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我好欢喜。”他说。
“那你现在可安心了?”
赵晏华点头。
“那你......是喜欢我的对吧?”
即便刚才楚瑶光的主动亲吻,在行为上已经表示了,可是赵晏华还是想亲口听楚瑶光说。
他需要听到这个明确的答案,而不是模棱两可,在行为上的暧昧。
若是不听到楚瑶光亲口说喜欢他,赵晏华的心没办法彻底放下来。
楚瑶光想,她并不排斥赵晏华,或者说现在心底是有一点点喜欢赵晏华的。
毕竟一个长相俊逸,感情上对她一心一意的男人,楚瑶光不动心真的很难。
曾经让楚瑶光不能放下芥蒂的,是因为养过赵晏华一段时间,那时面对长大的赵晏华的表白,楚瑶光真的没法接受。
对赵晏华来说,他等了楚瑶光十年,而对楚瑶光来说,只是几个月没见而已。转变太大,她自然不能接受。
而现在的相处之下,成年的赵晏华形象,已然代替了幼时赵晏华的形象,楚瑶光也没办法在以对待幼时赵晏华的心态,对待现在的赵晏华。
但是她依旧心有芥蒂。
那就是她没办法一辈子待在这个时代,陪伴着赵晏华。
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明知道结果,却给赵晏华希望,岂不是很残忍。
可眼下赵晏华已然猜到楚瑶光身份,虽然没有点破,但是一点希望也不给,一年半以后她再次消失,楚瑶光想,赵晏华的情况一定会反弹的更为严重。
左右楚瑶光的心已经动摇,既然如此,何不遵从内心呢?
见楚瑶光久久都没有回答,赵晏华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难道刚才的行为,只是楚瑶光为了安抚他而已,他就是说中了,楚瑶光就是喜欢赵晏礼,怕他继续猜测下去,所以才施展美人计,让他别再继续猜下去?
想到这里,赵晏华的心再次沉了下去。
楚瑶光没有察觉赵晏华的变化,沉默只是因为觉得要将心迹表明,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她有些害羞的将视线移开,双侧的脸颊也泛了红。
察觉到楚瑶光细微的变化,赵晏华神色变了变,嘴角再次扬起一抹欣喜。
他抬手,将楚瑶光的脸掰正面对他,又问了一遍。
“你是喜欢我的,是吗?”
楚瑶光眼眸泛着波光,终于不在闪躲,她双手攀附上赵晏华的肩膀,终于点头承认,虽然声音吸入蚊虫,但是赵晏华终于亲耳听到了。
“是的,我想,我应该是喜欢你的。”
钦天监说明日是个乔迁新居的好日子,赵晏华觉得今日也是,否则怎么会得到了楚瑶光的主动亲吻,外加表达真情呢?
楚瑶光这句话落在赵晏华耳里,让他觉得极其不真实,整颗心似乎都飘了起来,大脑也有几分懵。
他生怕刚才的话不是楚瑶光说的,而是自己喝了酒的原因,产生的幻觉。
于是他喉头动了动,双眼像乞食的小狗一般看着楚瑶光,用颤抖的双手捏住楚瑶光的手臂,紧张的声音说道:“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
说了一次,这第二次自然就不在像刚才一样扭捏。这一次,楚瑶光双目直视赵晏华,大大方方的将刚才的话再次说出口。
“是的,我喜欢你!”
第71章 无
冬日渐冷, 茫茫白雪覆盖了整个盛京。
在如此寒冷之际,紫宸宫里温暖如春。而比紫宸宫更暖的,是赵晏华的心。
自从楚瑶光主动与他说出心声后, 赵晏华整个人都觉得飘飘然,他恨不得每日都和楚瑶光腻在一起。而现在的情况,也确实如他所愿。
最近这些时日,赵晏华身体不适之感越发严重, 前几日在朝堂之上更是直接晕了过去。所以这些时日, 他都以休养为借口, 整日待在紫宸宫闭门不出,和楚瑶光享受二人时光。
想想当时在大殿之上晕厥的赵晏华, 这可直接吓坏了一众大臣。
而人群之中,看着赵晏华情况的赵晏礼,心中只有时机成熟的喜悦。
太医院院使董文彦, 带着一群御医匆匆赶去龙居宫为赵晏华诊治,而一众大臣更是纷纷冒雪等在宫外。
时间过去大半日, 久久没有赵晏华转危为安的消息,诸位大臣的心也越发焦急起来, 不免开始交头接耳, 议论纷纷。
皇帝年轻力壮,正是春秋鼎盛之时, 怎会突然晕倒?而且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还没有传出消息?莫非——是不行了?
其实这也不算事发突然,毕竟最近一个月,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皇帝的气色确实不太好。但是想到皇帝的脾气,又没人敢说。
再说了, 太医院定期会给皇帝请平安脉,就算真的有恙,也会及时发现才对。
而年轻的帝王突然晕倒,众人不免猜测是因为常吃丹药的原因。
想要追求长生不老,却不想怕是要提前去见先帝,说来真是可笑。
不过赵晏华生病归生病,假如真的一个不好,哪一日一命呜呼闭眼了,而他有没有一丝血脉,整个大燕将陷入无主的境地,这可如何是好?
比起赵晏华身体状况,朝臣们现在心中更加担心国无君主。
想想也是,一个性格暴躁,常吃丹药的君主,和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他们的心当然会偏向后者。
于是在焦急的等待之中,已经又不少大臣的视线看向了宣王赵晏礼。
等了大半天,诸位大臣早已经饥肠辘辘,却没人敢说想先回去休息。
直到天色渐黑,太后的身影才从龙居宫出来。
终于有消息了吗?
诸位大臣重新跪直了身子,纷纷低头行礼。
无人敢去细看太后的表情,而朱丞相的目光扫了一眼太后,最后才行礼。
毕竟上了年纪,又等了许久,朱丞相的声音也不似往日那般洪亮如钟。
“参见太后娘娘,请问娘娘,不知陛下现在身体如何?”
听到朱丞相的话,太后精致的妆容都有几分碎裂,但是碍于场合,她必须要稳住局面。
“诸位大臣不必担心,经过几位御医的诊治,陛下已经无事,现在已经醒来了。”
听到这话,不管是真是假,现场都听见不少大臣感叹的松了一口气。嘴里纷纷说着天佑陛下,天佑大燕的话。
人虽然醒了,但是他们也想知道赵晏华的晕倒,究竟是不是因为吃丹药。
虽然,即便真的是这个原因,太后也不一定会说。
这个问题原本只打算心中想想,却不想有人已经替他们问出了口。
“请问娘娘,皇兄是为何突然晕倒?”
听见说话之人的声音,太后脸色骤冷,她斜眼看了一眼赵晏礼,冷哼一声后答道:“陛下整日操劳国事,身心疲惫,加上冬日时节寒冷无比,风邪趁机入体,所以染病。董院使说了,不是什么大病,好生休养几日便可。宣王不必担心。”
对着赵晏礼说完,太后再次看向诸位大臣:“你们担忧陛下,哀家都记在心中,不过陛下抱恙,传出去让百姓知道了,会动摇民心。诸位都是大燕的肱股之臣,想必都清楚其中利害。所以今日之事,不可外传。”
“那你现在可安心了?”
赵晏华点头。
“那你......是喜欢我的对吧?”
即便刚才楚瑶光的主动亲吻,在行为上已经表示了,可是赵晏华还是想亲口听楚瑶光说。
他需要听到这个明确的答案,而不是模棱两可,在行为上的暧昧。
若是不听到楚瑶光亲口说喜欢他,赵晏华的心没办法彻底放下来。
楚瑶光想,她并不排斥赵晏华,或者说现在心底是有一点点喜欢赵晏华的。
毕竟一个长相俊逸,感情上对她一心一意的男人,楚瑶光不动心真的很难。
曾经让楚瑶光不能放下芥蒂的,是因为养过赵晏华一段时间,那时面对长大的赵晏华的表白,楚瑶光真的没法接受。
对赵晏华来说,他等了楚瑶光十年,而对楚瑶光来说,只是几个月没见而已。转变太大,她自然不能接受。
而现在的相处之下,成年的赵晏华形象,已然代替了幼时赵晏华的形象,楚瑶光也没办法在以对待幼时赵晏华的心态,对待现在的赵晏华。
但是她依旧心有芥蒂。
那就是她没办法一辈子待在这个时代,陪伴着赵晏华。
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明知道结果,却给赵晏华希望,岂不是很残忍。
可眼下赵晏华已然猜到楚瑶光身份,虽然没有点破,但是一点希望也不给,一年半以后她再次消失,楚瑶光想,赵晏华的情况一定会反弹的更为严重。
左右楚瑶光的心已经动摇,既然如此,何不遵从内心呢?
见楚瑶光久久都没有回答,赵晏华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难道刚才的行为,只是楚瑶光为了安抚他而已,他就是说中了,楚瑶光就是喜欢赵晏礼,怕他继续猜测下去,所以才施展美人计,让他别再继续猜下去?
想到这里,赵晏华的心再次沉了下去。
楚瑶光没有察觉赵晏华的变化,沉默只是因为觉得要将心迹表明,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她有些害羞的将视线移开,双侧的脸颊也泛了红。
察觉到楚瑶光细微的变化,赵晏华神色变了变,嘴角再次扬起一抹欣喜。
他抬手,将楚瑶光的脸掰正面对他,又问了一遍。
“你是喜欢我的,是吗?”
楚瑶光眼眸泛着波光,终于不在闪躲,她双手攀附上赵晏华的肩膀,终于点头承认,虽然声音吸入蚊虫,但是赵晏华终于亲耳听到了。
“是的,我想,我应该是喜欢你的。”
钦天监说明日是个乔迁新居的好日子,赵晏华觉得今日也是,否则怎么会得到了楚瑶光的主动亲吻,外加表达真情呢?
楚瑶光这句话落在赵晏华耳里,让他觉得极其不真实,整颗心似乎都飘了起来,大脑也有几分懵。
他生怕刚才的话不是楚瑶光说的,而是自己喝了酒的原因,产生的幻觉。
于是他喉头动了动,双眼像乞食的小狗一般看着楚瑶光,用颤抖的双手捏住楚瑶光的手臂,紧张的声音说道:“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
说了一次,这第二次自然就不在像刚才一样扭捏。这一次,楚瑶光双目直视赵晏华,大大方方的将刚才的话再次说出口。
“是的,我喜欢你!”
第71章 无
冬日渐冷, 茫茫白雪覆盖了整个盛京。
在如此寒冷之际,紫宸宫里温暖如春。而比紫宸宫更暖的,是赵晏华的心。
自从楚瑶光主动与他说出心声后, 赵晏华整个人都觉得飘飘然,他恨不得每日都和楚瑶光腻在一起。而现在的情况,也确实如他所愿。
最近这些时日,赵晏华身体不适之感越发严重, 前几日在朝堂之上更是直接晕了过去。所以这些时日, 他都以休养为借口, 整日待在紫宸宫闭门不出,和楚瑶光享受二人时光。
想想当时在大殿之上晕厥的赵晏华, 这可直接吓坏了一众大臣。
而人群之中,看着赵晏华情况的赵晏礼,心中只有时机成熟的喜悦。
太医院院使董文彦, 带着一群御医匆匆赶去龙居宫为赵晏华诊治,而一众大臣更是纷纷冒雪等在宫外。
时间过去大半日, 久久没有赵晏华转危为安的消息,诸位大臣的心也越发焦急起来, 不免开始交头接耳, 议论纷纷。
皇帝年轻力壮,正是春秋鼎盛之时, 怎会突然晕倒?而且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还没有传出消息?莫非——是不行了?
其实这也不算事发突然,毕竟最近一个月,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皇帝的气色确实不太好。但是想到皇帝的脾气,又没人敢说。
再说了, 太医院定期会给皇帝请平安脉,就算真的有恙,也会及时发现才对。
而年轻的帝王突然晕倒,众人不免猜测是因为常吃丹药的原因。
想要追求长生不老,却不想怕是要提前去见先帝,说来真是可笑。
不过赵晏华生病归生病,假如真的一个不好,哪一日一命呜呼闭眼了,而他有没有一丝血脉,整个大燕将陷入无主的境地,这可如何是好?
比起赵晏华身体状况,朝臣们现在心中更加担心国无君主。
想想也是,一个性格暴躁,常吃丹药的君主,和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他们的心当然会偏向后者。
于是在焦急的等待之中,已经又不少大臣的视线看向了宣王赵晏礼。
等了大半天,诸位大臣早已经饥肠辘辘,却没人敢说想先回去休息。
直到天色渐黑,太后的身影才从龙居宫出来。
终于有消息了吗?
诸位大臣重新跪直了身子,纷纷低头行礼。
无人敢去细看太后的表情,而朱丞相的目光扫了一眼太后,最后才行礼。
毕竟上了年纪,又等了许久,朱丞相的声音也不似往日那般洪亮如钟。
“参见太后娘娘,请问娘娘,不知陛下现在身体如何?”
听到朱丞相的话,太后精致的妆容都有几分碎裂,但是碍于场合,她必须要稳住局面。
“诸位大臣不必担心,经过几位御医的诊治,陛下已经无事,现在已经醒来了。”
听到这话,不管是真是假,现场都听见不少大臣感叹的松了一口气。嘴里纷纷说着天佑陛下,天佑大燕的话。
人虽然醒了,但是他们也想知道赵晏华的晕倒,究竟是不是因为吃丹药。
虽然,即便真的是这个原因,太后也不一定会说。
这个问题原本只打算心中想想,却不想有人已经替他们问出了口。
“请问娘娘,皇兄是为何突然晕倒?”
听见说话之人的声音,太后脸色骤冷,她斜眼看了一眼赵晏礼,冷哼一声后答道:“陛下整日操劳国事,身心疲惫,加上冬日时节寒冷无比,风邪趁机入体,所以染病。董院使说了,不是什么大病,好生休养几日便可。宣王不必担心。”
对着赵晏礼说完,太后再次看向诸位大臣:“你们担忧陛下,哀家都记在心中,不过陛下抱恙,传出去让百姓知道了,会动摇民心。诸位都是大燕的肱股之臣,想必都清楚其中利害。所以今日之事,不可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