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郦食其是真的可以,三寸不烂之舌,帮老刘拿下不少城池,不战而屈人之兵,非常适合干外交。】
  李世民看这弹幕都眼馋,无可奈何地把李斯写好的诏书交给小公子。
  李斯微微色变,没有说话。
  【可怜的李斯,感觉自己要被优化了】
  【应该还不至于,大秦缺人才,李斯好用】
  【感觉扶苏现在才是在干储君的活,二凤做啥他跟着做啥,参与度很高。】
  【毕竟二凤想离家出走】
  【怎么说话呢?那叫微服私访。】
  扶苏把诏书抄了一遍,李世民加盖玉玺。
  【这就是传说中的和氏璧吗?】
  【还真是,真写着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要是能把这东西带到现代,那就发了呀】
  【话说这个玉玺最后到底哪去了?】
  “蒙毅!”
  蒙毅从殿外进来,应道:“臣在。”
  “你跑一趟上郡,给你兄长传诏……”李世民把诏书内容大致和他说了,好声好气道,“如果他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上书给我,我会再斟酌的。”
  “喏,臣领诏。”
  等所有人都退下了,小公子才慢吞吞开口道:“蒙毅和章邯都有事忙,你出去准备带谁?”
  “本来准备二选一的,但是……”
  【但是比射箭的时候,秦王勇夺第一!】
  【到底谁保护谁啊!恨铁不成钢】
  【不是章邯和蒙毅有哪里不好,只是他俩太“秦”了,你懂我意思吧?他就不够……不够那什么,你懂吧?】
  【不懂,为啥他俩不行?】
  扶苏疑惑道:“蒙毅与章邯俱忠心耿耿,你都不满意吗?”
  “我怎么会不满意忠臣?只是……”李世民犹豫着,以很小的声音,同扶苏道,“他们忠的到底是谁呢?”
  扶苏顿时愣住了。“你……”
  “你觉得我想太多了?”
  “不……你就这么说出来了?”
  他们面面相觑。
  【忠于大秦呗,还能忠于谁?】
  【蒙毅蒙恬都是始皇的死忠吧?】
  【虽然二凤现在是秦王……啊不,秦皇,但是仔细分辨起来,还是觉得有点微妙】
  【蒙毅常年伴驾,他肯定熟悉原本的扶苏,时间久了也会发现不对的】
  【章邯其实可以的,但他还有任务】
  【二凤就这么说出来了?他是真把扶苏当太子养啊,承乾哭晕在厕所】
  【不知道为什么,二凤说这么诛心的话,我还是觉得他很坦诚】
  【因为他真的很坦诚,真正的老登是不会说出来的】
  【小猪:我怀疑你在点我】
  扶苏明白了他的顾虑,便安慰道:“你现在是大秦的国君,他们是大秦的臣子,自然是忠于你的。”
  李世民摇了摇头,给扶苏分了一部分竹简,一份份认真批阅,没有再说什么。
  他平静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一封急奏打破。
  “黄河水患,淹及三川郡十余县……”
  【三川郡?洛阳荥阳都在三川郡,这可是大秦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三川郡守是李斯的儿子吧】
  【芒砀山是不是也在那附近?刘邦现在进山了吗?】
  第17章 二凤失踪了
  大秦不缺粮食,因为有便捷的直道、四通八达的水道和随叫随到的役夫,所以那几个最重要的城池里,都有足够的存粮。
  李世民毫不犹豫地下令救灾,令荥阳西边最大的粮仓敖仓开仓放粮,通过水运和驰道运粮,尽快将粮食输送到受灾的地区。
  “敖仓的粮食是够用的,不用太担心。”扶苏道。
  “一旦有灾,人心就容易浮动。处理不好,容易生乱。”李世民不放心。
  “但是黄河水灾,除了开仓放粮,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扶苏无奈道。
  【水灾这种事,就算到了现代,也没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吧?除了建大坝】
  【科技树还没点到呢,一个都江堰,一个郑国渠,加起来就要建几十年】
  【俺就河南的,去年不照样被淹】
  【我们安徽说什么了?长三角泄洪专泄我们这穷地方】
  不管怎么说,赈灾的命令先紧急传下去,等命令到了荥阳就要几天,开仓运粮又要几天,水路还能快一点,走驰道说不定要十几天才能送到各县百姓手里。
  到那时候,除掉层层损耗与贪墨,不知道还能剩多少?
  李世民皱眉想了想:“我亲自过去赈灾如何?”
  “你?”扶苏匪夷所思,“哪有国君亲自去赈灾的?朝廷不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吗?”
  “你看,咸阳有你,有李斯,有魏征,出不了什么乱子。一切就按我们定好的政策走就是了。”
  “但是……”扶苏发现他是认真的,忙道,“你才刚刚继位……”
  “我会立你为太子,你的年纪也可以监国了。”
  “可是……”扶苏觉得不妥,很不妥!
  “始皇经常在外巡游,不也没什么事吗?”李世民搬出了嬴政这个例子。
  “……”扶苏默了默。
  “荥阳是东西咽喉,三川郡的治所,而郡守就是李斯的儿子李由。我去那里很安全,而且走水路也很快,一两天就能到。”李世民笑吟吟地和他商量,“你不用担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