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有故人 第46节
许锦之和李渭崖对视一眼,彼此露出一个了然于心的微笑。
第六十四章 屠龙(六)
下午,许少卿和李渭崖将各自的随从,留在院中看家,自己则带着四名千牛卫,奔赴秦君阮淹死的河道。
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乌云如同一张巨大的黑幕笼罩在大地上。
河道两边,原本茂盛的农田如今被冲得一片泥泞,庄稼被毁,农作物尽数被淹没或冲走。
地上满是淤泥,散发着腐败的气味。
这片废墟中,无家可归的百姓们坐在临时搭建的茅屋内,面带愁容,衣衫褴褛,目光黯淡。
因许锦之一行人衣裳整洁、气质华贵,引来了众人的围观。
大约是怕像上次似地,几个胆大的难民跑来讨吃的,一大帮难民蜂拥而至。故而,大家尽量减少与百姓们目光接触,只埋头走自己的路。
“根据地图上画的,就在这一片了。”于郄手握地图,对比了一番,这才以确定的语气开口。
许锦之看了一眼河面,向前走了一段,又走回来,皱眉道:“卷宗上写,秦君阮夜里独自一人,来视察河道,结果被卷入暗流区域,没能逃脱。你们看,这片水域的水流非常复杂,前方有大的弯曲处,容易形成漩涡和急流。秦君阮为什么要夜晚独自一人来这么危险的地方视察呢?”
“大概是发现了什么,白天于县令的人盯着,不方便吧。”李渭崖接道。
“这确实是最合理的解释。”许锦之目光盯着水坝,幽幽道:“水坝年久失修,一眼便能看出,大约不是这个。”
蓦地,许锦之一个转身,面向李渭崖道:“你功夫好,扎个猛子下去看看,底下有什么。”
李渭崖瞪大眼睛,却没动弹。
“怎么?你不会游泳?”许锦之问道。
“我出生在沙漠,你觉得我应该会游吗?”李渭崖差些没翻个白眼。
“沙漠也是有泉水的,再者,你在我心中,是无所不能的。哪里知道,你既不擅骑马,又不会游泳呢。”许锦之摊手。
“我......”李渭崖无言以对。
“噗通”一声,一旁的甄祝脱了鞋,就往河里钻了下去。
“哎,关键时刻,还是要靠甄兄呐。”许锦之摇摇头,故作叹气,唇角却不动声色地翘起。
“你......”李渭崖想要反驳,话语却全卡在嗓子里。
过了片刻,甄祝钻出头来,其他千牛卫忙将他拉上岸来。
“许,许少卿,底下,底下果然有猫腻。”甄祝叉腰,喘了好久,才接着说道:“这下面的泥沙,沉积得太多了,根本不像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更像是人为的。照这样下去,下次降雨时,这里依然会发生洪灾的。”
“你是说,有人蓄意将大量泥沙投入水底,造成淤积,只要连着下几场大暴雨,就会引发决堤?”许锦之看了眼前上方,“这里是下游河段,大量泥沙淤积在此,必要打开上游的水陂。难道,秦君阮是发现了这个,才惨遭毒手?”
“这个于松白,真是该死!他是故意让河决堤的,然后将灾情上报朝廷,朝廷每拨款拨粮一次,他就贪一次!他这个人贪得无厌!”甄祝咬牙道。
“我知道了,快下雨了,我们去水陂看看,看完赶紧回去。”许锦之说完,率先往前方走去。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仿佛大地在呻吟——回身一看,一群灾民正往这边涌了过来。
几名千牛卫下意识拔剑,将许锦之护在身后。
“许少卿先走,我们善后。”
“不必了。”许锦之收回脚步,转头面向李渭崖道:“你身上有多少钱?”
“什,什么?”李渭崖一时没反应过来。
“去芙蓉楼把能吃的东西都买了,租几辆马车运过来。”许锦之说道。
“出来办事,没有带钱。”李渭崖拍了拍原本挂钱袋子的地方,空空如也。
眼看难民们就要涌至眼前,李渭崖迅速做出决定:“这里离于家更近,我找葛老头儿拿钱去。”
李渭崖跨马离开后,难民们涌到许锦之几人面前,跪下讨饭吃。
“求求贵人赏口饭吃,再没饭吃,我老娘就要饿死了。”
“贵人先赏我吧,我五六天没吃东西了。”
......
“你们稍等一下,我的属下已经回去拿吃的了。”许锦之说道。
没成想,许锦之等来的,不是难民们的感谢,而是他们的质疑。
“前面就有店,你要是真的想帮我们,都不舍得拿钱去买几个馒头吗?我看你不是诚心的。”带头跪下的男子,摇摇晃晃站了起来,开始指责许锦之。
“是诚心的,不过,我们出来办事,身上没带钱,我的属下当真回去取了。我知道你们很饿,但请再等一下。”许锦之解释道。
“你身上的衣裳,头上的簪子,哪样当了,不能给我们买吃的。我看你就是骗我们的!不买就不买,反正我们也饿惯了,何苦骗人!”男子不光是言语顶撞了,竟还晃荡着身子,想要去摘许锦之用来束发的玉簪。
“放肆!”几名千牛卫反应极快,已是拔了剑,剑冲男子咽喉。
男子吓得立马又跪了下来,没了刚刚的气势,只匍匐在地,缩着身子哭道:“这河阳的贵人欺负人惯了,外面来的,也一样欺负人啊。”
他身后的难民,原本是要跟着男子,对打劫许锦之身上的东西跃跃欲试的,楞是在千牛卫的剑下,纷纷退缩。
听着难民的话,许锦之略微反应过来什么。
自己说着一口官话,难民们一听便能听出。由于穿着常服,他们不知自己的身份,故而才大着胆子,想要欺负外地人。
思及此,许锦之将先前客气的态度收回,拿出随身携带的鱼袋,露出上位者的威严来,“本官是奉了圣人之命,来河阳调查河堤毁坏、前宣抚使秦君阮死亡两个案子的大理寺少卿。”
“现在,本官有话要问你们。你们如实回答,待会儿便能吃上一顿饱饭。若是耍诈......”
“我们不会耍诈的!贵人请问!”难民打断许锦之的话,将背弓得更低。
“你们都住在附近?”许锦之发问。
“是,是,我们一家子住在这里好几十年了,他们也是。”为首的男子指着身后跪着的一帮人道。
第六十五章 屠龙(七)
许锦之最初的推断不错,这帮难民既然长期居于此,大概率见过秦君阮。
“秦宣抚使是个好官呐,他经常来河道巡视,每次来,都给我们带吃的。当时我家小子饿得快死了,就是靠他给的肉馅馒头活了下来。我家小子长那么大,还是第一次吃上肉呢,是吧,小虎子?”一妇人揽着一旁跪着的小男孩问。
小男孩头大身子瘦,脸上脏兮兮的,目光呆滞,只知道不断点头。
可见,秦君阮走后,他再也没吃上过什么像样的东西。
“我亲眼见过,沈县尉和秦宣抚使站在河边吵架呢,当时我没敢离得近,就是听到沈县尉说多管闲事什么的,还挥了挥刀,作势要砍人,样子可吓人了。”一男子说道。
“沈县尉长得就吓人,皮肤那么黑,身体那么壮,他就是于县令养着欺负我们百姓的打手头子!”又一胆大的男子插嘴道。
难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许锦之脑子都快吵迷糊了。
“好了好了,从现在开始,我问一句,你们有人知道,就答一句。没问的时候,不要说话。”许锦之往下压了压手,示意大家闭嘴。
“有人在晚上见过秦宣抚使吗?”许锦之问。
“我,我见过。”那个吐槽沈县尉的男子站出来。
据他所说,秦宣抚使刚来时,意气风发,后来,意志消沉,每天都像是心事重重。
先前,秦宣抚使视察河道,都由县衙的官员陪着。秦宣抚使死的前三四天,就只剩下他一人了,而且他回回都是晚上出来。
百姓家的房子被洪水冲垮,大家都是露天着睡,所以,这一幕,很多人都看见了。
“那他死的那天夜里,你也见过他?他确实是一人前来?然后失足落入水中?”许锦之问道。
“见过啊,那天我夜里起来撒尿,看见过他,他一个人站在河边,不知道在发什么呆,我还和他打招呼呢,大约隔着一条河,他没听见吧,没理我。我撒完尿回来,他人就不见了。”说到这里,那人脸上露出一点难过,“早知道,我就跟他一起下去了,我们长在河边的,哪个水性不比他好呐。可惜了,确实是个好官。”
“这么说,他确实是一个人来的?你肯定?”许锦之眯着眼,再三确认道。
“那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妇人拉开。
妇人小声在他耳边嘀咕着什么,男人却一把推开她,还呵斥了她几句,说她“一个女人懂什么”之类的话。
“他胡说的,贵人,我男人就是喜欢胡说,你们千万别当真。”妇人从人群中钻出来,给许锦之他们磕头道。
“去去去,这位是长安来的大官,怕他奶奶个锤子。”男人再将妇人推开。
许锦之示意一旁的千牛卫将男人的身份信息记下来,明日写了证词,拿过来给他签字画押。如此,男人的话,便成了板上钉钉的证据。
千牛卫们,可是天子护卫,被一个四品官这么呼来喝去的,自然心中不悦。但到底,他们受了命,一路走来,也确实看见了许锦之的本事,故而心中再不情愿,但事情还是做了。
许锦之知道妇人担忧自家男人被于县令报复,宽慰她,证词不会落到于县令的人手中。另外,他还警告大家,若有人想巴结县衙,将今日之事捅出去,那么他就会把所有人都供出去。
要么,大家一起守口如瓶;要么,大家一起吃牢饭。
那男人见许锦之这么护着自己,觉得面上有光,又说了许多,虽然无关案情,到底是让许锦之从他口中,将河阳县当地的情况,摸得更清。
不一会儿,李渭崖回来了,身后跟着两辆马车。
原本安静下来的难民们,远远看见马车,仿佛已经嗅到了食物的气味,纷纷躁动起来,一拥而上,惊到了马。
说时迟,那时快,李渭崖跳下马车,拔剑斩了跑在第一个的男人的头发,那男人以为是自己脑袋被斩,吓得捂住脖子,倒在地上。
四名千牛卫也脚尖轻点,借助难民们的肩膀和头顶,似乎只是一瞬间,就已跃上了马车。
“若是听话,大家都有份。若是想要抢,那就看看是你们的手快,还是我的剑快。”李渭崖厉声道。
大家纷纷站在原地,虽然喉咙已经开始咽口水,双目里满是对食物的渴望,却不敢再向前跨一步。
李渭崖见场面稳定住了,打开马车的门,里面堆满各种生的、熟的瓜果蔬菜和肉类,再往里看,还有稻米和面粉,大约是将整个于家搬空了,才搬来的两辆满满堂堂的马车。
千牛卫们负责给难民们发放粮食,李渭崖得了空,跑到许锦之身边,向他汇报回于家拉粮食的情形。
“你不知道,我好说歹说,于家的下人们就是不肯做点好事,葛老头儿也沉着一张脸,说这些难民都是活该,不用过度同情什么的。最后,把我逼急了,我拔了剑,将葛老头儿当做人质,硬逼着厨房把家里所有的吃食都装进马车,这才算完。”李渭崖话里话外,颇有抱怨的意思。
“今日我们这样高调,怕是会掀起不少风波。”许锦之低声道。
“掀就掀呗,怎么,你还担心于县令能让你也死在这儿?他不怕圣人震怒,祸及他们全家?”李渭崖不以为意,顿了顿,又问他:“案子查得如何?这些难民,有跟你说什么重要线索吗?”
“有人在秦君阮死的那天夜里见过他,说他是一个人来的。”许锦之说。
“那就是意外落水喽?”李渭崖跟道。
许锦之摇摇头:“也可能是自杀,或者,谋杀,只是目前来看,意外落水的概率大些罢了。”
李渭崖皱眉,似乎在想许锦之说的话。
第六十四章 屠龙(六)
下午,许少卿和李渭崖将各自的随从,留在院中看家,自己则带着四名千牛卫,奔赴秦君阮淹死的河道。
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乌云如同一张巨大的黑幕笼罩在大地上。
河道两边,原本茂盛的农田如今被冲得一片泥泞,庄稼被毁,农作物尽数被淹没或冲走。
地上满是淤泥,散发着腐败的气味。
这片废墟中,无家可归的百姓们坐在临时搭建的茅屋内,面带愁容,衣衫褴褛,目光黯淡。
因许锦之一行人衣裳整洁、气质华贵,引来了众人的围观。
大约是怕像上次似地,几个胆大的难民跑来讨吃的,一大帮难民蜂拥而至。故而,大家尽量减少与百姓们目光接触,只埋头走自己的路。
“根据地图上画的,就在这一片了。”于郄手握地图,对比了一番,这才以确定的语气开口。
许锦之看了一眼河面,向前走了一段,又走回来,皱眉道:“卷宗上写,秦君阮夜里独自一人,来视察河道,结果被卷入暗流区域,没能逃脱。你们看,这片水域的水流非常复杂,前方有大的弯曲处,容易形成漩涡和急流。秦君阮为什么要夜晚独自一人来这么危险的地方视察呢?”
“大概是发现了什么,白天于县令的人盯着,不方便吧。”李渭崖接道。
“这确实是最合理的解释。”许锦之目光盯着水坝,幽幽道:“水坝年久失修,一眼便能看出,大约不是这个。”
蓦地,许锦之一个转身,面向李渭崖道:“你功夫好,扎个猛子下去看看,底下有什么。”
李渭崖瞪大眼睛,却没动弹。
“怎么?你不会游泳?”许锦之问道。
“我出生在沙漠,你觉得我应该会游吗?”李渭崖差些没翻个白眼。
“沙漠也是有泉水的,再者,你在我心中,是无所不能的。哪里知道,你既不擅骑马,又不会游泳呢。”许锦之摊手。
“我......”李渭崖无言以对。
“噗通”一声,一旁的甄祝脱了鞋,就往河里钻了下去。
“哎,关键时刻,还是要靠甄兄呐。”许锦之摇摇头,故作叹气,唇角却不动声色地翘起。
“你......”李渭崖想要反驳,话语却全卡在嗓子里。
过了片刻,甄祝钻出头来,其他千牛卫忙将他拉上岸来。
“许,许少卿,底下,底下果然有猫腻。”甄祝叉腰,喘了好久,才接着说道:“这下面的泥沙,沉积得太多了,根本不像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更像是人为的。照这样下去,下次降雨时,这里依然会发生洪灾的。”
“你是说,有人蓄意将大量泥沙投入水底,造成淤积,只要连着下几场大暴雨,就会引发决堤?”许锦之看了眼前上方,“这里是下游河段,大量泥沙淤积在此,必要打开上游的水陂。难道,秦君阮是发现了这个,才惨遭毒手?”
“这个于松白,真是该死!他是故意让河决堤的,然后将灾情上报朝廷,朝廷每拨款拨粮一次,他就贪一次!他这个人贪得无厌!”甄祝咬牙道。
“我知道了,快下雨了,我们去水陂看看,看完赶紧回去。”许锦之说完,率先往前方走去。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仿佛大地在呻吟——回身一看,一群灾民正往这边涌了过来。
几名千牛卫下意识拔剑,将许锦之护在身后。
“许少卿先走,我们善后。”
“不必了。”许锦之收回脚步,转头面向李渭崖道:“你身上有多少钱?”
“什,什么?”李渭崖一时没反应过来。
“去芙蓉楼把能吃的东西都买了,租几辆马车运过来。”许锦之说道。
“出来办事,没有带钱。”李渭崖拍了拍原本挂钱袋子的地方,空空如也。
眼看难民们就要涌至眼前,李渭崖迅速做出决定:“这里离于家更近,我找葛老头儿拿钱去。”
李渭崖跨马离开后,难民们涌到许锦之几人面前,跪下讨饭吃。
“求求贵人赏口饭吃,再没饭吃,我老娘就要饿死了。”
“贵人先赏我吧,我五六天没吃东西了。”
......
“你们稍等一下,我的属下已经回去拿吃的了。”许锦之说道。
没成想,许锦之等来的,不是难民们的感谢,而是他们的质疑。
“前面就有店,你要是真的想帮我们,都不舍得拿钱去买几个馒头吗?我看你不是诚心的。”带头跪下的男子,摇摇晃晃站了起来,开始指责许锦之。
“是诚心的,不过,我们出来办事,身上没带钱,我的属下当真回去取了。我知道你们很饿,但请再等一下。”许锦之解释道。
“你身上的衣裳,头上的簪子,哪样当了,不能给我们买吃的。我看你就是骗我们的!不买就不买,反正我们也饿惯了,何苦骗人!”男子不光是言语顶撞了,竟还晃荡着身子,想要去摘许锦之用来束发的玉簪。
“放肆!”几名千牛卫反应极快,已是拔了剑,剑冲男子咽喉。
男子吓得立马又跪了下来,没了刚刚的气势,只匍匐在地,缩着身子哭道:“这河阳的贵人欺负人惯了,外面来的,也一样欺负人啊。”
他身后的难民,原本是要跟着男子,对打劫许锦之身上的东西跃跃欲试的,楞是在千牛卫的剑下,纷纷退缩。
听着难民的话,许锦之略微反应过来什么。
自己说着一口官话,难民们一听便能听出。由于穿着常服,他们不知自己的身份,故而才大着胆子,想要欺负外地人。
思及此,许锦之将先前客气的态度收回,拿出随身携带的鱼袋,露出上位者的威严来,“本官是奉了圣人之命,来河阳调查河堤毁坏、前宣抚使秦君阮死亡两个案子的大理寺少卿。”
“现在,本官有话要问你们。你们如实回答,待会儿便能吃上一顿饱饭。若是耍诈......”
“我们不会耍诈的!贵人请问!”难民打断许锦之的话,将背弓得更低。
“你们都住在附近?”许锦之发问。
“是,是,我们一家子住在这里好几十年了,他们也是。”为首的男子指着身后跪着的一帮人道。
第六十五章 屠龙(七)
许锦之最初的推断不错,这帮难民既然长期居于此,大概率见过秦君阮。
“秦宣抚使是个好官呐,他经常来河道巡视,每次来,都给我们带吃的。当时我家小子饿得快死了,就是靠他给的肉馅馒头活了下来。我家小子长那么大,还是第一次吃上肉呢,是吧,小虎子?”一妇人揽着一旁跪着的小男孩问。
小男孩头大身子瘦,脸上脏兮兮的,目光呆滞,只知道不断点头。
可见,秦君阮走后,他再也没吃上过什么像样的东西。
“我亲眼见过,沈县尉和秦宣抚使站在河边吵架呢,当时我没敢离得近,就是听到沈县尉说多管闲事什么的,还挥了挥刀,作势要砍人,样子可吓人了。”一男子说道。
“沈县尉长得就吓人,皮肤那么黑,身体那么壮,他就是于县令养着欺负我们百姓的打手头子!”又一胆大的男子插嘴道。
难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许锦之脑子都快吵迷糊了。
“好了好了,从现在开始,我问一句,你们有人知道,就答一句。没问的时候,不要说话。”许锦之往下压了压手,示意大家闭嘴。
“有人在晚上见过秦宣抚使吗?”许锦之问。
“我,我见过。”那个吐槽沈县尉的男子站出来。
据他所说,秦宣抚使刚来时,意气风发,后来,意志消沉,每天都像是心事重重。
先前,秦宣抚使视察河道,都由县衙的官员陪着。秦宣抚使死的前三四天,就只剩下他一人了,而且他回回都是晚上出来。
百姓家的房子被洪水冲垮,大家都是露天着睡,所以,这一幕,很多人都看见了。
“那他死的那天夜里,你也见过他?他确实是一人前来?然后失足落入水中?”许锦之问道。
“见过啊,那天我夜里起来撒尿,看见过他,他一个人站在河边,不知道在发什么呆,我还和他打招呼呢,大约隔着一条河,他没听见吧,没理我。我撒完尿回来,他人就不见了。”说到这里,那人脸上露出一点难过,“早知道,我就跟他一起下去了,我们长在河边的,哪个水性不比他好呐。可惜了,确实是个好官。”
“这么说,他确实是一个人来的?你肯定?”许锦之眯着眼,再三确认道。
“那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妇人拉开。
妇人小声在他耳边嘀咕着什么,男人却一把推开她,还呵斥了她几句,说她“一个女人懂什么”之类的话。
“他胡说的,贵人,我男人就是喜欢胡说,你们千万别当真。”妇人从人群中钻出来,给许锦之他们磕头道。
“去去去,这位是长安来的大官,怕他奶奶个锤子。”男人再将妇人推开。
许锦之示意一旁的千牛卫将男人的身份信息记下来,明日写了证词,拿过来给他签字画押。如此,男人的话,便成了板上钉钉的证据。
千牛卫们,可是天子护卫,被一个四品官这么呼来喝去的,自然心中不悦。但到底,他们受了命,一路走来,也确实看见了许锦之的本事,故而心中再不情愿,但事情还是做了。
许锦之知道妇人担忧自家男人被于县令报复,宽慰她,证词不会落到于县令的人手中。另外,他还警告大家,若有人想巴结县衙,将今日之事捅出去,那么他就会把所有人都供出去。
要么,大家一起守口如瓶;要么,大家一起吃牢饭。
那男人见许锦之这么护着自己,觉得面上有光,又说了许多,虽然无关案情,到底是让许锦之从他口中,将河阳县当地的情况,摸得更清。
不一会儿,李渭崖回来了,身后跟着两辆马车。
原本安静下来的难民们,远远看见马车,仿佛已经嗅到了食物的气味,纷纷躁动起来,一拥而上,惊到了马。
说时迟,那时快,李渭崖跳下马车,拔剑斩了跑在第一个的男人的头发,那男人以为是自己脑袋被斩,吓得捂住脖子,倒在地上。
四名千牛卫也脚尖轻点,借助难民们的肩膀和头顶,似乎只是一瞬间,就已跃上了马车。
“若是听话,大家都有份。若是想要抢,那就看看是你们的手快,还是我的剑快。”李渭崖厉声道。
大家纷纷站在原地,虽然喉咙已经开始咽口水,双目里满是对食物的渴望,却不敢再向前跨一步。
李渭崖见场面稳定住了,打开马车的门,里面堆满各种生的、熟的瓜果蔬菜和肉类,再往里看,还有稻米和面粉,大约是将整个于家搬空了,才搬来的两辆满满堂堂的马车。
千牛卫们负责给难民们发放粮食,李渭崖得了空,跑到许锦之身边,向他汇报回于家拉粮食的情形。
“你不知道,我好说歹说,于家的下人们就是不肯做点好事,葛老头儿也沉着一张脸,说这些难民都是活该,不用过度同情什么的。最后,把我逼急了,我拔了剑,将葛老头儿当做人质,硬逼着厨房把家里所有的吃食都装进马车,这才算完。”李渭崖话里话外,颇有抱怨的意思。
“今日我们这样高调,怕是会掀起不少风波。”许锦之低声道。
“掀就掀呗,怎么,你还担心于县令能让你也死在这儿?他不怕圣人震怒,祸及他们全家?”李渭崖不以为意,顿了顿,又问他:“案子查得如何?这些难民,有跟你说什么重要线索吗?”
“有人在秦君阮死的那天夜里见过他,说他是一个人来的。”许锦之说。
“那就是意外落水喽?”李渭崖跟道。
许锦之摇摇头:“也可能是自杀,或者,谋杀,只是目前来看,意外落水的概率大些罢了。”
李渭崖皱眉,似乎在想许锦之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