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官船中途出了意外的事,在盐政上也是时有发生,但像如今这么频繁出事却是少见。
  林如海甚至专门带着人去亲自查看了情况,得出的结果却仍然是押送官盐的船只是在中途时出的意外,并无问题。
  船毁证消,死无对证。
  贾琰听到之后都不相信这一切都是巧合。
  中间一定是有人故意为之,说不定真正的官盐早已被掉了包,被人偷渡了出去,进行私自贩卖。
  想到此,贾琰也不禁开口问道:“林姑父可是有让人仔细查过那些装运到船上的官盐是否有问题。”
  林如海闻言却是叹了口气,心中也是万般无奈。
  贾琰提出的问题,他也是想过的。
  还派了人去特意查过,查出的结果却是装到官船上押往京中的盐都是真的。
  可怪就怪在,盐是真的,船只也没什么问题,怎么就在半路上出了事,全都沉没在了水里。
  盐又是融于水的东西,一碰到水就全都化了,林如海想要派人去打捞都捞不出来什么东西。
  为了此事,他如今也是伤透了脑,百思而不得其解。
  大量的官盐沉没在水中,这其中的损失却是巨大的。
  交不出足够的盐押运到京城,出了问题,皇上怪罪下来,首当其冲的便是他这个巡盐御史。
  而如果再查不出问题的根源,放任此事不管,朝廷一定会追究此事,到那时他岂不是只单单被革职查办那般简单了。
  第200章 扬州事,遇刺(三)
  见林姑父叹气,贾琰也是无奈,不过此时也不什么伤春悲秋的时候。
  出了问题,肯定要想出计策应对。
  官盐没有问题,官船也没有问题,那就继续去查押运官盐的官差身上有没有问题,押运官盐的航线是否有误,挨个仔细搜查下去,若真是有人从中作梗,贾琰就不信查不出任何端倪出来。
  谈论着盐政上如今出现的问题,想着可行的方案,直至夜深了,贾琰方才从扬州的事抽出心神,向这位姑父告了退。
  出了林姑父的书房,抬头望着夜色。
  只见星疏月明,倒是难得见一轮圆亮的明月挂在天边。
  伴着夜色,墨砚在其前面为自家主子打着灯。
  行走在亭廊之间,腰间佩带的玉佩响起清脆的撞击声。
  月色星河,击玉敲金,叮鸣作响,伴着清朗的清风拂过,抛起一角墨色披风。
  回到住处,解下墨蓝底的披风,露出玄青色的束腰长袍,扯下金玉勾带,松开袖腕处的玉扣,贾琰方才道:“如今可有查出什么?”
  方砚立在一侧,听到二爷的询问,垂首回道:“回二爷的话,暂时还没有。”
  听着方砚的回话,贾琰也没有出声责问。
  他们才刚来到这里没多少时间,暂时查不出什么头绪也是在情理之中。
  松开袖腕处的黑玉扣之后,转了转手腕,贾琰抬脚便准备去外间先去洗漱。
  林府为他单独准备了一个院子住下,平日里的衣食住行也都是精巧雅致。
  比起从前荣国府的铺张奢靡,此处的林府倒是处处彰显着书香人家的书墨底蕴。
  园内建筑无不是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水石相映,轻盈飘逸,十分符合贾琰对江南园林建筑美的印象。
  江南婉约,处处柔情动人,确实是一个为官闲游的好地方。
  贾琰甚至想着将来等事情都处理完了,与黛玉一同在此处定居也是极好。
  京城的天太冷,还是南方更适合林妹妹。
  ……
  在林府住了约有半月有余,随着查出押送官盐的船只大都经过了一个叫罗沙湾的地方,并都在不久出了事。
  收到消息后,林如海便立刻带兵前去探查,不曾想半路上却失足落下了马。
  尚在林府的贾琰得到消息,暗道不好,立刻让方砚召集了他们此行所有的人马,纵马直奔林如海出事的地方而去。
  贾琰到时,林如海的手下已经为他寻来大夫简单包扎看过了伤势。
  林如海年纪大了,突然摔下马来,手骨和脚骨都跟着扭折了,手下的人为其找来大夫暂时接了骨,一条腿却是不方便动弹了。
  看见林姑父那条暂时不能动的腿。
  贾琰心中后悔自己大意,一开始听到林姑父出门查案时,就应该有所防备的。
  可又想到林姑父此次是因公事带兵查案,中途出了意外,又有些无奈。
  他可以在林府和林姑父每日上职的路上,让手下的人在附近仔细提防着,可若是林如海带兵出城查案他是有些不好派人跟着的。
  官家御史办案,外人不可擅自干预,尾随,何况他虽有皇上的口谕,但却没有半分实权,实在不好贸然插手到扬州官府中。
  查看了林姑父的伤势,担心回程途中,有人趁乱生事,贾琰索性直接带着人在前面开路。
  其身后让人带着兵马弓箭妥善护在林如海的马车附近。
  一路平安回到了扬州城外,看着眼前高耸如云,立在跟前的城墙,随行的众人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贾琰骑马立在前方,抬眼看着城门的方向,正准备挥手让人跟着进城。
  就听耳边传来利箭破空的响声,锋利的箭头从耳边划过又擦肩而过带出一缕血痕。
  血珠成丝滴落在发间,氅衣上,晕染出触目惊心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