。
可对于谢枝意而言,而今的他和三年前的萧灼并无太大差别,一样的刚愎自负,一样掌控欲极强。
不过是几封书信而已,白日他隐而不发,恐怕正是要等到此时此刻让她亲手毁去,如此才能叫她刻骨铭心。
谢枝意咬紧下唇,想要将手腕抽离,“阿兄,只是几封信罢了……”
她故作镇定,语气放缓,明白此刻犹如行走在弦上,胆颤且危险。
好久未曾听到她的拒绝,萧灼眸底掠过一丝寒芒又在顷刻间隐匿无踪,声音依旧温和,耐心十足,“阿意,你也说了只是几封信,还是说——你不愿?”
最后三个字被他刻意加重语调,字字碾过耳膜,而他紧扣着她的手向前,将她的手指一根根掰开,从善如流,不容挣脱,眼睁睁瞧着那几封信统统落进火盆,焚烧殆尽。
“阿意,今日只不过是几封信纸,总归比起活生生的人算不得什么。”萧灼见她垂下浓密羽睫神色佯作镇定自若不由觉得好笑,二人分离三年之久,她似乎还是和过往一般没有任何变化。
还是一样,那个心软的她。
萧灼字字珠玑,话里有话,谢枝意自然听得出来,倘若有一日陆乘舟遭遇不测,下手之人定会是他。
她绝不会相信表面佯作温文儒雅的萧灼,一个人再怎么变化,骨子里是变不了的,
有那么一刻,谢枝意有些后悔将陆乘舟卷进这场风波中,他是无辜的,是她心怀侥幸。
纵是如此,她还是轻声开口,“阿兄,他是我的未婚夫。”所以他们的信件来往皆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