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那父亲考虑过对这群海妖永远逆来顺受的后果么?”哪吒尖锐反问,“东海年年要求增加供奉,父亲就一点都没担心过么?”
  李靖握紧剑柄站在原地,脸色铁青难看。
  旁边围拢着的重重人影交头接耳一番,不知是谁先说了一句:“可供奉出去的也只是些人牲,本就是奴隶而已。用他们就能换来陈塘安宁,风调雨顺,有什么不可以的?自古传统不就是这样吗?”
  哪吒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原本清冷锋锐的凤眼里跳动着有清晰可见的怒火。
  “可出海捕鱼的平民也时常被这些海族吞吃。”另一个声音弱弱说,“他们不会讲信用,我大哥就是这么没的。”
  “那只能说明你大哥倒霉。而现在惹怒东海龙宫,我们所有人都会跟着倒霉!原本只是用些奴隶就能平息的事……”
  说这话的那些人,虽然身影面容都模糊不清,但叶挽秋却总觉得,他们其实跟那些被拴上镣铐,毫无尊严可言的卑微奴隶没什么区别。
  只是一类人的镣铐系在手脚上,一类人的镣铐系在脊梁与心里。
  “奴隶,平民。你们倒是分得清。”哪吒看着他们,点漆墨瞳像是寒芒凝冰,又亮又冷,“不知道在东海眼里,这两者可有任何区别么?他日若没了被你们认为理所应当去牺牲的奴隶,又该用谁去满足东海的胃口,换来所谓的‘安宁’?”
  人影晃动着逐渐模糊起来,有些犹豫不定的人开始觉得哪吒说得很对,但更有些开始言辞激烈地讥诮道:“三公子当真是神仙降世,有我们仙凡有别。所以不管如何惹怒东海,被龙王怒火牵连的也不会是三公子你,只是我们这些想要平安度日的普通平民罢了!”
  又一老人颤巍巍诉苦道:“陈塘关几百年来都是靠海而生,捕鱼,采珠,种地,无一不依赖龙王一念之喜怒,才能换我们勉强生存。我们……实在得罪不起那龙宫里的神圣啊。”
  哪吒听得这话,手里握着混天绫的动作越发收紧,咬牙不言。
  被他救起的几个奴隶则跪在他脚边,半晌说不出话,最后只得以泪洗面地不断自责,说都是因为自己怕死求救才引来祸端,也让三公子平白受了气。
  耳边嘈杂声音还在继续:
  “奴隶就是奴隶,用他们换安宁为什么不可以呢?从来不都是如此吗?”
  “说到底,龙宫今年突然频频发难,也是因为年前被杀了好几位海将军吧?这是来找我们寻仇了……唉,那时候去找龙王好好认个错,也不至于今日变成如此模样。”
  “就是……”
  “哪吒。”李靖疲惫唤他,“现在跟我去龙王庙,朝龙王认个错,求他老人家别计较今日之事。”
  哪吒猛地抬起头,连脸色都白了白,眼中如芒如冰的坚定神情第一次出现清晰裂缝,像是被无数动荡情绪冲出的决堤之口,露出背后的震惊、迷惘、难以置信,以及浓烈到接近委屈的愤怒。
  “我没错。”他开口,声音是罕见的僵涩,又重复,“我没有做错。”
  你为什么不能像其他父亲相信自己的孩子那样,也试着相信我?
  “我没有做错,为什么要认错?!”他再次重复,握紧法器的手指用力到骨节发白,语气执拗,分寸不让。
  然而周围攒动的人影里,却又有一道极突兀的声音传来,分不清来源:“李家幺子,双阳年惊蛰丑时生,命犯千七百杀戒,天性好战惹怒龙宫,怕是仙命祸星。”
  叶挽秋一愣。
  这不是景煜和冰蚕蛊要找的那个少年将军的生辰数吗?
  难道玉阴娘娘要找的人真就是哪吒?!
  不过这话也说得实在太过分,明明是为民除害救人性命的善举,怎么就被称做是祸星。
  也是这时候,叶挽秋忽然懂得了哪吒身上那种与周围人与事都有着明显不同的差异感到底来自哪里。
  在整个已经被东海奴役压迫了几百年的陈塘关,他的存在与反抗意识实在显得非常格格不入。
  比起东海龙族带来的威胁,陈塘关的病根更在于别的地方。
  在于这里的民众由于常年处于高压恐惧之下,他们的内心早已被驯化得麻木,冷漠,奴性深刻入骨。
  他们无法想象也没有能力朝东海反抗,所能做的就是将刀挥向更弱者,甚至反过来阻止任何试图打破这样局面的人。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
  可即使如此,叶挽秋还是隐约感觉有哪里仍旧说不通。
  这些民众如此抵触甚至恐惧哪吒对龙宫的反抗,真的只是因为担心被报复而已吗?
  哪怕他们对奴隶没有同情心,可在看到自己和其他人的亲人被海妖接连吞吃以后,也从来没有产生过恨意或是想要改变现状?
  这未免太不合理。
  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叶挽秋望着那个在雨中孤独离开的红色身影,刚想跟上去,梦却忽然醒了。
  第23章 陪伴
  接下来的几日,叶挽秋仍旧时常会梦见对方,看到那些不属于自己的过去回忆。
  但让她觉得格外不解的是,所有这些梦境般的回忆都是发生在陈塘关,都是在那场闻名六界的闹海屠龙事件之前。
  整个陈塘关也总是处于一种潮湿,阴郁,极度压抑的灰暗氛围里。每个人都在窃窃私语,每个人都在焦虑不安,每个人都对海族的肆虐无动于衷,麻木听凭。
  她跟着哪吒在这些零散回忆里走了许多次,然而陈塘关就像个牢笼一样,将他们禁锢在这里。
  除了城外那片同样漆黑汹涌,妖物横生的东海,再没有任何可以离开的地方。
  渐渐地,叶挽秋明白了,这个地方应该是藏有哪吒至今仍未释怀的某种深刻心结。所以他每次做梦都会被束缚在这里,怎么走都走不出去。
  不知何时,城内又有谣言四起,说如今海上情况越发凶险,妖魔掳掠吃人肆无忌惮,大部分渔民因此根本不敢出海,家中已经难以维持生计。
  部分人更是沦为流落街头的花子,到处强抢行窃,危害治安。大家将这一切都归咎于是因为哪吒得罪龙宫,却又一直不肯认错也不肯收手导致。
  民不聊生之下,整个陈塘关一片愁云惨雾,对哪吒更是怨声载道。
  然而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去龙王庙上香供奉的人却越是多。由家中尚有富足余粮的海珠商户牵头,各家各户拿出仅有的饭食捐做贡品,祈求龙王开恩,让他们能够顺利出海谋生。
  直到那一日,龙王庙举行庆典。
  他们商议着,选择奉上了一对九岁的童男童女作为祭品,意图用更优越于奴隶人牲的血肉取悦龙王,换来千百人家能够继续靠海生存的渺茫机会。
  那时哪吒刚从乾元山回来,见到众人抬着两个哭闹不止的幼童准备投入海中,供浪潮里等待已久的妖物享用,顿时愤怒不已。
  他砸毁龙王庙,击杀了海中一众慌张逃窜的海妖,救回了那两个险些命丧妖口的幼童。
  可当孩子们哭着跑回自己父母怀里时,父母的脸上并没有笑。
  他们只是沉默。眼中既有得回孩子的轻松,又有供奉失败,恐怕将来生活会变得更加艰难的恐惧与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