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且南边吃米北边吃面,种植的庄稼也大不相同,汝陵府主种稻,颍南府主种麦。
  汝陵则有五个县。
  排名第五的杞溪县是最穷的。
  杞溪县下头又有三个镇。
  主镇是长安,县衙也盖在此处,是最繁华的镇子。
  至于剩下的两个,穷的宛如难兄难弟,不过,连山镇要比柏水镇大上许多。
  而江家村则是在连山镇。
  镇子形似圆球,城镇在中间,外头被十个村落环绕着。
  以村里人最多的姓氏为名,依次按照穷富排列。
  最富庶的当属张家村。
  最穷的则是江家村。
  得知自己所在的村子是全省最穷的,江福宝都要气笑了。
  人家穿越不是公主就是王妃,再不济也能当个千金大小姐。
  而她呢。
  不穿则已,一穿就穿了个最穷的。
  得亏有空间在手。
  不然她还不如重新投胎呢,也比穿越到这穷疙瘩受苦受难来得强啊。
  临近中午,该吃饭了。
  祖孙俩从村口离开。
  “你这小皮猴,咋还叹上气了?是不是走累啦?来,阿奶背你回去。”
  听到孙女叹气,张金兰误会了她的意思,以为她走累了,便蹲下身子,不顾江福宝的反对,将她背了起来。
  张金兰很瘦。
  背却不驼。
  身高一米五五左右。
  虽然才四旬年纪,可长得却像快六十岁的老人。
  毕竟这里十六岁都算晚婚。
  加上操劳和天灾带来的粮食紧缺,时常吃不饱肚子,身体缺营养,活到六十岁都能称得上一句长寿了。
  不同于江福宝的圆润,张金兰的背几乎是皮包骨。
  硌得江福宝眉毛都皱成了一团。
  江家人,个个面黄肌瘦,只有原主一人吃的胖乎乎。
  就在江福宝胡思乱想时,巷子里走出来一个女娃。
  她头发枯黄,皮肤黝黑,身形瘦的仿佛一阵风都能吹跑。
  约莫六七岁。
  女娃的三角眼死死盯着祖孙俩的背影。
  她的脸颊上还有清晰可见的巴掌印,手臂上又青又紫,似乎曾被人连掐带打。
  “这都不死,真是贱命活得久!”
  女娃低声暗骂了一句,便转身离开了。
  “娘,你回来啦,我跟平梅挖了一篮子嫩芽菜,一会择完就去做饭,对了,福宝,你身子好些没?还难受不?”坐在院子里择菜的朱迎秋,看到她们回来。
  大着嗓门问道。
  “好些了,大伯娘。”
  有了原主的记忆。
  这些称呼江福宝叫起来顺口的很。
  过了一会。
  江家下地劳作的人都纷纷回来了。
  一家子洗干净双手,坐到堂屋准备吃饭。
  江家没有男女不同席的规矩,十六口人围满了圆桌。
  江福宝抬头望去,只见桌上摆放着两碟黑乎乎绿油油的菜,以及一盆反光的水。
  哦不,好像是糙米粥。
  实在是提不起丝毫食欲啊。
  就在她纠结要不要吃这猪食般的饭菜时,一碗香喷喷的鸡蛋羹摆在了她的面前。
  她抬头望去。
  只见阿奶正满脸慈爱的看着她。
  “乖孙女,吃吧,还剩六个鸡蛋,这几日咱福宝都吃鸡蛋羹。”
  从未感受过亲情的江福宝,突然愣住。
  “傻福宝,你发什么呆,快点吃呀,平日里,你不是最喜欢吃鸡蛋羹吗?”江同木见堂妹发呆,关心道。
  “是啊,快点吃,吃的饱饱的,过几日大哥带你去山脚下玩。”
  “是不是太烫了?要不要三哥帮你吹吹凉?”
  “福宝估计高兴傻了,上次吃鸡蛋羹还是过年前了,这碗都是你的,四哥不跟你抢,小傻蛋。”
  “......”
  本以为阿奶的偏心会让几个哥哥不高兴。
  可听到他们关心的话语,江福宝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些暖意。
  她思考几瞬,从板凳上爬了下来,端起碗,拿着勺子围着桌子绕了一圈,给每人碗里都舀了一点鸡蛋羹。
  两颗鸡蛋而已,放再多水无非就大半碗,这么一分,碗里只剩下一勺的量了。
  可江福宝很开心。
  比起吃独食,她更喜欢这种大家一起分享美食的感觉。
  况且,看到枯瘦的江家人,她心里有一丝心疼,
  这么好的鸡蛋羹,只怕没人舍得吃,毕竟一颗鸡蛋能换不少糙米,而那些糙米,足以煮出一大盆糙米粥供全家美美的吃上一顿了。
  “爷爷阿奶,爹爹娘亲,伯伯,伯娘,哥哥们,我们一起吃吧!”
  江福宝一一喊完,没落下一人,说完,她拿着勺子,舀起鸡蛋羹放进嘴巴里。
  跟昨晚一样。
  特别好吃。
  “瞧瞧,咱家福宝多孝顺,阿奶要享清福咯。”张金兰笑的合不拢嘴,她捏了捏孙女的小肉脸,夸赞道。
  “我一定会赚好多好多银子,让阿奶吃香的喝辣的。”
  江福宝的话哄的张金兰眉开眼笑。
  “好好好,阿奶就等着那一天到来呢。”张金兰没当真。
  一个三岁孩子的话,听听就好,她只求孙女平平安安长大,然后嫁个好人家,顺顺当当的过完一生。
  她就知足了。
  至于吃香的喝辣的,她想都不敢想。
  这两年旱的很,水稻都种不了。
  只能种些耐旱的庄稼。
  产量极低,赋税还特别高,一年到头,白忙活一场。
  能填饱肚子,不饿死,她都谢天谢地了。
  “行了,你们都吃吧,福宝大方,跟你们分享鸡蛋羹,你们要记着她的好!”
  张金兰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
  等儿孙满口答应,她的眉头才缓缓松开。
  江家人个个学着江福宝的样子,吃下鸡蛋羹。
  咸鲜香滑。
  这么好吃的鸡蛋羹,谁会不喜欢呢?
  第6章 鹌鹑蛋
  “初春也就嫩芽菜长得稍快些,虽有些苦,可总能果腹,米缸已经见底,明天开始,大和你带着两个弟弟还有同金同木,去镇上找些散活干。
  总归糙米月尾才种,地里翻土的活计我们干就行,趁这段时间赚些铜板回来,家里也能好过点,明天顺便把鸡蛋带去镇上卖了,换些糙米回来。”
  说完话,张金兰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大儿子碗中。
  说是菜,不过是去年晒干后卖剩下的菌子渣和今天刚在山上挖来的嫩芽菜。
  一个没滋味,一个苦的皱眉。
  虽然族长家赔了半两银子。
  可那是保命钱,不敢花。
  “知道了,娘,明天一早我就带他们去镇上找活干。”
  江大和低声应道。
  张金兰点了点头,随即用木勺在盆中舀了一勺最稠的糙米粥,放在大儿子碗里。
  接着是二儿子和小儿子,以及两个孙子。
  五人的碗中几乎看不到水光,稠稠的全是糙米。
  轮到江守村和几个小孙子时,糙米粥变稀了,最后才是江家几个儿媳的。
  张金兰的碗中,同儿媳们一样,水占多数,不是她偏心,而是儿子们和两个大孙子明天得干体力活,不吃饱哪有力气,她与儿媳们没那么累,饿着肚子也没什么。
  江福宝的碗里没有糙米粥。
  她不想喝。
  只吃了两筷子菜。
  不好吃,她却没浪费,吃了个精光。
  一顿饭结束,男的收拾桌椅,女的洗锅刷碗,分工明确。
  作为江家最小的江福宝什么都不用干。
  她和两个哥哥,被亲娘一起捉回屋里睡午觉去了。
  醒来时,已经是下午。
  农户人家没有吃三餐的习惯。
  除非是农忙时。
  会加一餐。
  平日里都是早上一顿,中午一顿。
  下午地里没有活计。
  江家人要么去村里找人闲聊了,要么上山砍柴挖野菜了。
  而江福宝因为太小,只能坐在院子里发呆。
  这里没有任何娱乐方式。
  小孩子之间,也就玩玩扔石头、过家家这些游戏。
  无聊至极。
  已经二十二岁的江福宝,不想跟小屁孩混在一起。
  “阿奶,我想去外面玩。”
  江福宝对着正在打扫院子的阿奶说道。
  “你想去哪?阿奶陪你去吧。”
  孙女昨天都差点淹死了。
  张金兰不敢再让她一个人出去。
  “不要,我想自己在门口玩,阿奶,让我出去玩嘛。”
  江福宝的头晃的像拨浪鼓。
  她撒着娇。
  张金兰的心一下子就软了。
  “行吧,那你别跑远了,就在门口玩,要是那个三妞再来找你,你赶紧喊阿奶,听到没?”
  担心孙女又被哄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