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明老太太说到高兴的地方,又轻轻拍了拍明哲岫胳膊,满脸慈爱。
  ……
  东砚宁到达归仁坊的时候,这边要冷清许多。当年上皇驾崩、季氏倒台,许多住在此处的权贵都受到牵连,至今还空着诸多宅院,包括东筱宁曾经的府邸。
  仅仅只是在大街上瞥一眼,就可以透过倒塌的大门看到里面半人高的杂草。当初抄家的时候,是直接破坏了府里的建筑,连地砖都撬起来,理由是怀疑里面藏着第四皇女谋反的证据。
  当然,谋反的证据是没有找到,僭越的罪名倒是列了长长的二十七条。甚至还有人说这座府邸有皇气,能出人君,因此抄家时的破坏实际上是在针对这些皇气。
  东砚宁回忆着往事,又忍不住去想:或许当年关于皇气的说法,是真的呢?
  这座第四皇女曾经的府邸也有门前车水马龙的时候,只是也比不得东砚宁今日在安城公主府邸外所见所闻。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或许是看到东砚宁在这里停留太久,随行的侍从忍不住轻声提醒道:“殿下,第四皇女如今不住在这儿了。”
  “我知道。”
  东砚宁思绪收回,她今天是跟东沐宁约好,一起去安城公主府邸见明哲岫,联络联络感情的。现在,此事不提也罢。
  第8章 探问
  东筱宁还是很怕热的,尤其是在这个没有空调的时代。而赵尚宫也是有本事,居然给送来了冰块等一系列避暑工具,令第四皇女轻松享受夏日清凉。
  比如,东筱宁现在就啃着冰镇西瓜,桌子上还有冰镇荔枝。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次家宴看她爱吃,居然隔几天就送几斤过来。
  东筱宁也曾经向赵尚宫询问,得到的回答是“这些都是陛下的恩典”。
  虽说帝后一体,然而在实际当中,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实在是有着明显区别。赵尚宫这样说,只能说明东筱宁现在名义上拥有了两位母亲,可是能感受到的母爱,大概还是只有一份。
  “启禀殿下,第二皇女来了。”
  “二姐来了,快请快请。”
  话说的很热情,可东筱宁连屁股都没挪动一下。一直到东砚宁进来,她才丢下西瓜皮,接过小浮递过来的手帕,仔细地擦了擦手。
  东砚宁不动声色地将室内情况打量一遍,目光最后落在东筱宁身上。
  “请坐。”
  东筱宁只是稍微抬了抬手,另外的侍女已经端着热茶上来。
  东砚宁坐下,她现在看起来的样子,就是欲言又止。于是,只好端起茶杯转移注意力,只是这茶又烫,便只好放下。
  良久,东砚宁才缓缓吐出几个字,“现在的你,让人感觉陌生。”
  东筱宁毫不迟疑地反问:“我们之间很熟吗?”
  东砚宁说不出话了,她很容易就从这句反问联想到过去姐妹间的关系。因为太上皇的偏爱而造成的嫌隙隔阂,在情况最危急的时候完全站在不同的阵营,直接敌对。最后是漠视对方被流放,甚至还隐约觉得这样的惩罚不够。
  这些,当然能令人怨气满满。而说起根源,还是权力之争。人就无辜吗?若是从前,东砚宁当然不会考虑东筱宁的处境和感受,现在却自然而然地想起这件事。
  东筱宁倒没有想那么多,她刚才那句话纯粹就是因为东砚宁激起了她的逆反心理,因此有必要回应一句有杀伤力的话。从东砚宁的反应来看,这句话当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皇女殿下,尝尝这个荔枝。”东筱宁决定客气一下,示意小浮将那盘荔枝端过去。
  小浮面上流露出一丝不情愿,就差直接说“我家殿下爱吃的,怎么能给别人”。可她不能拂逆东筱宁的意思,只能磨磨蹭蹭地端起荔枝,麻利地送到东砚宁身边。
  东砚宁自然将刚才的一幕看在眼里,她故意当着小浮的面,拿起一颗荔枝,慢吞吞地问:“四妹喜欢吃这个?”
  明明以前不喜欢,还说这个劳民伤财,是奢侈的象征。甚至,曾经的第四皇女还提议停止进贡南方的荔枝。
  这应该是一项仁政,但既然是由太上皇支持的第四皇女提出,那么它自然就是荒谬的,理所当然被皇帝的支持者反对。甚至,反对的人还给第四皇女扣上了“违背祖制”的帽子,因为荔枝作为贡品,是从开国皇帝时就已经开始的制度。
  现在的东筱宁好像完全忘记了这件事,正如部分人对她的判断:性情大变。
  不但如此,面对东砚宁别有用意的询问,东筱宁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嗯”。
  有点敷衍,又像是理所应当。
  东砚宁剥开那颗荔枝,放进嘴里,细细品尝。以她对贡品的熟悉,此物应该是送进宫的同时,也送到了这里。
  小浮看见东砚宁真的拿起一颗荔枝,脸上的表情险些就要控制不住,目视东砚宁将之吃下去,更是一副内心都在滴血的样子。
  “四妹,你从外头带回来的这个小丫头,实在太不懂规矩了。”
  “我喜欢。”
  东筱宁靠在椅子上,眼神已经冷了,“您老人家来这里有什么事?没事的话,也可以到处逛逛。我很累,不想招待客人。”
  “既如此,我便告辞了。”
  东砚宁起身,见东筱宁没有起身相送的意思,更没有叫旁人帮着送客。她便自己离开,那位赵尚宫倒是跟了上来。