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对主子情绪最为敏感的朱鹮将黛玉转变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以朱鹮青雉为首的几个丫鬟是先夫人贾敏还在时亲自为女儿挑的,自然是一心向着小主子黛玉。
  林斐玉初入林家时,这两个丫鬟还暗自警惕着,担忧这个人会对黛玉有所不利,虽说林海对外称斐玉是自己嫡子,可从小在林家伺候着朱鹮青雉还不知道除却小姐黛玉与病逝小少爷,夫人贾氏再无所出的事实吗?谁知道这个被记做嫡出,又多年在外大少爷对林家是不是有什么怨怼,是不是对小姐有什么迁怒呢?
  见多了贾氏与林海妾室争斗的朱鹮青雉不得不为小主子多想。
  可事实却像个耳光子甩在两人多疑的脸上,林斐玉不仅是被唬着到林家的,还不愿意做回林海儿子,直到启程前往京城,都没松口叫林海一句“父亲”。
  与之相反是的,他对黛玉态度却好得不得了,虽然不至于说是寻常兄长对妹妹宠溺疼爱,可从行为言语中都透着出一股子淡淡的照顾与怜惜。
  朱鹮青雉两个嘀咕几日,也就放下心来——谁让她们小姐天生惹人爱呢!便是自己,伺候没两日,便喜欢上了又聪明又体贴又乖巧的小姐,发誓要对她肝脑涂地呢。
  两人不错眼观察着新少爷与小姐的相处情行,从一开始的怀疑满满,到现在的欣慰安心,也不过就是几月功夫,可见斐玉待黛玉之诚,得到了两个大丫鬟认可。
  ——明摆着,自从大少爷回来,小姐心情一日日开心起来,身子一日日松快起来了嘛!
  此时朱鹮见黛玉蛾眉间淡淡愁绪一扫而空,心里暗暗欣喜,面上却假作不知,话到了嘴边反而说起刚才见到的贾家二奶奶张氏。
  “小姐,我看这位二奶奶,倒是个极好相处的呢。”朱鹮一边为黛玉整理衣饰,一边笑道。
  黛玉唇边也含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她语气里带了一丝欣赏,“知书达礼,秀外慧中,不外乎此,我虽然才与她初见,却不由觉得这二嫂嫂是个极其聪慧贤淑。”
  “常听夫人说,贾家的女儿个个都是极好的,不想最先得小姐眼缘却是这位新嫁娘,”朱鹮估量下时间,见黛玉还时不时偷偷瞧着轿子外头,不由劝道,“小姐,车子已走这么久,奴婢料想怕是马上要到贾府,可不能被人瞧见了。”
  黛玉点点头,放下了拨着纱窗手,果然没多久,透过纱窗隐隐看到轿子过了一上书“勅造宁国府”五个大字的府邸。
  黛玉想道:“这就是外祖母一家长房宁国府。”轿队又往西行不远,忽然看到两个大石狮子守着三间兽头大门,这就是荣国府,便与朱鹮道:“咱们到。”
  朱鹮正准备待停稳了扶黛玉下去,不料轿子却没有从正门进去,反而摇摇晃晃去了西角门。
  朱鹮娇艳的脸蛋立刻沉了沉,她瞧着尚且没有察觉出不妥的黛玉,思忖片刻还是把此事按下去。
  贾家的轿夫把轿子从西角门抬进去,走一射之地后才停下退出去了,又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直到走到一个垂花门前,众小厮才落下轿子退了出去。
  此时走在前头二奶奶张氏已下了轿,她一示意,便有垂花门前守着的几个婆子殷勤地上来打起轿帘。
  朱鹮扶着黛玉慢慢下了轿,坐在后头马车上的青稚也早早下了车,指挥好几个婆子小心衣箱行李后也上前来扶起黛玉手,一行人在张氏引领下进了垂花门。
  张氏一边领着黛玉主仆,一边巧言笑语地为黛玉介绍起荣府的精致,又是抄手游廊,又是穿堂插屏,雕梁画栋,穿山游廊,直到一个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厢房前台阶。
  几个衣着素雅小丫鬟们一见黛玉几人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嘴里叨念着:“老太太都等急了,刚才还念着呢,总算是等到林姑娘来啦。”三四人争着打起帘栊,向里头回道:“林姑娘到!”
  黛玉被朱鹮青稚二人扶着进了正房大厅,抬眼看去,便见两个三四十岁,养尊处优,襟别白绢贵夫人正一左一右地搀扶着一位鬓发如银老太太迎上来。
  黛玉一看三人,便知道中间老太太就是她那外祖母,她挣脱了朱鹮青稚手,正准备屈膝拜见时,便被外祖母贾老太太一把搂入怀中,大声哭起来。
  “这可怜见的心肝儿肉,便是黛玉吧?我那苦命的女儿啊,竟等不得她老母亲最后一面,只留了你一个在世间,偏偏想要见你一面,却这般的难——竟然我等了一整日!”
  “老太婆我这一辈子这么些个儿女,最疼爱的就是你母亲,今日却狠心舍我而去,如今好容易见了你,却叫我怎么能不伤心!”
  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
  第46章 第四十六回
  黛玉被贾母搂在怀里,心中微凉。
  外祖母寥寥几句话,表面是疼惜怜爱自己,实际上却是责备斐玉哥哥,暗指他不孝不敬,若自己不是通过这些时日的相处,解到斐玉哥哥当真是位风光霁月翩翩君子,也许就会顺着外祖母的话,心里起了怨怼。
  黛玉心里难过,一时想到母亲生前对自己宠溺与对外祖母信任,一时又想到临行前父亲谆谆教诲与早时哥哥悉心点拨,不由悲从心起,也低低地啜泣起来。
  那两个贵夫人连忙劝慰起来,一个嘴拙,只干巴巴说着些寻常的话,另一个嘴就巧了,怜惜道:“林姑娘瞧着弱不胜衣,恐是有不足之症,又是远路才来,只怕在哭下去,母亲也不好受,林姑娘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