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金老太太冷笑了一声:“少在这里猜东猜西的。但凡还有点骨气,就自己到迷天盟来看个究竟,莫在这里长舌多嘴。你若能如师夫人一般做得成大事,让我们这些人欠她人情,你也发个邀请函就是。”
  她将杖一拄,竟也不觉这茶馆简陋,顺着店家亲自上前来的接引,在一角落了座。金灵芝也随同她一并坐了下来。
  但金老太太人已坐下,话却未完。
  那面上有伤的人正想悄然离开,忽听一个声音在那头响了起来。“你也犯不着去想,能不能去别处找到些支持。拥翠山庄的李观鱼因师夫人的缘故才能脱离走火入魔,他早年间结识的剑客都已聚在了迷天盟。师夫人于丐帮、华山有恩,于是天下名门都愿意在她面前退让。成大事者,何须顾忌来历出身,乃至于这最没用的资历。”
  “今日是我这个好脾气的老太太听到了你们的质疑,倘若真在迷天盟前问出这一句,我倒想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活到明日!”
  金灵芝笑得前俯后仰,瞧见那人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忙道:“奶奶,您把他吓死了。”
  金老太太不置可否,只道:“师夫人是要做大事的,总不能事还没说,还要先解决一堆烦心事。咱们从万福万寿园出来,也没兴趣看这种事情。”
  金灵芝道:“看来奶奶是真喜欢那位师夫人。”
  金老太太将眼一觑,“若不是她,你这没点江湖经验的家伙,就要被原随云那小子给骗了。我脸皮薄,还得认这份人情。再说了,你伯伯在北方做那威武将军,你说我帮不帮他?”
  此前的江湖上,尤其是汴京,各方势力攀咬相争,只等着角逐出最后的胜者,哪有多余的工夫管北方的事情。
  反而是那独臂神捕戚少商的连云寨,在未被傅宗书派人陷害围杀之前,专门留有一路驻守边陲,由五寨主“千狼魔僧”管仲一统领。
  可惜连云寨事变中,管仲一被顾惜朝所杀,让朝廷的边防又少了一路支援。
  金老太太有个儿子在朝廷里做将军,自然听过其中的内情。
  她人在江南,却未尝没有过牵怀挂念之心。
  如今这汴京风云以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落下帷幕,迷天盟圣主师青若又有心联合众人共抗北狄,怎么都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那个昏庸无道的东西在位时,朝廷丢了应云五州,早该将其收复回来。”金老太太冷哼了一声,连个先帝二字都不愿称呼。
  但就算真有人听到了这样的一番话,应当也没这个胆子找她麻烦。
  金灵芝会意,接道:“是极是极,咱们金家别的没有,就是钱多人多。奶奶都这样说了,我们这些小辈便全来捧个场子。”
  她也早想见见那位师夫人了。
  听说,她也用的是软剑。
  光凭这一点,便足够让金灵芝未见其人,已先对她多出了一份好感。
  而当这场江湖盛宴真正到来的时候,金灵芝遥遥望着那个坐于上首的身影,目光中闪过了一缕震撼。
  “原来,这就是迷天盟的圣主啊。”
  这可真是,好一位风华绝代的人物。
  ……
  “师姐姐的武功,是不是又变高了?”温柔嘀嘀咕咕。
  旁边垮着张脸的唐蓝却实在不想理她。
  蜀中唐门的唐老太太今日也在此地,可显然不是来救她出苦海的。
  唐蓝已自己叛出了唐门,为青龙会效力,于唐老太太来说只是个无法再为唐门立功的叛徒,倒是唐零虽然离经叛道,但还有赎回来的必要。
  条件谈着谈着就成了闲聊。
  师青若在机关暗器上的造诣不低,竟和脾气古怪的唐老太太格外投机。这一谈,就将唐蓝不属于唐门这个事实,又给强调了一遍。
  唐蓝忍不住又将公子羽和师青若打包,在心里骂了一轮。
  这两个家伙,一个是疯子兼甩手掌柜,一个是事多且压榨手下的野心家。遇到他们两个,唐蓝可算是遇见鬼了。
  但即便是她也不能否认……
  师青若被众人所称呼的“夫人”二字,早已彻底挣脱了与关七的联系,而是独属于她这位迷天盟圣主的尊称。
  先前如此,今日更甚!
  她的武功,也确实与先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深紫带金的长衫宽袖,在日光之下如同流动的一抹紫霞,却压不住那张海棠醉日的面容。偏她眸如清雪,美玉不艳,让人第一眼留意到的不是容色几何,而是她踏上台来的脚步。
  她站定得极快而轻。明明在场的江湖中人已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却有大半没能看清楚她的动作。
  只瞧见了她侧过头来朝着人群里的一处标志微微发笑,像是对那只上蹿下跳的神雕做出回应。
  神雕也挺茫然的,为什么它跟自己的小伙伴只分开了没两月,对方的武功就已突飞猛进到了这个地步。
  然后它就被以“山外长进更快”的理由骗到此地做了个吉祥物,看得阿飞又抽了抽眼角,顺理成章地接下了照管神雕的任务。
  但在此刻,阿飞也顾不得思索那么多了。
  “多谢诸位到场一叙。”师青若朗声开口。
  下一刻,一缕紫光便自她的袖中甩出。来回之间,只见一线剑气奔涌,便已再度消失无踪。
  可一张卷轴已是缓缓垂落,昭示着她先前的出剑,其实砍断了一条捆住它的绳索。
  师青若朝着左右与前方拱了拱手:“我今日大言不惭,在诸位面前斗胆为先,共襄义举。”
  她发出的邀请函上言简意赅,这张飘落的卷轴之上,同样简洁得要命。
  哪怕是最不通文墨的江湖人,也能清楚地看到,在上头写着两个大字,正是——“定北”。
  定北!
  平定北疆的定北。
  自台下苏梦枕那张病弱的面容上,很难看出什么神色来,只有那双静静望着台上的眼睛,写满了支持。
  但他的手已在衣袖之下缓缓握紧,仿佛要听着这句他已等待太久的盟誓。
  师青若向前一步,语气愈厉:“北地不宁,天下永不敢说安泰二字。我辈习武之人有为强身健体,有为保家安业,有为除恶惩奸,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师青若不才,愿联手金风细雨楼与连云寨,重建北部边防,恳请诸位做个见证!”
  金老太太扬声笑道:“师夫人只请我们做个见证,是否太过见外了?”
  她将手中的拐杖往地上一敲:“如你所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万福万寿园既求福寿双全,也不能置身事外,总得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才好!”
  阎铁珊摸了摸自己依然圆润的肚腹,开口的声音虽有几分尖细,但仍有久居山西的豪迈:“不错,我阎铁珊不是你们中原人,没什么家国天下的观念,但也知道有恩必报。师夫人先前让我免去了一场灾劫,我总觉报答不够,如今若是缺钱,珠光宝气阁绝不吝啬。”
  李观鱼伸手推开了搀扶他的凌飞阁,仍有几分虚弱,说出的话却是掷地有声:“小儿顽劣,若非意外发现,还不知他要与他那夫人做出什么事来,可见我平日里教他习剑,却未能教他做人。倒不如随同师夫人一并北上,为边境做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