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老师,如果我是,这一生我必定好好努力,多促成一些有情人。这样的话,或许下辈子,可以让我早点遇到你。
第84章 长城干红
前往崇明的最后一程,周奉春独自开完。他还有一桩重要使命:将徐运墨的行李送到岛上。
其主人自然是随那辆电动小车去了。爱情电影演完,总要有人收拾影厅落了一地的爆米花。好在吴晓萍收到徒弟风声,负责接收行李,他瞧见周奉春,神色透着理解,体恤他一路奔波,留他吃了顿饭。
大师傅的酱爆猪肝,与天天相比是另外一番风味,周奉春吃完,只觉不虚此行。
行李主人在第二天上了岛。
见到徐运墨,吴晓萍对夏天梁道,我说的吧,任性一次,世界不会毁灭的。
夏天梁两只眼肿着,嗓子也哑了,笑容却极其灿烂。昨天在桥上碰到徐运墨,两人根本没想往回开。捱到下桥,夏天梁二话不说,导航最近的酒店。
进门,天雷勾地火,谁也不保留,交出彼此身体,冲动起来毫无节制。
从好想好想你到好爱好爱你,什么话都讲了,喊到喉咙都疼。到深夜,力气基本用光,徐运墨还有时差,死活不肯结束,压着夏天梁说你行吗,我还能行。
夏天梁好笑又心疼,说我怕你累。他抵住徐运墨额头,抚过对方后背,说先睡会吧,明天还有时间。
徐运墨深呼吸,再吐气,垂头挨到夏天梁的肩膀。
他伸手,按着心脏摸到旁边,送给夏天梁的三环好好戴在左胸口。徐运墨轻轻拧一下,嗯,是真的。
你也觉得像在做梦?
隔了几秒,夏天梁问,而伏在他身上的徐运墨已经闭眼睡去。
这场时差一直倒到下午,总算缓了过来。两人再度上岛,这次是同辆车,同个方向。
重逢短短一天,夏天梁培养出新的习惯,只要手里得空,一定会抓着徐运墨反复捏,只为确认这份感觉是否真实存在。
该习惯很快传染给徐运墨。傍晚,吴晓萍一只脚踏进厨房,就见两人做饭都在手捏手。
老头子当即闭着嘴巴,退出去,假装自己透明。
翌日,夏天梁出门送货,吴晓萍看到徐运墨捣鼓灶台,琢磨出他的心思,于是问,你想学做菜?要不我教你吧,你认我做师父。
徐运墨一口回绝,不要。
想想不礼貌,补充,我不想做夏天梁的师弟。
这话逗乐吴晓萍。他憋着笑,说不拜师,就当我指导你。
经过名师点拨,徐运墨当晚拿出一道速成的糖醋小排。看起来有模有样,结果夏天梁吃一口,表情精彩纷呈,好不容易咽下去,不忍心讲实话,兜圈子说,我没有觉得给你做饭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徐运墨脸抽筋,唯独吴晓萍在旁笑得大声,仿若顽童。
崇明是一座世外桃源。在岛上,时间似乎都过得慢一些,夏天梁与徐运墨在此享受了一个短暂而漫长的假期。
吴晓萍知情识趣。之后几天,借口岛民家里结婚,请自己吃流水席,人一闪,消失不见。
大棚交给夏天梁看护。冬天农活相对少些,况且身后还有一个姓徐的小工跟着,做起来轻松许多。两人上午给种植物做保温措施、铺上防冻厚布,下午施肥灌水、修剪花草,正宗农家乐体验。
两三天下来,徐运墨照镜子,感觉肤色暗了一度。夏天梁也没放过他,在旁边开玩笑,说你晒得好黑。
徐运墨张张嘴,心中乌云密布,半夜躲被窝里偷看防晒霜,被夏天梁发现后,笑了整整两分钟。
笑完,他拿出安慰的法子,不停亲吻徐运墨脸颊,说黑点白点又无所谓,反正你变成蓝色的我都喜欢。
你喜欢外星人?徐运墨挡住不让他再亲,语气不痛快,说不是你讲的?晒黑就不能叫白雪公主了。
记性这么好啊!夏天梁立马哄着说,我骗你的,这才几天,你哪里会晒黑。
他伸出手臂,给徐运墨看自己务农造成的深肤色,说我是墨墨黑,你是雪雪白,这么一对比,你当然可以继续做我的白雪公主。
三言两语被说服,徐运墨心情转至多云,不再执着购买防晒霜。
岛上一个礼拜,两人格外珍惜,日子过得如胶似漆。最后徐运墨擦着开课前的死线,飞回芝加哥。道别时,双方依旧不舍,不过这次分开,他们一个继续课程,一个继续申签,都知道彼此心在何处,远距离的无边天堑变为望得见的两端。
年后,上海即将入春。
他们收到一个好消息。小谢发来的,说是过年期间,他替倪阿婆建立的那个账号忽然得到了大量关注。
大数据时代,网络拥有致命的摧毁力,却也抵不住某些种子发芽破土。起初只是几个追着账号更新的关注者自发扩散,渐渐吸引到一批网友的好奇心,流量随之而来,越来越多人涌入,小谢的后台被海量信息淹没。简体繁体、不同语言,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一点点拼凑出了倪珊的过去。
——从业者,珊珊这条珍珠链是古董来的。
——有幸与倪小姐做过同事,她酒量极好,爱笑,钟爱红色玫瑰。
——我公公说他追过susan,但被拒绝了!
——在家里的老相册发现了这张照片,应该是同一个人?落款是遇缘邨小阿妹。
只言片语,一粒粒珠,逐步串联起这个叫做倪珊的女人的完整一生。
后续传播扩大,三月初,几家香港本地媒体闻讯,也发来一些搜集到的信息:五月花早已消失于时代浪潮之中,原址如今改建为一间画廊。
小谢将以上进展同步分享至账号。关注全程的徐运墨思考再三,生出一个计划,向芝加哥认识的几位策展朋友打听相关事宜。
春去夏来,转眼已是六月。
历经一年敲敲打打,辛爱路完成改造,居民陆续迁回。
首先踏上归途的是王伯伯,他一下车,喔唷一声,说,变得这么年轻啊。
路还是那条路,单行道,九百米长,左右多了绿化带和移栽树木,显得郁郁葱葱。遇缘邨的两排老房子修整一新。最终方案尊重居民意见,没有完全推倒重建,尽可能保留了原有结构。小梁薄板一去不返,改成现浇混凝土楼盖,用钢梁替换,并且针对混砖墙面与地基重新做了加固。整体看起来,仍是过去坡顶红瓦的联排式,只不过一切都是升级版。
遇缘邨的弄堂也还在,做了拓宽,容得下正常车辆进出。王伯伯慢慢走,他摸过入口写着遇缘邨的门楣,转头面向送自己过来的儿子,欣喜道,哎,龙龙,你以前开助动车撞到的这个瘪堂居然还在啊!
能够留下的,都没失去。首批迁回的居民皆是称心如意。
徐运墨是最迟一批。他因手头的事情在芝加哥多留了一个月,待真正回来,已是七月份的事情。
每年这个时候,上海都热得像个火炉,走两步就出汗。他还未正式搬家,回国后暂且借住在夏天梁那边,今天是第一次与新的辛爱路见面。
路边所有商户位置都做了调整,只有99号还在原地,这是徐运墨当初向工作专班提出的要求。
——只有这点,我坚持,不能有任何改变。
一室两间的布局彻底消失,现在的99号是一栋二层结构的商户楼。同个门口进去,两张门牌一上一下,挂的仍是99-1号与99-2号。
虽然早从夏天梁发来的照片中看过99号的现貌,然而实际站到跟前,用双眼见证,感觉完全不一样。
去年拿到终版方案,他反复怀疑,这是不是最好的决定,生怕有一点偏差,都会让99号不复以往。
然而未知的路,不真正走到那一步,无法看清脚下。所有顾虑、犹豫,在前行面前均是枉然。
一楼叮里咣啷,正在大搞装修。工人进出运东西,见门口有人站着不动,嫌碍事,粗声喊,麻烦让让。
徐运墨回神,没有太在意,侧身避过。
来啦?有个鬈头发从里面出来,对徐运墨说今天老宁波来过了,说我们上下水还有点问题,待会要带几个师傅去楼上看看。
讲到一半,他歪头,说怎么了,不太习惯?
徐运墨收回视线,摇头,说我约了工头今天来看场地,正好一起,走吧。
两人往99号走去。夏天梁的租赁合同成功续上。原业主补偿他的一笔费用被拿去装修,工期一个月,预计九月开张。
饭店筹备,事务繁多,倒是徐运墨领先一步。八月,他率先为二楼的99-1号挂上涧松堂的楠木匾额。
重开后,他的首个项目是公益展览,前后筹备长达半年,由香港与上海两地的阿兹海默症关爱协会联合发起,并由两岸多位策展人合力策展。
地点是香港新界的一间新锐画廊,月底开展,主题沿用了小谢建立的那个账号名称:她是倪珊。
这是一场多方促成的追忆会,各界朋友伸出援手,无偿提供帮助,包括当初来天天拍摄纪录片的唐先生——食评家人脉广,托音乐圈的好友联系到当初签约倪珊的唱片公司,获得了大量未揭露的独家肖像照,以及那首说不出的快活的使用权。
第84章 长城干红
前往崇明的最后一程,周奉春独自开完。他还有一桩重要使命:将徐运墨的行李送到岛上。
其主人自然是随那辆电动小车去了。爱情电影演完,总要有人收拾影厅落了一地的爆米花。好在吴晓萍收到徒弟风声,负责接收行李,他瞧见周奉春,神色透着理解,体恤他一路奔波,留他吃了顿饭。
大师傅的酱爆猪肝,与天天相比是另外一番风味,周奉春吃完,只觉不虚此行。
行李主人在第二天上了岛。
见到徐运墨,吴晓萍对夏天梁道,我说的吧,任性一次,世界不会毁灭的。
夏天梁两只眼肿着,嗓子也哑了,笑容却极其灿烂。昨天在桥上碰到徐运墨,两人根本没想往回开。捱到下桥,夏天梁二话不说,导航最近的酒店。
进门,天雷勾地火,谁也不保留,交出彼此身体,冲动起来毫无节制。
从好想好想你到好爱好爱你,什么话都讲了,喊到喉咙都疼。到深夜,力气基本用光,徐运墨还有时差,死活不肯结束,压着夏天梁说你行吗,我还能行。
夏天梁好笑又心疼,说我怕你累。他抵住徐运墨额头,抚过对方后背,说先睡会吧,明天还有时间。
徐运墨深呼吸,再吐气,垂头挨到夏天梁的肩膀。
他伸手,按着心脏摸到旁边,送给夏天梁的三环好好戴在左胸口。徐运墨轻轻拧一下,嗯,是真的。
你也觉得像在做梦?
隔了几秒,夏天梁问,而伏在他身上的徐运墨已经闭眼睡去。
这场时差一直倒到下午,总算缓了过来。两人再度上岛,这次是同辆车,同个方向。
重逢短短一天,夏天梁培养出新的习惯,只要手里得空,一定会抓着徐运墨反复捏,只为确认这份感觉是否真实存在。
该习惯很快传染给徐运墨。傍晚,吴晓萍一只脚踏进厨房,就见两人做饭都在手捏手。
老头子当即闭着嘴巴,退出去,假装自己透明。
翌日,夏天梁出门送货,吴晓萍看到徐运墨捣鼓灶台,琢磨出他的心思,于是问,你想学做菜?要不我教你吧,你认我做师父。
徐运墨一口回绝,不要。
想想不礼貌,补充,我不想做夏天梁的师弟。
这话逗乐吴晓萍。他憋着笑,说不拜师,就当我指导你。
经过名师点拨,徐运墨当晚拿出一道速成的糖醋小排。看起来有模有样,结果夏天梁吃一口,表情精彩纷呈,好不容易咽下去,不忍心讲实话,兜圈子说,我没有觉得给你做饭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徐运墨脸抽筋,唯独吴晓萍在旁笑得大声,仿若顽童。
崇明是一座世外桃源。在岛上,时间似乎都过得慢一些,夏天梁与徐运墨在此享受了一个短暂而漫长的假期。
吴晓萍知情识趣。之后几天,借口岛民家里结婚,请自己吃流水席,人一闪,消失不见。
大棚交给夏天梁看护。冬天农活相对少些,况且身后还有一个姓徐的小工跟着,做起来轻松许多。两人上午给种植物做保温措施、铺上防冻厚布,下午施肥灌水、修剪花草,正宗农家乐体验。
两三天下来,徐运墨照镜子,感觉肤色暗了一度。夏天梁也没放过他,在旁边开玩笑,说你晒得好黑。
徐运墨张张嘴,心中乌云密布,半夜躲被窝里偷看防晒霜,被夏天梁发现后,笑了整整两分钟。
笑完,他拿出安慰的法子,不停亲吻徐运墨脸颊,说黑点白点又无所谓,反正你变成蓝色的我都喜欢。
你喜欢外星人?徐运墨挡住不让他再亲,语气不痛快,说不是你讲的?晒黑就不能叫白雪公主了。
记性这么好啊!夏天梁立马哄着说,我骗你的,这才几天,你哪里会晒黑。
他伸出手臂,给徐运墨看自己务农造成的深肤色,说我是墨墨黑,你是雪雪白,这么一对比,你当然可以继续做我的白雪公主。
三言两语被说服,徐运墨心情转至多云,不再执着购买防晒霜。
岛上一个礼拜,两人格外珍惜,日子过得如胶似漆。最后徐运墨擦着开课前的死线,飞回芝加哥。道别时,双方依旧不舍,不过这次分开,他们一个继续课程,一个继续申签,都知道彼此心在何处,远距离的无边天堑变为望得见的两端。
年后,上海即将入春。
他们收到一个好消息。小谢发来的,说是过年期间,他替倪阿婆建立的那个账号忽然得到了大量关注。
大数据时代,网络拥有致命的摧毁力,却也抵不住某些种子发芽破土。起初只是几个追着账号更新的关注者自发扩散,渐渐吸引到一批网友的好奇心,流量随之而来,越来越多人涌入,小谢的后台被海量信息淹没。简体繁体、不同语言,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一点点拼凑出了倪珊的过去。
——从业者,珊珊这条珍珠链是古董来的。
——有幸与倪小姐做过同事,她酒量极好,爱笑,钟爱红色玫瑰。
——我公公说他追过susan,但被拒绝了!
——在家里的老相册发现了这张照片,应该是同一个人?落款是遇缘邨小阿妹。
只言片语,一粒粒珠,逐步串联起这个叫做倪珊的女人的完整一生。
后续传播扩大,三月初,几家香港本地媒体闻讯,也发来一些搜集到的信息:五月花早已消失于时代浪潮之中,原址如今改建为一间画廊。
小谢将以上进展同步分享至账号。关注全程的徐运墨思考再三,生出一个计划,向芝加哥认识的几位策展朋友打听相关事宜。
春去夏来,转眼已是六月。
历经一年敲敲打打,辛爱路完成改造,居民陆续迁回。
首先踏上归途的是王伯伯,他一下车,喔唷一声,说,变得这么年轻啊。
路还是那条路,单行道,九百米长,左右多了绿化带和移栽树木,显得郁郁葱葱。遇缘邨的两排老房子修整一新。最终方案尊重居民意见,没有完全推倒重建,尽可能保留了原有结构。小梁薄板一去不返,改成现浇混凝土楼盖,用钢梁替换,并且针对混砖墙面与地基重新做了加固。整体看起来,仍是过去坡顶红瓦的联排式,只不过一切都是升级版。
遇缘邨的弄堂也还在,做了拓宽,容得下正常车辆进出。王伯伯慢慢走,他摸过入口写着遇缘邨的门楣,转头面向送自己过来的儿子,欣喜道,哎,龙龙,你以前开助动车撞到的这个瘪堂居然还在啊!
能够留下的,都没失去。首批迁回的居民皆是称心如意。
徐运墨是最迟一批。他因手头的事情在芝加哥多留了一个月,待真正回来,已是七月份的事情。
每年这个时候,上海都热得像个火炉,走两步就出汗。他还未正式搬家,回国后暂且借住在夏天梁那边,今天是第一次与新的辛爱路见面。
路边所有商户位置都做了调整,只有99号还在原地,这是徐运墨当初向工作专班提出的要求。
——只有这点,我坚持,不能有任何改变。
一室两间的布局彻底消失,现在的99号是一栋二层结构的商户楼。同个门口进去,两张门牌一上一下,挂的仍是99-1号与99-2号。
虽然早从夏天梁发来的照片中看过99号的现貌,然而实际站到跟前,用双眼见证,感觉完全不一样。
去年拿到终版方案,他反复怀疑,这是不是最好的决定,生怕有一点偏差,都会让99号不复以往。
然而未知的路,不真正走到那一步,无法看清脚下。所有顾虑、犹豫,在前行面前均是枉然。
一楼叮里咣啷,正在大搞装修。工人进出运东西,见门口有人站着不动,嫌碍事,粗声喊,麻烦让让。
徐运墨回神,没有太在意,侧身避过。
来啦?有个鬈头发从里面出来,对徐运墨说今天老宁波来过了,说我们上下水还有点问题,待会要带几个师傅去楼上看看。
讲到一半,他歪头,说怎么了,不太习惯?
徐运墨收回视线,摇头,说我约了工头今天来看场地,正好一起,走吧。
两人往99号走去。夏天梁的租赁合同成功续上。原业主补偿他的一笔费用被拿去装修,工期一个月,预计九月开张。
饭店筹备,事务繁多,倒是徐运墨领先一步。八月,他率先为二楼的99-1号挂上涧松堂的楠木匾额。
重开后,他的首个项目是公益展览,前后筹备长达半年,由香港与上海两地的阿兹海默症关爱协会联合发起,并由两岸多位策展人合力策展。
地点是香港新界的一间新锐画廊,月底开展,主题沿用了小谢建立的那个账号名称:她是倪珊。
这是一场多方促成的追忆会,各界朋友伸出援手,无偿提供帮助,包括当初来天天拍摄纪录片的唐先生——食评家人脉广,托音乐圈的好友联系到当初签约倪珊的唱片公司,获得了大量未揭露的独家肖像照,以及那首说不出的快活的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