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孟格桑偏要煞风景:“欲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呀,桑桑你这样会被打的!”
“没关系,打不过。”
伊梨:“……”
好想锤她,可是我也打不过。嘤嘤嘤~
事实证明能在上海立足甚至传出美名的餐厅都有两把刷子,这顿饭孟格桑吃得还算满意,满分十分她打八分。
剩下两分谁也怪不着,只怪法餐份量少,孟格桑没吃饱。
伊梨指着她哈哈大笑:“没见过请客的人自己吃不饱的,哈哈哈,太逗了~”
“这样也好,”孟格桑自己安慰自己,“过几天有拍摄任务,少吃点省的发胖。”
快到年底了,品牌商都是人精,知道她今年有电影申报柏林国际电影节,抱着押宝的心态想要提前续约。
孟格桑手握戛纳、威尼斯两大国际影后奖项,若明年2月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有所斩获,搞不好会成为亚洲第一位拿到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大满贯影后。
那影响力不是说说而已,对品牌商有着无可比拟的诱惑力。若是没拿到奖也没关系,反正他们没有损失。
孟格桑也不是吃素的,押宝可以,妄想旱涝保收不行。
提前续约?可以,代言费麻烦涨一涨。
想蹭她的光却不想花钱,世上没有这么好的事。
一番你来我往地唇枪舌剑,最后签了一份弹性合同。大概意思就是拿奖代言费涨多少个百分点,没拿到又怎么算。
当然代言费归代言费,只要合同签了孟格桑就得履行代言人的义务,广告、杂志、时尚大片,统统安排起来。这个年末,她的工作不少。
“得了吧,娱乐圈最不用担心发胖的人就是你了。”觉得姐妹在凡尔赛,伊梨白眼差点翻到天上去。
相比桑桑,她才是容易胖的体质。多少次,对着自家姐妹的好身材留下羡慕嫉妒恨的口水,咬碎一口银牙。
当然,高挑的身材也有不好的地方。
伊梨幸灾乐祸:“幸好你只长到174,否则连搭戏的男演员都找不到。”
演员不比歌手,是需要人配戏的。圈内演技好的男演员就那么些,和孟格桑搭戏起码得180以上吧?另外还要考虑和角色贴合度等等,不是一般地不好找。
“所以啊,创立并蒂传媒是我走的最妙的一步棋。”
自家的剧,选什么人、怎么选,拍多久,自己说了算。
为什么并蒂传媒出品的剧经常捧新人?
因为选人的时候光看身高外形和那一点点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天赋去了。
等进了组,导演和孟格桑一起努力,一点点调教,慢工出细活,总能有不错的结果。
最后剧火了,人气有了,钱挣到了,调教出来的新人也收入囊中,一举多得。
可是谁又能想到,当初孟格桑赌上全副身家甚至搭上伊梨成立并蒂传媒,只是为了有戏可拍呢。
第14章 不由天~
圈内圈外谈到孟格桑,2005年是个迈不过的坎,一直为大众津津乐道。
对孟格桑本人而言,她在那一年得到前所未有的鲜花与掌声,也跌入前所未有的泥潭低谷。世界的光鲜和阴暗纷至沓来骤然交错,让刚满20周岁的她备受煎熬,差点一蹶不振。
那年4月,孟格桑主演的电影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得到包括最佳女演员、金棕榈奖在内的一系列奖项提名。
消息一出,本就声名鹊起的孟格桑更加炙手可热。等到五月摘下戛纳影后桂冠,更不得了了。
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好话,见到的人无一不和蔼可亲。片约、广告杂志、电视节目,各种邀请雪花一般纷至沓来,名利和财富成了唾手可得的存在。
当时她还没从中戏毕业,依然是国家武术总队的一员。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范围曝光和赞誉,手足无措之余心里不是不飘飘然的。
啊,曼神之后就是我了。
而我如此年轻,有足够的时间继续攀登高峰,走到前辈们亦不曾到达的地方。
那段时间孟格桑整个人陷入一种酒后微醺的状态,走路像踩在云朵上,然而命运的无常就在于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意外会到来。
真的是非常非常普通的一天,她以运动员的身份随队参加在东南亚举办的世界武术锦标赛。
其实很多人表示过不解,已经拿到大奖的孟格桑为什么不退役。不管怎么看,演员比运动员轻松且来钱快,而她有成为顶级演员的天赋,甚至那时的她已经是了。
“当然是因为喜欢~”21岁的孟格桑笑起来明媚张扬,“如果有人因为我了解或喜欢中华武术,我会非常开心。”
她一直觉得泰拳、跆拳道什么的,在中华武术面前就是个弟弟。对一部分人弃精华就糟粕,盲目崇洋媚外嗤之以鼻。希望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中华武术。
因此,哪怕摘得外人眼中耀眼无比的戛纳影后桂冠,依然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回归运动员身份。
只是谁也想不到,她差点折在那里。
千禧年后的东南亚治安远不如现在,仗着艺高人胆大,一群人在比赛间隙知会领队说想出去逛逛。
领队想着是白天,他们人多,且个个都是练家子,不会有事,于是同意了。
八个人,最大的是孟格桑同出一门的师兄——24岁的严良弼,最小的只有14岁还在上初中,闹哄哄地出门了。
后来的事,有一段时间总在孟格桑梦里上演。
她一遍遍问自己,如果一切重来,她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答案是——
会!
不管重来多少次,只要她还是孟格桑,选择不会变。
东南亚虽然不如中国发展得快,也有自己的特色物品。逛到一家售卖沉香木雕和各种原木精油的店,意外突然发生。一群当地人突然叫嚷着冲进来,个个凶神恶煞,手里拿着武器。
严良弼和孟格桑立刻把师弟师妹护在身后,避让在不显眼的角落。
在老板谈判失败被一木仓爆头后,事态迅速失控。陷入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几个年纪小的吓得眼泪都出来了。
年纪最小的师妹被强行拖出去用木仓指着,当作人质逼问孟格桑等人。
大概是搅进一些不太光明的交易中了。
孟格桑暗忖。
可他们没一个会说当地话,对方也不会说中文,无法沟通导致事态进一步变得糟糕。
戳在师妹头上的木仓眼看就要打开保险栓,孟格桑和师兄对视一眼,同时出手。
还记得很久以前,孟格桑问师父传统武术为什么不搬上擂台?
他们也搞一个类似拳王争霸赛之类的项目,传统武术也不会如此没落。
师父告诉她,不合适。
传统武术是杀人术,每一招都是奔着伤人杀人去的。擂台上,在规则的束缚下,或许学过几年散打的人便能胜过学传统武术的人。一旦换成实战,十个散打冠军不一定赢得了。
所以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武术对普通人而言只剩下强身健体和表演两种用途。
从前孟格桑不懂,这一天后她懂了。
“呀,桑桑你这样会被打的!”
“没关系,打不过。”
伊梨:“……”
好想锤她,可是我也打不过。嘤嘤嘤~
事实证明能在上海立足甚至传出美名的餐厅都有两把刷子,这顿饭孟格桑吃得还算满意,满分十分她打八分。
剩下两分谁也怪不着,只怪法餐份量少,孟格桑没吃饱。
伊梨指着她哈哈大笑:“没见过请客的人自己吃不饱的,哈哈哈,太逗了~”
“这样也好,”孟格桑自己安慰自己,“过几天有拍摄任务,少吃点省的发胖。”
快到年底了,品牌商都是人精,知道她今年有电影申报柏林国际电影节,抱着押宝的心态想要提前续约。
孟格桑手握戛纳、威尼斯两大国际影后奖项,若明年2月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有所斩获,搞不好会成为亚洲第一位拿到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大满贯影后。
那影响力不是说说而已,对品牌商有着无可比拟的诱惑力。若是没拿到奖也没关系,反正他们没有损失。
孟格桑也不是吃素的,押宝可以,妄想旱涝保收不行。
提前续约?可以,代言费麻烦涨一涨。
想蹭她的光却不想花钱,世上没有这么好的事。
一番你来我往地唇枪舌剑,最后签了一份弹性合同。大概意思就是拿奖代言费涨多少个百分点,没拿到又怎么算。
当然代言费归代言费,只要合同签了孟格桑就得履行代言人的义务,广告、杂志、时尚大片,统统安排起来。这个年末,她的工作不少。
“得了吧,娱乐圈最不用担心发胖的人就是你了。”觉得姐妹在凡尔赛,伊梨白眼差点翻到天上去。
相比桑桑,她才是容易胖的体质。多少次,对着自家姐妹的好身材留下羡慕嫉妒恨的口水,咬碎一口银牙。
当然,高挑的身材也有不好的地方。
伊梨幸灾乐祸:“幸好你只长到174,否则连搭戏的男演员都找不到。”
演员不比歌手,是需要人配戏的。圈内演技好的男演员就那么些,和孟格桑搭戏起码得180以上吧?另外还要考虑和角色贴合度等等,不是一般地不好找。
“所以啊,创立并蒂传媒是我走的最妙的一步棋。”
自家的剧,选什么人、怎么选,拍多久,自己说了算。
为什么并蒂传媒出品的剧经常捧新人?
因为选人的时候光看身高外形和那一点点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天赋去了。
等进了组,导演和孟格桑一起努力,一点点调教,慢工出细活,总能有不错的结果。
最后剧火了,人气有了,钱挣到了,调教出来的新人也收入囊中,一举多得。
可是谁又能想到,当初孟格桑赌上全副身家甚至搭上伊梨成立并蒂传媒,只是为了有戏可拍呢。
第14章 不由天~
圈内圈外谈到孟格桑,2005年是个迈不过的坎,一直为大众津津乐道。
对孟格桑本人而言,她在那一年得到前所未有的鲜花与掌声,也跌入前所未有的泥潭低谷。世界的光鲜和阴暗纷至沓来骤然交错,让刚满20周岁的她备受煎熬,差点一蹶不振。
那年4月,孟格桑主演的电影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得到包括最佳女演员、金棕榈奖在内的一系列奖项提名。
消息一出,本就声名鹊起的孟格桑更加炙手可热。等到五月摘下戛纳影后桂冠,更不得了了。
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好话,见到的人无一不和蔼可亲。片约、广告杂志、电视节目,各种邀请雪花一般纷至沓来,名利和财富成了唾手可得的存在。
当时她还没从中戏毕业,依然是国家武术总队的一员。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范围曝光和赞誉,手足无措之余心里不是不飘飘然的。
啊,曼神之后就是我了。
而我如此年轻,有足够的时间继续攀登高峰,走到前辈们亦不曾到达的地方。
那段时间孟格桑整个人陷入一种酒后微醺的状态,走路像踩在云朵上,然而命运的无常就在于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意外会到来。
真的是非常非常普通的一天,她以运动员的身份随队参加在东南亚举办的世界武术锦标赛。
其实很多人表示过不解,已经拿到大奖的孟格桑为什么不退役。不管怎么看,演员比运动员轻松且来钱快,而她有成为顶级演员的天赋,甚至那时的她已经是了。
“当然是因为喜欢~”21岁的孟格桑笑起来明媚张扬,“如果有人因为我了解或喜欢中华武术,我会非常开心。”
她一直觉得泰拳、跆拳道什么的,在中华武术面前就是个弟弟。对一部分人弃精华就糟粕,盲目崇洋媚外嗤之以鼻。希望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中华武术。
因此,哪怕摘得外人眼中耀眼无比的戛纳影后桂冠,依然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回归运动员身份。
只是谁也想不到,她差点折在那里。
千禧年后的东南亚治安远不如现在,仗着艺高人胆大,一群人在比赛间隙知会领队说想出去逛逛。
领队想着是白天,他们人多,且个个都是练家子,不会有事,于是同意了。
八个人,最大的是孟格桑同出一门的师兄——24岁的严良弼,最小的只有14岁还在上初中,闹哄哄地出门了。
后来的事,有一段时间总在孟格桑梦里上演。
她一遍遍问自己,如果一切重来,她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答案是——
会!
不管重来多少次,只要她还是孟格桑,选择不会变。
东南亚虽然不如中国发展得快,也有自己的特色物品。逛到一家售卖沉香木雕和各种原木精油的店,意外突然发生。一群当地人突然叫嚷着冲进来,个个凶神恶煞,手里拿着武器。
严良弼和孟格桑立刻把师弟师妹护在身后,避让在不显眼的角落。
在老板谈判失败被一木仓爆头后,事态迅速失控。陷入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几个年纪小的吓得眼泪都出来了。
年纪最小的师妹被强行拖出去用木仓指着,当作人质逼问孟格桑等人。
大概是搅进一些不太光明的交易中了。
孟格桑暗忖。
可他们没一个会说当地话,对方也不会说中文,无法沟通导致事态进一步变得糟糕。
戳在师妹头上的木仓眼看就要打开保险栓,孟格桑和师兄对视一眼,同时出手。
还记得很久以前,孟格桑问师父传统武术为什么不搬上擂台?
他们也搞一个类似拳王争霸赛之类的项目,传统武术也不会如此没落。
师父告诉她,不合适。
传统武术是杀人术,每一招都是奔着伤人杀人去的。擂台上,在规则的束缚下,或许学过几年散打的人便能胜过学传统武术的人。一旦换成实战,十个散打冠军不一定赢得了。
所以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武术对普通人而言只剩下强身健体和表演两种用途。
从前孟格桑不懂,这一天后她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