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孙儿一定会竭尽所能,振兴家族,可若是将来没能重振了家业,也还请祖母勿怪。”
  见孙子肯接下,贾母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擦了眼泪道:“你只要有心就行,将来即便不能重振门楣,等到哪一天我去了和你祖父在天之灵,都不会怨怪于你,你今日只要肯接过,我都是高兴的。”
  说着,看着这个孙子,贾母又是叹了口气,将其叫起,到自己身边坐下。
  “琰哥儿,经此一遭,咱们府上算是彻底没落了,只你和玉儿那丫头的亲事一事,可能也要生变了。”
  贾母叹息着,瞧着眼前的孙子,心中很不是滋味。
  原本门当户对的亲事,如今却是出了这么大的变故,贾母无奈,却没什么办法。
  荣国府败落了,再向林家议亲,林如海未必能再同意将膝下唯一的女儿嫁过来,这是人之常情,贾琰也能够理解。
  听着贾母的话,贾琰沉默地没有回应。
  看着沉默不语的孙子,贾母心中一痛,怜惜道:“你父亲他们受的牵连小,如今和你大哥都还是官身,你身上还有着一个爵位,改日我亲自去信给你姑父,未必没有可能……”
  贾母仔细地为着这个孙子谋算着,可是话还没说完就被孙子打断了。
  “不用了。”
  被孙子直接打断了,贾母目带疼惜:“琰哥儿!”
  贾琰却直接垂下头,起身行了一礼道:“孙儿多谢祖母费心,只是如今的局面,孙子也不想将来耽误了林家妹妹,此事还是过两年再议吧。”
  “可……”
  看着神情决绝的孙子,贾母忍不住红了眼眶。
  迟则生变的道理,大家都懂。
  等到过两年黛玉回了林家,亦或是别的人家上林府提亲,林如海有了合适的女婿人选,孙子和外孙女此生可能真的无缘了!
  可是贾琰此时却不愿继续多说了。
  贾家如今这个情况,哪儿还有人敢继续与其结亲。
  贾琰不想委屈了黛玉,也不想挟恩相逼,仗着姻亲亲家的关系,逼迫林如海同意这门亲事。
  而他与黛玉的议亲一事,也只能往后推迟了。
  贾琰心里明白,迟则生变,错过了这次的机会,往后再议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可让他拿与黛玉两人之间的情分,就这样让林妹妹委屈的下嫁于他,贾琰也实在不想去做。
  他可以受点委屈,但林妹妹不能。
  要求娶也该是将来他风风光光的上门将黛玉娶回家,而不是让黛玉这般迁就,受人冷眼的嫁过来。
  想到这,贾琰郑重地朝着贾母作了一揖道:“如今议亲,实在是委屈了林妹妹,还望祖母能给孙儿三年时间,三年之后等到孙儿高中榜首,定要风风光光地去林府求娶林妹妹。”
  贾母听到孙子的话,叹他有如此志向,又叹自己没替外孙女黛玉看走了眼。
  比起别家的男子,贾母可以十分自豪的说,自家的琰哥儿是个一顶一的可以值得托付的人。
  自小养大的孩子,别人不清楚贾母可是最清楚的。
  从小琰哥儿便是一个有担当,责任心重的孩子。
  因素日知道这个孙子的品行秉性,此时听到他的话,贾母脸上也是露出欣慰的笑。
  从贾琰曾当着她的面立誓说永不纳妾之时,贾母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孙子和别人不同。
  如今见孙子如此思量,怎么都不肯委屈了黛玉,贾母心中更是不后悔将贾家的未来交到这个孙子手中。
  对于这个孩子,她一直都是最放心,也是最满意的,瞧着孙子,贾母含笑点头。
  第194章 要钱,王夫人的心思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自贾母的院子出来后,看着周围两三个为数不多的下人,贾琰心中也忍不住感叹。
  荣华富贵犹如过眼云烟。
  往日的富贵一闪而空,如今反倒只剩下了无限的凄凉。
  可叹可悲!
  眼看它高楼起,眼看它宾客满,却又转瞬坍塌,徒留叹惋。
  所谓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也不过就是一场华丽旖旎的朱楼梦罢了!
  看着遣散了府上的大部分下人后,而显得空旷凄凉的荣国府,贾琰也是摇头叹息。
  身后跟着的方砚听到自家二爷的叹气声,也忍不住红了眼:“二爷。”
  荣国府败落的速度太快了,快到别说府上的下人,就连府上的主子们至今都是不可置信的。
  “怎么就败了呢,昨不是还好好的!”
  赵姨娘在自己的厢房里抱着一个瓷红雕花点漆妆奁哭着。
  一旁的贴身丫鬟鹊儿见自家姨奶奶哭,也忍不住跟着抹泪。
  她们这些在主子们身边服侍的贴身丫鬟还好些,虽说如今府上落败了,但还能留在主子们身边伺候着,可那些往日里在外院洒扫的丫鬟婆子和小厮们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一开始为了捞大老爷出来,府上就不知道花出去了多少银子。
  到最后银子花出去了,大老爷不但没救回来,府上还要往朝廷交纳巨额的罚银,直接将整个家业都给填了进去。
  为了填补亏空,老太太一开始发的话是将下人们先遣散一部分。
  谁料到最后大太太直接开始往外卖起下人来了,府上很多下人都被大太太给卖了出去,如今都又到了什么地方,还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