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铨沉吟着,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年轻时的样子。那时他站在在前往欧洲的轮船上,何等的意气风发!许许多多的人与事在他的脑海中盘旋。到了最后,是白雄起的面孔停留在在他脑里。
他心中突然被激出三分豪气。他开口道:“老四,从明天起,你在家里办公的时候来我这间书房。我会让大管家给你布置书架和桌椅。”
金鹴华没想到来这里和金铨说一下生意上的事情,结果金铨却下了这样的决定。这个决定看上去只是金铨让他来到自己的书房里面处理公务。但是背后的意思却是,金铨打算把金家交到他手里。
“父亲,这不妥”
金鹴华还没有说完,金铨就打断了他的话:“我意已决,你不用继续说了。”
金鹴华敛了敛眸,最后只是道:“多谢父亲。”
自从两年前在从德意志回国的轮船上他恢复了自己前世的记忆时。他就知道,他必须往前走,不再是当初那个年少肆意的京师公子。他要把他的家撑起来,这是他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除此之外,他也要为这个国家,尽上自己最大的努力。
既然父亲已经下定决心,那么他也没有必要要去严词拒绝。
“父亲早点休息,鹴华告退。”
金铨目送着自己的四儿子离开书房,不禁想到捧戏子的鹏振和天真烂漫的燕西。当时家里的孩子们都是六七岁左右,而自家岳父却只选择教导老四一个。那六七年之间,老岳父连对自己亲孙子的教导都没有像教导鹴华那样用心。他不禁在心中感叹,自家老岳父不愧是历经三朝的老臣,眼光果然毒辣。
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他金家有鹴华,大概还能再富贵三代。
金凤举第二天早上回来的时候想要偷偷溜进来不被金太太和吴佩芳发现。结果他刚从那条他惯走的月亮门进来的时候,迎头就撞到了金太太身边儿的安妈妈。
“安妈妈?您老怎么在这儿?”安妈妈跟着金太太几十年了,金家的小辈对她都很敬重。
金凤举见到是她在这儿堵着自己,头皮都发麻。就好像是小时候课业没完成被先生和金太太告状,安妈妈站在门口看着他不让他跑,自家娘亲就坐在屋里面训自己一样。
果不其然。
“大爷跟着我走吧。”安妈妈道。
“好妈妈,你告诉怎么了?”在路上金凤举一直问安妈妈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安妈妈最后还是不忍心,跟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少爷说了实情。
“就是这样了,昨天大奶奶被气得哭得喘不上气。太太也气得不行,早早就吩咐了我来这儿等着大爷你。一会儿大爷进去,和太太说两句好话。最要紧的是哄哄大奶奶。这件事让太太知道也就是训大爷一顿,要是让老爷知道糟了。”
“大爷把太太和大奶奶哄好了,太太和大奶奶心疼大爷,大抵也就不去和老爷告状了。”
金凤举一想到自家父亲那冷下来的脸,心底里就打颤儿。他低声道:“今儿谢谢妈妈了。”
安妈妈拢了拢自己的袖子:“我心里面是疼大爷的。但是大爷也别怪老奴说话难听。大爷和大奶奶好好过日子,早点儿给咱们家生个小少爷出来传宗接代才是正经。”
金凤举连连称是,跟着安妈妈去了。到了金太太院子里面,才发现今天早饭居然是全家人都在金太太这儿用。金家是新式家庭,不讲究请安什么的。大多数的时候吃饭还是在自己那儿用的。今儿都聚到了金太太这儿,便知道他娘这是动了真火。要不然也不能给他这么大一个没脸,当着弟弟妹妹们的面儿来训他。不过还好爹没在这儿,应该是已经去衙门了。他心底想,娘虽然生气,但还好没有被气到极点。要不然这事儿爹早就知道了。
万幸万幸。
金凤举跟着安妈妈进来,金太太劈头就是一句摔到他脸上:“回来了,咱们家大爷还记着有这儿家呢?”
金凤举被说得脸上火辣辣的,他讨好地笑道:“娘,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你可别气坏了身子。要是那样,就是我的罪过了!”
说完之后他还偷偷给吴佩芳打眼色,寻常这种时候大奶奶都会为他说上一些好话的。虽然大奶奶自己也被凤举气得不行,但是吴佩芳毕竟担心自家大爷真的被太太不喜欢了。总是会去帮着凤举去圆场。
但这一次吴佩芳是真的被气到了。听那位苏家公子的话,凤举去胡同里面过夜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亏他还好意思和自己说是出去和部里的人应酬!她在家里夜夜担心他喝酒喝多了难受,担心他在外面不安全。结果他给了自己这么一个结果!这怎么能够让她不伤心。
金凤举被金太太数落了一通,又是当着一家弟妹的面前,脸上更是挂不住。就在这时,突然听到金鹴华冷淡的嗓音:“大嫂,你脸色怎么这么苍白。是生病了吗?”
第8章
金鹴华和吴佩芳坐在金太太的左右手边。金鹴华平素忙,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少,金太太定然是要拉着他坐到自己身边的。而吴佩芳则是被金凤举的行为弄得伤心,脸上也不好看。金太太自然要表示对这个儿媳妇的看重疼爱,来给吴慧芳做脸。免得有人轻慢她。
因此金鹴华和吴佩芳两个人就坐在对面。金鹴华正喝粥呢,一抬头就看到吴佩芳脸上一点儿雪色也没有,苍白的如同雪原一般。
金鹴华这话一说,屋内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吴慧芳的脸。只见吴佩芳整个人憔悴地不行,脸上更是雪一样的苍白。一看就是重病的样子。
金太太大惊,登时也顾不得训凤举了。直接喊人让人去找大夫。金家是有坐馆的大夫的,那老大夫很快就被小厮给背过来了。金太太忙让那大夫给吴佩芳把脉。
老大夫把了一会儿脉后眉头皱了起来,他这表情让金凤举看得心中发突。他和吴佩芳这些年来感情日薄,但他还没凉薄到想让媳妇去死的地步。更何况吴佩芳处处挑不出错来,他还是很尊重这位发妻的。
正当金凤举悬着一颗心的时候,那老大夫说道:“是好事,大奶奶这是有喜了。只是大奶奶忧思过重,这对胎儿和母亲的身体都不好。还要仔细地将养着,要不然大奶奶这胎恐怕是坐不稳。”
金太太听到大夫说是有喜,一下子喜上心头。然后又听到大夫说吴佩芳忧思过重,胎位不稳。狠狠地瞪了一眼金凤举。要不是凤举的混账行为,佩芳又怎么会忧思过重。
“老大!你看看你,多大的人了!我问你,我刚刚说你的那些过错你自己承不承认?!”
金凤举和吴佩芳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这几乎都成了凤举的心病了,如今听了佩芳怀孕,哪里还有心思去想什么其他的。他小心翼翼地过去摸着佩芳的肚子,对金太太道:“娘说的我都认!我都认的。”然后对着吴佩芳作了好几个揖:“大奶奶,一切都是我的错,我是混账,你就原谅我吧。”
吴佩芳听到自己怀了孩子,一开始愣了一下,不可置信地摸上了自己的肚子。回过神之后竟是欢喜地哭了起来。看到金凤举这样,也不想给他没脸。拿捏了几句就放过去了。她垂了垂眸,毕竟金凤举这是孩子的爹。说到底,自己也是不能和他闹翻的。
金太太忙让金凤举带着吴佩芳去休息,金家的少爷小姐们在吃完饭后也是该去工作的去工作,该去上学的去上学。二奶奶和三奶奶则是回到自家的院子里面收拾好了礼物去看怀了孕的嫂子。程慧厂和王玉芬也不是不羡慕的。但是程慧厂一向自诩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也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多久。而王玉芬则是成婚没多久,不大着急的。
醉春风
金鹴华与安琦坐在海棠间的沙发上,安琦此时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金先生,家父让你娶我那六妹,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安琦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是和金鹴华在同一座城市。又一次他们这些华夏老乡一起约着聚会,出去爬山。安琦那个时候没踩实,险些摔下去。是金鹴华即使看到他的情况把他拉上来,救了他一命。安琦因此一直想要报答金鹴华的恩情。
金鹴华回京之后在酒宴上随口说他为了救活那些破产了老百姓收购了许多布庄。但是很愁如何把那些土布卖出去。要是军需被服能交给他做就好了。他也不用担心那些土布砸到他手里,让他赔个血本无归。
安琦听了这事儿后,想着自家父亲正是军需部副总长,帮这么一个小忙也没什么难的。而且金鹴华这是为为了民生,这是在做好事。自家父亲最欣赏那些“实业救国”的商人,他没道理不答应的。更何况金鹴华的父亲还是总理,帮他一个小忙就能和总理打好关系,父亲也应该会同意。因此他立刻就去和金鹴华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的父亲能帮忙,结果却没料到最后却搞出来这些事情出来。让他在恩人面前羞愧万分。
所以说安琦还是个年轻的公子哥儿。为人热心恳切,有些理想主义。他只想着自己的父亲是堂堂的一位副总长,难道连批个条子的权力都没有吗?根本就没有想到他父亲帮金鹴华把这军需订单抢过来是从别人的嘴里夺食,是会得罪人的。也根本猜不到金鹴华想要的根本不是他嘴里面的小订单,而是一笔为了他不久之后的商战兜底的一笔大的让金铨都觉得触目惊心的订单。
他心中突然被激出三分豪气。他开口道:“老四,从明天起,你在家里办公的时候来我这间书房。我会让大管家给你布置书架和桌椅。”
金鹴华没想到来这里和金铨说一下生意上的事情,结果金铨却下了这样的决定。这个决定看上去只是金铨让他来到自己的书房里面处理公务。但是背后的意思却是,金铨打算把金家交到他手里。
“父亲,这不妥”
金鹴华还没有说完,金铨就打断了他的话:“我意已决,你不用继续说了。”
金鹴华敛了敛眸,最后只是道:“多谢父亲。”
自从两年前在从德意志回国的轮船上他恢复了自己前世的记忆时。他就知道,他必须往前走,不再是当初那个年少肆意的京师公子。他要把他的家撑起来,这是他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除此之外,他也要为这个国家,尽上自己最大的努力。
既然父亲已经下定决心,那么他也没有必要要去严词拒绝。
“父亲早点休息,鹴华告退。”
金铨目送着自己的四儿子离开书房,不禁想到捧戏子的鹏振和天真烂漫的燕西。当时家里的孩子们都是六七岁左右,而自家岳父却只选择教导老四一个。那六七年之间,老岳父连对自己亲孙子的教导都没有像教导鹴华那样用心。他不禁在心中感叹,自家老岳父不愧是历经三朝的老臣,眼光果然毒辣。
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他金家有鹴华,大概还能再富贵三代。
金凤举第二天早上回来的时候想要偷偷溜进来不被金太太和吴佩芳发现。结果他刚从那条他惯走的月亮门进来的时候,迎头就撞到了金太太身边儿的安妈妈。
“安妈妈?您老怎么在这儿?”安妈妈跟着金太太几十年了,金家的小辈对她都很敬重。
金凤举见到是她在这儿堵着自己,头皮都发麻。就好像是小时候课业没完成被先生和金太太告状,安妈妈站在门口看着他不让他跑,自家娘亲就坐在屋里面训自己一样。
果不其然。
“大爷跟着我走吧。”安妈妈道。
“好妈妈,你告诉怎么了?”在路上金凤举一直问安妈妈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安妈妈最后还是不忍心,跟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少爷说了实情。
“就是这样了,昨天大奶奶被气得哭得喘不上气。太太也气得不行,早早就吩咐了我来这儿等着大爷你。一会儿大爷进去,和太太说两句好话。最要紧的是哄哄大奶奶。这件事让太太知道也就是训大爷一顿,要是让老爷知道糟了。”
“大爷把太太和大奶奶哄好了,太太和大奶奶心疼大爷,大抵也就不去和老爷告状了。”
金凤举一想到自家父亲那冷下来的脸,心底里就打颤儿。他低声道:“今儿谢谢妈妈了。”
安妈妈拢了拢自己的袖子:“我心里面是疼大爷的。但是大爷也别怪老奴说话难听。大爷和大奶奶好好过日子,早点儿给咱们家生个小少爷出来传宗接代才是正经。”
金凤举连连称是,跟着安妈妈去了。到了金太太院子里面,才发现今天早饭居然是全家人都在金太太这儿用。金家是新式家庭,不讲究请安什么的。大多数的时候吃饭还是在自己那儿用的。今儿都聚到了金太太这儿,便知道他娘这是动了真火。要不然也不能给他这么大一个没脸,当着弟弟妹妹们的面儿来训他。不过还好爹没在这儿,应该是已经去衙门了。他心底想,娘虽然生气,但还好没有被气到极点。要不然这事儿爹早就知道了。
万幸万幸。
金凤举跟着安妈妈进来,金太太劈头就是一句摔到他脸上:“回来了,咱们家大爷还记着有这儿家呢?”
金凤举被说得脸上火辣辣的,他讨好地笑道:“娘,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你可别气坏了身子。要是那样,就是我的罪过了!”
说完之后他还偷偷给吴佩芳打眼色,寻常这种时候大奶奶都会为他说上一些好话的。虽然大奶奶自己也被凤举气得不行,但是吴佩芳毕竟担心自家大爷真的被太太不喜欢了。总是会去帮着凤举去圆场。
但这一次吴佩芳是真的被气到了。听那位苏家公子的话,凤举去胡同里面过夜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亏他还好意思和自己说是出去和部里的人应酬!她在家里夜夜担心他喝酒喝多了难受,担心他在外面不安全。结果他给了自己这么一个结果!这怎么能够让她不伤心。
金凤举被金太太数落了一通,又是当着一家弟妹的面前,脸上更是挂不住。就在这时,突然听到金鹴华冷淡的嗓音:“大嫂,你脸色怎么这么苍白。是生病了吗?”
第8章
金鹴华和吴佩芳坐在金太太的左右手边。金鹴华平素忙,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少,金太太定然是要拉着他坐到自己身边的。而吴佩芳则是被金凤举的行为弄得伤心,脸上也不好看。金太太自然要表示对这个儿媳妇的看重疼爱,来给吴慧芳做脸。免得有人轻慢她。
因此金鹴华和吴佩芳两个人就坐在对面。金鹴华正喝粥呢,一抬头就看到吴佩芳脸上一点儿雪色也没有,苍白的如同雪原一般。
金鹴华这话一说,屋内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吴慧芳的脸。只见吴佩芳整个人憔悴地不行,脸上更是雪一样的苍白。一看就是重病的样子。
金太太大惊,登时也顾不得训凤举了。直接喊人让人去找大夫。金家是有坐馆的大夫的,那老大夫很快就被小厮给背过来了。金太太忙让那大夫给吴佩芳把脉。
老大夫把了一会儿脉后眉头皱了起来,他这表情让金凤举看得心中发突。他和吴佩芳这些年来感情日薄,但他还没凉薄到想让媳妇去死的地步。更何况吴佩芳处处挑不出错来,他还是很尊重这位发妻的。
正当金凤举悬着一颗心的时候,那老大夫说道:“是好事,大奶奶这是有喜了。只是大奶奶忧思过重,这对胎儿和母亲的身体都不好。还要仔细地将养着,要不然大奶奶这胎恐怕是坐不稳。”
金太太听到大夫说是有喜,一下子喜上心头。然后又听到大夫说吴佩芳忧思过重,胎位不稳。狠狠地瞪了一眼金凤举。要不是凤举的混账行为,佩芳又怎么会忧思过重。
“老大!你看看你,多大的人了!我问你,我刚刚说你的那些过错你自己承不承认?!”
金凤举和吴佩芳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这几乎都成了凤举的心病了,如今听了佩芳怀孕,哪里还有心思去想什么其他的。他小心翼翼地过去摸着佩芳的肚子,对金太太道:“娘说的我都认!我都认的。”然后对着吴佩芳作了好几个揖:“大奶奶,一切都是我的错,我是混账,你就原谅我吧。”
吴佩芳听到自己怀了孩子,一开始愣了一下,不可置信地摸上了自己的肚子。回过神之后竟是欢喜地哭了起来。看到金凤举这样,也不想给他没脸。拿捏了几句就放过去了。她垂了垂眸,毕竟金凤举这是孩子的爹。说到底,自己也是不能和他闹翻的。
金太太忙让金凤举带着吴佩芳去休息,金家的少爷小姐们在吃完饭后也是该去工作的去工作,该去上学的去上学。二奶奶和三奶奶则是回到自家的院子里面收拾好了礼物去看怀了孕的嫂子。程慧厂和王玉芬也不是不羡慕的。但是程慧厂一向自诩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也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多久。而王玉芬则是成婚没多久,不大着急的。
醉春风
金鹴华与安琦坐在海棠间的沙发上,安琦此时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金先生,家父让你娶我那六妹,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安琦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是和金鹴华在同一座城市。又一次他们这些华夏老乡一起约着聚会,出去爬山。安琦那个时候没踩实,险些摔下去。是金鹴华即使看到他的情况把他拉上来,救了他一命。安琦因此一直想要报答金鹴华的恩情。
金鹴华回京之后在酒宴上随口说他为了救活那些破产了老百姓收购了许多布庄。但是很愁如何把那些土布卖出去。要是军需被服能交给他做就好了。他也不用担心那些土布砸到他手里,让他赔个血本无归。
安琦听了这事儿后,想着自家父亲正是军需部副总长,帮这么一个小忙也没什么难的。而且金鹴华这是为为了民生,这是在做好事。自家父亲最欣赏那些“实业救国”的商人,他没道理不答应的。更何况金鹴华的父亲还是总理,帮他一个小忙就能和总理打好关系,父亲也应该会同意。因此他立刻就去和金鹴华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的父亲能帮忙,结果却没料到最后却搞出来这些事情出来。让他在恩人面前羞愧万分。
所以说安琦还是个年轻的公子哥儿。为人热心恳切,有些理想主义。他只想着自己的父亲是堂堂的一位副总长,难道连批个条子的权力都没有吗?根本就没有想到他父亲帮金鹴华把这军需订单抢过来是从别人的嘴里夺食,是会得罪人的。也根本猜不到金鹴华想要的根本不是他嘴里面的小订单,而是一笔为了他不久之后的商战兜底的一笔大的让金铨都觉得触目惊心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