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白寻笑了笑,见敖烈冻得难受,便将他为她输送法力的手移开。“没事了,我已经好得多了。我没做什么恶事,这些怨气不知是怎么缠上我的,对我自己却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害,,有时间将之化解便可,你不用介怀。”
敖烈像是有些不信:“这怨气你真的能化解吗?”
白寻道:“今日不同往日,我修为大有进展,化解这一点怨气也只是费些功夫而已,不算什么事。”白寻的话,敖烈只信了一半,他无法化解的怨气,白寻大约也无法化解,她这么说,只是为了让他宽心罢了。
此事还得另寻解决之法。不过,数年不见,她的修为确实长进了不少,就连模样,似乎也有些不大一样了。敖烈凑近白寻看了看,确认她的样子确实是变了,脸型是张完美的瓜子脸,一点薄唇,眼神却还是如以往般,通达中带着倔强,像是月夜中一点晶莹的冰。
敖烈有些疑惑,又有些懊恼:“你的脸,怎么会变成这样?”他虽记得白寻的模样,也记得她的元神,但白寻的元神强大太多,模样也变了不少。
“我想了个法子,让自己变得更加美貌了些,难道我如今这模样不好看?”白寻轻描淡写地答道。
果然女子大多在意自己的容貌,敖烈想,他还以为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大事,才导致了模样的变化。“《心经》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皮囊终究只是表象,我辈修行中人,又何用介怀呢?”
“是啊。”白寻顺着他的意思,点了点头。敖烈并不是一个好色之徒,他也不会因为她的相貌而对她产生更多的好感。但她却是想把自己变得更好,只有把自己变得优秀,才能和他的距离更近一些。
在白寻眼里,敖烈也变了太多,他本是西海三太子,虽温和却矜贵,内心无比骄傲;后来被贬谪鹰愁涧,苦难在他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翳。而到了现在,白寻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到苦难留存的痕迹了。他变得平静、温和,更甚于从前。在没有她在的日子里,他也一样过得很好很好。
两人沉默了一会,敖烈说道:“方才大师兄只是一时情急,不是故意伤你,其实他们平时对我很好,你不要气他。”
白寻道:“他们对你很好?我自然不会气他们。我知他是职责所在,毕竟现在的我满身怨气,任谁一看都觉得我是个恶妖。”她不是不知道自己身边布满了怨气,只是明明知道却无可奈何。而她明明知道却无可奈何的,又何止这一件。
作者有话说:
锁了两章,点进去看也没有什么提示。虽然系统说会用黑底标出来,但是我的确找不到。好,烦啊!
第51章 一念痴情终成空
“怨气?我有办法了。据传我的师父唐僧是佛祖座下的二弟子,十世修行的好人,今生又修得如斯高深佛法,他一定有办法化解你身上的怨气。”
说完,不等白寻说话,敖烈拉着她往回走,一直走到唐僧面前,朝唐僧拜了一拜。
惊得和尚掉落了手里的念珠,你道为何?只因他们师徒众人早看出这一对男女,关系匪浅,大约是一对情侣,男的要上西天取经,女的自然不愿意,便追了过来,现在他们好生叙了一番旧,尽释前嫌,男的怕是也不愿意取经了,必然是要跟着女子一起回去,成家立业。
待得敖烈将缘由说清楚了,唐僧仍是有些心惊,现在不说回去,之后也不一定不回去。唐僧犹豫了半会,说:“为师年少时,曾经跟随我师父在长安做过道场、水陆法事,都是破灾祈福、超度亡魂,还没为活人驱除过怨气,便是叫我做,也不知该如何去做。”
孙悟空却道:“有道是心想事成,成也不成,尽了人事,也需看天命。师父,你是有大慈悲、大愿力的人,你心里有什么想法便尽管去做,兴许上天也会给你这个薄面呢?”
沙僧也道:“师父,这位姑娘怨气缠身,十分可怜,您便是不知该说些什么,哪怕是赠些吉言也好。”
唐僧双手合十,凝神默思片刻,片刻后松开手站了起来:“相逢即使有缘,贫僧也不妨结了这个善缘。”他走到白寻身边,“待会儿贫僧会念几段真言,施主若是觉得有所感应,请开口告诉贫僧。”
白寻盘腿坐在地上,敖烈退开了些距离,白寻垂着头,神情有些沮丧:“大师,我不信佛,您的咒语兴许无法奏效吧。”
唐僧弯下腰,半歪着头与白寻对视:“佛渡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非是仅渡佛门中人。”和尚原本是个白面和尚,跋涉数十年,皮肤被晒得发黑,眼角、嘴角都挂上了皱纹,但是那抹眼里的希冀和光彩,一如当年。西天万里又如何?愿舍己躯,度天下人。
和尚取了水壶,倒了清水在掌心,以指尖在白寻头上轻弹三次,洒下清露。“请施主暂时将凡尘俗务放下,忘却心中所感所想,维持自己本来的心性。”
放下俗务,忘记感想,还有,她本来的心性是如何呢?白寻遂着唐僧的指引,慢慢沉入冥想的世界中。在众人看来,白寻仅仅是闭上了眼睛。
唐僧自小在佛门长大,对于各种典籍自然是倒背如流,他也吃不准真言是否对白寻有作用,更不确定,是那一卷经书对她有用。他先是诵了一遍《心经》,见白寻无反应,又诵了三遍,见还是无反应,心道,果然这怨气不是自她心中而生;便改念《地藏王菩萨超度咒》,此咒是用来度化冤情债主。和尚念过三遍,白寻仍是毫无反应,身周的怨气也没有减少。唐僧略作沉吟,念《解冤释结真言》:
敖烈像是有些不信:“这怨气你真的能化解吗?”
白寻道:“今日不同往日,我修为大有进展,化解这一点怨气也只是费些功夫而已,不算什么事。”白寻的话,敖烈只信了一半,他无法化解的怨气,白寻大约也无法化解,她这么说,只是为了让他宽心罢了。
此事还得另寻解决之法。不过,数年不见,她的修为确实长进了不少,就连模样,似乎也有些不大一样了。敖烈凑近白寻看了看,确认她的样子确实是变了,脸型是张完美的瓜子脸,一点薄唇,眼神却还是如以往般,通达中带着倔强,像是月夜中一点晶莹的冰。
敖烈有些疑惑,又有些懊恼:“你的脸,怎么会变成这样?”他虽记得白寻的模样,也记得她的元神,但白寻的元神强大太多,模样也变了不少。
“我想了个法子,让自己变得更加美貌了些,难道我如今这模样不好看?”白寻轻描淡写地答道。
果然女子大多在意自己的容貌,敖烈想,他还以为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大事,才导致了模样的变化。“《心经》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皮囊终究只是表象,我辈修行中人,又何用介怀呢?”
“是啊。”白寻顺着他的意思,点了点头。敖烈并不是一个好色之徒,他也不会因为她的相貌而对她产生更多的好感。但她却是想把自己变得更好,只有把自己变得优秀,才能和他的距离更近一些。
在白寻眼里,敖烈也变了太多,他本是西海三太子,虽温和却矜贵,内心无比骄傲;后来被贬谪鹰愁涧,苦难在他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翳。而到了现在,白寻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到苦难留存的痕迹了。他变得平静、温和,更甚于从前。在没有她在的日子里,他也一样过得很好很好。
两人沉默了一会,敖烈说道:“方才大师兄只是一时情急,不是故意伤你,其实他们平时对我很好,你不要气他。”
白寻道:“他们对你很好?我自然不会气他们。我知他是职责所在,毕竟现在的我满身怨气,任谁一看都觉得我是个恶妖。”她不是不知道自己身边布满了怨气,只是明明知道却无可奈何。而她明明知道却无可奈何的,又何止这一件。
作者有话说:
锁了两章,点进去看也没有什么提示。虽然系统说会用黑底标出来,但是我的确找不到。好,烦啊!
第51章 一念痴情终成空
“怨气?我有办法了。据传我的师父唐僧是佛祖座下的二弟子,十世修行的好人,今生又修得如斯高深佛法,他一定有办法化解你身上的怨气。”
说完,不等白寻说话,敖烈拉着她往回走,一直走到唐僧面前,朝唐僧拜了一拜。
惊得和尚掉落了手里的念珠,你道为何?只因他们师徒众人早看出这一对男女,关系匪浅,大约是一对情侣,男的要上西天取经,女的自然不愿意,便追了过来,现在他们好生叙了一番旧,尽释前嫌,男的怕是也不愿意取经了,必然是要跟着女子一起回去,成家立业。
待得敖烈将缘由说清楚了,唐僧仍是有些心惊,现在不说回去,之后也不一定不回去。唐僧犹豫了半会,说:“为师年少时,曾经跟随我师父在长安做过道场、水陆法事,都是破灾祈福、超度亡魂,还没为活人驱除过怨气,便是叫我做,也不知该如何去做。”
孙悟空却道:“有道是心想事成,成也不成,尽了人事,也需看天命。师父,你是有大慈悲、大愿力的人,你心里有什么想法便尽管去做,兴许上天也会给你这个薄面呢?”
沙僧也道:“师父,这位姑娘怨气缠身,十分可怜,您便是不知该说些什么,哪怕是赠些吉言也好。”
唐僧双手合十,凝神默思片刻,片刻后松开手站了起来:“相逢即使有缘,贫僧也不妨结了这个善缘。”他走到白寻身边,“待会儿贫僧会念几段真言,施主若是觉得有所感应,请开口告诉贫僧。”
白寻盘腿坐在地上,敖烈退开了些距离,白寻垂着头,神情有些沮丧:“大师,我不信佛,您的咒语兴许无法奏效吧。”
唐僧弯下腰,半歪着头与白寻对视:“佛渡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非是仅渡佛门中人。”和尚原本是个白面和尚,跋涉数十年,皮肤被晒得发黑,眼角、嘴角都挂上了皱纹,但是那抹眼里的希冀和光彩,一如当年。西天万里又如何?愿舍己躯,度天下人。
和尚取了水壶,倒了清水在掌心,以指尖在白寻头上轻弹三次,洒下清露。“请施主暂时将凡尘俗务放下,忘却心中所感所想,维持自己本来的心性。”
放下俗务,忘记感想,还有,她本来的心性是如何呢?白寻遂着唐僧的指引,慢慢沉入冥想的世界中。在众人看来,白寻仅仅是闭上了眼睛。
唐僧自小在佛门长大,对于各种典籍自然是倒背如流,他也吃不准真言是否对白寻有作用,更不确定,是那一卷经书对她有用。他先是诵了一遍《心经》,见白寻无反应,又诵了三遍,见还是无反应,心道,果然这怨气不是自她心中而生;便改念《地藏王菩萨超度咒》,此咒是用来度化冤情债主。和尚念过三遍,白寻仍是毫无反应,身周的怨气也没有减少。唐僧略作沉吟,念《解冤释结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