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孤儿院吃饭,都是像饭堂那般,有人给打饭。
  哪像现在。
  家里人个个脸上挂着笑,为即将吃的晚饭忙碌着。
  饼子煎好后,江家十六口人围着圆桌坐下。
  除了小孩,大人每人两块饼。
  江福宝才三岁,她只要吃半块就饱了。
  她把手里撕下来的另外半块,放到张金兰碗中。
  “阿奶今天没吃饱,我的饼子分给阿奶。”江福宝晃了晃脑袋,可爱的不行。
  “还是福宝想着我,阿奶就知道福宝最孝顺了,来,福宝快吃鸡腿,一边喝鸡汤一边吃饼子,再尝尝阿奶炒的咸菜肉片,看看好不好吃。”
  要是江福宝有系统,能检测到好感度,只怕张金兰的好感度已经爆表了。
  她给孙女夹了一筷子菜,里头有足足三片肉。
  都是瘦的。
  毕竟肥肉都切下熬了猪油。
  两斤肉,去掉一半肥肉,只剩下一斤不到的瘦肉。
  肉里水分大。
  切成厚片,炒出来,薄了一圈。
  江家人,每人分到两片肉。
  张金兰把自己的肉,让出一块,给了江福宝。
  “好吃,肉肉好香,阿奶最棒了,咸菜还有点酸酸的,好好吃呀。”江福宝的夸赞,完全发自内心。
  阿奶的厨艺,比她现代吃过的任何菜,都要好吃。
  不光阿奶。
  大伯娘熬的猪油渣,二伯娘煎的饼子,亲娘煨的鸡汤,都一样好吃。
  江家女人,每个都好厉害。
  当然,男人也不差。
  个个干着脏活重活,不怕苦不怕累。
  原主两个亲哥哥,一个六岁,一个才五岁,就知道帮家里干活了。
  放在现代,不过是上幼儿园的年纪,根本不懂事,有些惯孩子的家庭,还捧着碗追着喂饭呢。
  “今天就跟过年似的,老天爷,我不会在做梦吧,这日子,咋突然过得这么好了。”
  孙平梅看着桌上的菜,口水在嘴里泛滥。
  她傻里傻气的自言自语。
  “做什么梦,都是因为福宝你们才能吃到这么好的东西,你们看看,这肉,这黄花蒿和鸡汤,哪个不是靠福宝,上午,要不是福宝指路,只怕我们都找不到那片宝地,那块地的泥巴湿漉漉的,长了许多黄花蒿,野鸡也是在那附近捉到的,你们要感谢福宝!”
  张金兰开启日常洗脑。
  江家人已经习惯。
  唯独江福宝的小脸蛋有些红。
  “多谢妹妹,因为你,三哥我才能喝到这么鲜的鸡汤。”江同水咽下嘴里的鸡汤,舒服的眯起眼睛。
  “福宝运气真好,定是仙女下凡,以后福宝你说一,五哥我绝不说二,必定样样听你的。”江同土咬着肉片,边嚼边说。
  肉片太香了,香的他,都舍不得咽下去。
  真好吃。
  要是能日日吃到肉就好了。
  可他不敢说。
  说出来奶奶又该骂他是大馋货了。
  还会连累娘。
  想到这,他扭过头,看向娘亲孙平梅。
  只见娘亲咬着黄花蒿饼,吃的头也不抬。
  得嘞。
  他想多了。
  娘只要有好吃的,啥事都不往心里搁。
  此时,江二勇的碗中还剩半碗鸡汤,他放到媳妇面前,小声对她说:“快喝吧。”
  孙平梅闻声抬起头。
  看到鸡汤,她的眼睛都笑弯了。“孩他爹,嫁给你我此生不悔。”
  “别贫嘴,赶紧喝,一会汤冷了腥的很。”江二勇的性格跟他亲娘张金兰一样。
  嘴硬心软。
  别看他嘴上总是嫌弃孙平梅。
  可背地里,疼媳妇疼的紧呢。
  一顿饭,就这么美美的结束了。
  江家人个个吃的肚子鼓鼓。
  “真舒坦啊,上次吃这么饱的时候,还是在上次。”江同木的话,让堂屋瞬间安静下来。
  “你这小子,咋净说废话,赶紧在院子里溜两圈消消食,然后早点睡觉,明天还得去镇上,趁着这几日,得多赚些钱。”
  江大和满脸无语的拍了二儿子一巴掌。
  力道很轻。
  “田里的土已经翻松好了,还施了两次肥,就等着老天下雨呢,若是再有七八来天不下,我们只能从河里挑水来浇灌了。”
  今晚江家人都没有出去遛弯。
  江守家看着天上的明月,重重吐了口浊气。
  他的声音,充满了忧愁。
  “看来今年又种不了水稻了,继续种糙米吧,这玩意耐旱,只盼着秋收时赋税不高,这样余下的粮食咱们卖上一些,给同金娶个媳妇,剩下的掺着野菜也够吃到明年了。”
  张金兰说完,与江守家对视了一眼。
  两人一起叹着气。
  下一秒,她又接着说道。
  “哎,这世道啊,苦的全是我们这些靠天吃饭的,若是家中有存银,我定要送几个小子去镇上读书,哪怕考个童生回来也行啊。”
  第18章 发现空间漏洞
  “听说镇上启蒙班的夫子,多为童生呢,月钱足足半两多银子,还包吃住,总比我们这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庄户人家来的强。”
  江福宝听到阿奶的话,默默的点了点头。
  能有这种思想的女子可不多见。
  在这个多为文盲的时代。
  农户们觉得田地才是根本,哪会想着掏那么多钱送孙辈去读书啊。
  他们认为浪费这钱,还不如攒点银子娶个媳妇回来,多生几个孩子,再买几亩良田,祖祖辈辈继续种田。
  “娘,何止是夫子啊,若是考上秀才,不但能见官不跪,还能免除家中两人以内的徭役,每年赋税时,更能免去十亩田地的税收啊,名次再靠前些,官府还给发银子和粮食哩!”
  经常在镇上干散工又爱听闲话的江二勇来了兴趣。
  他把无意间听到的八卦,说给江家人听。
  “你说啥?免税收?还能免徭役?足足十亩地?咱家一共才六亩地,这多出来的四亩地,岂不是能让别人挂在咱家,咱再收些银钱,跟那镇上的铺子收租似的,每年躺着都有钱赚,乖乖哩,读书好处这么大呢。”
  张金兰的脑子转的快得很。
  一下子就联想到收租了。
  “说的轻巧,真有那么好考,怎么这么多年,咱连山镇十个村子,也没听说谁家出个秀才来,也就十二年前,你张家村族长的大儿子,在二旬时考出个童生。这么多年过去了,孙子都多了仨,还是个老童生,屡屡不中啊,银子都花了多少,这不,歇了心思安分过日子了!”
  江守家反倒清醒的很。
  先不说学堂的束脩有多贵。
  单单买本书就得半两银子起步。
  还有笔墨纸砚呢。
  哪个不花钱?
  农家难出读书郎。
  这句话为何流传百年。
  都是有道理的。
  “行了行了,早点歇息吧,想东想西,都不如想想明天怎么多赚些铜板回来,赶紧睡觉去。”
  江守家对着小辈们挥了挥手。
  率先回屋了。
  江福宝也被娘亲抱到了床上。
  “福宝啊,夜里凉,仔细着别蹬被子,小吉小祥,你们两个也一样,睡觉安分些,别又掉下床了,去年摔得一脑门包还记得不?也不嫌疼得慌。”
  张燕子温柔的给三个儿女盖好被子,嘱咐完后,和江四银一起,在每个孩子的额头上留下一吻,这才关门离开。
  被窝里冰凉。
  可两个哥哥身体旺,火气大,没一会,被窝就他们睡得暖和起来了。
  江福宝睡在最里面,她不自觉的往哥哥那移了移。
  仿佛靠近了人体汤婆子。
  她闭上眼睛小歇,直到听见哥俩的呼吸声变重。
  她才进入空间。
  白天,她发现一个卡漏洞的方法。
  如果每日把蛋拿出空间,积攒起来,这样空间的自动补货每天都能刷新一轮了。
  到时候再一起将蛋拿到家人面前。
  岂不是能卖很多钱?
  总比每天放到空间里,浪费来的强吧。
  一想到这,她就心痛。
  她才三岁,年纪太小了。
  但凡有自己的房间。
  她绝对把空间所有东西全部拿出来攒着等每日刷新。
  可惜她现在能藏东西的地方,只有床底下。
  没办法,等以后长大吧。
  江福宝拿出先前放肉的盆子,先是将鸡蛋放进去,最后用三十颗鹌鹑蛋填补缝隙,刚刚好装满一盆。
  重的不行,她根本拿不动。
  只能自己先出空间,再隔空变出盆子,塞到床底下。
  做完这一切,她回到床上,钻进了被窝。
  还是那么温暖。
  眼皮子越来越重,不到一分钟,她就睡着了。
  村子的夜晚,很是宁静。
  除了偶尔听到两声鸟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